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首歌的會撕扯你的情緒吧。
有段時間我一直循環金玟岐的《姍姍》這首歌。
裡面有句歌詞唱「越活潑越難過吧,越灑脫越放不下」
我記得有一次下班,深夜十二點的時候,我打車回家。
我不懂為什麼下班前還尚好的情緒在車裡突然就崩了。
明明平靜的生活裡也並沒有發生什麼太難過的事情。
只是聽著耳機裡播放的歌詞就無聲的哭了。
我拍了一張黑色的照片發在朋友圈,文案是「終於下班了」,僅男朋友一人可見。
就像我上篇文章寫到的那樣,滿懷期待的事從來都沒有讓我滿意過。
你故意想引起某個人的注意,希望他能關心你,但是心裡早就有答案了,不過是不死心罷了。
下車的時候情緒反而平靜了,可是男朋友突然給我彈了一個語音。
接通語音的那一瞬間我聲音又哽咽了,他問我怎麼了,我沉默了幾秒說:「沒事」。
他說:「那我掛了。」
我率先掛斷了電話。
我以前是個很少哭的女孩,一些女孩子淚目的很感動的電視情節我都不覺得有什麼。
反倒是現在反而越長大越容易感性,有時候看個綜藝會哭,聽首歌光看歌詞也會哭。
我感嘆自己越長大越沒出息。
有段時間華晨宇發布了寫給抑鬱症人群的一首歌,叫《好想愛這個世界啊》。
雖然我沒有抑鬱症,本身也屬於樂觀那一派,但是我每次聽這首歌總是紅了眼眶。
以前和男朋友討論抑鬱症這個話題。
我說:「其實每個人都好不容易,這個世界對女孩子也好多惡意。」
男朋友和一部人看法一樣,說:「就是閒的,就是矯情,天天情緒不好就抑鬱症了。要我是不會這麼矯情的。」
我沒有繼續和他討論下去。
後來我們也沒有繼續下去,大概是所謂三觀不合吧。
有個朋友失戀的時候在奶茶店聽到《給陌生女孩的歌》這首歌。
「恨不得把自己全部都給他了 只是最後的最後啊 他卻丟了我」,她說她聽到這句歌詞就頓住了。
大概許多女孩在分手後聽到這句歌詞都會忍不住吧。
有個在醫院上班的朋友給我說,她看完《說唱新世代》喜歡上了姜雲升。
我問她:「為什麼喜歡他,他的歌好聽嗎?」
她說:「我以前的是個有夢想青年,現在卻為了生活奔波而努力的活著。」
講完讓我聽一聽姜雲升的《你一定能夠成為你想要去成為的人》。
我聽完看到底下有一條評論說:「為什麼他一遍一遍告訴我我一定能夠成為我想要去成為的人,我卻哭得像個廢物。」
我想我或許聽懂了朋友的感受。
我想對她說:「你一定會成為你想去成為的人。」
我有一個性格安靜但在別人眼裡很高冷的朋友。
她歌單裡收藏了張碧晨版本的《你給我聽好》,也只有這一首她常年循環的歌。
她是慢熱型的人。
她說她哪是高冷呀,她那是不知道和不熟的人怎麼交流。
我見過關她和系好的朋友玩得很瘋的樣子,也見過在所有人都熱鬧時她突然安靜下來的樣子。
好像朱自清《荷塘月色》裡寫的一樣:「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還有她每次合照都面無表情的樣子。
我就會想到歌裡唱的「你看看大伙兒合照,就你一個人沒有笑。」
或許她是孤單的吧。
其實世間情歌,快樂的並不多。
我們聽著歌,試圖在歌裡找到替自己訴說故事裡人。
就像我們不停的翻找文案,不過是在找一個替自己講故事的人。
有些人循環某一首歌是想從裡面找到鼓勵自己的力量。
有些人循環某首歌是為了懷念某個人。
我不知道你為什麼總循環那首歌。
但是,我想,你是希望能找到感同身受的情感吧。
或許親情、或許愛情或、許人生,或許歡樂、或許悲傷。
我們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我們總能在一首首歌裡面聽到自己的故事。
繼續向前吧,即使生活再難,總會有替我們講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