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財經社 王燦
編輯|孫靜
距離全球科技界「春晚」——蘋果公司2020年新品發布會還有一周,但新產品iPhone 12的「面貌」依舊撲朔迷離。
根據彭博社9月8日消息,蘋果計劃在10月發布5G系列手機(即iPhone 12系列),而非在9月的這次發布會上公開。彭博社消息稱,此次發布會的核心是Apple Watch、iPad Air等產品,發布會宣傳海報上的「Time Flies(時光流逝)」暗示了這一點。
多個長期跟蹤蘋果動態的海外科技博主也指出,iPhone 12或將於今年10月第二周或第三周發布。但也有消息稱,iPhone 12將於9月底揭開面紗。
實際上,因新冠疫情影響上遊供應鏈,iPhone 12將延期發布的消息早已在業內流傳。但對於希望延續上半年新款iPhone SE銷量勢頭的蘋果來說,能否儘早發布、銷售新iPhone,將直接和今年業績掛鈎。這也是業界對iPhone 12發布時間如此關注的原因。
不過,相較於往年的新品發布,消費者對iPhone 12的期待似乎打了折扣。在產品創新、搭載5G/4G等方面,蘋果新機都被打上了「問號」。
iPhone 12值不值得買?
蘋果每年有兩件固定的大事,上半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和下半年的新品發布會,前者主打軟體,後者則是硬體愛好者的天堂。
今年一季度,市場即開始為下半年的硬體發布預熱,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蘋果王牌硬體iPhone。新品發布的相關傳言不斷製造各種懸念。不過,蘋果是否像前些年的新品發布一樣吊足「果粉」胃口?似乎不然。
「外觀設計保守」、「顏值中規中矩」,消費者如此反饋,源於對蘋果近年來調價有餘、創新不足的質疑。
以iPhone 12為例,目前傳播廣泛、相對可靠的傳言包括回歸iPhone 4設計(即邊框回歸直邊)、四種尺寸版本中或有一款回歸小尺寸、上方「劉海」將收窄或將採用無「劉海」設計、內存將升級至 6GB、鏡頭或全系升級(所搭載的廣角鏡頭將從6P升級到7P)。
還有一點可能讓「果粉」糾結的地方,iPhone 12或不再附送有線耳機和充電器。
這些改變能否支撐起蘋果CEO蒂姆·庫克曾提到的新機「重大突破」,尚待考量。就目前的市傳消息來看,iPhone 12少有令消費者眼前一亮的創新點。鏡頭的升級,也被不少人認為是與安卓旗艦機的影像功能加碼競爭。
儘管庫克曾在2019年接受採訪時對蘋果產品「無創新」、「擠牙膏」的觀點予以反駁,並指出「Apple Watch系列智能手錶開創性地引入心電圖功能」、「AirPods席捲市場」等,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年來,蘋果營收主力軍iPhone的變革顯得略為平淡。
以屏幕變革為例:過去幾年,手機市場的幾大技術變革包括摺疊屏、曲面屏等,但蘋果均非領頭人,被安卓機在硬體創新上搶先了一步。
庫克似乎更多地把重點放在了價格調整上。近年來,蘋果正逐漸放低姿態,加入降價促銷大軍。
iPhone 12有4G版,
蘋果為何在5G時代還死守4G?
向來主打高端路線的蘋果開始為全品類市場「折腰」,這和iPhone系列的銷量下滑不無關係。IHS Markit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iPhone的出貨量下降了15%。
而後續的降價讓蘋果吃到了甜頭。iPhone 11系列的價格降低,以及上一代iPhone機型降價,直接拉動市場需求增長。Gartner研究副總裁安妮特·齊默爾曼認為,降價舉措使得去年第四季度iPhone銷量增長了7.8%,在連續下滑四個季度後反彈。
再以蘋果於今年4月推出的「廉價機」iPhone SE2為例,該機型補貼後價格已降至2000元級別,與iPhone X首發時的五位數價格相差甚遠。iPhone SE2的推出同樣挽回了疫情造成的銷量頹勢,這也讓市場對iPhone 12的定價更為好奇。
據知名蘋果博主Komiya爆料稱,iPhone 12系列四款機型全系標配5G網絡,其中iPhone 12 128GB售價5999元;iPhone 12 Max 128GB售價7388元;iPhone 12 Pro 128GB售價10026元;iPhone 12 Pro Max 128GB售價10899元,較iPhone 11系列相差不大。
不過,蘋果似乎仍要延續「廉價機」策略。蘋果博主「Apple Lab」稱,蘋果或推出4G版iPhone12,名為「iPhone12e」。據爆料,iPhone12e將提供5.4英寸和6.1英寸兩版本,支持4GLTE網絡,售價分別為3900元、4600元。
該消息側面得到蘋果代工廠驗證。媒體報導稱,據工作人員透露,昌碩工廠正在打樣的iPhone12有4G版本。
但在5G時代推出4G手機是否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目前,安卓陣營5G旗艦機已經不少,且價格不菲,已先行佔位高端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5G發展還需要數年時間。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估計,5G用戶佔總用戶比例達到85%,需要的時間要比4G時間長,而4G達到該目標用時超過6年。
在5G手機出貨量尚未成氣候時,4G仍然有龐大的市場。由此,趁5G手機尚未起量,用一款「廉價」手機佔領中低端價格區間或是蘋果的策略。
蘋果分析師王藝此前向AI財經社表示,低價攻佔市場的另一個好處是擴大蘋果生態用戶數量。對於蘋果來說,隨著公司逐漸從硬體向服務轉型,「維持其iOS系統生態」十分關鍵。
庫克曾提到,計劃2020年服務業務規模達到500億美元。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通過低價策略擴大iOS生態的用戶基數或是一招,但這還要等4G版 iPhone 12推出後見分曉。
富士康等核心產業鏈,或隨新機推出迎利好
比「果粉」更關注iPhone 12的可能是蘋果供應鏈企業,比如代工廠富士康。
受新冠疫情影響,上半年已有蘋果出貨量減少的消息傳出,這直接影響到盈利依賴蘋果產線的富士康。今年5月,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9291.33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同期下降28%;淨利潤20.83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同期下降89.5%。
不過,富士康曾就出貨量是否受影響一事發表聲明,稱富士康的iPhone出貨量不會減慢,新一代 iPhone 的製造將會如期在秋季達成目標。
另據彭博社報導,蘋果要求供應商今年生產7500萬-8000萬部5G手機。富士康能否通過iPhone 12的生產扳回一城?尚待觀察。
除了iPhone產線外,蘋果核心產業鏈或將隨iPhone 12的推出迎來新利好。就在上個月,華西證券研報作出判斷:鑑於市場對於蘋果首款5G手機、新款iWatch等新產品的期望非常高,國內蘋果3C自動化設備企業業績彈性將從二季度顯現,並延續至三、四季度。
以視窗防護玻璃面板生產商藍思科技為例,藍思科技系蘋果外觀防護零部件的供應商。今年上半年,藍思對蘋果的銷售額佔藍思總銷售額的47%。受蘋果概念、消費電子概念影響,藍思科技股價今年內累漲超過130%。
不過,藍思科技也因大客戶收入佔比較高而被監管部門問詢。對此,藍思科技回應稱,期內公司對蘋果公司的銷售佔比未超過50%,對蘋果公司不存在重大依賴。
國盛證券研報稱,蘋果核心產業鏈的表現持續超預期,隨著蘋果備貨加強上量,國內消費電子供應鏈在全球供應鏈產業地位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