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當時秦始皇發動80萬民工去修建長城,一位名叫萬喜良的蘇州書生誤打誤撞與孟姜女喜結良緣。然而,最終萬喜良還是被抓去建造長城,半年後音信全無。孟姜女去長城找她的丈夫,一路上吃了很多苦。後來得知萬喜良的屍骨已經被填進了城牆。聽到這個消息,孟姜女大哭起來,日月無光。「砰」的一聲,竟然將長城哭塌了幾十裡,露出了數不清的屍骨。最後,孟姜女終於找到了死去的萬喜良。
歷史上其實有很多叫「孟姜」的人,因為周朝建立後,姜子牙的封地就是在古齊國。那裡出生的人姓名一般是「姜」,「孟」這個字是兄弟姐們中排行最大的意思。
那麼「孟姜女」就是這家大女兒的意思,這與「孔仲尼」的「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是一致的。之所以女性的名字非要倒過來叫得如此彆扭,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女子沒有姓。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經常出現「某姜」這樣類似的名字。
最早出現「孟姜女哭亡夫」的情節出現在《左傳》,這裡的「孟姜」是齊國將領杞梁的妻子。杞梁在外戰死後,孟姜得到消息在城郊等候迎接亡夫的棺槨。隨軍歸國的齊莊公看到了孟姜,並對她表示沉痛的哀悼。孟姜雖然經歷了喪夫之痛、撫摸棺槨而哭,但是牢守禮節,高舉杞家最後的尊嚴。她對齊莊公說:「郊外不是弔喪慰問的地方,我拒絕接受。如果您真心想哀悼我的丈夫,請上門弔唁。」於是齊莊公專門到杞梁家中進行了弔唁。
人們對於孟姜女和範喜良之間的感情以及遭遇都表示同情,為了表示對於他們的同情和思念,還在當地蓋了孟姜女廟。其實孟姜女哭長城的版本有很多,這也引起了考古專家的重視,於是就對其進行了深入的了解,有不少考古專家則覺得很可能在真實的歷史上並沒有他們的存在,他們之間的故事不過是被誤傳出來的,而這一誤傳就長達兩千年之久。
考古專家經過分析之後最終得出結論,或許是因為在歷朝歷代中人們修築長城的時候都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精力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員,這些人員在服勞役的時候都深受摧殘。甚至犧牲了不少百姓的生命,才最終鑄就了如此宏偉的長城,所以古人們為了呈現出古代的殘酷勞役制度,就塑造出了他們二者的典型形象。從而表現出那些被逼做勞役的百姓貧困以及悲慘遭遇。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一是反映了秦始皇的殘暴,為了修長城徵用幾十萬的勞工,更有許多勞工累死病死,另一方面反映了孟姜女的忠貞,當長城被哭倒,孟姜女老公的屍體露出來,孟姜女將他老公安葬以後,為了躲避秦始皇的糾纏,也跳海自盡了。這個故事其實是過去封建社會為了反應帝王的殘暴,也為了鼓勵女性的忠貞而演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