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美術藝考生來講,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於新冠疫情,美術校考全部延遲到高考後再舉行,多校也調整了2020年校考方案。其中清華美院初審分數線的公布,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全國報考人數由原來的15000人縮減至3600人左右,這一系列的操作給了美術藝考生當頭一棒,這意味著有1萬多的美術生連考場都沒進就失去了上清華的機會,與心儀的美院擦肩而過。
家長和學生表示不理解
1.清華美院是公平公正的代表之一,做法讓人摸不著頭腦
清華美院雖然不在八大美院之列,但在美術生心中,算是美院中的「殿堂級」院校,也是權威、公平公正的代表之一。作為第一所提出用聯考成績,進行專業初審的院校(3月13日清華美院提出部分專業採用聯考成績初選),也是第一所宣布初選分數線的院校。清華美院或會成為校考初審分數線的標杆,對暫時沒有宣布初審分數線的院校,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參考性,是否代表清華認可基礎考核的聯考分數。
2. 如何劃定初審分數線也沒有公布,規則也未公布。
幾點大家比較關心的重點問題
一、初審為什麼卡這麼高?
因為疫情的原因,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清華美院初審通過人數為3600人,招生總人數為240人(設計170人、造型55人、藝術史論15人),按4倍的發證量計算,也就960張合格證,算上並列最多1000個證,也就是說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可以拿證。清華美院遵循的是,優中選優的原則,在優秀的基礎裡選更優秀的人才,這畢竟會刷掉一大部分人
二、初審之後拼什麼?
現場考試的人數少,不會像往年那樣,專業分數拉開的大,所以往年數據參考的意義不大。初試篩選已經卡掉大部分學生,」廝殺「到最後的考生,就得拼文化課了。
三、其他美院是否會效仿?
經歷今年的藝考政策變化,很多考生擔心其他美院是否會效仿?從清華美院初審分數線的公布,似乎在給廣大考生傳遞一個消息:控制考生報考和錄取的比例。並且從各大美院公布的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出端倪。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在2020年4月10日表示:「聯考與校考結合的方式與該校的擇優錄取並不矛盾。藝術類考試中選用省級聯考作為初選依據,是國家對藝術類考試政策調整的方向之一,這次的疫情加快了這類改革的速度。」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也認為:「一個優秀的考生在每一場考試當中都應該能夠拿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所以,我們在這個情況下採用這種方式。」
以上各大高校的變化我們可以預測,將會有越來越多專業藝術院校將聯考成績作為校考初選的門檻。
大環境下我們該如何做
聯考,在很多美術中眼裡,就是能過線就好,把大部分精力用來籌備校考。而今年校考改革,對於美術生猶如當頭一棒。一個優秀的考生,在每一場考試當中都應該能夠拿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如果聯考都考不好,又談何校考?
美院校考不僅看重有造型能力、設計能力和設計思維等「三位一體」綜合能力的考生,更注重考生的基礎能力。那些因忽視聯考而發揮失利的同學,失去校考的機會,處境艱難,幾個月的專業備考付諸東流。
而那些腳踏實地走好藝考每一步,文、藝兩手抓,既重視聯考又不鬆懈校考的考生,今年突然的政策改變對他們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只有時刻做好準備的人,才不會因變化而慌亂陣腳。唯有更全能、更優秀,才能走得更遠。
清華美院初審線分數已經公布,不管最終如何,也不可能讓15000人重新考試。所以聯考還是要重視起來。據我所知,今年達人畫室204人報考清華美院,其中124人順利通過,這與重視聯考、兼顧校考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結語:大多數人認為美術藝考是一條捷徑,可藝考路之艱難,是大部分人所不能想像的。如今藝考規則不斷革新,對考生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每接近一次夢想,都要經過一場「搏殺」,唯有熱愛才能更堅定,只要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才能走得更遠,加油吧,後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