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而知之,非生而知之也,學習離不了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樣看來,毎個人既是老師又是學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是這個意思。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向教授我們知識的老師,傳授技能的師傅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問一聲好,他們都是我們的老師。前幾天,偶然碰見我初中老師,回憶當年的生活,心情激動。今天是教師節,說說王老師與我們的故事。
那時我們上初三,王老師代我班數學。他人長得很特別,性格有點怪,不善與人交流。常年戴一頂有簷的藍色帽子,夏季都很少見露出頭,王老師的頭沒有毛病。當時記得王老師可能腰有傷,走路時常上半身前傾,但走得很快。冬季,兩個手愛揣在褲兜裡,把兩條褲管提得很高,滑稽好笑。多年以後,同學們相聚說起王老師,印象還是那麼清晰。不只這樣,更重要的是王老師教學有其獨特之處。
他明確的告訴我們,中考試題的特點是:量大、面寬、出活題、考能力。所以,要求我們多練習,儘量接觸更多的題型。他一直代畢業班,多年積累的資料一直保存。過去不像現在,資料豐富,複印也忒方便。那時只有在期中、期終考試時有專門老師刻版油印試卷。平時,全部是用粉筆在黑板上抄寫。我記得過去,中午第一節自習課是數學,王老師毎天都會在早上最後一節課結束,學生吃飯的空間,在黑板上抄寫一份試卷,以便同學們上自習課時做。王老師每天堅持從不間斷,這樣做的全校只有王老師一個,這是所有王老師教過的學生感恩的原因。
他要求毎人準備一個糾錯本,把毎次考試、作業中出現錯誤的題,全部記錄在上。註明錯誤的原因,標出正確的答案。每次考試前都要仔細的翻看一遍,防止同樣的問題屢次犯錯。這個辦法非常的好,對常握知識、提高成績有很大的幫助。現在給兒子輔導功課時,我也要求兒子這樣做,對其學習幫助很大。
他談到數學這門課程,是非常嚴密的一門學科,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來不得半點馬虎。平時絕不允許我們在學數學時說大概、也許、可能、或許等不肯定的詞語。要求我們看書要認真,概念不能有錯別字。現在還記得他強調的: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這裡是「定」不是「頂」;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是三角形的性質。學生往往會忘記「任意」二字。王老師告訴我們這都是歷屆學生中出過錯的,或者容易出現問題的。果不其然,兒子在這方面就犯了錯,我讓其打開書本看清記準了。告訴他這是我老師給我強調的,他也同樣要注意。
王老師在教學中,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編一些順口溜幫助我們學習。到現在我還能說上幾句,比如:分子分母換指數把號變;求不等式組的解時,他說:「同大取最大,同小取最小,大小、小大中間找」。通俗易懂,便於記憶,很受大家喜歡。總之,在初三時,王老師在教學上狠下功夫,嚴格要求學生。那年中考的第一、第二名都在我班,數學平均分在90分以上。
回憶過去的日子,那時的老師們的確辛苦,特別是畢業班各科老師更是爭分奪秒。都在爭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加強學生訓練。過去學生的學習全由老師在學校來抓,家庭的教育很少,輔導、託管機構沒有,所以過去的老師很不容易。每當下雨體育課自習時,老師都爭相輔導學生功課。往往是誰來的早,誰優先,王老師經常搶先來到教室。教師節來臨,向所有的老師致敬!過去的老師身體健康,晩年幸福;現在的老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給所有的老師送去節日的祝福,這是你們的節日,全社會都在關愛你們。(老備歡迎大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