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故事有一大特點,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這一特點的存在才讓金庸作品在武俠小說這片「武林」中鶴立雞群,讓金庸成為自己筆下獨孤求敗式的人物,受其他作者仰望,而這一大特點就是金庸常會在自己的故事創作時加入一些歷史背景的設定,甚至是直接將一些歷史人物寫入他筆下的故事中,當然,也相應的會對歷史人物的事跡進行一定程度的武俠式的包裝,這也就讓原本架空的武俠故事有了幾分歷史的厚重感,雖說武俠本的世界本是虛構的,不可與歷史混為一談,但讀金老的作品大可不必擔心被誤導,因為金老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有一身蓋世神功,可到了《倚天屠龍記》中他的結局卻是戰死襄陽,未能力挽狂瀾,為何?因為歷史事實如此,所以金庸可以說是將歷史與武俠結合得恰到好處。
在提起金庸筆下的歷史人物時,他們多數都是對劇情影響甚微的存在,比如《天龍八部》中的完顏阿骨打,他與蕭峰結緣,卻只不過是打了個醬油而已;又如《射鵰英雄傳》中的王重陽,他在原著正篇故事發生之前就是個已死之人;再到《倚天屠龍記》中的朱元璋,他的登場基本上也就是為了故事的結局服務,只是為了讓張無忌脫離武林紛爭,將建立大明這事留給他去完成,之所以金老會如此避重就輕的去描述歷史人物正是因為怕他們有過多的存在感而影響虛構的故事,畢竟絕大多數讀者是衝著武俠來的,而歷史人物的故事往往已有定論,過多強調他們就顯得有些喧賓奪主了。
那麼金老筆下是否有歷史人物戲份很足的呢?還真有,這人不僅戲份多,而且還被金老寫成了武功天下第一的高手,從描述來看,前文提到的王重陽似乎就符合這一描述,他在《射鵰》中被提及,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是成為了五絕中的「中神通」,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不過前文也說得很明白,王重陽是個已死之人,根本沒太多戲份,所以本文要提到的這位高手並非是他,而是歷史上的一位土豪。
金庸筆下的歷史名人,且是土豪身份的有哪個?《越女劍》中恰恰有這麼一位角色符合這一標準,此作中的主角範蠡就被後世之人譽為「商聖」,歷史上真實的他他三次成為巨富,後又三次散盡家財,當然,他最出名的事跡乃是是幫助越王勾踐擊敗了吳國,讀過臥薪嘗膽這一典故的人對他不會感到陌生,而金庸筆下的他也是作為《越女劍》的男主角登場,與越女阿青發生了一段故事,但那不是愛情,只是利用罷了,然而範蠡雖然符合富豪這一人設,卻是不符合「天下第一」的人設,因為書中的範蠡根本就只是個普通的越國官員罷了,這一時代也沒什麼所謂的「天下第一」,只有越女阿青一枝獨秀。
而本文真正要提到的那位主角乃是與王重陽有幾分淵源的人,若你聽過「金蓮堂」這個地方,就會知道這人是誰,據《終南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等記載,歷史上的王重陽的確是收了馬鈺、譚處端、丘處機、郝大通這些個弟子,並且帶著他們在山東一帶傳教,而到了大定九年時他遇上了一位貴人,那人邀請他去金蓮堂居住,同年八月,他們又在這兒建立了三教金蓮會,此後便一直在這兒傳道講經,直到王重陽死後,馬鈺等人依舊居住在此處,至今還可以在牟平區東部找到金蓮堂的舊址,而這位幫助過王重陽的富豪正是周伯通。
關於歷史上真實的周伯通的記載也不過就如前文所述這般,他並不是王重陽的師弟,至於他後來是否拜入全真教門下便不得而知,至少絕非王重陽同輩的全真門人,自然也就不會像金庸筆下那般有絕世神功了。
也許是因為這位周伯通幫助王重陽這一善舉得到了金老的注意,所以他才會將這一角色寫入自己的故事中,並加以美化,到了《神鵰俠侶》一書中,周伯通已經是五絕中的「中頑童」,可以說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就連郭靖、楊過兩位主角也稍稍遜色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