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媒體報導,本月中旬亞洲15個國家聯合籤訂了今年度影響力最大的協議之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份協定內容旨在打破締約各國的關稅壁壘、貿易隔閡,最終實現跨區域零關稅的突破。外媒預測:25年內RCEP協定就會完全成熟,這個全球最大的貿易集體將會創造出無比誇張的"奇蹟歷史"。
同時,很多國家也注意到作為亞洲龐大的經濟體量之一的國家印度,非常意外地缺席了協議籤訂儀式。印度同時也是最早加入RCEP協定談判的國家之一,因為其巨大的市場和人力資源被很多國家認為是有很發展潛力的,就開始爭取與其合作。
不料在談判階段這個國家非常反覆遲疑,又不願意做太多讓步和互惠政策,再加上因為其他問題和夥伴國關係鬧僵,致使進程一拖再拖。最終"在綜合原因考慮下",印度決定退出RCEP的談判,不久後這份協定就宣布正式籤訂。
近日,多家印媒針對此事明確發問外交部,要求他們給出解釋。印度媒體認為,當前印國內正是發展和融入世界的良機,而且還有數百萬人的基本生計問題尚未解決。如果可以加入RCEP毫無疑問對底層人民最有利的,而且還能緩解當前國內商品和市場的困境,為什麼印度要在貿易逆差、原產地規則、關稅基本稅率這些問題上毫不妥協,以至於失去良機呢?
對此,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在昨天的"德幹對話"中正式回應了這一消息。蘇傑生說不加入RCEP的原因就是壞處太多了,對行業的去工業化有害、對國內外商品傾銷有害、對自己的生產結構也有害……總之,蘇傑生把RCEP無死角地貶低了一遍,聲稱印度就是要"自力更生",發展綜合國力最後實現更優越的發展前景。
《印度教徒報》稱,蘇傑生不但是打算現在不加入該協議,以後都不會再加入了。對此印國內的經濟專家對其痛批:現在如果目光短淺,如此排斥區域合作,到了以後恐怕印度再加入就沒有一點優勢了!並直言印度所謂的"大國崛起,自力更生"路線簡直是愚蠢,沒有哪個國家在自我封閉中可以獨立崛起的,他們認為印度遲早還是要加入該協定,只是外長嘴硬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印度報紙還直接揭露蘇傑生的傷疤:"理由找了一大堆,唯一最大的問題只有一個,印度商品根本毫無競爭優勢!"《金融時報》對此評價,如果大開國門的話,印度內部很多質量低劣,價格又昂貴的商品不加徵關稅,很快就被海外商品替代了。再加上莫迪政府始終不妥協"漫天要價"認為應該對自己最有利,如此多的強國根本也不會同意這種要求,所以蘇傑生只能自我安慰了。
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印度官員居然對外聲稱,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融入歐盟和美國",讓人更為詫異:自己國家的商品競爭優勢連東亞都比不過,為什麼敢於面向更龐大的歐美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