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兩天就要過年啦,小道在這裡先跟小夥伴們拜一個早年。說到過年,相信小夥伴們的家鄉應該都有著不同的習俗。但是吃團圓飯,放鞭炮,貼春聯,迎財神之類的習俗應該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新春習俗。而今天,小道就來跟小夥伴們聊一聊春節習俗之大年初一迎財神。
說到財神爺,在我們道教當中就有很多位財神爺是享受人間香火的。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文財神比幹和範蠡,武財神趙公明和關公。除了這幾位之外,其實還是有許多的財神的。但是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傳統的習俗當中是迎接財神,那麼迎的到底是這諸多財神當中的哪一位呢?
說到大年初一迎財神,其實也有很多講究的。而南北方在迎財神的時候所準備的貢品也是不同,例如南方的貢品分為三桌。一為瓜果桌,二為糕點桌,三為雞鴨魚桌。其中瓜果桌多放些意頭好的水果,例如廣橘子,以為廣交朋友繁榮昌盛之意。糕點桌中則會有年糕,意味年年高升之意。雞鴨魚桌上的肉類都是完整的,意味招財進寶,年年有餘。
在所有的貢品都準備合宜之後,便是一家的主人帶著全家老小開始上香供奉迎財神。其實宋朝之前,人們多迎的是文財神。因文財神中的比幹被挖心之後成神,遂其被認為是沒有花花心思,更加公正嚴明,所以老百姓多信奉其。
但是到了宋朝之後,武財神關羽的地位一步步的提高。在清朝的時候,關羽的地位已經可以到了和孔聖人並列而提了。所以自那之後,人們也多供奉武財神。各行各業也認為武財神關公為人正直,大事小情都能保佑自己。所以在大年初一迎財神的時候,人們的習俗也慢慢的改成了恭迎武財神入門,保佑自家新年吉祥。
好啦,這就是今天小道跟小夥伴們的分享啦,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記得給小道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