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子女的讀書學習非常重視,他總是說「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他還告誡我們讀書多少決定人生的層次,與一生的生計、經濟來源有著重大關係。
他經常給我們分析,如果你不好好讀書,在初中就輟學了,只能登上打工的列車,成為打工仔(妹),一天十多小時的工作,流的汗水很多,付出的辛勞很多,收入卻很少。
如果在家務農,只能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整天修補地球。如果考入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就很有可能改變你自己和你後代的命運。
上小學開始他就要求我們上課要認真聽講,積極回答老師提問,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然後是幫父母做事,最後有時間才可以去玩。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父親就給我買了《隋唐英雄傳》的連環畫,讓我很小就知道了程咬金、秦叔寶等歷史人物。後來又給我買了《智慧之燈》《少兒成才之路》《增廣賢文》等書籍,對我的成長幫助很大。
在父親的要求下,我和姐姐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愛學習的習慣,每天放學回家就做作業,做完後就幫著餵豬、到山裡打柴、到菜地拔草。周末或節假日也大多在家學習、看課外書、幫父母幹農活。
一方面,他經常給我們講歷史上周文王被拘禁而推演《周易》、孫子被挖掉膝蓋骨而編著《孫子兵法》、司馬遷受腐刑而作《史記》、韓信遭胯下之辱而統帥百萬雄兵等故事,以此告訴我們要做大事必須有堅韌不拔之志,無論受到什麼挫折都要始終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另一方面,他和母親自身作則,用父母為了家庭生計、為了子女讀書付出的艱辛,在耳濡目染中幫助子女樹立跳出農門、出人頭地的志向,以此激發子女努力學習、奮發向上、逆境逆襲的動力。
我和姐姐能夠上大學,後來又讀博士、碩士,都是父親極力堅持支持的結果。
對姐姐來說,尤其如此。姐姐的成長可以說經歷了三個重要轉折。姐姐當年的中考成績全鎮第一,報考的是中專衛校。但姐姐拿到中考成績後改變主意想讀高中,以後想上大學。
這是擺在父親面前的一道難題:如果姐姐讀高中,三年高中加上四年大學的費用會遠遠超出我們這個家庭的承受能力,父親到時要四處借錢拼命掙錢,會非常辛苦,能不能堅持讓她讀完還是個問題,不讀完拿不到文憑以後工作不好找,而且後面還有一個弟弟緊跟著也要讀書,到時很有可能兩個人都讀不成大學。
如果姐姐讀中專,三年畢業後就可以參加工作,當一名護士,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父親也會輕鬆很多。
當時好幾個親戚都到家裡勸說父親讓姐姐讀中專。
但父親為了實現姐姐的大學夢,做出了最難做的抉擇,他拿著成績單,帶著姐姐直接跑到市裡最好的高中,找到校領導,說明姐姐全鎮第一的成績和想讀高中將來考大學的願望,也許是學校領導惜才,也許是被父親的堅持感動,校領導竟然答應了父親的請求,姐姐得以在重點中學讀高中。
這個第一次轉折非常關鍵,只要能進重點高中,加上自己的努力,將來考個重點大學一般不成問題,因此也為姐姐後來的成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高中畢業後,姐姐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山大學,全家都非常高興。但高額的學費讓這種高興沒有持續多久。
父親雖然憂心忡忡,但讓姐姐繼續讀大學的意志如鐵。他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能找的人都找了,能借的錢都借了,最後東拼西湊了一萬多塊錢,勉強夠第一學年的學費,親自把姐姐送到了中山大學校園,實現了姐姐的大學夢。這是姐姐的第二次轉折。
大學畢業後,姐姐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了到香港科技大學讀研究生的機會,後來又在該校讀了博士,現在在香港工作,這是第三次轉折。
應該說前兩次轉折主要得益於父親的堅定堅持和全力支持。而第三次轉折主要是依靠姐姐自己的努力,但父親一直都是非常支持的。
而對於我來講,情況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姐姐都讀高中了,我作為男孩子將來肯定也要考大學,高考後我上了一本,後來又考了研究生。
現在回想起來,父親在我和姐姐的讀書問題上可以說是把向正確、傾盡全力。沒有父親就沒有我和姐姐的大學夢,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應該一輩子感謝父親。
就像父親臨終前說的那樣:「我沒能像別的父母一樣給你們留下萬貫家財,但我培養了你們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在這個社會立足的資本」。
這個能力和資本,能夠讓我享用一輩子,也能夠讓我一生衣食無憂,自立於社會,這比萬貫家財更加寶貴、更加長久!
當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我也學著父親的做法,經常跟孩子講古人關於讀書的名言,講父親教我們讀書和堅持送我們上大學的故事,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讀書是為自己讀書,讀書是改變自身命運的根本途徑。
好好讀書,為自己讀書,這是父親給我的教誨,也是父親留給我的又一筆精神財富!
我是精進者er,每天為您分享生活中的真心、真情、真愛!歡迎點讚、留言和轉發!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