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導致血糖高,血糖高用胰島素,胰島素導致胖,這個循環怎麼破?

2020-12-22 尋醫問藥

一個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非常苦惱,他的體重已經達到了100kg,他的體重在增加,血糖也在逐漸的上揚,還要再增加胰島素嗎?胰島素還會讓體重再次增加,血糖還會升高,怎麼樣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胰島素所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繞不過去的痛,該怎麼破?

肥胖導致血糖增高

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80%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肥胖,尤其是內臟型和中心性肥胖,脂肪細胞可以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調節脂肪的代謝作用,影響體重,並導致胰島素抵抗,肥胖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增高,同時存在著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抵抗程度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加。

隨著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症的不斷進展,部分患者胰島的代償功能不足以維持逐漸升高的血糖,胰島素分泌的進一步減少和肝糖輸出的不斷增加導致患者出現顯著的糖尿病,最後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不得不選擇胰島素治療。

而對於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由於需要長期的胰島素治療,體重也在逐漸的增加,最後體內也存在一定的胰島素抵抗狀態,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不得不再增加胰島素用量。

據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報導,超過80%的2型糖尿病同時伴有超重或肥胖,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更為顯著,而肥胖的發生率與平局血清胰島素水平直接相關。針對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DCCT)隨訪6年的研究也表明,採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的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體重較常規胰島素治療者增加5kg。

因此體重增加風險已經成為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的障礙之一。一項針對美國1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參與的調查發現,31%的患者曾因擔心體重增加而有意減少胰島素注射次數,其中,8%的患者形成習慣性行為。

體重增加會直接導致心血管事件風險的上升。DCCT研究發現,在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相當的情況下,體重指數與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呈正相關。因此,降低胰島素所致體重增加對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心血管等併發症的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胰島素為什麼會導致體重增加?

胰島素作為一種合成代謝激素,除能降低血糖外,還能促進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因此胰島素的過度分泌會導致肥胖。而注射的胰島素作為一種外源性物質,還會受到體內分泌模式、行為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一般認為,胰島素導致體重增加與熱量攝入、胰島素注射量、低血糖發生率以及生理分泌模式改變等幾個方面相關。

胰島素治療導致靜息熱量消耗減少

由於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B細胞的胰島素分泌障礙,導致過量的肝糖輸出,這也是靜息能量消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一項研究表明,胰島素治療可有效抑制肝糖輸出,從而減少基礎能量消耗約30%,提示胰島素抑制肝糖輸出的作用可能導致糖尿病患者的體重增加。

胰島素治療使尿糖減少

通過腎臟排洩糖分來緩解高血糖狀態被認為是機體的一種平衡型保護機制,而與之伴隨的是熱量損失增加,體內的蛋白質、脂肪被消耗就會出現消瘦的情況。正常情況下,*腎糖閾為8.8-9.9mmol/L,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後,一方面尿糖排洩率下降,另一方面由於熱量流失減少可能導致體重增加。

胰島素治療所致外周胰島素過量化

為抑制肝糖的過量輸出,正常人β細胞分泌相對高濃度的內源性胰島素,經肝門脈系統進入外周循環,其中超過50%分泌量的胰島素與肝細胞胰島素受體相結合發揮降肝糖作用,僅部分進入外周循環;而糖尿病患者由於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量絕對或者相對不足,當依靠外源性胰島素拮抗過高的肝糖輸出是,其胰島素需求量並未減少,但由於外源性並未進入肝門脈循環,而直接在外周組織發揮作用,形成所謂的「胰島素過量化」,在降血糖的同時,也造成外周組織脂肪降解抑制以及脂肪合成加速等脂肪生成效應,最終導致體重增加。

胰島素治療導致頻發低血糖

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攝食行為的改變對於其體重的增加起到關鍵作用。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研究表明,接受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發生率超過30%。低血糖反應產生飢餓感,繼而促使患者非正常加餐或者進食增多,導致熱量攝入過量。長期頻發低血糖可能是胰島素引起體重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飢餓所帶來的的恐懼感會讓患者進食增多

部分患者則以增加胰島素注射量的方式,對抗過量的飲食,以維持理想的血糖。由於並未症狀減少熱量攝入,也會導致體重增加。

中樞飽食信號的喪失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內源性胰島素分泌具有調節食慾的作用,餐後過濃度胰島素分泌作為飽食信號作用於下丘腦攝食中樞以抑制食慾;而空腹低濃度胰島素則起著刺激食慾、增加攝食的作用。外源性胰島素由於難以模擬正常的胰島素分泌模式,故難以發揮飽食信號的作用。

如何才能減輕胰島素所導致的體重增加

有觀點認為,胰島素所致體重增加是糖尿病治療過程所不可避免的,對此觀點應該根據治療的不同階段進行分析。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尿糖流失、熱量消耗等所致的體重下降,隨胰島素治療血糖逐漸平穩而恢復,均應認為是胰島素治療的正常作用。而在上述作用的基礎上,由於胰島素的外周脂肪合成效應、低血糖防禦性攝食及中樞飽食信號通路幹擾等所致的體重增加,則應在治療中積極應對。其中,減少胰島素注射量和促使胰島素注射負荷生理分泌模式是減少體重增加的關鍵。

減少胰島素注射量

在平穩控制血糖的基礎上,使用儘可能少的胰島素劑量減少外周組織胰島素過量,避免合成代謝過剩,從而有助於減輕體重的增加。因此要選擇合適的劑型和劑量,另一方面,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設立適宜的降糖目標,並採取聯合治療的策略,使體重增加得到更好的遏制,加強自我管理教育。

制定適合患者的個體化飲食、運動治療方案

臨床上胰島素劑量的選擇習慣於以血糖平穩為主要目標,而對於患者的飲食攝入量並未慎重考慮。在此習慣下,胰島素僅起到對抗過剩熱量攝入的作用,勢必造成胰島素劑量的超標。因此,根據患者的特點制定個體化的熱量攝入方案,依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可有效減少其注射量。

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體重下降不能長期維持,隨著時間的延長,體重會逐漸的增加

其次對於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積極鍛鍊和減重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從而減少胰島素的注射量。一項對15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發現,通過單純的鍛鍊和解釋,患者體重平均下降9kg,而胰島素日注射量平均減少5.2u。

聯合使用減重或者不增加體重的藥物

如聯合使用二甲雙胍可在減少肝糖輸出的同時,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研究觀察中局發現,在糖化血紅蛋白及體重指數均下降的同時,患者每日胰島素用量減少了6-46u。此外,應用吡格列酮等增敏劑有助於減少胰島素的用量。

隨著各種新藥的研製,聯合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和DPP-4抑制劑,能明顯減少體重。特別是GLP-1受體激動劑,作為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糖尿病合併肥胖患者的治療藥物,它的作用不僅在於刺激β細胞,抑制α細胞,還能增加下丘腦的飽食信號,減少下丘腦感知的飢餓信號,抑制胃排空,減少胃酸分泌,在減輕體重方面有著獨特的效果,同時也能明顯的降低血糖。臨床使用中發現他們可以減少胰島素至少一半的用量。

促使胰島素注射符合生理分泌模式

積極選用符合β細胞生理模式分基礎胰島素,可有效減少低血糖事件的發生,從而促進體重的減輕。甘精胰島素釋放無峰值,作用持續24小時以上,更符合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而地特胰島素因釋放較為平穩,肝細胞性對抗肝糖輸出,以及加強飽食信號等作用,在減少低血糖發生的同時是,還具有模擬正常生理狀態下胰島素作用方式的功能,也可有效減少體重增加的風險。

如上所述:胰島素所致體重增加是影響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增加併發症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胰島素治療因為的增重並非不可避免,其關鍵是促使胰島素注射符合正常生理模式,改變患者的生活行為方式,以減少胰島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的發生。

相關焦點

  • 血糖正常 也要警惕高胰島素血症
    一般來講,常規體檢中都有空腹血糖檢查,可在糖尿病的早早期,高胰島素血症進行極度代償,就會讓你的空腹血糖,甚至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均處於正常值。  何先生今年34歲,身高170釐米,體重80公斤,白胖,肚子大,臉紅撲撲的,一派福相。他一直認為自己很健康,因為他能吃能睡,而且體檢結果提示,他除了有脂肪肝、血脂稍有異常外,其他指標都正常。
  • 為什麼胰島素高了,卻沒有把血糖降下來?胰島素高是好事嗎?
    什麼是胰島素抵抗和前驅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所有糖尿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二型糖尿病形成之前,其實還存在著一個階段:前驅糖尿病。前驅糖尿病指血糖比常人高,但是還沒有高成二型糖尿病的一種狀態。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約有50.1%的人患有前驅糖尿病。
  • 打了胰島素,空腹血糖高怎麼辦?餐後血糖高怎麼辦?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達標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達標。打了胰島素,血糖還高,可以從以下方面找原因。 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標 1.空腹血糖4.4~7.0mmol/L(非妊娠期2型成年糖尿患者)。
  • 血糖高了人就瘦了?真相是……
    「以前我好像喝涼水都會長肉,得了糖尿病後怎麼不費力就瘦下來了?」「我四十歲左右那一陣像吹氣球一樣胖起來,後來怎麼也減不下去,血糖高了就瘦下來了」「得糖尿病後,我發現我的胳膊、腿越來越瘦,肚子沒怎麼見瘦呢?」
  • 打了胰島素為啥血糖還高!醫生是這麼說的!
    北京讀者許先 生問:我今年48歲, 得 2 型 糖 尿 病 3 年 了,一直打胰島素治 療。最近發現血糖總是高,醫生 給我增加了劑量,血糖還是下不 來。請問這是怎麼回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趙文惠、醫師董亞楠解答:胰島素的降血糖效果毋庸 置疑。如果打了胰島素仍控不好 血糖,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飲食、運動管理沒跟 上。有的糖友認為,打了這麼多 胰島素,就不用控制飲食也無需 運動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無 論是多麼有效的藥物,都需要結 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起效。
  • 血糖高到多少,才需要打胰島素?醫生:5種情況必須打胰島素
    到2021年,人類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歷史,就有100年了。100年來,胰島素對人類健康和壽命延長的貢獻,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時至今日,由於胰島素的應用,已經沒有多少人直接死於糖尿病了。糖尿病併發症引起的截肢、失明、腎衰竭、心梗和腦梗的人數,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這一切的結果,都與胰島素的使用有關。究其原因,除了胰島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之外,更在於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的最後保障。
  • 血糖高如何調理 這六大因素導致血糖高
    人體血糖的情況是很重要的,若是血糖太高,對身體是會造成很多影響的,要注意調理。那麼,血糖高如何調理才好呢?血糖高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要怎麼預防血糖高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垃圾食品不要碰每周吃兩次垃圾食品的人,體重不但增加了4.5公斤左右,胰島素抵抗性也提高2倍,這是導致糖尿病的高危險因素。就算你的體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製碳水化合物也會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風險。控制飲食量要注意控制自己的食量。每次吃飯,一般吃七、八分飽,注意不要暴飲暴食,注意按時吃飯,可以少吃多餐。
  • 胰島素的副作用 如何控制血糖
    胰島素是生活中高血糖患者的一個治療方式,也是最後的一個「法寶」。可是經常打胰島素總歸是有副作用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胰島素的副作用、如何控制血糖以及血糖高飲食要注意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胰島素本身是一種合成激素,會促進體內蛋白質、脂肪的合成和貯藏。嚴格控制血糖帶來的低血糖也會增加食慾,進而導致體重增加。應對策略包括增加運動、控制熱量攝入,必要時聯合使用二甲雙胍等有減重作用的口服藥。
  • 吃飯太快會導致血糖升高?注意:早晚飯不按時吃也會導致血糖高
    在一次體檢中發現了自己的血糖有點高,他就有點奇奇怪,自己家也沒有糖尿病的人,沒有這方面的的家族史,怎麼自己年紀輕輕的會血糖升高呢?吃飯太快會導致血糖升高?確實有一些人吃飯很快,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可能明明覺得自己吃飯不多,為什麼發現餐後血糖會很高呢?
  • 人每天需要多少胰島素血糖就正常?一個單位胰島素能降多少血糖?
    我們都知道要維持血糖正常,離不了胰島素的作用,當胰島素數量不足時就會發生糖尿病,而補足了所需要的胰島素血糖就不會高,那麼一個單位的胰島素能降低多少血糖呢?首先來了解一下胰島素是如何降血糖的。血糖是細胞生存的能量來源,但只有血糖能進入細胞內部才能被利用。胰島素就是運載血糖進入細胞的運載工具,缺了胰島素血糖就無法進入細胞中,便積存在血液中使血糖升高。人的血糖在空腹狀態下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隨著進食又會升高,因此胰島素分為空腹時的基礎胰島素和進食後的餐時胰島素,研究表明人每天需要的胰島素總量是48個單位。
  • 餐後2小時血糖不降反升 小心高胰島素血症
    有種糖尿病的「前前期」叫高胰島素血症重慶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陳中沛告訴了記者一個新鮮名詞,叫「高胰島素血症」。「所謂高胰島素血症,是指肥胖或高血壓人群因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減弱,人體自我調節機制為維持較正常的血糖水平,而促使胰島β細胞分泌增多幾倍至十幾倍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
  • 糖尿病人血糖高到多少就要使用胰島素了?用不用會有啥區別?
    一說到胰島素治療,很多糖尿病人都存在排斥心理,一是怕麻煩怕疼,更多是認為只有血糖很高又控制不住了,才使用胰島素,而且只要用了胰島素就停不了了,事實上這是對胰島素治療的一種誤解。因為除了1型糖尿病人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外,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要採取胰島素治療,並不完全取決於血糖的高低。
  • 孕婦血糖高是怎麼回事?孕婦血糖高的症狀有哪些?
    孕婦血糖高是怎麼回事? 孕婦血糖高的原因比較複雜。正常的孕婦血糖應該處於一個低血糖的範疇,但是有一些孕婦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胎盤的生長導致產生大量的抗胰島素樣物質,此時如果胰島素功能不能相應的增加,產生大量胰島素去抵抗胎盤產生的抗胰島素樣物質的,她就會出現相對的胰島素缺乏的症狀,出現高血糖的反應。 孕婦血糖高的症狀有哪些?
  • 血糖高的人,注射胰島素時,兩個事情要留神,否則可能是白打
    人們常說血糖高是一種富貴病,當人體在平時吃多了甜食,身體內的血糖就會出現升高的情況。控制血糖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比如從日常的飲食開始調整,但是最主要的辦法,還是需要糖友向身體內注射胰島素,以此來調節血糖。
  • 它是食物升糖王,血糖高的人,寧願挨餓也別碰,否則胰島素白打了
    所以對於血糖偏高的人來說,芋頭這種食材最好還是少吃為好,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可能就會導致身體中的血糖發生紊亂,容易誘發各種併發症。尤其對於血糖偏高的人來說,最好還是把它拉入黑名單,如果食用之後可能會導致身體中的血糖水平迅速升高,不利於血糖平穩,還請你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
  • 糖尿病患者,血糖達到多少時,才需要打胰島素治療?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注射胰島素,而且治療糖尿病僅注射胰島素使血糖降低是不夠的。想要降低血糖除了注射胰島素以外還應該配合著飲食調整,比如減少高熱量的飲食,進行適量體育鍛鍊,保持標準體重,提高睡眠質量以及口服降糖藥物。在人們的印象當中血糖較高的人就應該打胰島素才能夠使血糖降低,但是打不打胰島素,不能夠完全依據血糖的高低來作為評判標準。
  • 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會變胖嗎?預防藥物變胖3步走,控體重穩血糖
    張先生發現自己有糖尿病後,就聽從醫生的安排,開始注射胰島素,不過很快他發現從開始打胰島素以後,雖然自己的血糖下來了,自己就開始發福了,原來一直比較標準的身材,開始出現水桶腰了,這讓張先生有點擔心,因為醫生警告過他不要讓自己太胖了,肥胖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控制不佳,他又不知道肥胖的原因如何,是不是因為打胰島素導致的呢?
  • 純天然「胰島素」就在身邊!隔三差五喝一喝,血糖穩固糖尿病不擾
    其實,這主要是人們不合理的飲食導致的,很多事物都是 「一級升糖物」,在平時是要儘量少吃的,多數人因為不會吃,才使血糖越來越高。2、 高脂肪食物在飲食上,還是肉類比較受歡迎,可能大家都發現了一個問題,肉類沒吃多少就會有飽腹感,這也能看出能量有多高,攝入太多,不僅會加重身體的消化負擔,還會抑制胰島素分泌,導致人體肥胖。
  • Cell Metab:研究發現肥胖如何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血糖升高
    但究竟身體種多餘的脂肪如何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血糖升高,還是未知。Kahn實驗室研究顯示RBP4水平升高(以前只認為它發揮維生素A的轉運蛋白作用)導致動物模型發展胰島素抵抗。另外,有研究工作揭示在人體血液樣本中:肥胖,胰島素抵抗的個體具有較高的RBP4水平,而瘦、胰島素敏感的人有低RBP4水平。此外,RBP4基因變化的人,會導致較高的RBP4水平,患糖尿病的風險升高。現在,Kahn和她的同事們解釋RBP4有助於糖尿病風險增加的機制。
  • 為什麼打了胰島素血糖還降不下來?
    胰島素是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人每天大約需要40單位的胰島素,血糖就能保持正常。胰島素的諾貝爾獎發了快100年了,可糖尿病人卻越來越多了,患者把被稱為救命稻草的胰島素打上後,血糖還是降不下來,很多患者每天打的胰島素遠超過40單位,血糖仍然很高,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