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古佛伴一生,不負如來不負卿。
我們每個人長大的標誌之一就是去工作,去掙錢養活自己,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工作給我們帶來房子、汽車;工作幫助我們實現各種人生夢想。但是,工作遠遠不止贏得薪水這麼簡單,它會給你帶來所有你想要的,它就是我們生活的中心,不管你信與不信,如果只是為了薪水而去工作,工作會變得非常沉重。
「我不是在辦公室工作,便是在去往辦公室的路上。」就是很多人職場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包含了人們對於工作的那份無奈。每天疲憊的如同一隻狗一般,「996」早已經成為嚮往的工作,現實中的工作,有太多的無奈與渴望。如果我們細心的話,一定會發現,有的人一出辦公室就清新活潑;一旦走進辦公室,就立馬成了愁眉不展的員工。
大多數人都把生命的黃金時間賣給了工作,他們不懂得如何去駕馭工作,他們往往被薪水所駕馭;只為薪水而工作,很難體會到工作本身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也很難體會到工作中同事、老闆、客戶對自己的熱情和關照,因為無法體會到恩情,所以他們不會感恩,只是等待這個月的薪水。
對商人而言,滿足感可能來自感到滿意的顧客;對財務部門的主管而言,滿足感可能是確保公司的收支平衡;對藝術家而言,滿足感可能是畫出一幅畫,這些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滿足感,是在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環境下,應盡責而獲得的一種生活體驗。
作家斯科特派克永遠記得第一份工作的經歷。那時候,他雖然每天天剛亮就必須去上班,辦公室裡點著的是昏暗的油燈,但那份工作從未讓他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他著迷和喜悅,辦公室裡的一切繁文縟節都不能讓他對它失去熱情,而結果是僱主總在不斷地為他加薪。
要明白,收入只是你工作的副產品。出色地完成該做的事理,想的薪水必然會來。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勞苦的最高報酬不在於我們所獲得的,而在於我們會因此有什麼成就。那些頭腦活躍的人拼命工作,絕對不是只為了賺錢。使他們工作熱情地,得以堅持下去的東西,要比只知斂財的欲望更為高尚,他們在從事一項迷人的事業。
要把工作當成一種挑戰,而不是例行工作,如果你已經知道怎麼做好你的工作,試著以不同的方式更快地完成工作,試著去感受別人的幫助和關照,這樣才可以締造更美好的果實。無論事情多麼微不足道,做好一件事情絕對比在一家大企業做大事更有價值。一個優秀的工人絕對比一個只知道空談的哲學家更值得稱讚。用演藝圈的一句話來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當然,掙薪水也是我們工作的一個動力,讓我們在「不負工作不負薪」的基礎上,讓工作變得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