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支持8成家長贊成「減負」
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近日北京市擬定從下一學年起小學三年級開始「零起點」開設英語課,這一英語改革措施一出臺即引起了社會極大的關注。目前,成都市小學英語一般是從一年級開設,對於北京市這一改革,成都市民怎麼看?記者經過調查發現:8成家長表示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一般還是會讓孩子從小學習英語。
現狀調查:成都一年級開設英語課,以培養興趣為主
本月19日,北京市教委提出進一步改進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三項措施,從下一學年小學三年級開始「零起點」開設外語課,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開設英語類的相關課程。
記者隨即前往成都市部分小學調查英語課程開設情況。在和平街小學,德育主任章顥告訴記者:「目前我們都是在小學一年級就開設了英語課。每周安排了三次課,其中一次是外教教學,每堂課35分鐘至40分鐘左右。」
「我們一至二年級的英語教學都以培養興趣為主,不會安排書面的課後作業。」學校某英語老師表示,在課堂上老師以英語兒歌、教學道具等形式,教給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單詞及交際用語。「一般不會教句子,最長的單詞也不會超過4個字母。」該老師說,低年級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口語語感,從三年級開始才逐漸規範英語讀寫的要求。
記者從龍舟路小學、龍王廟正街小學等10多所學校了解到,這些學校也是從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並都以培養興趣為主。據成都市教育局有關人士透露,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小學一年級階段開設英語課,暫時不會對小學英語教學做出調整。
家長聲音:8成支持「減負」,但仍有憂慮
對於小學一、二年級今後不再開設英語課,昨日記者調查了20名家長,其中有8成家長表示支持減負,但同時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成都錦江區家長陳女士的女兒今年正在天涯石小學讀一年級。她的女兒現在每天放學回來嘴裡經常哼著英文歌曲,偶爾還會在交流中蹦幾個單詞。陳女士支持孩子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語,「現在社會都在講國際化,我也希望孩子從小把英語學好。」家長汪女士的女兒目前在讀幼兒園大班,她面對這個問題也顯得很苦惱。「不學擔心比不過其他娃娃,學了又怕給她增加負擔。」汪女士表示,身邊朋友的孩子都是從小就報了各種補習班學習英語,她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學就會「輸在起跑線上」。
不過也有家長並不這樣認為。「反正一年級也學不到啥子名堂,教多少忘多少。」李先生說,他的女兒今年讀小學一年級,他一直認為英語不適合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心理。
專家觀點
校內「減負」恐成校外「增負」
「推進這一小學英語改革,必須謹慎決策,畢竟英語仍是重要考試科目。」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校內不上英語課,不少家長肯定會因為英語考試壓力和孩子的發展而盲目報班。
「家長幫孩子報社會培訓班,這和其他減負措施推出一樣,校內減負而校外增負。」熊丙奇說,這樣既增加家庭的經濟開支,也在選擇社會培訓班過程中家長和孩子產生新的焦慮。此外,熊丙奇表示,英語改革的重點不是學科的增減、考試分值的調整,而是整個基礎教育體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