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山火區域沒有大學 不影響留學生開學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本報訊 (記者 馬丹)每年2月、3月,是澳大利亞各大學開學迎新季,已被澳大學錄取的滬上留學生也將於近日陸續赴澳。但本月初發生在澳維多利亞州的山林大火不僅牽動全世界的目光,也讓赴澳留學的安全問題成為最近上海留學生家庭擔心的話題。記者今天從滬上多家留學機構了解到,目前,位於維多利亞州的8所大學都已發來郵件:由於離火災區較遠,開學和安全都不會受到影響。

大學園區遠離火災

發生火災的維多利亞州地處澳洲大陸東南海岸,首府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大學較多的地區,也是中國留學生較為集中的區域。維多利亞州共有8所大學和部分澳學校的分校區。據教育部近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3所大學都在維多利亞州,分別為墨爾本大學、莫納什大學和中央昆士蘭大學墨爾本校區。

因此,大火發生後,「學校開學會不會受影響?」和「安全問題能否得到保障?」成為最令上海留學生家庭擔心的兩大問題。記者了解到,發生火災的地區為維多利亞州北部,以山區和森林為主,而維多利亞州的大學主要集中在該州靠海的區域,不僅在火災區域沒有校區,離得也較遠,不會受到大火威脅。

留學生未受影響

近日,澳維多利亞州各所大學也陸續給剛錄取的上海新生發來郵件,告知火情,並通知家長,學校將照常開學,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已在墨爾本生活了2年的上海留學生小嚴也通過網絡告訴記者,在澳的中國留學生生活目前並未受到火災影響,不少留學生還積極參與到當地的賑災捐款活動中。

相關焦點

  • 沒有大量中國留學生的澳大利亞大學,會有什麼影響?
    這些國家對中國的指控毫無根據,沒有任何依據。澳大利亞政府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 中國市場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澳大利亞失去了中國市場,為了彌補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政府想要開拓印度市場,但是印度市場真的能完全替代中國市場嗎?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印度一直都推行自力更生,保護本國的民族產業,所以印度更想要出口到澳大利亞。
  • 山火肆虐、遊客大減,澳大利亞旅遊業如何自救?
    調查認為,外國遊客取消行程的主要原因包括對空氣品質、安全和交通的擔心,當地恢復情況的不確定性,以及誇大澳大利亞山火影響的負面新聞。在澳大利亞旅遊局提供給澎湃新聞的一個網站上,顯示了該國許多最受國際遊客歡迎的景點的實時狀態。據該網站提供的信息,20日,除了藍山和新南威爾斯南海岸部分受影響外,大部分景點都不受影響。
  • 澳大利亞山火影響南美?巴西等國上空有煙霾
    來源:央視網△圖片來源於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自2019年9月以來,澳大利亞山火已經持續了四個月之久,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下屬的遙感部門於當地時間7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大火造成的濃煙已經飄到了巴西南部地區。該部門稱,通過衛星影像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大火煙霾一路飄洋過海來到巴西最南端的南裡奧格蘭德州。智利氣象局日前也表示,智利和阿根廷上空出現澳大利亞山火產生的煙霾。不過智利氣象局表示,飄來的煙霾並不會對南美居民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 澳大利亞發布山火調查報告
    新華社發(儲晨攝)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田野)澳大利亞一個官方委員會30日就去年夏季延續至今年的山火發布最終調查報告,呼籲在處置自然災難中向總理和聯邦政府放權。澳大利亞這場季節性跨年山火適逢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炎熱乾燥的夏季,致使33人喪生,超過3000座房屋損毀,過火面積2400萬公頃。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中國留學生可6月開學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中國留學生可6月開學
  • 四個月了,澳大利亞山火仍在肆虐
    澳大利亞消防員正在撲滅大火。去年9月至今,澳大利亞多地山火險情仍在蔓延。灰燼染黑海灘據當地媒體報導,自去年9月以來,全澳被火燒過的面積超過500萬公頃,山火中20多人喪生,數十人失蹤,1400多處住宅被燒毀,5億隻動物死亡。
  • 澳大利亞大學依賴中國留學生,留學生籤證申請暴跌澳大學損失慘重
    ,都會受到新冠疫情持續的影響。澳大利亞是全球高等教育中留學生佔比最多的國家,留學生約佔高校學生總數的30%,其中近四成來自中國。表示,澳大利亞大學現在過於依賴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這種過度依賴會使許多大學極易受到留學生自然減少或其他國家政策的影響。
  • 澳大利亞山火又起,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他們應該向全世界道歉嗎?
    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山火又捲土重來,目前已經持續燃燒了7周之久,而且還沒有被控制的跡象,據氣象專家介紹,未來的高溫多風天氣,對撲滅火災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相信許多人應該對去年澳大利亞的那場山火併不陌生,在去年11月到今年5月時,澳大利亞超大規模震驚了全世界,燃燒面積達到了18636079公頃,相當於我國廣東省的陸地面積。
  • 中國留學生這麼重要!失去他們,澳大利亞高校跌出世界前100
    總所周知,在中國,很多準備出國留學的家庭首選都是澳大利亞。畢竟澳大利亞環境優美,教育水平也在世界前沿。有數據顯示,中國在澳留學生人數計算到2019年共有26.1萬人,可以說,中國是澳大利亞留學生最大的生源地。
  • 澳大利亞再起山火,莫裡森在給發達國家丟臉,失去發言權
    山火事件2019年7月,澳新南威爾斯州爆發了一起山火事件,因為天氣原因再加上當地政府應對不及時,救援不力,山火整整持續了七個月。在這場大火中,數十億野生動物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更有約四百公頃的土地在山火中被燒毀……可以說,這場山火事件不僅為澳大利亞,更是給全球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危害,比如我們十分關心的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水平面急劇增長,甚至一些南極洲的遠古病毒都慢慢甦醒。
  • 澳大利亞才應該向世界謝罪,火炎焱燚!山火又燒了兩個月
    年初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山火曾經震驚了全世界,而到了年末,歷史恐怕將再一次重演。近日,根據澳洲媒體報導,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消防部門,已經開始向數十處當地居民發出立即撤離的警告。澳大利亞部分地區遭遇了極端炎熱天氣。在昆士蘭州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弗雷澤島,叢林大火在熱浪中再度襲來,據悉這場叢林大火在今年十月中旬開始燃燒,在持續燃燒7周之後,絲毫沒有被控制的跡象。
  • 澳大利亞山火再次燃燒,火勢已難以撲滅,禍根是4萬年前留下的
    去年澳大利亞的山火,一直到今年年初才停止,沒想到今年年底,竟然再次捲土重來。根據報導,目前澳大利亞東北部的昆士蘭州雷澤島,再次爆發了山火,而且已經持續了7周,山火燃燒的面積已經超過了8萬公頃,而未來由於當地氣候環境的影響,想要撲滅這場山火,是一件相當難的事。
  • ...澳大利亞_教育|留學生|澳大利亞政府|西雪梨大學|雪梨科技大學
    根據WHO最新公布的疫情數據報告顯示全球不少國家受感染人數仍在增長萬幸的是,在入境限制等一系列措施下澳大利亞疫情似乎迎來拐點!澳大利亞疫情拐點即將出現?根據雪梨大學的最新預測,澳大利亞下周或將達到疫情峰值,迎來拐點。
  • 澳大利亞山火延燒數月仍在持續!旅行社:春節赴澳旅遊受到影響不大
    延燒數月的澳大利亞山火還在持續之中,這場山火給澳大利亞造成了巨大損失:森林被焚、家園被毀、數以億計的動物喪身火海之中……即將迎來春節長假,不少遊客擔心,大火會影響到當地的旅遊嗎?對此,滬上旅行社表示,因為大多數旅遊區不在著火範圍,因此山火對春節赴澳遊影響不大。
  • 國際觀察丨中國留學生撤離澳大利亞之後,澳7所高校跌出世界100強
    近期,澳大利亞的對華貿易也是走上了下坡路,盲目跟隨美國對抗中國,既想向中國傾銷商品又妄圖誹謗、污衊中國,我國自然會對其實行反制措施,最大程度的保障本國利益。現如今澳大利亞的教育業也因中國留學生的離開而受到極大影響,不但科研資金被大幅削減,多所高校的世界排名也出現下跌情況。
  • 地球開啟瘋狂模式 俄羅斯雅庫茨克市酷寒澳大利亞山火肆虐
    地球開啟瘋狂模式 俄羅斯雅庫茨克市酷寒澳大利亞山火肆虐時間:2019-12-22 15: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開啟瘋狂模式 俄羅斯雅庫茨克市酷寒澳大利亞山火肆虐 地時間19日,俄羅斯遠東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遭遇嚴寒天氣襲擊,市內 溫度達到零下
  • 澳大利亞大學的開學與放假時間
    這使得澳大利亞大學假期與中國的會有所不同。澳大利亞大學開學時間之外,每個學校的假期時長是略有差別。在澳大利亞留學大學的學制與假期是很多學生與家長比較關注的,當然想要縮短在澳大利亞的學習時長,也可以在選擇留學方式上做考慮,如2+2留學國際本科,這樣方式可以參考山東理工大學2+2留學國際本科。
  • 袋鼠,澳大利亞的象徵,一場前所未有的山火正在吞噬著它們
    袋鼠作為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之一,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歷來是當地人的驕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荒野中狂奔,憑著對它的熱愛與人類共同生活,然而,一場史無前例的山火正在吞噬這些動物,從2019年到2020年,山火已經持續了4個月,大火過後,5億動物和無數植物消失了,據介紹,近期澳大利亞發生山火,
  • 留學生不去,澳大利亞大學撐不住了,大量裁員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這讓澳大利亞流失了大量的留學生。而國際學生人數驟減、學校財源隨即被砍斷,澳大利亞大學面臨大規模裁員潮,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1萬名大學教職員工失業,這還不包括臨時員工及兼職員工。據稱,澳大利亞大學因留學生流失將損失上百億美元。
  • 鎮定自若:牧羊犬在澳大利亞山火中幫助解救羊群
    據外媒CNET消息,許多人一直在與毀滅性的澳大利亞山火作鬥爭,但動物王國也在提供幫助。Patsy是來自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Corryong的一隻6歲牧羊犬(卡爾比犬混邊境牧羊犬),其近日在澳洲山火中幫助解救了一群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