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開學第一課》,全體師生共同觀看學習

2020-09-05 濰坊恆德實驗學校

昨天9月1日,全國中小學開學之際,《開學第一課》都會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本次《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2020年我們遭遇史上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這堂「開學第一課」註定非同尋常、令人難忘!


晚上八點同學們整齊的坐在教室等待《開學第一課》的播放,學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開學第一課》作為一檔有著12年歷史的老節目,教育著全國的青少年,本次組織觀看活動,旨在讓我們的各位同學在這堂「開學之課」中盡情學習,在九月份這個新的節點領悟新知識,帶著希冀重新出發。


少年強,中國強!《開學第一課》用這些人與事勉勵我們當自強!


01 鍾南山

「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什麼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

「習近平主席講,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首先,命最重要。」

春節前夕,一張照片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廣泛流傳。照片裡,鍾南山神情疲憊地靠坐在高鐵上。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之初,這一「逆行」的身影,讓人們忽然意識到,原來那位曾經在17年前「非典」期間以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和國士的擔當做出了重要貢獻的醫學教授,那位每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都會出現在第一現場為公眾答疑解惑的權威專家,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但他依然精神矍鑠,依然步伐矯健,依然擲地有聲。「國士無雙」,是人們發自內心對他的讚譽。


02 張伯禮

「中華民族是英雄的民族,但它也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我當時恨自己。怎麼關鍵時刻掉鏈子?最需要的時候,怎麼得了這個病?」


發出這樣感慨的人,是一位醫生。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今年的大年初三一大早,他帶著醫療隊飛赴武漢,並在抗疫一線堅守了82天。


勞累的工作導致了膽囊炎的發作。72歲的張伯禮在武漢做了手術後的第三天,就又投入到了工作中。2020年《開學第一課》上,康輝問張伯禮,當時內心會不會擔心自己的身體?

然而張伯禮回答,他更擔心的是整個團隊——將近300人的醫療工作者隊伍。「我們中醫這個膽叫膽腑,是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雖然沒了,但做決斷的勇氣不能少。」

張伯禮在抗疫一線能有如此膽氣,是由於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戰疫經驗積累,以及一代代人面對傳染病頑強抵抗的勇毅,他在《開學第一課》上對大家講:「中華民族是英雄的民族,但它也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03 陳薇

「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她在舉世矚目中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榮獲「人民英雄」的稱號,彰顯軍人品質和科學精神。

2月3日,隨著一條微博熱搜,這個名字進入到更多人視線。

陳薇是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2015年7月晉升為少將,去年11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三期國際臨床試驗階段,8月11日更獲得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的新冠疫苗專利。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中,陳薇通過「雲課堂」的方式給孩子們分享了關於疫苗的誕生故事和知識,並講述了她與團隊在前線和病毒作戰的經歷。


「我們是一個軍隊的團隊,習主席一聲號令,我們解放軍馳援武漢,我就是其中的一員。除了病房是我們團隊的戰場之外,我們還有一個主戰場,就是我們的實驗室。疫情在哪裡,我們實驗室就在哪裡。當我們抵達武漢的時候,當時整個武漢的核酸檢測能力還比較不足。我們在抵達武漢的第二天,就啟動了帳篷式的負壓實驗室,開始了核酸的檢測,而且很快達到了每天一千多人份的檢測,對當時武漢的疫情防控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我們那時什麼叫做沒日沒夜?什麼叫做夜以繼日?真的不是誇張,也不是形容。要在最短時間內,把最好的科研成果在那體現。"


我們研究的重組新冠疫苗,在2月2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上下線了,也就是我們有了正式的疫苗。那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我的上級,我的院長,我們的政委都給我發來了生日的祝福。我當時的回答就8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04 張定宇、毛青

有一個人,雖然身患漸凍症,但是他的背挺得筆直,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有一群人,雖然力量都很渺小,但是他們團結起來,就可以匯聚成巨大的能量和信心。他是張定宇,是一名醫生,一位黨員。他們是每一位普通的武漢市民,他們是英雄的人民。

他是人民英雄,也是漸凍症患者

他是和時間賽跑的張定宇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說出這話的人,名字叫作張定宇,他是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在武漢疫情防控期間,張定宇衝鋒在前,帶領醫院幹部職工救治2800餘名患者,其中不少為重症、危重症患者。


張定宇說:「我和我們的同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保衛我們的城市,保衛我們的人民。』」


雖然身患漸凍症的他,雙腿正漸漸開始萎縮,但是他內心的力量卻不容置疑。在這段逆境前行的日子裡,張定宇站在疫情肆虐的風暴中心,發出了最有力量的聲音。「我知道以後自己會是怎麼樣,所以我反而不害怕它了,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儘量的享受我的生活、享受我的工作,我努力的工作就是因為我熱愛生活!」

他們是逆行者,更是衝鋒者

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開學第一課》的現場,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毛青的出現,讓張定宇的臉上綻放了笑容。兩個人沒有擁抱,也沒有握手,而是笑著伸出了胳膊互相擊肘——他們用抗擊疫情期間最常用的問候方式,表達著重逢的喜悅。


張定宇還記得那個特別的除夕之夜,一通緊急的電話打破了平靜——「緊急通知,解放軍3支醫療隊,陸海空450人組成的醫療隊已經集結完畢,將搭乘軍用飛機,3小時候抵達武漢!」



「神兵天降!」張定宇用四個字,形容當時的心情,他說:「在我們在最無助的時候,得到了這種幫助,讓我激動不已。這是我在大年三十,收到的最寶貴的禮物。它是黨和國家給我們醫院,也是給武漢送來的堅強的支援!」


在這次抗疫之戰的過程中,湧現了許多英勇無畏的逆行者——來自全國各地的星夜馳援,19個省市對口支援湖北16個市州縣的抗疫工作,10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的雷神山醫院,16家方艙醫院35天收了1.2萬人。


但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而言,這不是「逆行」,而是衝鋒,正如毛青所說:「我不覺得是逆行,我更覺得是一種衝鋒,如果我們把這一次戰疫比作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麼當時武漢就是戰場,我們是往戰場衝!」


一種衝鋒叫做誓死不退,有一種凱旋叫悄然撤離。中國軍人的鐵血擔當,創造了希望的迷彩奇蹟,也交出了合格的武漢答卷。


06 張文宏

「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你在家裡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你覺得很悶,病毒也給你悶死啦。」

「等疫情結束,大幕落下,我自然會silently(安靜地)走開。」

「防火防盜防同事!」

「最好的藥就是免疫力。」


這些耿直風趣,專業「硬核」的話,都出自張文宏之口。


張文宏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被網友稱為「網紅醫生」。8月19日,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名單正式公布,張文宏榜上有名。新冠疫情期間,張文宏奮戰在抗疫一線,他的發言總能鼓舞士氣,令人積思頓釋。在這位「網紅醫生」被轉發的語錄背後,體現的是他的高明醫術和醫者仁心。

這次,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他為即將邁入新學年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學課,並為大家送上了十大「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

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

1. 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

2. 洗手要像做作業一樣認真。

3. 打噴嚏、咳嗽要用紙巾或胳膊肘擋住嘴。

4. 聚餐用公筷,餐具不混用。

5. 不摸來路不明的小動物,手髒不要摸自己。

6. 早餐要吃好,多吃高蛋白。

7. 不過度用眼,眼睛累了多遠眺。

8. 堅持鍛鍊,保持合理體重。

9. 每天睡足一個香甜的好覺。

10. 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只有科學力量和個人力量的緊密結合,我們才會逐漸形成面對疫情的良性機制,這樣離徹底戰勝新冠病毒才會更進一步;也只有這樣,假如未來又遇到類似的病毒,我們才會更有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它和打敗它。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疫情從來不會擊垮我們,錯過的春天也終將會到來。每一次面對疫情來襲,我們採用隔離、治療、防護這些手段,其實背後都是不斷增長的科學知識。人類和病毒的戰鬥史證明,只要我們能夠真正掌握病毒的信息,跟蹤它的傳播足跡, 破解它侵害人體的秘密,找到克制病毒的武器,那病毒就不再那麼可怕了。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今年上半年,學生們堅持呆在家裡,通過雲課堂上課。在家隔離也是和病毒戰鬥,每個學生都是「小戰士」。步入新學年,願學生們都能珍惜來之不易的課堂,遵守「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用強健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07 謝軍

「仰望星空,北鬥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


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根據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國在2000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具備自主導航能力;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並於年底向亞太地區服務;而從2017年到2020年的三年間裡,更是有32顆衛星連續發射升空,提前半年完成了北鬥三號系統組網任務,這樣的速度在全世界的航天大國中都是絕無僅有的。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

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來到了2020年《開學第一課》,這位獻身航天事業30餘載的「北鬥人」在現場向大家講起了北鬥的故事。


今年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間,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十萬火急,那麼我們醫院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就利用了北鬥,精確的測量技術,廣泛的信號覆蓋的這種特性,在基礎的測量上頭,很快的就完成了一次放線等等,蓋房子所需要的這些測量工作。為整個醫院的建設贏得了時間,也為我們醫護人員搶救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我們現在有很多無人機、無人小車,那麼在疫情期間,它可以把一些醫療物品,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準確的通過一些程序送到你的手中,減少人和人之間的接觸,防止一些疫情的傳染。

科技水平的發展,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北鬥系統是我們國家的國之重器,我們目前還是要對深海深空的導航問題進一步的去研究。建立更加廣闊宇宙的太空燈塔,實現了這個技術人類再往月球上走,往火星上走,那個導航問題就將是更加的便利、方便和可靠。


仰望星空,北鬥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同學們通過好好地學習,我相信下一代的更加優秀的北鬥系統,未來的宇宙中間的「布星人」就一定會在你們中間誕生,同學們,加油!


08 吳尊友

「(6月)11日一早,病例報告以後,北京市就對第一個病例進行了(調查),過去十四天,病人去過哪些地方,病人回憶,他去了二十三個地方。這二十三個地方疾控人員都要去採集環境標本,看這些環境中有沒有新冠病毒。北京市當天就把源頭鎖定了。」

從病例報告,到發現新發地環境樣本陽性,沒有超過二十四小時。」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請來了吳尊友老師,他為同學們講解,有關部門是如何破解今年6月份北京新冠疫情這道難題的。談到北京疫情防控的速度,吳尊友特別向同學們講述了在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被網友稱讚為「最強大腦」的「西城大爺」,他為疫情防控爭取了時間。聽到這一系列高效防疫帶來的成果,現場響起了讚許的掌聲。


然而抗擊疫情不是「西城大爺」一個人的戰鬥,也不止是武漢或北京一個城市的戰鬥,而是所有人的戰鬥。

作為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這場疫情防控期間,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到媒體記者的採訪連線,吳尊友都從專業角度對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及時有效的回應與解答。


此外,由於在愛滋病和「非典」防治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吳尊友還多次獲得國家獎勵和榮譽。

大數據的應用,為我們及時發現疫情,及時控制疫情,及時防範疫情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術。」


「看看你的健康寶,你有去過哪些地方,雖然你沒有症狀,但有可能你去過一些疫情嚴重的地方,你有可能感染了(但是)沒有症狀。那健康寶就為我們安全生產,復工、復產、復學、提供了科技的保障。」


除了防疫人員的不懈努力,新技術的使用也為本次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吳尊友向大家科普了在疫情防控期間發揮重大作用的,並且與大家如今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健康寶」等技術力量。

「重要的就是我們要有信心」,康輝說道,「而且我們要採取更多的有效的新的措施,這兩點能加在一起的話,那麼我們戰勝疫情的那一天,就會越來越快地到來。」


作為中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的同學們也應該提升自己的健康意識,提升公共衛生意識。從自身做起,用科學的力量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相關焦點

  • 少年強 中國強——歷城職專全體師生共同觀看《開學第一課》
    9月1號晚8點,歷城職專全體師生共同觀看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內容以「擔當」「團結」「科學」三個篇章展開講述。《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節目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
  • 杏花村小學全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日晚八點,安陽市杏花村小學全體師生認真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節目邀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 榆林體育運動學校全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日晚8時,榆林體育運動學校校長陳東義、副校長張楚明、黨委副書記高軍民、各科室科長分別走進對應班級,與各班主任、軍訓教官、學生共同觀看了《2020年開學第一課——少年強、中國強》。在這個特殊的開學季,疫情防控成為「開學第一課」的生動教材,讓孩子們在這場舉國戰「疫」帶來的思考與感動中,學會勇敢、學會擔當、收穫進步、收穫成長。為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 駐馬店市第十二小學組織全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武會娜 徐慧娟 文/圖9月1日20時,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如約和全國的中小學生見面。駐馬店市第十二小學全體師生守候在電視機旁,觀看了《開學第一課》,並以此作為開學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 磐石市各中小學積極組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9月1日,磐石市各中小學校積極組織師生認真觀看《開學第一課》,並結合學校實際,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各班各級響應,組織全體學生於9月1日晚8點觀看《開學第一課》。節目播出當天晚上,學校全體師生及家長如約坐在電視機認真進行觀看。第二天上午9點,全校師生又在班級裡共同重溫了開學第一課的精彩瞬間,師生就「我與國旗的動人故事」這一主題開展了熱烈討論,並組織學校3——6年級學生寫觀後感。
  • 不負自己,不負韶華—徐州市後姚小學全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是《開學第一課》開播的第13個年頭,徐州市後姚小學組織全體隊員觀看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價值理念的開學第一課,相信今年也是一次對孩子們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是我校全體師生和家長共同關注的一課
  • 觀看《開學第一課》,師生共築愛國情
    9月1日晚,錦州市第八中學組織全體師生在家中準時收看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推出的《開學第一課》。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之際,《開學第一課》都會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讓我們遭遇史上罕見的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今年的這堂「開學第一課」註定非同尋常、令人難忘。
  • 記梯門鎮中心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家長觀看《開學第一課》
    少年強,則國強--記梯門鎮中心幼兒園全體幼兒及家長觀看《開學第一課》  東平信息港訊(通訊員 展恩英)盼了又盼,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了!《開學第一課》是廣播電視總臺與教育部合作並從2008年開播至今的大型公益活動,在2020年9月1日晚8:00我園全體幼兒和家長準時的打開了電視和手機直播觀看《開學第一課》。
  • 南田小學全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日,新學期的第一天,晚上8:00南田小學師生準時收看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保護生命、守護安全,是消防員的崗位擔當,學習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是我們每個中國公民的生命擔當。
  • 西山學校組織學生觀看央視《開學第一課》
    新學年第一天,有一節很特別的課,它不是數理化,也不是史地政。全國卻有2億多學生和家長集體觀看,它就是《開學第一課》。每年9月新學年開學之際,《開學第一課》都會如約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新學期伊始,為了營造良好的開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020年9月1日晚8點,江西省西山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共同觀看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
  • 新湖鎮中心小學積極組織師生和家長共同觀看《開學第一課》
    東平信息港訊(通訊員 王召兵)每年9月份的「開學第一課」已成為全國中小學生迎接新學期的特殊「儀式」,9月1日晚上8點,新湖鎮中心小學利用微信群平臺組織師生和家長共同觀看《開學第一課》,培養孩子們積極的人生觀,完善孩子們健康健全的人格,傳播正能量。
  • 趙張村小學組織全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9月1日,新學期開始,趙張村小學大隊部號召全體師生一起觀看《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 通過觀看節目學生們再次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薰陶,每個人都應珍惜當下,好好學習,向抗疫英雄學習,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努力做到「少年強 中國強」。
  • 臨沂汪溝小學組織全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新學期伊始,新的起點新的希望,九月一日晚,臨沂汪溝小學響應上級號召組織全校師生收看中央一套《開學第一課》節目。 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節目邀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同時,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講述北鬥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
  • 鄧州市城區三賢小學組織全體師生認真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日晚8時許,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播出了主題教育片《開學第一課》,全國中小學生共享這一精神大餐,三賢小學師生相約守候在電視機旁,共同接受了一次難得的精神洗禮。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則國強,普及抗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共分三個篇章:團結、科學和擔當。
  • 擔當團結  科學有為 --閩侯縣教師進修學校第一附屬小學積極 組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9月1日不僅學校的老師進行了「開學第一課」,孩子們回到家裡,在學校的組織安排下,孩子們積極地觀看中央一套播出的公益節目2020《開學第一課》。節目將採用「雲課堂」的全新方式,通過多地實時連線的方式共同完成錄製。是一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節目,能夠給青少年兒童樹立好榜樣,傳遞正能量。
  • 來安中學組織師生觀看2020年《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日晚八點,來安中學組織師生觀看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少年強,中國強」,節目圍繞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等重大時代背景
  • 泗縣草廟鎮魏圩小學組織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為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弘揚抗疫精神,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草廟鎮魏圩小學組織全體師生於9月1日晚8時觀看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並要求中高年級學生每人寫一篇觀後感。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主要圍繞弘揚抗疫精神展開,共分「擔當、團結、科學」三個篇章。
  • 岷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師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由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開學第一課》是送給全國中小學生的開學禮物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岷縣教育局積極組織全體學生和家長一起觀看了9月1日晚20:00在CCTV―1首播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令人難忘。
  • 鄧州市城區六小組織全校師生認真觀看《開學第一課》
    2020年9月1號晚8點,鄧州市城區六小組織全校師生認真觀看了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為全國中小學生準備的開學禮——《開學第一課》,全體師生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展現了不一樣的精彩。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
  • 巨野縣誼華實驗學校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抓好學生新學期的入學教育,9月1日晚8點,巨野縣誼華實驗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在學校報告廳觀看2020年《開學第一課》。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通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