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乎民生和國運,全民重視全民參與理所應當。但是,一百口子亂當家,未免有些雜亂無序,比如,人們常常討論的是否可以把戒尺請進教室,還給老師的問題。
教育不能沒有戒尺,這裡所說的戒尺是學校教育生活中所有的規範,比如,中小學生的行為規範,每個學校的校風校紀,都在起著戒尺的作用。
一個才華橫溢的老師,自身就是戒尺。老師的才華令學生折服,老師的一言一行令學生佩服,老師在學生身邊,學生的語言行為被老師影響,學生會努力與老師言行保持接近:老師不在學生身邊,學生也不知覺的按學生心目中老師的模樣去說話做事。這樣的老師不僅能影響學生在學校期間的生活與學習,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如果我們老師沒有橫溢的才華,假若我們能熟練的駕馭教材。三尺講臺上,老師能揮灑自如,把課堂氣氛烘託得精彩紛呈:老師能妙語連珠把學生引進起伏跌宕的絕妙盛景:老師口中有活靈活現的人物,老師口中有祖國的壯麗河山,老師口中有開疆擴土的豪傑,老師口中有扣人心弦的緊張場面,也有柳暗花明的劫後驚喜......這樣的老師自身也是戒尺。
學校生活中處處有戒尺,就看學生心裡有沒有戒尺的位子。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校規校紀。國家還規定了中小學生行為規範,在學校行走,舉目皆可看到。另外,學生所學的每門教材都蘊含著教育學生做一個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人,都蘊含著教育學生做一個尊敬老師孝敬父母的人,都蘊含著教育學生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都蘊含著教育學生做一個正直的誠實的人的內容。假若這些內容學生都能知之,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學生心中就具備了戒尺!
為人正直的老師,即使沒有高超的授課藝術,德高為範,也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引路人。這樣的老師也是一把寬厚可感的戒尺。
戒尺假若是指用竹子或者是鐵板做的,古時候私塾老師用來打學生身體與手心的工具的戒尺還是不用的好 。因為心中有戒尺,勝過任何有型的戒尺。
教育法明令禁止不得給學生體罰或者是變相體罰,這是其一。其二,如今的學生出生就沒有經受過挨打,家長把孩子寶貝的金貴,不捨得讓孩子經歷挫折。其三,社會在進步,文明在發展,用戒尺給老師裝點門面總給人狐假虎威的感覺。其四,這把戒尺老師拿在手裡,先想想使用後帶來的後果,老師是否能承擔得起。切不說網上傳的盡人皆知的老師因為教育學生被家長打,被家長罵的案件,本人生活中就有一位因為教育不當,激起家長憤怒險些被家長打的一位同事。
學生家長到校找老師申述
這位同事,任教小學二年級,上課老是管理不好課堂紀律,教室裡亂覺覺的,越亂,他就越高聲教學,他聲音越高,學生越亂,這老師就著急,一著急動手用小木棍敲學生的頭,課堂上小學生倒是沒有哭,沒想到下午人家家長氣呼呼的找到這位老師,大聲質問為什麼打人家孩子,撥開學生頭髮一個雞蛋大小的疙瘩高高的鼓起來,那麼刺眼。這位同事揶揄著,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一個勁的給家長鞠躬道歉,臉紅的像打了雞血。要不是別的同事拉得緊,那家長的巴掌 會狠狠的打在老師的臉上的。
正所謂, 戒尺有用,看你怎麼用,用對了能起到警示作用,用不好難免引火燒身。
總之, 我的經歷告訴我,品學兼優的學生用不著戒尺,品學兼中的學生用不著戒尺,遵紀守法的學生用不著戒尺,只有那些油鹽不進,軟硬不吃,老天數一他數二的學生,可以用戒尺試著管教管教,如若戒尺能喚醒這類糊塗的靈魂,皆大歡喜,如若不能,還是由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