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面點王營養知識調查解讀(二)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面點王產品少肉、低脂、少鹽,菜品整體比較清淡。  (資料圖片)

深圳商報記者 徐明天 通訊員 王 勃 黃海雄

油多、肉多、鹽多,是深圳人飲食老「三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面點王營養知識全市大調查顯示「三多」仍是居民飲食中的頑疾。

數據:「三多」有改善但仍偏高

本次調查為「深圳居民營養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從知識的了解來看,總體情況良好。

在「你認為動物性食物主要提供下列營養素」的項目中,有效問卷1289份中,此題有效應答1286份,無效應答3份,有效應答率為99.8%。結果分析:動物性食物主要提供的是「蛋白質及脂肪」,而選擇此項的只有807人,佔62.6%;單純選擇「蛋白質」的有254人,佔19.8%;單純選擇「脂肪」的有133人,佔10.3%;選擇「維生素D」的有94人,佔7.3%;選擇「維生素C」的有83人,佔6.5%;選擇「不知道」的有50人,佔3.9%。

在「你知道高血壓病與食鹽量有關係嗎」項目中,有效問卷1289份中,此題有效應答1285份,無效應答4份,有效應答率為99.7%。結果分析大部分被調查人員都知道高血壓病與食鹽量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但是在行為項目中,與2008年的調查相比,吃肉的人有所減少,但減少不大。

豬肉:每天吃的人由66.60%減少到65.98%;每周吃的人由26.26%減少到25.52%;基本不吃的人由3.08%增加到4.61%。

牛、羊肉:每天吃的人由8.09%減少到7.55%;每周吃的人由39.80%減少到39.27%;基本不吃的人由27.80%減少到23.21%。

家禽:每天吃的人由19.40%減少到13.03;每周吃的人由54.85減少到49.72%;基本不吃的人由6.52%增加到11.35%。

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食物中蛋白質宜佔總能量的10%~15%、脂肪佔20%~30%、碳水化合物佔55%~65%,但我市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為47%、脂肪的供能比為36%、蛋白質的供能比為17%,三大營養素的供量比例失衡。飲食中的肉多、油多、鹽多,是失衡的主要原因。

市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深圳市居民魚蝦類及蛋類的攝入量符合指南的要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魚蝦類攝入量102.6g,蛋及其製品攝入量39.9g。但是肉就吃得太多了,居民平均每人每日豬肉攝入量為88.7g、其他畜肉攝入量16.4g、動物內臟攝入量0.4g、禽肉攝入量69.8g,畜禽肉類的攝入量共175.3g,超出推薦量的2倍多。

油也是產生脂肪的重要來源。市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深圳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植物油攝入量40.4g,遠高於廣東省28.5g、全國居民攝入量32.9g;動物油攝入量0.8g,低於廣東省8.1g、全國居民攝入量8.7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居民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g。而深圳居民每天烹調油用量總量超標了近四成。

按照居民膳食健康標準,每人每天食鹽(包括醬油、醬菜、醬中的食鹽量)攝入量不超過6g。但調查結果顯示,我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為8g,醬及醬油攝入量為20g(含鹽4g),每天食鹽平均攝入量為12g,嚴重超標。、

危害:蛋白質脂肪過高疾病多

調查顯示,深圳居民的畜禽肉類吃得太多,脂肪和蛋白質自然偏高。油也是產生脂肪的重要來源。有研究數據顯示,如果每天多吃5g的植物油不被消耗的話十年後體重可增加10公斤。膳食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2002年全國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每天食鹽平均攝入量為12g,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值的2.4倍。同時,相關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增加,與1992年相比高血壓患病率增加了31%。

市疾控中心食品科黃薇主任稱,蛋白質攝入過多,尤其是動物性蛋白過多,對人體同樣有害。由於人體不能貯存蛋白,過多的蛋白由尿排出,會加重腎的負荷,過多的動物蛋白質攝入,也會造成含硫胺基酸攝入過多,加速骨骼中鈣質的丟失,易產生骨質疏鬆。這次調查發現,我市居民每人每日蛋白質攝入為103.5g,比推薦量高出38%。

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攝入過多,特別是動物性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這次調查發現,我市居民每人每日脂肪攝入為96.4g,也明顯高於廣東省83.9g的平均水平。

原因:標準難量化

認為「三多」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飲食重口味。有些人已經肥胖,還是大魚大肉,改不掉。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沒有節制。

二是尺度難把握。大家都知道要平衡膳食,但是肉蛋奶菜如何搭配並不清楚。肉不能不吃,油、鹽不能沒有,多少為宜,不好把握。

三是標準難量化。從材料上看,油要多少克,鹽要多少克,但具體使用時,就不好量化了。最終就以口味為標準。

相關焦點

  • 市疾控中心:12月我市將進入流感高發期
    重慶晚報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結合全市歷年流感監測結果和流行規律分析: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為我市流感冬春季高發期,市民應加強防範措施,家中小孩應避免接觸有發熱、咳嗽、咽痛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
  • 市疾控中心開展蟯蟲病監測工作
    輕度感染無明顯症狀,重度感染會引起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進而影響兒童發育成長。根據寄生蟲病防治工作要求,市疾控中心於近日開展了兒童蟯蟲病抽樣監測工作。本次監測工作在搬經鎮、吳窯鎮和石莊鎮開展,各抽檢1所幼兒園和1所小學的低年級學生進行抽樣,共計抽查兒童630人,檢出感染蟯蟲病幼兒1例,感染率為0.16%。對發現的感染者,市疾控中心將指導其進行科學的治療。
  • 三亞市吸血昆蟲本底調查工作在疾控中心正式啟動
    三亞市吸血昆蟲本底調查工作在疾控中心正式啟動     2020>年6月9日,三亞市吸血昆蟲本底調查啟動座談會在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召開。此次座談會是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牽頭,市有害生物協會、江蘇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參與,邀請解放軍原北部戰區疾控中心劉國平教授、原南部戰區防檢所詹道成所長等病媒專家指導。
  • 合肥市疾控中心將在市區開展兒童蟯蟲病情況調查
    從本月17日開始,合肥市疾控中心將在市區範圍內進行為期一周的調查,為今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調查:抽查年齡在3至12歲 此次調查按東西南北中方位抽取了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5個調查點。每個調查點分別抽查150名3歲~12歲的小學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 市疾控中心提醒!
    市疾控中心提醒!疾控中心專家為您解答什麼是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為四個型別: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 甲型流感病毒的H1N1和H3N2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共同循環引起流感的季節性流行。
  • 市疾控中心成功舉辦第六屆天津市疾控系統理化檢驗專業練兵比武活動
    為貫徹落實《天津市衛生健康行業疾病預防控制專業第六屆「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提升理化檢驗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實驗室檢測能力的持續進步,市疾控中心於2020年7月23日組織舉行了天津市2020年理化檢驗專業技術比武活動。
  • 疾控中心調查成都病例顯示:甲流通過飛沫傳播
    疾控中心調查成都病例顯示:甲流通過飛沫傳播   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談話、打噴嚏和附著在被汙染物表面的飛沫,而空氣不是主要傳播途徑。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教授8日宣布,這是中國疾控中心與四川省疾控中心對四川省某旅行團甲型H1N1流感暴發調查得出的結果。昨(10)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對外公布了四川省某旅行團甲型H1N1流感暴發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得出切斷「甲流」傳播途徑無需對空氣進行消毒的結論。據悉,該研究相關論文日前被優先發表在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發傳染性疾病》雜誌上。
  • 市疾控中心全力為高考學子保駕
    在此特殊時期,市疾控中心按照省、市衛健部門和教育部門有關要求,選派15名疾控業務骨幹進駐我市5個高考考點,對各考點疫情防控工作和突發疫情處置工作進行全方位技術指導,為高考學子保駕護航,確保高考順利開展。早7時許,記者在市高級中學考點看到,疾控工作人員按照高考防控要求,提前進駐考點。
  • 荔灣區疾控中心調查「摩打食堂」
    (原標題:荔灣區疾控中心調查「摩打食堂」)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王智汛
  •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召開合理膳食行動和國民營養計劃落實...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所於2020年10月21-2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開合理膳食行動和國民營養計劃落實全國推進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徐嬌處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所丁鋼強所長、張兵副所長,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納木恆處長,內蒙古自治區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文瑞主任出席了會議。
  • 永州疾控中心溫馨提示
    發現首例無症狀感染者後,吐魯番市疾控部門迅速排查其密切接觸者及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其妻子、母親和1名同事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經專家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其餘人員均為陰性。截至12月12日24時,新疆(含兵團)現有確診病例0例,無症狀感染者4例(吐魯番市高昌區)。目前,4例無症狀感染者均已送至定點醫院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 專訪濟南市疾控中心主任阮師漫:撣撣塵土,繼續上路
    「疾控部門一直是幕後的幕後,清零是濟南15個疾控部門給全市人民交上的最好答卷,我們很欣慰。」在濟南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歷史時刻,濟南市疾控中心中心阮師漫說,確診病例清零,他們的工作不會停,接下來會以更高要求和目標投入到工作中。「撣撣身上的塵土,繼續上路。」
  • 鄂爾多斯市疾控中心發布重要健康提示!
    截至12月13日21時,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共有以下16個: 一、高風險地區:0個 二、中風險地區(16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個):
  • 市疾控中心回應
    市疾控中心回應 2020-12-02 2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擴散】大連市疾控中心緊急提醒!
    為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 一、現居住我市,且近14日內與上述地區新冠確診病例行程軌跡有交集的人員、近14日內從上述地區中高風險區域來(返)連人員(尤其是去過天津泰達醫院、上海浦東醫院),請主動撥打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熱線(附後)諮詢,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備相關情況,並按照我市防控措施執行;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乏力等症狀,要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及以上級別口罩
  • 龍沙區技能人才改革專班攜手區疾控中心 開展二廠技校疫情防控知識培訓
    為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防控工作,保障技工院校開學後的師生安全,2020年9月8日下午,龍沙區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改革專班在衛健系統協調下邀請到龍沙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負責人谷紅玲醫生走進齊二工具機廠技校為在校教職員工及新生進行疫情期間防疫知識培訓指導。
  • 「戰疫情·在行動」市疾控中心派出工作組分赴各縣(市、區)指導防控
    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派出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導組前往各縣(市、區)開展技術指導工作。圍繞「防」「控」兩個環節,落實「三個精準」防範措施,確保及時發現、報告和處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防止疫情擴散蔓延。
  • 雨花「疾控老兵」繪出全區首張「疫情調查處置流程圖」
    雨花「疾控老兵」繪出全區首張「處置圖」  南報網訊 親人重病兩場手術剛做完不久、女兒面臨中考,而他卻十多天吃住在單位,雨花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管理科科長楊誠說:「我是黨員,又是幹這行的,疫情來臨,我必須衝在前。」 44歲的楊誠從事衛生防疫工作已經20多年。
  • 疾控改革一年多 福建省疾控中心人均薪酬提高14.4%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11月26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介紹「十三五」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醫改典型經驗舉行發布會,福建省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省衛健委副主任楊閩紅在會上表示,去年福建省在全國率先啟動省疾控中心的改革,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與改革前相比,省疾控中心職工人均薪酬水平約提高了
  • 市疾控中心完成公務員考試考務人員核酸檢測
    齊齊哈爾新聞網8月21日訊(記者 張鑫)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確保 2020 年度公務員筆試工作順利開展,市疾控中心於 17、18 日,完成了對全市 2020 年度公務員考試的 2300 餘名考務人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