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永康市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已經運行5月有餘,一起來看看中小學生們的學習瞬間吧!
永康市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設有公共安全、禁毒、防校園欺凌、防性侵和綜合法律知識共5個場館。場館採用圖文介紹、以案說法、多媒體演示、實物展示、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向廣大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律常識、法治理念、法律制度及自我保護知識的介紹。
「我國的國家憲法日是什麼時間?」「我國現行憲法是哪一年施行的?」「請問現行憲法經過幾次修正?」
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宣誓活動是落實憲法宣誓制度、維護憲法權威的具體行動。在知識問答互動中,檢察官小哥哥小姐姐帶領學生們體驗憲法宣誓的莊嚴肅穆。
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我國青少年兒童受到傷害前三大因素分別是溺水、道路交通傷害和跌倒、墜落。
在公共安全館,檢察官通過安全宣講,介紹「五大安全、兩個防範」,幫助學習掌握安全知識,引導如何避開危險、應對侵害、預防犯罪。「五大安全」是指防溺水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校園安全、消防安全、網絡安全。「兩個防範」是指防盜、防搶。
「如果一個人吸毒,他三年後、五年後、八年後會有什麼變化?」
體驗真人互動設備《吸毒後的你》,對人臉拍照後轉換合成,展現吸食毒品後臉部衰老變化,給予學生們強烈的視覺衝擊,直觀感受吸毒對人身體傷害。
「藍精靈」、「曲奇餅乾」、「跳跳糖」、「可樂」、「彩虹煙」、「郵票」......
犯罪分子為了迷惑受害人,或將毒品偽裝成各種零食、飲料,讓受害人放鬆警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染上毒品。禁毒館通過展示仿真吸毒工具、仿真傳統毒品的實物,列舉檢察辦案中的真實案例,分析青少年吸毒的誘因,強調吸毒對自身,對整個家庭、社會的巨大危害,提高學生們遠離毒品的警惕性。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行為。如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多欺少等行為;也不限於身體暴力,還包括語言暴力、網絡暴力等。
針對一些學生遇到校園欺凌,選擇隱忍、沉默、不敢告發等現實狀況,防校園欺凌館提供了四種求助途徑,讓學生們勇敢的對校園欺凌說「不」。
什麼是性侵害?是指侵犯者為滿足自身性需要,違背被害人意願與之發生的性接觸或性交往。既包括違反未成年人意志強行對其實施性行為,也包括在未成年人不知情或沒有達到性自主年齡,不具備理解能力的情況下,對其實施的與性有關的行為。
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高發,青少年自我防護意識、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防性侵館以圖文展示的形式介紹了性侵害的概念、人體的隱私部位、遭受侵害時的應對措施以及萬一遭受侵害後的處理手段。同時以視頻播放的形式介紹防範性侵安全小知識,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永康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取名「北辰工作室」,寓意「北辰星光,為夢想引航」。綜合法律知識館牆面設計的就是北辰星所在的小熊星座,以北辰星為起點,依次連線民法、刑法、以及涉未成年人保護的四部專門性法律,構成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
星空牆具有感應功能,用手掌覆蓋某顆星,對面投影屏就會投射相應的內容,立面和平面同時投射畫面,兼具互動性和趣味性。
目前,永康市檢察院已與市教育局會籤活動方案,將教育基地作為學生法治教育的第二課堂,每周常態化開展參觀、學習活動,今後,將以基地為平臺和紐帶,持續抓好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落實好「法治副校長」常態化工作機制,利用好龍山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平臺作用,主動服務青少年法治需求,鞏固和加強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