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浙江教育新聞網5月20日訊(記者 吳俏婧)老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每一位老師,都會在學生的心裡留下深深的印記。或許就是孔慶東口中的「老錢」;或許是梁實秋所寫的「徐老虎」;或許是汪曾祺筆下的「金先生」;也或許是冰心紀念的「T女士」。而在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心中則有著一位「嚴師」。她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書寫感人的故事,用一種努力將99%提高到99.99%的極致精神,詮釋著當代技能教師的「工匠精神」。
潘小慈老師指導學生插花
從教32年被人尊稱為「大師」
潘小慈老師是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旅遊烹飪學院副教授。認識她的人都喜歡笑著尊稱她為「潘大師」。走進她的工作室,小珠子、絹花、鐵架子……琳琅滿目,都是她的教學工具。宴席臺面、插花等都屬於「小巧」的藝術。就在這有限的空間裡,潘老師揮灑著她的才華,展現創意。
2013年11月,「潘小慈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選省第三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為在杭高職院校唯一入選的教師技能大師工作室。
在教學上,潘老師是出了名的「嚴師」。對此,青年教師胡菁菁深有感觸。2012年,胡菁菁和姜國華為參加省第十屆「花之舞」大賽,創作了作品《神魚》。比賽前,在潘老師的指導下,他們一遍遍地練習。胡菁菁說:「作品插在花泥上,擺放到器皿中,需要用虎皮蕉的葉子遮擋花泥。一開始,我們覺得這是細枝末節,沒有把葉子修剪整齊。潘老師發現了,讓我們重新剪,直到葉子都整整齊齊的,她才滿意。」最終,《神魚》獲得了大賽宴會花藝最佳創意獎。
指導學生參賽事事都要親歷親為
學生要參加全國技能大賽,作為指導教師,潘老師從臺面、桌布、餐巾、選手服裝的設計、製作,到餐盤的擺放角度、主客位餐巾的不同摺疊方式,均事必躬親。對於選手的動作、儀態,她一遍遍地教和演。嚴謹的工作態度,讓她在全國宴會和花藝的設計與製作比賽中屢屢獲獎。
她指導的學生多次斬獲國家級和省級獎,如「彭祖杯」全國青年服務技藝大賽,以《紅樓夢》為主題構思的《菊香秋吟》宴會臺面作品獲中餐宴會臺面設計第一名;她指導學生參加全國首屆服務創新大賽,作品《最浪漫的故事》以就餐餐檯、環藝設計獨特獲特金獎;2013年,她指導學生參加教育部高職高專旅遊院校技能大賽浙江省選拔賽,作品《記憶的永恆》獲比賽第一名……幾年來,她帶領學生為兄弟院校和企業設計的宴會臺面在國家級比賽中獲一等獎10餘次。
然而,2010年初,潘老師被確診為癌症,但她以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參加醫院組織的愛心活動,她用燦爛的笑容感動了每位病友。她的樂觀精神贏得了醫護人員和病友的尊敬,稱她為最美麗的「勵志姐」。在做最後一次化療前,她在身體極為虛弱的情況下,到學校為學生的技能等級考核坐鎮把關。
在「潘大師」的心中,早已對「工匠精神」有了獨特的見解。「要動手做出好的作品,一是要虛心,虛心學習別人好的東西。二是要有恆心,有恆心把作品做得很完美。三是要細心,細心做好每個環節的製作。四是要有執著的精神,有目標就不要放棄。」潘小慈說。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賢政表示,當前,學校正在實施「2+7」運行框架,全面推開現代學徒制試點,在百年校訓「誠毅勤樸」的引領下,在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詮釋「工匠精神」,唱響百年老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