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夢青春篤志前行迷途漫漫終有一歸心中有方向 路途自坦蕩追夢之路千百條唯有腳踏實地潛心趕路方能去往理想的遠方
周昊聲,男,中共黨員,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5級行政管理專業1班學生。曾任班長、公共管理學院學生會主席,在校期間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部、校級一二等獎學金、山東省優秀學生幹部、省級優秀畢業生等榮譽。輔修法學第二專業。畢業後被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錄用。
良師相助益友相伴
周昊聲認為,大學期間擔任班長和院學生會主席的經歷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同於中學時期專注於書本,在大學他學會了很多人情世故與處事法則。「書本上學到的只是理論知識,還應去實踐,大學就是這樣一個過渡期。」在這個過程中周昊聲認為自己很幸運,遇到了良師益友。老師真心教誨,教他做人做事,幫他成長抉擇,給予了他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培養了他優秀的品質與能力。還有共事的學長學姐、同學搭檔,包容他並配合他的工作。周昊聲認為:「正是他們對我的幫助支持,促使我前進有方向,才有了我最後成功的經歷。」他認為,一個人的成長並非個人的功勞,而是一個群體的塑造。
周昊聲強調:「良師相助、益友相伴。特別感謝我的老師們,還有和我大學搭檔過的同學們,感謝遇到的良師益友使我不斷進步。」
學習實踐合理平衡
對於「工作影響學習」的說法,周昊聲認為,萬事只有自己經歷後的體會才是最真實的。所以一些事情自己必須要去經歷,聽從他人的片面之詞而放棄,將始終抱有遺憾。同時也要周到考慮自己的條件,包括對學習和工作的態度、勇敢面對困難的勇氣、統籌時間安排的能力、抗壓能力等等。
作為學生,學習是職責、本分,任何因工作耽誤學習的行為想法都不可取;同時,實踐能力也是大學生必須錘鍊的技能和本領,只重學習而輕實踐的想法也不可取。因此,按時上課、規律作息是大學生活的基礎,同時充分利用業餘時間去投入到實踐生活,參加學生會、班級和社團舉辦的活動他認為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讓自己忙而有序。他說道:「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鍛鍊能力、提升自我的過程。因為其實人生就是一個爬坡的過程,只要想上進,就要付出,就要不可避免的忙碌。」
愛崗敬業提高眼界
周昊聲介紹到,自己工作單位的名稱是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直屬的事業單位。他說道:「每份工作的特點不同,但都要腳踏實地地從平凡的崗位、基礎的工作做起。」 周昊聲說:「我當時報考這個單位其實是一個無意之舉,在複習國考的過程中,關注了一些跟考公有關的公眾號,就看到了招聘信息,抱著試一試同時積攢經驗的心態參加,最終的結果其實是比較意外的。」
在工作中周昊聲也收穫頗多:一是對於內在素質的錘鍊,包括抗壓能力、坦然面對順逆環境的心態等;二是視野見識的開拓,見識決定格局,一個好的平臺確實對情懷塑造和眼界開拓幫助很大。工作時也有很多在大學中積累的經驗和技能得到了應用,發揮了作用。三是人生是一個不斷爬坡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學習沒有終點,工作其實是學習的延續。四是,要常懷感恩之心看待身邊人身邊事,一切都會更順利。
考公經驗提點分享
各類公職單位的考試,一般都包括筆試、面試等必要環節。筆試方面,周昊聲認為申論行測的的難點在於如何在時間短的時間內保證高正確率,即個人的答題能力與競爭能力。他說道:「建議按照自身特點,量身定做複習計劃,力求在無數競爭者中保證自己是優秀中的優秀。」
面試方面,要摸清幾種面試方式的規律。面試有很多類型,包括結構化面試、半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面試等等。周昊聲提到,現在公務員面試最常見的是結構化面試,同時在一些崗位上也會出現無領導小組討論。他談到:「無論形式如何,基本上就是這兩個大類的這個面試方式,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周昊聲還提到了面試的一些要點:第一是著裝禮儀禮節,包括鞠躬、敲門等,要內化於心,重在平時。第二是應試答辯的能力,回答問題一定要有邏輯、要精煉簡短。第三,能夠帶入一些辯證的思維,理性分析。第四是要把握時間,從容大方。最後周昊聲特別提到,「要重視日常的積累,就像有句話說的:『你的一言一行,都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
展望未來 奮鬥不止
周昊聲說:「目前想法就是沉下心紮下根踏實幹好本職工作,再困難再辛苦,也不能放棄,要盡到自己的責任。」他認為現在的時代沒有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事。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使自己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和環境,保證自己始終不落伍,始終在進步在發展。同時,周昊聲認為:「沒有絕對好的選擇,考公也好,考研也罷,都是最好的選擇。」只要努力了,不後悔,同時保持時刻上進的心,時刻備戰,才能增長更多見識,積累更多經驗,學習更多本領。周昊聲最後說道:「學習之路永無終點,成長之旅沒有句號,人生要放寬眼界,持續努力。」
祝福學子 殷切期望
希望大家能保持三心:感恩心、責任心、上進心。大學是很值得珍惜和回憶的階段,願我們每一個走過這一階段的人都能懷著感恩父母、老師、生活的心,收穫自己在大學裡最無悔的經歷,最難忘的美好。另外,多聽取老師的建議和教誨,保持純正之心,培育獨立思考和實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