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大數據分析……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基礎教育變革帶來了無盡的想像和發展空間。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上海教育出版社與納米盒•上海進馨科技決定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成立新的教育科技公司,從而開拓教育信息化的未來。
3月31日,雙方的合作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本次合作是上海出版業在數位化領域的創新之舉,是體現上海世紀出版集團「3+1」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精神的重要項目,也是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出版」,實現由教育出版轉向教育服務的重大突破口。
「納米盒」目前已覆蓋全國六千多萬用戶。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圖成立於1958年的上海教育出版社是繼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後的全國第二家教育專業出版社,每年出版數學、英語等學科中小學教材3000萬冊以上。
而上海進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在線教育品牌「納米盒」創辦於2014年,專為中國學前兒童、小學生及其家長提供學習輔導和內容服務。它的打造其實源於納米盒創始人兼CEO徐進在給小女兒做家庭輔導時遇到了難題——「這哪是給孩子布置作業,簡直在考家長」。時任華為資深架構師的徐進於是想到為女兒搭建學習網站。
網站最開始主要用來布置作業、導入磁帶音頻,隨著技術升級,後來漸漸發展為能提供「課本點讀」、微課教輔和網校課程等產品與服務,目前已覆蓋全國六千多萬用戶。
「近十年,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甚至於學習方式都發生變化。」徐進表示,對於「從紙質到數字的變化」,大部分人認為就是內容數位化,但其實這裡「數字」的概念有三個——除了數位化內容,還有數位化產品、數位化服務。
「春節前,大家對網課、在線學習還比較陌生。但這次疫情讓我們發現,在線學習並不遙遠。」
納米盒•上海進馨科技的辦公環境。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圖澎湃新聞了解到,雙方合作成立的新公司擬命名為「上海尚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教育類的產品與服務,第一款產品已在設計中。
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長繆宏才透露,該產品有三大特徵:一服務於教育;二屬於數字產品,在網絡平臺上出現;三面向K6用戶(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我們希望它能在今年上海書展時亮相。」
「我們希望這一產品對基礎教育是真的有用的,它是學生、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有用的東西。」徐進說。
對雙方而言,落實新的合作形式並不簡單。繆宏才坦言,這裡有個磨合的問題,「上教社是傳統出版社,做出版尤其是教材出版的話,紀律非常多。進馨科技則是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新成立的公司是混合所有制,還是國企,其中的人事管理、財務制度、內容管理、市場運營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雙方不斷調整。」
「雙方合作,要有三個 『合』。」徐進說,一是合理念,二是合資源,三是合人才。繆宏才進一步說明,新公司會成立董事會,設管理層。上教社將主要關注新公司的內容建設。「比如我們設立了一個總編輯的崗位,總編輯要對選題負責。」
為中國出版業提供一份全新的成長樣式回顧過去,傳統出版社與新興網際網路企業的「聯合」並非首次,但「共同成立公司」還十分少見。對於世紀出版集團而言,這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數字出版、網絡出版都是時髦詞,但傳統出版社真正做好的,很少。大家顧慮很多,步子不大,也有盈利模式和市場效益的顧慮。」繆宏才說,此次兩家合作不僅僅是「立一個項目」,而是要走進市場,產生真真正正的效益,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
在決定成立新公司之前,雙方也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分析,對新公司一年可達規模、產值等進行了評估。在繆宏才看來,此次籤約意味著上教社在網際網路出版這塊邁出了真正的堅實的一步。如果做好了,也將為中國出版業提供一份全新的成長樣式。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黨委書記黃強認為,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上海教育出版社與上海進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強強聯合」,將把國有傳統出版企業嚴謹的學科內容體系和強大的編校團隊,與民營新興網際網路企業豐富的技術研發、網際網路運營經驗有機結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