巢湖岸邊小山坡聚集數百隻白鷺 鳥兒與人和諧相處成典範

2020-12-14 安徽門戶網站

巢湖溼地白鷺和牛群和諧相處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的建設一時間成為熱點話題。而在位於肥東縣長臨河鎮與巢湖中廟交界處的巢湖岸邊,卻有一處生態文明的典範:在這座鬱鬱蔥蔥的小山坡上,有一處鷺鳥集中聚集地。這些鳥兒與當地人和諧相處,當地村民將鳥兒當成自己的鄰居,形成了一幅人與鳥兒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畫面。

小山坡上數百隻白鷺翱翔

這是一處位於肥東長臨河鎮巢湖岸邊的不起眼的小山坡,小山坡小得甚至在電子地圖找不到坐標。但從遠處望去,大老遠就望見鬱鬱蔥蔥的山坡上有白色的小點在移動。

從山坡腳下靠近茂密的叢林,就能看見那些小白點是一隻只大型鳥類。只見這些鳥兒有的站在樹冠頂端昂頭眺望,有的在空中盤旋翱翔,與山坡上的綠樹相映,宛若一幅叢林群鳥的美畫。

在這群鳥中,記者辨認出一些在湖邊常見的白鷺,它們中間還不時有羽毛為褐色、頸部為金黃色、身體為灰色的大型鳥類飛過。在附近田間,幾隻頭部是金黃色的鷺鳥時而站在田間,時而站在牛背上啄來啄去……

走進山間的密林,透過斑駁的陽光向樹冠看去,樹蔭下隱蔽著一隻只枯枝搭建的鳥巢,鳥巢大都由樹枝搭建,掛在樹枝上清晰可辨,甚至還不時有鳥糞從茂密的樹叢中落下。此時站在叢林中,可以聽見各類大型鷺鳥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

鷺鳥叫聲是附近村民起床的鈴聲

在小山坡旁,有一處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個小山坡距離巢湖岸邊只有不到一公裡,早在十多年前,隨著山坡上的樹木漸漸茂密,他們就發現這裡開始有鳥兒棲息,漸漸地,鳥兒數量越聚越多,雖然距此不遠的四頂山上也有部分鷺鳥棲息,可沒有形成如此壯觀的畫面。

「剛開始我們還不習慣它們的存在,這些鳥類大都叫聲很大,晚春初夏,不到4點鐘就開始鳴叫,聲音交織震耳欲聾,吵得村民睡不著覺。」緊靠著這處鷺鳥聚集的小山坡,便是長臨河鎮一個小村落,小村莊內的村民丁世常告訴記者,剛開始確實覺得很煩,但慢慢地就習慣了。現在村民們都已經把鷺鳥的叫聲當成起床的鈴聲,村民們的生物鐘也跟隨鷺鳥而改變,村裡大部分人早上大都會早早地起來,伴著鳥鳴聲開始一天的生活。到了每年11月份,這些鳥兒就會集體遷徙到北方,到第二年3月份時,才會回來,而且越聚越多。

丁世常說:「雖說每天早上,鳥兒的叫聲有些吵人,可到了冬天,沒了它們的叫聲,我們還真有些想它們,盼著它們回來,因為鳥兒歸來之時,預示著春天馬上就要到了。」

村民當起義務護鳥員

「你看,那種頭部是褐色的大鳥,我們就叫它『褐頭』,長著長長的細腿,頭部是金黃色的大鳥,我們就叫它們『黃金鳥』;還有一些個頭較大的,羽毛是灰色的大鳥,我們就叫它們大灰……」儘管當地村民不懂得鳥類的學名,可他們還是用自己樸實的語言為這些鳥兒取了名字。這座在地圖上沒有標註的小山坡,也因此被當地人們稱為「白鷺山」。

早在幾年前,記者與觀鳥愛好者路過此處時,就發現此處棲息著部分鷺鳥,但數量遠遠沒有這麼多。沒想到幾年過去了,這裡的鳥類數量沒有減少,反而形成了一片鷺鳥群。丁世常說,這些年來,村民們已經習慣了伴鳥兒而居,村民們對這些鳥兒看成自己的鄰居、親人,對它們格外呵護,別說有人抓鳥,平時就是陌生人試圖走近小山坡,甚至陌生車輛停在村內,村民都會前去詢問,生怕有盜獵者盯上了這些鳥兒。

由於小山坡地處環巢湖景區不遠處,但很隱蔽,從附近看上去並不起眼,幾年來沒有發現任何盜獵的現象,但他們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得把這座奇特的「白鷺山」保護好。丁世常說,「聽老人們說,鳥兒是有靈性的,如果發生一起盜獵事件,有鳥類被殺死,其他鳥兒可能就飛走了,第二年春天就不會再來這個傷心之地了。」

鷺鳥為何偏愛這座小山

在白鷺山上,記者拍攝了部分鳥類的照片上,並聯繫了安徽省觀鳥協會副會長虞磊,他一眼就認出了這些鳥兒的種類:「這群鳥兒以小白鷺為主,還有部分牛背鷺和池鷺、蒼鷺。」據虞磊介紹,白鷺的特徵很好辨認,是一種通體白色的大型鷺鳥;牛背鷺是一種愛吃昆蟲的鷺鳥,它的頭部是金黃色,它們的特徵就是喜歡站在田間的牛背上,啄取牛背上的寄生蟲,因此而得名;池鷺的頭部是褐色,體型與牛背鷺差不多……

虞磊說,這些鷺鳥有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它們在安徽均有分布,它們的覓食地在低山水田、沼澤地附近,除了牛背鷺外,其餘的鷺鳥都是以水中魚蝦為食。它們喜歡在樹冠頂部築巢,而且這些不同種類的鷺鳥喜歡聚集在一起在山林中組成巢群。

因此,這些特徵讓這些鷺鳥都喜歡在水邊的山林而居,既方便在湖畔覓食,又方便棲息,而且一有危險它們就會飛往遠處的湖灘中。於是,這座距離巢湖不遠,而且坡上森林密布的小山坡,就成了它們棲息的最佳選擇地,而且鷺鳥種群在不斷地繁衍,它們的數量是越來越多。

本報記者 李磊/文 紀偉/攝

相關焦點

  • 大荔:黃河溼地成候鳥天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享生態美景
    大荔:黃河溼地成候鳥天堂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享生態美景 入冬以來,大荔縣黃河灘區迎來大量白鷺、灰鸛等各類候鳥來此越冬,鳥兒們聚集在溼地的蘆葦蕩之間休憩覓食、自由嬉戲,成為了黃河岸邊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線。在範家鎮黃河灘溼地,記者看到,成群的白鷺、灰鸛等候鳥和各類水鳥聚集在淺水灘涂或低頭覓食或舉目張望,一會飛到空中盤旋一會又落入蘆葦蕩中追逐嬉戲,一派悠閒自在的畫面。
  • 漳州港數百隻白鷺海灘翩翩起舞
    漳州港數百隻白鷺海灘翩翩起舞 2020-07-27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候鳥翩躚至 歡迎來到鳥兒的天堂
    候鳥翩躚至 歡迎來到鳥兒的天堂新華網新疆頻道、海鷗在岸邊覓食、休息白鷺蓑羽鶴千隻蓑羽鶴途安靜的溼地公園頓時勃勃生機構成一幅百鳥安居的和諧畫
  • 武漢化工廠區有了鳥兒樂園
    ▲夕陽西下,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乙烯廠區,「白鷺園」與龐大的工業廠房構成一幅和諧的圖畫。經過進一步觀察發現,來廠區內棲息的鳥兒還不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鷺。每年五六月份,就有白鷺陸續前來,數量多時甚至成群在廠區內嬉戲、覓食,因此成為眾人矚目的明星。2019年,中韓石化動工乾脆將預留地塊建設成了「白鷺園」。今年6月1日,「白鷺園」正式開園不久,就有白鷺光臨。
  • 漳州港白鷺紛飛 盡顯生態之美
    中國日報福州7月24日電 「在漳州開發區的海灘邊上有一群白鷺棲息,有數百隻,當它們舒展著寬大潔白的翅膀,群飛而起,真的很美、很壯觀。」陳嵩偉是漳州開發區的一名攝影愛好者,工作閒暇時喜歡帶上設備到漳州港海灘邊上尋找這群「白色精靈」的身影。
  • 24隻死亡!泰和一養魚人獵殺白鷺被立案偵查
    近些年來每年春夏時節無數隻白鷺選擇「棲息」泰和它們身姿妙曼、翱翔天空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畫卷經過調查得知今年7月份一批白鷺遷徙至竹港水庫在羅某的小山塘中捕食魚苗為了保護魚苗羅某在山塘邊放置捕獸夾獵捕白鷺並將捕獲的白鷺掛在豎立於岸邊的小木棍上想藉此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驅嚇其它白鷺
  • 瀘州百年黃桷樹成鳥兒「大雜院」 白鶴、蒼鷺、白鸛每年來安家
    暮春時節,黃桷樹才發出新芽,遠遠望去,光禿禿的樹枝上聚集著上百個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鳥巢,一個挨著一個,仿佛點點繁星綴在枝頭。相機鏡頭拉近些,可以清晰地看到,黃桷樹蒼勁的枝幹上,不同形狀的鳥窩鑲嵌其中,不規則地分布在黃桷樹枝丫間。鳥巢由細草和幹樹枝搭成,中間緊實四周鬆散,支楞八叉就像受到驚嚇的小刺蝟。
  • 鳥兒作證,陝西嵐皋生態環境變好了
    野生鳥類對於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所以說,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監考官」。近幾年,縣林業局在市民中廣泛宣傳與教育,使生態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類來嵐「安家」落戶。
  • 乳山潮汐湖溼地公園開園 人與自然和諧共贏引白鷺pick
    齊魯網威海10月11日訊10月10日,位於乳山銀灘的潮汐湖溼地公園正式開園,向公眾免費開放,吸引了周邊數百名市民前來體驗。曲曲折折的步道上帶著水霧的清香,深深一吸,夾帶著蘆葦的草味更是讓人心中滿是回歸自然的舒暢……」一位來過潮汐湖溼地的銀灘居民曾這樣讚美這裡。潮汐湖原水域面積約3平方公裡,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棲息地。然而,讓人讚嘆的潮汐美景也曾遭遇危機。
  • 河南三門峽:天鵝湖的鳥兒故事多
    河南縣域經濟網三門峽訊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成千上萬隻白天鵝前來栖息越冬,這個4A級景區因此蜚聲中外,三門峽市也被譽為「天鵝之城」。春和景明,大批的白天鵝已飛離棲息地,該圖拍攝於3月8日。但,最後一批白天鵝離峽,今年明顯晚於往年。
  • 篔簹湖什麼時候可以看到白鷺:最佳觀鷺時間+攻略
    近期,當海水從篔簹湖進水口處噴湧而入,總能看到上百隻白鷺聚集捕食的壯觀場面。篔簹湖入水口有如此大規模的白鷺,近年少有。有分析指出,這是受益於近年來廈門大力開展增殖放流、對違法捕撈行為進行整治的結果。出了觀鳥廊,來到稍遠一點的石欄杆處,市民甚至可以和白鷺來一個近距離的合影。由於這些白鷺長期在閘口捕食,習慣了與人類友好相處,其中的部分白鷺會選擇遊步道邊上的石欄杆作為捕食的立足點。你以為再走兩步,這些白鷺就要飛走了,但其實它們不為所動,似乎能夠感受到人們並沒有惡意。直到人與鳥的距離僅有兩到三米,這些白鷺才會從容地飛走。
  • 拉霍亞海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範之地
    這個地方停車免費,路邊車位也多,但空車位很難找,這次運氣好,正好碰到有人要走,那人特意示意我等他一下,他馬上開走,多善良的人啊。第二次我開著個七座的minivan,帶著一大家人,把其他六人放下後,找了半個小時,開了老遠才找到地方停,可見美景的吸引力有多強。
  • 白鷺,回清遠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清遠日報記者 邱煒民 攝養殖場老闆介紹,這裡原是農田,今年清遠降水頗豐,田裡的水多了起來,便成了連片的溼地,魚蝦也多了,部分稻草的頭露在水面上,白鷺等野生鳥類便停在上面覓食。「4月底開始,許是天氣熱了,很少看到大批的白鷺了。」5月3日傍晚時分,落霞相伴,幾十隻白鷺組隊飛到另一座山頭。
  • 巢湖邊飛來近百隻稀有鳥類 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1月24日下午,近百隻東方白鸛飛臨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在此逗留覓食。攝影愛好者錢茂松先生拍攝到了這壯觀的一幕。而據權威數據顯示,今年記錄到的東方白鸛的數量是往年的三倍。
  • 樂山村民一聲吼,白鷺從老鷹嘴中脫險,民警接力救援……
    白鷺在咱們樂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鳥類,當然,白鷺也很容易遇到天敵。您看上周五,市中區悅來鎮村民周洪江就親眼目睹一隻白鷺被老鷹給抓住了。不過,他無意識的一個舉動卻將白鷺給救了下來。周洪江說,白鷺在農村比較常見,但看到這個受傷的小可憐,於是,他趕緊報警尋求幫助。棉竹派出所民警聞訊趕到後決定先將白鷺帶回派出所,再交給野生動物救助部門進行治療。在等待救助人員的時候,細心的民警還給白鷺餵水餵飯,放鬆的小傢伙也悠閒地在派出所走起了小貓步。
  • 林深竹茂沙洲美,桂江白鷺滿天飛!
    經初步分析為鷺科牛背鷺屬、白鷺屬、池鷺屬中的幾個品種。上圖:左一,體型中等,嘴黑色,全身白色,腿及腳黑色,趾黃色;左二,體型小,嘴黃色,頭、胸部黃色,腿及腳黑色,趾黑色。上圖:又是三種鳥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左上,牛背鷺;左下白鷺;另外一種嘴黃色,尖端黑色,基部藍色,臉和眼先裸露皮膚黃綠色,頭部棕色,翅白色,腳和趾暗黃色。據初步鑑定是池鷺屬的池鷺。
  • 「一行白鷺上青天」,大家耳熟能詳,但你真的了解白鷺嗎?
    白鷺是一種在溼地裡常見的鳥類,池塘、湖泊、稻田等地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白鷺又名小白鷺、白鷺鷥、白翎鷥、春鋤、白鳥,屬於鷺科白鷺屬。它們主要生活在亞洲中部和南部、歐洲南部、非洲和澳洲等地區。它們喜歡成群結隊,白天,它們通常會是3-5隻或者10餘只一起水邊淺水處玩耍,到了晚上,則是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在一起,它們常常一隻腳立於水中,另一隻腳縮在腹部,頭則縮到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看起來就像馱著背在發呆。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
  • 宿遷的百鳥園,被一張大網籠罩,數百種鳥禽卻能和諧相處
    宿遷,雖然以「生態」歸宿,但是宿遷的鳥禽大都生活在以洪澤湖為主的溼地公園,對於城市的人來說,去普及百鳥和生禽則需要一種新的形式。當然最為震撼的還是百鳥園的巨大生態圈,那是一個足有幾千平方的生態小公園,而整個小公園被一張巨大的天網籠罩,高高的天網之下,並不影響鳥兒的飛翔。據我觀察,整個生態系統內足有百種鳥禽,如熟悉的孔雀、鴛鴦、天鵝等等。雖然鳥禽的種類繁多,但是鳥禽們還是相處的相對和諧,如果不和諧也只是爭奪配偶才會有鬥爭。
  • 連雲港警方查獲400餘只白鷺鳥蛋 部分已孵化
    4月28日,江蘇連雲港市開發區公安分局接到報警稱,中雲街道江莊的村民抓住三名偷鳥蛋的人。經查,三名嫌疑人駕駛麵包車竄至駐地雲臺山雲門寺山坡上偷取共計410枚白鷺鳥蛋。圖為連雲港市開發區公安分局民警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站的工作人員一起清點查獲的白鷺蛋。鄭永波 徐蜜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目前,410枚鳥蛋已送至林業局救助站進行搶救,樣品已聯繫林業部南京鑑定中心鑑定,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 上千隻聚集!廈門島外這棵樹成了鳥兒樂園
    來源:臺海網■鳥兒都飛到榕樹上棲息。臺海網11月2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樹上有鳥,這太正常不過了。不過,上千隻鳥兒同時棲息在一棵樹上,這樣的場景您見過嗎?翔安南路沙美路口就有這樣一棵樹,每到傍晚,樹上就站滿了各種各樣的鳥兒,其數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鳥兒們鳴叫時,像是在開音樂會。附近居民戲稱,這棵樹像極了鳥兒們的「集體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