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平凡而生的卻最具個性,大眾最經典車型「甲殼蟲」

2020-12-14 下田

說到「甲殼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在一些歐美國家中,簡直是太受歡迎了,所以在很多電影和漫畫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大家最熟知的應該就是「變形金剛」了,而且這款車的「車生閱歷」簡直是不能再豐富了,見過「希特勒」,打過二戰,到最後銷量第一爬滿整個歐美洲,簡直堪稱車界傳奇。

說到「甲殼蟲」,那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費迪南德·波爾舍(又叫費迪南德·保時捷,英文名Ferdinand Porsche)沒錯他就是「甲殼蟲」的設計師,也是保時捷的創始人。

1875年9月3日,波爾舍先生出生於奧匈帝國利貝雷茨附近瑪弗斯多夫(現為捷克Vratislavice)的一個鐵匠世家。他的家人都是蘇臺德的德意志人,父親安東·波爾舍,波爾舍排名老三,但正是這個叫做費迪南德·波爾舍的嬰兒,在汽車設計方案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成就,直到今日仍為人們所仿效。

雖然出生於鐵匠世家,但卻對機械和電學有極高的興趣,1893年,年僅18歲的波爾舍因為從未受到過任何高等工程教育,所以他隻身來到維也納,進入貝拉愛格電子公司(Bela Egger)工作,在這裡,他和之前學習工匠手藝一樣,以「學徒」的身份開始,做一些清掃、給皮帶上油之類的打雜工作。在那個時候,他一有時間就會跑到當地的維也納工學院旁聽與機械和電子相關的課程。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就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檢驗室的負責人。1896年,22歲的波爾舍憑藉其發明的輪轂電機得到了英國賦予的專利,並在1897年擔任了這家電力公司實驗部門的經理,這時他開始接觸汽車。

費迪南德·波爾舍在貝拉愛格電子公司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他結識了當時與貝拉愛格電子公司有合作關係的路德維希·洛納(Ludwig Lohner)。洛納是當時維也納洛納車身工廠(Lohner-Werke)的經營者,1898年,23歲的波爾舍加入了維也納洛納車身工廠,並正式開始了他的汽車生涯。

1898年,名為為「Lohner-Porsche」(洛納-保時捷)的雙座電動車得以出世。它最大的特點是兩個前輪上各裝有一臺電動機,每個輪轂電機提供不到3馬力(2千瓦左右)的動力輸出並採用和馬車一樣的造型。不過由於當時的電池能量密度低,因此該車的最高時速僅有14公裡,充足電只可跑50公裡。

1900年,「Lohner-Porsche」正式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雖然這臺沒有發動機、沒有變速箱、沒有傳動軸……的電動汽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1.678噸的鉛酸電池也限制了它的性能。而在那個年代,檢驗汽車性能最好的辦法就是參加比賽。

因此,波爾舍很快改進了設計,他在後輪上又增加一組輪轂電機,以四個輪轂電機推動車輛前進,這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擁有四輪驅動系統的汽車,之後更以時速35英裡(56公裡)創下奧地利的汽車速度紀錄。這在當時來說已經可以形容「風馳電掣」了。而且非常酷的一點:輪胎由結實的橡膠環刻成(當時的輪胎都不充氣的),這是唯一能支撐車重的方法。而其首部新車由英國人E. W. Hart在1900年訂購。雖然四輪驅動的Lohner-Porsche速度更快,但也意味著電池組的重量增加到了1.8噸!行駛裡程短的問題成了它最大的軟肋。為此,波爾舍又萌生了在車身上裝配內燃機給電池充電(而非直接提供動力),然後以四個輪轂電機推動車輛的奇思妙想。這也是混合動力車(Hybrid)的雛形,而這比1997年才可以購買到的第一代豐田普銳斯,提前了近一個世紀!

1926年,世界汽車界的兩大巨人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攜手,將戴姆勒公司和奔馳公司合併成立了戴姆勒-奔馳公司。波爾舍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新公司的一員,他為梅賽德斯設計了S、SS以及SSK等一系列產品。而這也是波爾舍為戴姆勒設計的最後一款車。SSK是德語超級短軸距跑車的縮寫,擁有更強大的動力和更短的軸距,這是專門為爬山賽事而作的設計。它的短軸距設計保證了優良的操控性和髮夾彎的過彎能力。這款車當時只生產了35輛。

在奔馳的董事會上,波爾舍提出要做大眾化的高性價比的經濟性小汽車,但奔馳又怎麼能向低端走呢,最後因為意見不和波爾舍離開了奔馳,離開之後他創造了自己的公司「保時捷發動機汽車設計顧問公司」做一些給其他廠家提供設計顧問的工作,但波爾舍做大眾化小車的想法卻一直都在。

1931年,保時捷自己做的第一臺樣車Porsche Typ12正式完工,但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差,導致最後這個項目不了了之。

但是1934年,經過改進之後,Porsche Typ32出生了,但是這款車因為造價和各種原因也沒有繼續下去。

但是這個時候希特勒在柏林車展上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特勒是一個真正的汽車迷,他說他想造一款真正的能滿足大眾需求的汽車,讓民眾都有屬於自己的車,這就巧了,這不跟波爾舍的想法不謀而合了嗎。

這是希特勒畫的草圖,希特勒通過德國汽車協會找到了波爾舍,見面之後希特勒希望他能為德國民眾設計一款大眾化的汽車,於是和保時捷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

1936年10月12日,三輛大眾VW-1型轎車如期交付。波爾舍與德國汽車協會開始對樣車進行重點測試,用最苛刻的條件,進行16萬公裡的試車,證明這種轎車是技術上的驚人之作。甲殼蟲的外殼,風阻極小,採用風冷發動機便於維護,扭杆獨立懸掛行車平穩,整車自重650公斤,26馬力,車速高、油耗少。最後,樣車順利通過了鑑定。

希特勒決定建立一個汽車廠來生產這種轎車。於是,「大眾汽車公司」於1938年5月26日誕生。第二年,大眾車在柏林汽車博覽會上參展。美國《時代》周刊記者譏諷它是「BEETLE」,大眾因此而得名「甲殼蟲」。

後來二戰爆發,大眾工廠被迫停止生產「大眾」轎車,像波爾舍這些工程師、技術人才在二戰中也立刻轉向飛機、坦克的研製。

1939年,德國軍方加強大眾車身鋼架的質量和硬度,定名為62S型,大量投入北非、波蘭和蘇聯的戰爭。在1940-1944年間,甲殼蟲車還被改裝成吉普車、水陸兩用軍車,分別有5萬輛1.5萬輛出廠,大眾汽車廠成了希特勒的戰爭工具。

1945年4月11日,英國軍隊佔領了大眾汽車廠,ⅣAN HIRST少將從瓦礫堆中揀回發動機零件,自己動手製造了兩輛甲殼蟲車,噴上卡其色駛回英軍總部,馬上受到垂青,訂單雪片式飛來,少將決定儘快使僥倖保存的甲殼蟲車生產線恢復生產。1946年,戰後的第一輛甲殼蟲誕生了。

這是1951年的甲殼蟲,1951年的甲殼蟲,整車外形流暢,簡單實用。最突出的特點是完美的車身造型,是當時流線型設計的傑作。從這輛車上可以看到許多甲殼蟲歷史演變的痕跡,是一款難得一見的「甲殼蟲」汽車化石。

1949年9月,英軍把汽車廠交還了德國政府,1960年德國政府將其私有化。隨著戰後世界經濟的復興,人們對汽車的需求如饑似渴,但購買力又很有限。甲殼蟲的經濟耐用性正好適應了這種形勢,立刻成為歐洲最暢銷的車種。並且在其研發過程中,研發者相當注意車子本身製作的水準和日後的維修問題,所以甲殼蟲擁有相當堅實的車體結構和底盤引擎,這是它能成為長壽車的原因之一。甲殼蟲為大眾公司帶來巨大利潤。拿下歐洲市場後,大眾公司的負責人又巧妙地打開了近乎飽和的美國市場。在甲殼蟲的滋養下,大眾汽車公司迅速發展起來,很快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汽車公司。

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輛甲殼蟲車出廠,比福特T型車多一輛,取得了全球產銷量冠軍的美譽,甲殼蟲汽車已爬遍了歐洲和美洲大陸。

1974年7月1日,大眾工廠生產了一款全新的前驅轎車來代替甲殼蟲,後來慢慢地甲殼蟲的生產工廠也不在歐洲了。

1994年,中國第一次在北京舉辦國際家庭轎車研討和展示會。當時作為概念車的「新甲殼蟲」第一次拿到中國來展出。人們不可思議地說,這怎麼像個汽車,不就是個大玩具嗎?這與轎車進入家庭有何關係?今天看來,德國人還是很會動腦筋的,舊曲唱出了新意,使甲殼蟲的品牌得以延續。

自從1978年德國不再生產甲殼蟲之後,在海外,甲殼蟲依舊風靡,人們還是喜歡這輛車,原因是它很懷舊,有一種對特殊年代的風情。儘管處在現代時尚的環境裡,心理需求要遠大於物質滿足顯得越來越迫切。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許多影視作品都在介紹甲殼蟲的年代,並以此車作為道具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同樣,在中國,也有人喜歡甲殼蟲並作為老爺車收藏當作珍品。迄今為止甲殼蟲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一款車。有2500多萬輛。而它至所以受歡迎,恐怕還是它的「平民情節」,贏得了世界聲譽。

有如此好的市場德國人為何要拿到海外生產,甚至不在歐洲生產?應該客觀地看,老式甲殼蟲在性能技術上已經跟不上時代步伐了,確實要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它的人文情節依舊在挽留著它,直到今天才剛剛宣告「謝世」。應該說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儘管如此,還要繼續再生產2000輛紀念版,以吊足人們的胃口。現在看來已經不是在賣車了,而是在賣文化。對於這種現象,精明的企業和商人早已注意到了。早在上個實際90年代初就有人在策劃,藉助甲殼蟲的理念和品牌,炮製與出甲殼蟲完全不同性能和配置的現代摩登汽車——這就是後來稱之為新甲殼蟲的個性化車型。

十多年前中國人看到甲殼蟲的概念車大感不解,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日後再次引起波瀾的「卡通」車型。1999年,新甲殼蟲已經在美國正式作為商品車上市了,並開始在其他國家銷售。媒體稱這是甲殼蟲的復活,一時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在德國買時也要排隊訂購才行。在埃姆登港口,一排排剛從美國運抵的新甲殼蟲是作為進口車登陸德國口岸,此時,人們看到的是已經被異化了的甲殼蟲,成了真正的「寵物」,沒有了歷史的厚度,只是時尚的代名詞。在老一輩的德國人眼裡,這是走了調的甲殼蟲,沒有了過去的純真味兒。但在年輕人的眼裡前衛而又另類和新潮。

2000年,新甲殼蟲終於在中國國際車展上亮相。人們好奇的是,這是一款高科技的個性化車型。用市場人士的話說,新甲殼蟲已經不是平民車了,而是躋身於高擋轎車之列,要40萬元以上才能買到手。當我們在北京和上海街頭看到新甲殼蟲時,中國轎車正開始進入家庭,這與德國相比,竟相差了半個多世紀。

2003年7月30日,一輛水磨藍的甲殼蟲在墨西哥伯布拉工廠誕生了,工廠為這臺車做了個簡單的下線儀式,然後這臺車陂送到了特果沃爾夫斯堡的汽車城被作為永久收藏。這是世界上最後的一輛老甲殼蟲,車輛編號21529464,這一刻老甲殼蟲結束了自己70年的輝煌。

1998年,大眾公司推出了其全新打造的最新款甲殼蟲汽車。這款車在1998年底特律國際車展上露面時,即受到了公眾和傳媒的極度關注。新甲殼蟲的外形設計仍頗具當年甲殼蟲的風採,同時擁有靚麗的色彩和動感的線條,整體造型還是秉承半個世紀前的款式,但是加入了更多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再加上現代化的機械性能,新甲殼蟲無疑將成為21世紀的現代車型。

除了外形和儀錶盤和從前相近,新甲殼蟲由以前的後輪驅動方式,改為了前輪驅動方式,發動機也由風冷式改成了液冷式,安全設備新添了防抱死制動系統和側面安全氣囊,其他配置還有空調、AM/FM收錄機/音響系統、電動反光鏡等。儘管相對於緊湊型微型車來說,甲殼蟲價格略顯昂貴,但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車型本身,同時還有品牌傳承多年的「甲殼蟲文化」。

甲殼蟲能在全球範圍內的成功原因在於其商標式的品質:獨具匠心的設計、精緻的加工工藝、完善的裝備和眾所周知的可K性。除此之外,還有其低廉的價格、較低的維修費用,並且使用多年後仍具有一定的價值,大眾公司很少參與價格戰,但實際上對於他們的汽車品質來說,他們的標價並不昂貴,其「想想還是小的好」的主張更是改變了美國人觀念。這些都可以說是其成功的根源。

2012年9月20日,上海著名的時尚魔力之都中國上海迎來一場近幾年最強悍的新車上市秀:堪稱全球汽車工業奇蹟之一,代表大眾汽車品牌根基的全新一代甲殼蟲,在無數中國蟲迷的期盼聲中,載譽而至,震撼歸來。為期兩天的「怒放 『蟲』生」全新一代甲殼蟲上市系列活動,吸引了全球時尚人士的強烈關注,而大眾汽車全新一代甲殼蟲,帶著經典和徹底的改變撲面而來,在中國市場上重生並怒放。

但反響平平,儘管之後的大眾公司又對甲殼蟲進行了諸多改動,但終究難抵時代的洪流,而甲殼蟲也離當初的設計初衷越來越遠,即使它再經典,可能也只有真正喜歡它的人,才會為了情懷買單吧。

早在2018年9月,大眾汽車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就公開表示,甲殼蟲車型將在2019年7月在墨西哥工廠停產,這款經典車型不會再進行電動化轉型。

墨西哥當地時間7月10日,最後一輛甲殼蟲車型在墨西哥Puebla工廠下線,這標誌著經歷過81年生產、總銷量超過2150萬輛、歷經三代設計的甲殼蟲車型將正式停產,結束它這傳奇的一生。

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男女通吃 網易試駕大眾甲殼蟲2.0T豪華版
    新一代甲殼蟲在大體上依舊延續著老款車型的經典風格,只是在細節之處進一步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結果就是它更時尚了,但是依舊經典。在眾多車型都開始安裝漂亮的LED日間行車燈甚至是全LED大燈的時候,甲殼蟲仍然使用了最簡單的滷素燈泡,即使是這臺指導價已經超過33萬的豪華版車型也不例外。
  • 一代經典——甲殼蟲的沒落!
    1949年大眾工廠被交還給德國政府後,甲殼蟲的出口版本正式亮相,它提供更多的配色以及配置選擇,最重要的是當年2臺甲殼蟲從荷蘭啟程穿洋過海來到了美國,自此甲殼蟲為它的黃金50年代打好了一切基礎。在這個銷量瘋狂增長的時期,大眾在廣告中稱甲殼蟲是它最成功的產品,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大眾汽車的成功也要歸功於甲殼蟲,雖然在1974年和1978年大眾沃爾夫斯堡和Embden工廠相繼停產了甲殼蟲,而且1980年德國卡曼工廠也產出了最後一臺敞篷甲殼蟲,但是這為大眾品牌的新產品留出了更大的空間(高爾夫),甲殼蟲也步入了新的歷史徵程!
  • 青蛙鼻祖——大眾甲殼蟲歷史一覽
    「向經典致敬」。2018年5月,大眾集團官方發布消息稱,經典車型甲殼蟲將按照訂單量生產,當所有訂單生產完畢之時,車型將正式停產。2018年9月,大眾汽車官宣,停產時間已經確定在2019年。儘管甲殼蟲在國內的銷量並不大,但當聽到其正式停產的消息時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畢竟,市面上最經典、最有韻味也是最時尚的大眾車型,正式離國內消費者遠去了。為了緬懷一下這臺經典車型,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大眾甲殼蟲的前世今生。
  • 甲殼蟲飛走了,2019年新款就一種車型,大眾傳奇正式告別
    作為一家百年車企,大眾的每一款車型都足夠經典,如果要給大眾這個品牌找一個代表車型的話,我個人首先想到的是甲殼蟲。作為大眾當年進入美國市場的旗艦車型,甲殼蟲靠的不是超高的顏值和出眾的空間,而是它獨特的定位。如今甲殼蟲最後一代車型2019款甲殼蟲已經上市,我們就來看看它吧。
  • 講不出再見——致大黃蜂中的經典大眾甲殼蟲
    此文不談變形金剛G1為什麼被改成美少女養成計劃,僅想借這部電影,與你嘮嘮已經停產的大眾甲殼蟲車型。2018年秋,大眾集團宣布將在2019年停產甲殼蟲系列。為了儘早擺脫尾氣門的陰影,銷量不佳的甲殼蟲成為了大眾的第一個犧牲品。
  • 盤點大眾汽車經典車型
    大眾歷代車型中,本人覺得經典有代表意義的車如下:大眾Lupo路波 (海外)大眾Fox 海外大眾尚酷2.0T(進口)大眾EOS 2.0T(進口)大眾老甲殼蟲 德國大眾甲殼蟲(進口)>大眾甲殼蟲敞篷版(進口)捷達王1.6 (一汽大眾)捷達cix 1.6夥伴(一汽大眾)大眾寶來(一汽大眾)寶來R運動版1.8T
  • 擁抱真我本色 愛卡上海試駕新款甲殼蟲
    前言:作為世界汽車文化的經典符號,走過80年歷史光陰的甲殼蟲,早已成為創奇。以潮流詮釋經典,以個性引領風尚。2017年5月20日一場名為「甲殼蟲,擁抱真我本色」的試駕會在上海拉開帷幕。編輯有幸受邀,與經典新潮的甲殼蟲一起,在魔力之都探尋經典與時尚相映成輝的精彩。[圖/文:潘天慈]
  • 每個人的「甲殼蟲」情懷
    伴隨著天氣轉暖,久困長袖的手臂早已忍受不住束縛,在這怡人的季節,2019年草莓音樂節在全國唱響,借音樂的動感節拍,肆意釋放久困職場的靈魂和最狂熱的激情、最純粹的真我。不過,今年在上海灘運動公社舉辦的草莓音樂節可不僅僅為潮酷達人及熱情樂迷帶來「戶外養生迪」,作為「草莓摯友」的大眾進口汽車甲殼蟲,在這場音樂饕鬄盛宴上,以時光白配色的珍藏版,攜手「你的男孩」hip-hop唱作人Tizzy T,在復古與潮流的碰撞中回溯經典時光。
  • 百年汽車史 為啥甲殼蟲是經典 如今是壽終正寢還是新生命的開始
    我是侃車官,最近,轟動車壇的大事肯定是德國大眾公司7月10日宣布停止甲殼蟲(Beetle)汽車的生產。10日,大眾汽車正式下線最後一批甲殼蟲。而下線的最後一輛甲殼蟲會成為博物館的藏品。那麼百年的汽車史,為啥甲殼蟲就成為經典呢?它的退市是壽終正寢,還是另新生命的開始呢?請聽聽侃車官的看法,也希望和各位網友探討一下。
  • 2018大眾甲殼蟲:復古造型全新靈感,更好的操控體驗
    甲殼蟲的長度為4,278毫米(+ 152毫米),寬度為1,808毫米(+84毫米),高度為1,486毫米(-12毫米)。前後軌道寬度以及2,537 mm的軸距也增加了。汽車的新比例意味著車頂向後延伸,擋風玻璃向後移動,後部現在更像是原始甲殼蟲。起動能力是實用的310升,高於1998年款的209升。甲殼蟲有四個座位,後排可分開摺疊,增加了多功能性。
  • 本田經典50cc摩託,油耗1L,小巧迷你,堪比大眾甲殼蟲!
    旗下眾多的車型,不僅經典,而且備受摩迷的喜歡。比如今天要說的這款本田經典50cc摩託-CT70,油耗1L,小巧迷你,堪比大眾甲殼蟲!在實際的表現當中,這款經典的摩託表現又如何呢?外觀上,本田CT70採用仿生學的設計,靈感來自長頸鹿,車身尺寸十分小巧,不超過1米,車大燈採用圓形的設計,不僅耐用,而且與時下的流行元素對比,一點也不過時,最重要的是,這款車雖然經歷了31年,中間改革換代很多次,但是外觀基本沒有變化,好像大眾汽車裡的甲殼蟲,保留原汁原味的感覺。
  • 炫酷的雙門小車 實拍甲殼蟲黑曜石系列
    1增加黑色風格套件     甲殼蟲的個性及活力使其成為了當下不多的汽車文化符號。今年更是推出了不少限量版車型,現在這款甲殼蟲黑曜石系列特別版車型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中,售價為22.78萬元,共推出魅惑紅、織錦藍、水墨黑三種配色可供選擇,接下一起來看看這款新車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 大眾甲殼蟲的「最後告別」又來了一次,披頭四老歌配樂的動畫打動你...
    大眾甲殼蟲在發起了一項名為「最後一英裡(The Last Mile)」的告別活動,在一支懷舊畫風的動畫廣告中,以一個伴隨汽車長大的男孩視角向甲殼蟲致敬:拿到第一輛新車、學著開車、見證家庭的歡聚和離別、獨自開車行駛在公路曠野……動畫視頻穿插了不少經典流行元素,比如演員Kevin Bacon在電影《Footloose》中飾演的角色開著一輛黃色甲殼蟲汽車
  • 甲殼蟲和mini哪個好,甲殼蟲和mini的區別
    造型源於仿生學——可愛的甲殼蟲,它的動力和操控足夠家用,主要的賣點在於個性可愛、經典、時尚的風格。Mini是寶馬公司創造的,造型時尚,更加奪人眼球,主要賣點在於動力與時尚。因此,相比較於甲殼蟲,mini更受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歡迎。2、空間大小不同mini憑藉著時尚炫酷的外表吸引著很多年輕消費者,但是車的後排很小,適合年輕人外出兜風。
  • 甲殼蟲Final Edition成絕唱?甲殼蟲真的要說再見了嗎
    在這整整80年的歲月裡,大眾甲殼蟲收穫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同與喜愛,至今累計銷量已達2350輛。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甲殼蟲都是絕對的經典。甲殼蟲停產的消息實在讓人惋惜,不過大眾準備趁熱打鐵,打出「情懷」牌,將推出最後一款甲殼蟲——甲殼蟲Final Edition作為告別,估計到時候會有一批情懷黨為此買單,完成甲殼蟲夢。
  • 希特勒的理想,阿笠博士的最愛——今天我們來講講甲殼蟲的故事
    不久之前,甲殼蟲的「蟲粉」們聽到了一個令他們心碎的聲音。在2018日內瓦車展上,大眾研發部門主管Frank Welsch向媒體透露,甲殼蟲不會再有EV版本,也不會推出下一代車型。原因是甲殼蟲近年來銷量不佳,2017年在美僅售出1萬5千輛,不到2015年銷量的四分之一,是銷量最低的幾款車型之一!
  • 舊瓶裝新酒 大眾與eClassics合作將甲殼蟲改造成電動車
    【CNMO新聞】根據The Verge報導,大眾公司日前對外宣布與德國公司eClassics合作,推出大眾甲殼蟲Beetle汽車的動力改裝系統,將甲殼蟲改造成一款電動車。大眾甲殼蟲Beetle大眾董事會成員Thomas Schmall在接受訪問時表示:「Beetle之後,保時捷356也是我們要復活的一款經典車型。我們也在考慮設計出模塊化的MEB平臺,通過這個模塊化平臺,未來能夠適配更多經典車型,為它推出電動改造套件。」
  • 12臺最適合女性的車,什麼車型都有
    有些車似乎設計為女性,而其他車只是足球媽媽和鄉村女孩的最愛。什麼曾給這些遊樂設施帶來女孩車的氛圍,其中許多都是出色的駕駛機器,並且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你問一個你認識的人的橫截面,我們列出的很多車都會浮現在腦海中,尤其是列表中的第一輛。
  • 探尋甲殼蟲歷史 從出道平民到走向巔峰
    大眾甲殼蟲問世後最初並不是為本國國民而服務,1939年,德國軍方加強大眾車身鋼架的質量和硬度,定名為62S型,大量投入二戰時德軍戰區最前端的北非、波蘭和蘇聯戰場。甲殼蟲的經濟耐用正好適應了這種形勢,立刻成為整個歐洲最暢銷的車型。並且在其研發過程中,研發者相當注意車子本身製作的水準和日後的維修問題,所以甲殼蟲擁有相當堅實的車體結構和底盤引擎,這是它能成為長壽車的原因之一。
  • 大眾甲殼蟲改裝AIRBFT氣動減震安裝圖片升降懸掛23
    1998年,在初的下線許多年以後,正式推出了外形與原先非常相似的新(以(Golf)為平臺),而則在墨西哥和其他少數一些國家一直生產到2003年。在評選具世界影響力的「20」的國際中,排名第四,僅次於 T型車 、和雪鐵龍。受青睞的人群應該是女性群體,可愛的外觀是吸引眾多女性的原因,改裝低姿態的也是可愛異常,一起來欣賞氣動避震改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