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樂中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格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家長的話】

我是一名幼兒園大班學生的家長,從孩子一入園就被選為班級的家長委員會成員。孩子升到中班、大班,我的「職務」也隨之升遷。三年來,我陪伴著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個快樂的學期,也目睹了孩子們快樂健康、自信開朗性格的養成。是幼兒園的老師們對孩子們的精心呵護、專心培養,讓這些各自家中嬌氣、自我的寶貝疙瘩成功轉變成開朗有禮貌、自信會合作的小小可愛天團。

其間,給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兒園「讓孩子在快樂中生活,在快樂中成長」的教育理念落實成了每一位教職員工乃至家長的自覺行為。

每天送孩子入園,總會聽到老師們問:「小朋友,昨天在家玩得高興嗎?快樂嗎?」小朋友們也總歡天喜地大聲回答:「高興!快樂!」隨之也就開始了新一天高興、快樂的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的快樂教學把每一位家長都融入其中:每個班都建立了微信群,每個孩子每一天的快樂都在群裡分享,這個群裡不僅有孩子的爸爸媽媽,連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等孩子的親人全進了群,教師們不僅教孩子感受快樂,還讓家長能夠時時分享。

在幼兒園教師的影響下,讓「孩子快樂生活」也成了我不知不覺的行為。平時一些遇到瑣碎小事也總會關注孩子的感受,問她高興不高興?為什麼高興?出去遊玩的時候,也常問孩子:「你喜歡出來玩嗎?高興嗎?」

即便是做家務,我也會不由自主地將一些快樂心得分享給孩子,比如:「你能幫媽媽做這些事情嗎?你讓媽媽很高興。」把自己因為孩子而得的快樂展示給孩子,既是快樂的交流,也讓孩子充分地在快樂中成長。

慢慢地,我發現自家的嬌氣小公主漸漸變得越來越開朗快樂、自信滿滿,這種健康的性格讓她越來越積極、越來越懂事,也讓我越來越欣慰、欣喜。

進幼兒園才沒多久,小丫頭居然開始主動給姥爺當起了小老師:教姥爺怎麼穿衣、怎麼吃飯、怎麼洗手、怎麼刷牙,後來連怎麼跟人說話溝通、怎麼與人相處都開始教姥爺了。她主動做了姥爺的「小先生」,自己也不再嬌氣,對自己也嚴格要求起來,不僅快樂成長,還時不時取得一些小成就:雖然才5歲半,就已經參加過好幾次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甚至還在六小齡童先生演出的央視晚會節目《我屬啥》中一起亮過相。

記得是在她三歲半的時候,早晨六點,她突然在床上爬起,看著桌子上擺著的花瓶,大聲地說:「花,高高的綠枝,細細的根。扁扁的葉兒,卷卷的花。花,我愛的花,粉花、白花,還有紅的花兒,嫩綠的葉兒,直直的軀幹,長長的根。花,你是我的心肝兒,葉兒滑滑,花朵迷人,小孩兒多麼高興啊!」

這種大大方方的自我表達,以前可從來沒有過。我急忙拿起手機給她錄了下來,後來整理成文字,居然還成功發表了。

說起來,總結培養小孩子們健康良好性格的經驗,我感覺不僅靠教師,家長的配合也很重要。

首先,家中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氛圍,如:整潔、安靜的個人小空間,或者根據孩子的興趣設計出一些讓孩子快樂的小角落。比如,孩子喜歡畫畫,就給孩子設計個塗塗抹抹的角落,購買些畫板、沙畫等;孩子喜歡唱歌,就給孩子設計個唱歌的小角落,讓他在那裡哼哼唧唧咿咿呀呀。

其次,家長就要像幼兒園教師那樣耐心,要注意隨時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態,使其從「快樂」中找到安慰。而不是輕易對孩子幼稚甚至固執的表現發火;孩子天生好動,常常會大聲喊叫、跳躍,甚至打鬧,甚至胡攪蠻纏,家長要儘量靜心引導,而不是呵斥、批評。這樣,孩子才能保有兒童的天性,也保有熱情和活力,才有可能在快樂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開朗的性格,從而為今後的成長奠定良好的性格基礎。

(作者:周薔,系藍天幼兒園兒童家長)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孩子良好性格培養:萌娃快樂爸給你支招
    文丨萌娃快樂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轉發分享)性格是指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行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徵,性格表現多種多樣,譬如誠實、謙虛、善良、勇敢、果斷、自負、自卑、怯懦等,以及對事情的輕率或負責態度,在處理問題中表現得匆忙或鎮靜,所有這些特徵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這就是個人的性格特點。
  • 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毫無疑問,應該把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的性格作為育人重點,擺放到各方教育的關鍵環節中來。警惕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性格瑕疵與潛在風險當前,受社會傳統觀念過於重視考試、片面追求升學的影響,青少年教育中仍然有很多不易剔除的頑瘴痼疾。
  • 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和健康的心態比成績更重要
    當然,以上案例也都只是個案,具有偶然性,突發性,但至少說明,我們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心理不健康,有缺陷。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呢?該如何去避免此類悲劇再次發生呢?一、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堅強的個性有人說,孩子的性格在五歲的時候已經基本形成。
  •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6共性」,要在3歲前的兩個性格關鍵期培養
    6個共性,要培養得在3歲前為了了解快樂孩子的共性,哈佛大學研究組持續37年的時間研究「哈佛學前項目」,通過數千個美國嬰幼兒家庭跟蹤觀察研究,發現了快樂的孩子有「6個共性」:總能讓周邊人感到舒服和親切,良好的品格無形中帶來正面效應,傳播了正能量。
  •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健康呵護你的孩子成長
    功能型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告狀現象在幼兒的現實生活中很普遍,他們常常會感到,如果沒有大人幫忙,有些問題自己就是處理不好。《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不要告狀,除非是大事:一個告狀的故事》告訴孩子,什麼是需要告訴家長的大事,什麼是自己能夠解決的不事。&34;中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喜歡告狀,以及如何幫助他們自己解決處理。
  • 「如何培養性格堅毅、快樂堅強的娃?」「看李玫瑾教授怎麼說的」
    生活中的樂天派,似乎每天都可以開心地生活,任何困難都不會阻礙他們的笑容,雖然大多數人希望變成「樂天派」,鮮少有人能成功,對父母來說,孩子開心和健康,是最無法割捨的兩個要素,所以培養一個性格堅毅、樂觀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願。
  • 家長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親貝網了解到,孩子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影響孩子的交友、學習、工作等等。所以培養孩子優秀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必要。今天,親貝網小編就總結了幾種有利於孩子性格培養的方法。多關注寶寶父母無窮無盡的愛能增加他的安全感,減輕他的焦慮。
  • 父母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父母對乖巧、懂事的孩子毫無抵抗力。一位性格比較好的寶寶能讓父母省心不少。對寶寶的教育要有好的方法,這樣效果會更滿意,培養寶寶之前,父母需要進行相關了解,那麼,如何培養寶寶好性格?父母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日常合理要求,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溫和。父母還需要讓孩子學會忍耐和等待,比如,當父母忙著工作,無暇陪伴孩子時,要讓孩子懂得等待,不要無理哭泣。為了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好,父母要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而實際上每個寶寶都有著自己興趣愛好與喜怒哀樂。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那樣會讓孩子產生叛逆情緒。
  • 李玫瑾: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培養孩子要抓住性格「水泥期」
    談到孩子的性格,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後天很難改變,「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等俗語和現實生活中孩子從小到大性格的一致性也似乎在印證著這一觀點。,只要抓住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期就能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 孩子應及早培養的6種性格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壞的性格,讓你的成功之路,荊棘滿布;好的性格,讓你的成功之路,如魚得水、有如神助;有如鬼阻。而性格的養成是嬰幼時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趁著孩子還小,家長們選擇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養成以下這些基礎性格吧。  快樂活潑  快樂的孩子愛笑不愛哭,無憂無慮。
  • 2-8歲孩子的性格培養,比智力開發更為重要
    相信很多爸媽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智力培養和知識攝取等問題了。大部分父母都會購買童話故事,以及相關的育兒寶典,或者是智力開發等玩具來促進孩子的智力培養。但是,絕大部分父母,都忽略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孩子的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
  • 當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保護時,孩子才有可能擁有快樂的性格
    儘管晨晨還不到四歲,他卻這麼在意自己的內心不好的感受,由此,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作為父母,如果不能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那麼孩子很難擁有一個快樂的性格。如何培養一個快樂性格的孩子?1.學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不希望父母當著別人批評或指責自己的各種不是,因此當父母把自己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事情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其他人時,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很沒有面子,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孩子會感到特別的傷心。因此,父母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性格,一定要學會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 心理保持健康,孩子快樂成長
    孩子的人格和習慣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教養環境,來自於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更來自於不同性格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教養中過分追求成功、就會讓孩子負擔過重,讓孩子過分自我加壓,擴大責任,讓孩子的神經根本就松不下來,由於父母的完美與不斷地教育影響,讓孩子越來越不敢面對自己的失敗,從而有可能走向我們教育的反面,也有可能長期生活在對自己的不自信中,從而導致很多不該發生的悲劇。
  • 兒童心理健康之性格培養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性格的穩定性是可塑的,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 ,不是遺傳的, 但卻受到先天因素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要想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 ,父母本身的修養也不容忽視 ,父母們要從我做起, 加強自身修養,提 供良好的學習榜樣。性格具有態度特徵 、意志特徵 、情緒特徵、 理智特徵。
  • 好孩子,你喜歡嗎?怎樣培養出一個性格良好的孩子呢?
    於是早教這一行業產生了,甚至從胎教就開始了,從懷孕開始就做引導寶寶出生後就能有良好的習慣,比如孕期早睡,寶寶出生後就能早睡……眾說紛紜,那麼寶寶到底應該怎麼養育,才能變成我們想像中的懂事的乖寶寶呢?其實孩子性格養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0~6歲是孩子的初創階段。從出生開始,孩子的性格就已經走上了成長的道路。
  • 周文彪:培養健康良好性格,家庭學校各有其責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健康良好性格、人工智慧、國家治理、勞動教育、「四史」學習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周文彪:培養健康良好性格,家庭學校各有其責】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所研究員周文彪指出,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的養成,主要在於適當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毫無疑問是第一時間參與孩子性格養成的,其重要性居於首位。第一,父母的言談舉止是孩子行為的楷模。
  • 如何在閱讀寫作中完成孩子的性格養成
    但是把孩子送到學校撒手不管就完事了嗎?這樣的確很輕鬆,但是家長往往容易忽略孩子在成長中的性格養成。一個班裡二三十個人,甚至更多,老師不可能做到所有人兼顧,那就總會有孩子被忽略,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性格養成就更多的需要通過其他渠道來獲得。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家長在生活中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引導是使孩子養成好的性格的關鍵。
  •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性格
    培養孩子良好性格有多重要呢?英國哲學家培根有句名言:「性格左右命運。」由此可見,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最重要的時期是幼兒期,幼兒期是孩子情商教育的敏感期,好奇、好動、好動,好模仿,這個時期注重孩子的心理發展,有意識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全面的健康發展。
  • 如何培養孩子的行為性格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天使,可是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下,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常常會形成各種不同的性格,而有的性格可能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乃至今後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需要家長及時關注。那麼有哪些性格偏向是需要家長注意的呢?
  • 旺狗狗:幼兒健康性格的培養教學心得
    家庭環境,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孩子性格發展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有助於兒童生活態度積極、主動,他們能自覺地參與到家庭活動中。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滿不和睦、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如家庭成員關係不和,經常吵架,不關心孩子。在這種環境生活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對人不信任,有的甚至會有攻擊性行為或暴力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