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孕晚期,以為生娃是最重大、最艱難的一件事。
其實生娃只是個開始,坐月子才是產後的一道難闖的關。
有的人在月子之後身體損傷小,傷口恢復好,從此變身美麗辣媽,也有的幾乎抑鬱,甚至處在離婚邊緣。
舒服的月子總是相似的,不舒服的月子各有各的痛苦。
下面這些真實的故事,希望能幫到更多即將臨產的媽媽~
01老公:「錢給咱媽,別找月嫂了」
我叫灰灰, 說到我的月子……
那時候預產期快到了,坐月子也提上了日程,和老公討論了各種坐月子誰來照顧,最後決定還是讓婆婆來。一是家裡人,照顧起來夠方便,二是住在家裡也更放心。
婆婆如期而至,從醫院回到家,本以為是已經未雨綢繆,可千算萬算,忘了婆婆不擅長月子餐。
每天都是白米飯,榨菜也成了「座上賓」,無奈之下只能靠外賣度日。
再說照顧孩子,婆婆唯一照顧過的孩子(老公),也僅僅是在30年前,育兒觀念落後不說,怎麼帶新生兒也早都忘光了。
寶寶不到20多天就因為臍帶感染去了醫院,而自己更因為各種堵奶得了乳腺炎,婆婆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最後……她抑鬱了。
我以為,懷孕之後,我已經切身體會到做母親的難,而坐月子讓我對這種難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
我發自肺腑地想對即將生產的媽媽說:錢給月嫂,別讓媽來了。
我生的時候不太順利,撕裂以後側切,傷口恢復得很慢,醫生囑咐說出院以後要每天用溫水清理下體傷口,不然粘連發炎了更難處理。
然後尷尬癌現場就來了啊!
我平時連衛生棉都不好意思讓婆婆看到!內衣內褲什麼的從來不假手於人!
突然要伸著腿讓半熟不熟的婆婆幫忙清理下體側切傷口……
超尷尬的好嗎!
這種私密的東西就算是自己親媽都會有點不好意思啊!!
在醫院的時候還好點,護工護士啥的好歹比較專業,護理起來很快,反而不怎麼尷尬。
但對著婆婆真的是……
婆婆的手抖抖索索的,幾十年前生孩子的時候也就草草了事,護理傷口這些的,其實她也不怎麼懂。
一想起那個血糊糊夾著分泌物的畫面……沒臉見人了。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找個月嫂。
好歹專業一點,速度快一點,別讓我那麼尷尬、那麼難受。
懷孕的時候,公公不小心摔了腿,身邊離不了人照顧。所以婆婆說從老家找個踏實勤快的親戚,幫忙照顧一下月子,我也沒好意思拒絕。誰知道這就是一個月噩夢的開始。
遠房親戚跟婆婆年紀差不多,比我大一輩,我得忍著切口疼下床迎客,這不算啥。
我前面奶水很少,怕寶寶餓到,家裡備著吸奶器、奶粉,她看了就拿話刺我,說他們鄉裡都是餵奶,讓我少用這些東西,當媽的怎麼能不給孩子喝奶水呢?聽的我胸口堵得慌。
她勤快倒是真勤快,家裡的吸塵器、奶瓶消毒櫃、奶粉勺子,她不會用,也不問我,上手就是幹。奶粉用滾水泡,稠得很難滴出來,吸塵器短短半個月,壞了兩回。
月子餐就不說了,除了湯就是稀粥,碗裡一層油星子。
最難受的是孩子,那次出了疹子,她說抹點母乳很快就好了,結果越抹出的越多,後來差點化膿。
送到醫院,醫生說已經重度溼疹了,得抹激素藥膏才行。我當時抱著孩子在醫院走廊裡哭。我自己怎麼都行,就覺得寶寶真的好可憐。
終於熬過了一個月,後來送她走的時候,除了答應給的照看費5000外,老公還特意給她多塞了幾千塊錢,臨走還帶了一包我的衣服回去。鄉裡鄉親的,面上不能做的太難看。
錢沒少花,罪沒少受,還讓寶寶受了這麼多苦,說真的,很後悔。
月嫂的存在,看似好像是為寶媽自己而請,其實更多也是對孩子負責。
一個月嫂,不光能根據產婦的情況,製作營養月子餐,還能給寶寶二便觀察,監測黃疸情況,保障寶寶的正常生長,更能對新手爸媽進行0-6個月的育兒指導。
對於〝備月子」的寶媽來說,光是準備新生寶寶的必需品,應對分娩對身體的透支已經焦頭爛額,更別提,月子裡對孩子的護理,健康的監測,家庭關係的平衡……
這些讓原本以為懷胎10月後可以安心坐月子的你,在沒幫沒靠的情況下 變成了糟心過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