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逐漸「復甦」,醫院、超市、交通樞紐以及上下班通勤等人流密集場景的聯防聯控工作備受重視。為助力復工復產期間的疫情防控,百度大腦宣布正式開放覆蓋全產品形態的口罩檢測相關AI能力,包括「口罩佩戴檢測模型」和「戴口罩時的人臉識別算法」等,全力支持合作夥伴和開發者相關抗疫項目的開發和落地。該技術方案也已最先落地在百度公司園區,員工均可在佩戴口罩時刷臉識別身份,保障安全、高效復工。
疫情期間,當戴口罩成為全民出行的「剛需」時,公共場合下快速智能檢測,所有人是否都正確地佩戴了口罩便也成了當下急需的智能技術。早在2月13日,百度就在業內首個宣布開源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該模型可以有效檢測密集人流區域中的所有人臉,並判斷其是否佩戴口罩,目前已通過飛槳PaddleHub對外開源。同時,EasyDL平臺上也開放了口罩檢測專用的預訓練模型,少量數據訓練即可獲得基於實際場景進一步優化的模型,並提供可靈活支持多種部署形式的、可即用的模型服務。由於EasyDL能快速上傳和標註業務數據,完成模型訓練及發布,最快可以在小時級獲取到口罩識別佩戴模型,研發應對公共緊急事件的系統時效率很高。
為更進一步滿足開發者不同層次、不同需求場景的快速接入,3月3日,百度大腦將口罩檢測及戴口罩人臉識別相關AI能力全部開放,覆蓋人臉識別和人體分析的全產品矩陣,其判斷準確率均達到99.5%以上,同時提供公有雲 API、離線 SDK、私有化部署包等多樣化的產品形態,使開發者在線調用、移動端辦公、落地到門禁閘機等硬體設備中時,都可以實現「拿來即用」。
其中,人臉檢測與屬性識別API、人體檢測與屬性識別API均優化升級,上線口罩佩戴檢測功能。對於前者,用戶可調用公有雲服務實現對佩戴口罩的檢測;而後者則能結合公共空間下每個人的性別、年齡、服飾類別、行為動作等20餘類屬性信息進行判斷,對於安防場景具有重要價值。同時,百度大腦人臉識別私有化部署包2.0版也本同步上線了「口罩檢測模型」,AI開放平臺人臉識別原有用戶均可申請升級。此次還全新發布了人臉離線識別SDK Android版 V4.0,其中包含口罩檢測模型和接口,對單人是否佩戴口罩的檢測僅需約10毫秒即可完成。
百度大腦還考慮到駕駛場景中佩戴口罩的檢測需求,對駕駛行為分析API也進行了升級。升級後,可實現在車載環境下識別駕駛員是否正確佩戴口罩,其模型識別率目前已達到96%,並能判斷低頭、閉眼、打哈欠等行為,及時給出預警,也有助於提升行車安全,為疫情期間仍堅守在運輸和出行崗位上的司機們「保駕護航」。
對於大眾戴著口罩出門,在部分公共場合需要進行身份核驗的需求,百度大腦也提供了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首先,百度大腦針對戴口罩場景下的「人臉識別」,在其原算法模型的基礎上優化了識別效果,實現佩戴口罩的人臉檢測準確率超99%以上。其次,還將戴口罩場景下的人臉離線識別SDK、人臉私有化口罩識別模型快速上線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開啟邀測,在疫情期間免費開放,以期進一步提高大眾在使用人臉閘機或進行考勤打卡時的通行效率,降低摘下口罩的感染風險。
據了解,百度近日基於領先的複雜場景多人臉檢測、戴口罩人臉識別、多人實時體溫檢測等AI技術,推出了業界首個完整的「企業AI入場解決方案」,包含多人、戴口罩、遠距離的人臉檢測,多人實時體溫檢測以及實時數據分析和決策平臺,可以在遠距離人臉識別的同時,同步完成測溫、身份識別及後臺校驗,整個過程只需短短幾秒,而且無需接觸、無需停留。這一解決方案已在百度園區員工入場場景中投入使用,並向更多企業開放。可以看出在口罩檢測能力方面,百度致力於從算法、到預訓練模型、再到服務接口,以及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多個維度,一站式解決個人開發者、企業用戶的不同需求。
人臉識別屬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重要垂類。百度大腦視覺技術的實力及前沿探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位置。在計算機視覺領域世界三大頂會之一的CVPR大會中,百度在2019年共有17篇論文被收錄,並接連獲得10項CVPR競賽任務冠軍;就在幾天前公布的CVPR 2020年入選論文顯示,百度的入選論文數量在CVPR論文入選率下降至十年來最低的情況下,不降反增達到了19篇,相比去年尚有增加;2019年9月,在深圳召開的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新產品及夥伴計劃發布會上,百度大腦宣布人臉識別公有雲服務日均調用量超過1億,居業界第一,已具備豐富、完整的人臉產品矩陣,有超過1000+合作夥伴,落地超過10萬個項目。可見無論技術能力還是落地應用,百度大腦都展示出了強勁的實力。
本次開放的覆蓋全產品形態的口罩檢測能力,是百度大腦AI能力助力疫情防控的又一次傾情輸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開發者攜手共進,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您可進入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官網(ai.baidu.com),在『開放能力』頁面獲取關於人臉與人體識別技術各細分方向的全面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