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從小到大所有瑣事,都是自己來負責、自己管自己的孩子,媽媽有一些大大咧咧的,性格比較粗,隨著年紀越大,自己做主的事情就越來越多,基本沒有什麼事情是別人能做得了我的主的,所以找個男朋友也是有主見有自己想法的人,而聽了朋友的講述,才知道那些微博裡、新聞中所說的媽寶男是真的存在的,並且可能離我們並不遙遠。
朋友是一個性格特別特別好的姑娘。從來不爭不搶。同學給介紹了一位同齡的男生,看起來也很文靜,很老實,之前當過兵,感覺很靠譜。性格相投,沒多久就在一起了。可是相處久了才發現,原來看起來老實可靠的男朋友,竟然是一枚媽寶男。
男生自從上班後,工資卡是以「為以後結婚攢錢」的名義上交到媽媽那兒的,每次用錢的時候再從媽媽那拿,包括像朋友聚會、交話費這樣的日常事情,都要跟媽媽說後,媽媽給了錢才能去做。兩個人約會之前,男朋友會提前跟媽媽說需要多少錢,媽媽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判斷可不可以給這麼多,如果覺得吃飯、看電影用不了那麼多,那就會少給一些,給多給少也不是男朋友能說了算的。回家後還要說明錢花在哪了,花剩下的還要再交上去。所以兩個人出去之前都是要提前想好,是要去哪裡吃、吃什麼,是不是要去看電影或者是不是要去其他的地方玩,哪些消費是由誰出,雖然不是出遠門,卻都要提前計劃好。
陪男生去買衣服,選好款式也穿上試了,兩個人都很喜歡,都覺得很合適,本以為可以付款走人了,沒想到在付款前還拿要手機跟給媽媽視頻,讓媽媽看看,這樣的款式和這樣的價格可不可以買,最終還要媽媽決定到底買還是不買,這波操作連賣衣服的小姐姐們都哭笑不得,更不用說朋友有多無語了。可男生和媽媽之間這麼多年早就成為習慣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改變得了的。
每當朋友提出意見的時候,男生想的不是要改變現狀,要獨立自主,而是說一直以來都這樣啊,不是都挺好的嗎?我媽都說這樣,那不然還能怎麼辦呀?我媽養我這麼多年也不容易啊。
對於這樣的媽寶男人來說,媽媽,作為長輩,作為從小將他長大成人的母親,作為血緣關係最近的親人,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人,可以不需要講道理,因為他永遠都有的理由就是,「那是我媽呀」。
平心而論,和網上那些奇葩的,徹徹底底的媽寶男相比,朋友的男友並沒有那麼誇張,也會站在女朋友的立場想問題,有時也會在媽媽面前維護自己的女朋友,可讓人擔心的點也正在於此,因為沒有那麼嚴重,人品也不壞,所以不會說放棄就放棄,但在未知的以後,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某一件事情或某一類事情,將感情的基礎徹底耗盡,最終還是會一拍兩散。
只希望兩個人在相處中都能夠不斷成長,更加獨立和成熟,找到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