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2020第五屆中國光伏產業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吸引了近500名來自能源領域的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產業領袖、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能源產業的創新發展方向。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博」,英文名:Arctech Solar,股票代碼:688408)營銷中心負責人容崗應邀出席並發表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著眼於「能源變革與產業生態融合」,並與能源安全、綠色發展高度互通,將能源電力宏觀視角與產業細分問題進行了深度融合。會上,容崗先生發表了《讓中國光伏更具影響力:科技賦能,中國光伏屹立世界舞臺的必由之路》的主旨演講,深度剖析了國內外最低電價相距較大背後的原因,並提出了光伏企業自身只有通過科技賦能,才能降低具有可控性的發電成本,得到了與會觀眾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肯定成果,正視差距
「十多年前,光伏電站還是陽春白雪般的特殊場景發電解決方案。但憑藉所有光伏人的潛心耕耘,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裝機成本不斷降低。現如今,光伏走入了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家,而地面電站容量從過去的千瓦級發展到了吉瓦級,增長達到百萬倍。」容崗表示。
毋庸置疑,我國光伏行業在降本增效的過程中的確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最低光伏電價尚為0.8元/千瓦時,而現如今已降低2倍有餘,僅為0.33元/千瓦時。但在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也更應該正視國內外光伏電價客觀存在的差距——在與我國I類光照資源區太陽能年輻射量幾乎一樣的葡萄牙,其最低光伏電價已低至0.11元/千瓦時。
容崗分析稱:「中國I類光照資源區和葡萄牙在光照資源幾乎一樣的情況下,最低電價相距甚遠,這主要是由於葡萄牙的LCOE(均衡電力成本)更低。眾所周知,一個項目的LCOE與項目的發電量、軟性成本、設備成本及運維成本息息相關。項目的軟性成本主要涉及稅收、土地、融資等方面,非光伏行業所能左右。光伏企業更應該從自身著手,通過對設備進行科技賦能,降低發電成本,進而降低上網電價,縮小於國外的差距。」
科技賦能,降本增效
在設備科技賦能的過程中,組件作為發電側最主要的設備,各廠商組件產品的光電轉化效率穩步提升,組件尺寸及單板功率也不斷刷新紀錄,並發展出了雙面組件;作為光伏電站的心臟,逆變器也從原來集中式逆變器稱霸,發展到集中式與組串式雙雄並立,再到今天組串式逆變器功率攀升至250千瓦,並可承受更高的電流和更大的容配比。
而作為光伏電站的骨骼系統的光伏支架對光伏電站的科技賦能就是採用跟蹤支架,而這一點在中國市場卻相對受到較少的關注。根據Wood Mackenzie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22GW大型地面電站中,跟蹤支架的安裝量只有1.5GW左右,佔比約為7%。而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市場當中,規模超過5MW的地面電站總裝機量約為56GW,其中超過22GW均採用了跟蹤支架,佔比近40%。
跟蹤支架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項目發電量,還能夠使項目的發電曲線更加平滑,而更平滑的發電曲線對於高輻照和高容配比的光伏電站,可有效減少削峰損失。同時,由於未來的很多光伏電站需要配儲能,而平滑的發電曲線,可以減少儲能的容量,降低儲能成本,這進一步增加了跟蹤的競爭力。
「跟蹤支架好處那麼多,在中國被採用的卻很少。究其原因,最主要還是投資者對於跟蹤支架的經濟性及可靠性仍有所顧慮,」容崗指出,「關於跟蹤支架的經濟性,這需要對項目地、是否採用雙面組件等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測算,對於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的項目而言,其結果應該是樂觀的;而關於跟蹤支架的可靠性,則要求投資方在慎重選擇設備合作夥伴的同時,還需要依據國際規範對跟蹤支架進行評估審核。」隨後,他還以印度市場為佐證:印度是全世界EPC成本最低的國家,今年隨著高功率雙面組件的廣泛應用,雙面加跟蹤已幾乎成為印度大型地面電站的標準方案。
除了傳統光伏電站「三大件」外,電站的後期運維對LCOE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對於在荒漠、戈壁中的光伏電站,如果清掃不及時,灰塵帶來的發電損失可能會高達30-40%!此時,清掃機器人則顯得尤為重要。當前無水清掃機器人在設計合理的情況下,成本已經低於5分錢/瓦,每天清掃一次,1-2年即可以收回投資。容崗認為,未來在中國西部和北部的光伏電站,運維機器人+跟蹤系統+雙面組件或將成為地面光伏電站的「黃金搭檔」。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