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部反映婚姻家庭暴力的電視劇上映,即大家熟悉又害怕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說它熟悉,是因為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得到廣泛關注,成為當年電視劇收視率十強之一,如今二十年過去了,依舊有很多觀眾記得這部劇。
而說害怕,則是因為男主「安嘉和」演得太過於深入人心,這個家暴男的形象,成為觀眾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
當年,馮遠徵憑藉「安嘉和」一舉成名,知名度家喻戶曉,但也給他帶來不少困擾,成了「家暴男的代言人」。觀眾一提到他,就不自覺的想到那個「壞男人」。
一、安嘉和讓我很委屈
「安嘉和」給馮遠徵帶來的困擾,可不簡單,一度影響到了他的生活。
很多觀眾在看了電視劇後,尤其是看到安嘉和對梅湘南拳打腳踢的畫面,就不自覺的入戲太深,將心裡的怒氣,都撒到馮遠徵身上,一度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
其實在演這個角色前,馮遠徵也猜到會引起觀眾的不滿,但沒想到社會影響會這麼大,外界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那段時間,馮遠徵不敢輕易出門,即使真要出門,那也是全副武裝,生怕別人認出來,但再怎麼裝扮,還是難逃觀眾的「法眼」。
譬如有一次,馮遠徵和朋友去店裡吃烤肉,當時他戴著一個帽子,帽沿壓得很低,跟著一幫人進店裡。
當他正吃著,突然背後被人拍了一掌,這一掌力氣可不小,嘴裡的東西差點吐了出來。
馮遠徵還以為是熟人,便立馬回頭一看,原來是位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不認識啊。
正疑惑之際,對方開口了:進門第一眼就看到你了,我就想跟你說一句,別打老婆了!
馮遠徵一臉懵,回應說「不打了不打了」,隨後那位中年婦女便扭頭走了。
試想一下,馮遠徵當時心裡該有多憋屈啊,被說了還被打了。
像上面的這位大姐,因為來自東北,比較直接乾脆,而來自南方的觀眾,就沒這麼直接了,不會上來拍一掌,但喜歡嚼舌根,遠遠得看著,背地裡小聲嘀咕:就是他就是他,打老婆,哎呀討厭死了。
真沒想到,南北方觀眾的反應還不一樣,可能這就是性格上的差異吧。
在外拍戲被觀眾認出議論,在所難免,但在家小區附近,也會被認出,對他出言不遜。
例如有次,馮遠徵站在小區的一個樓道裡,伸伸胳膊活動活動,突然旁邊路上來了一輛車,不是很快但也不慢,徑直開過去,當時馮遠徵沒在意。
結果你猜怎麼著?這輛車又慢慢倒車開過來了,停在馮遠徵正前方,還以為是認識的人呢,但車玻璃下來後,定眼一看,是個陌生人。
那人衝著馮遠徵說到:安嘉和,以後,以後別再打梅婷了!
當時馮遠徵還楞了一下,半天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說他呢,連忙回應「哦哦哦」,隨後這輛車就開走了。
在家長這邊,當孩子不聽話哭鬧時,就會拿安嘉和嚇唬他們,說看你還跑不跑,再跑就讓醫生叔叔打你。不知馮遠徵聽到這話,心裡又是啥想法,孩子的童年陰影,怕是家長給帶來的吧。
另外,當一發生關於家暴的新聞和話題,人們就會立馬想到安嘉和,甚至還配上劇照,真真是首席代言人啊。
二、梁丹妮:丈夫演技太好,給我造成困擾
在外面,觀眾對他意見很大,倒也沒什麼,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還會影響到家庭生活。
當時,馮遠徵與妻子梁丹妮早已結婚,嶽母本來對這個女婿印象挺好的,但自看了電視劇後,就不放心了,開始質疑女婿,時常打電話給女兒,問她最近怎麼樣,兩人吵架了嗎?告訴馮遠徵,以後不要接這種戲了,人來人往的,大家都在議論呢。
梁丹妮忙告訴他們,我們一切都好,沒有吵架。
而說困擾最大的,還是妻子梁丹妮,雖然大家都是同行,知道是演戲,但奈何馮遠徵演得太像了,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所以就又不自覺的入戲,甚至覺得能演這麼像,平時生活裡肯定也是這樣的,那段時間,身邊人對梁丹妮特別關心。
在劇組拍戲時,就會有認識的人上來問:丹妮你挺好的吧?丹妮你沒事吧。
梁丹妮還以為是正常的問候,就回答說沒事兒啊,挺好的。直接有人問她,你身上有沒有傷,她才反應過來。
外界觀眾不理解就算了,沒想到同行也這麼緊張兮兮,搞得梁丹妮乾脆不去劇組了,少出門吧。
三、變態我一人,幸福千萬家
馮遠徵在戲裡是個人人喊打的家暴男,甚至有人說是「變態」,但生活中真實的他,可是個性格溫和的好人,與戲裡角色完全相反,與梁丹妮結婚二十多年,感情一直都非常好。
在戲裡,我們可以看到安嘉和各種打老婆,那是不是真打呢?答案當然不是了,畢竟是拍戲。
關於梅湘南被打的鏡頭,其實只有一個鏡頭是真的,其他都是利用借位和拍攝角度技巧。
這個真實的鏡頭,便是安嘉和的腳踩在梅湘南的臉上,因為這是個放大的近景,為了真實性,才迫不得已用腳。
而這個鏡頭對梅婷來說,雖是拍戲,但她感到很屈辱,心裡負擔很重,對導演有怨恨。為了洩氣,她來到房間,把飯盆用勁摔出去,又對著門踢了兩腳,心裡這才痛快多了。
其實導演也有壓力,拍攝時就有人建議他,不要用這個鏡頭,說播出去影響不好,婦聯會找上門,會有麻煩的。
包括劇組其他工作人員,都覺得不好,表示太慘了太狠了,但導演最後還是決定拍,有風險也要試一試。
至於後來有沒有找導演麻煩,我們不知道,但給馮遠徵造成困擾,那是真的。
即便這樣,當談及「安嘉和」時,馮遠徵表示,雖然他給自己帶來困擾和委屈,但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他認為,安嘉和並不是個壞人,第一他是個博士,算是社會精英,又是十大傑出青年,是個救死扶傷,無私的好醫生,只是在感情和家庭問題,沒有處理好,他愛妻子梅湘南,但愛過頭了,到了自私的程度,才會不允許妻子與其他男人說話,在迫不得已時,才會想到動手,所以本質上不算是壞人。
第二,正是有了這個角色,才會引起觀眾對家暴,對家庭生活的關心,因為以前人們是不願意談及家庭瑣事的。同時也讓觀眾意識到家暴的危害性,有了法律與自我保護的意識。
當時馮遠徵曾接到不少觀眾的電話,表示正是看了這部戲,才知道自己正承受著家庭暴力。還有單親家庭的孩子打來電話,告訴馮遠徵:老師你知道嗎?我跟媽媽過,你演的那個安嘉和,我爸爸就是那個樣子。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說,這部劇,這個角色,其實是有社會影響與意義的,一部電視劇能做到這點,我們可以說,拍得值,拍對了,當下正需要這樣能帶給觀眾啟發的良心劇。
馮遠徵曾在節目中說過一句話:變態我一人,幸福千萬家,可見他早已看開了。
四、尋求突破,馮小剛「救」了他
在拍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後,曾一度影響到馮遠徵的戲路,讓他大紅大紫,但又帶來困擾。
為了尋求突破,馮遠徵開始轉型,不再接類似的角色。
但直到2004年,機會才來,是馮小剛「救」了他。
馮小剛正籌拍電影《天下無賊》,需要一胖一瘦兩個劫匪,當時馮遠徵非常瘦,馮小剛立馬敲定,讓他來演瘦的劫匪,胖的那個就找範偉來演。
片中留給二人的戲份並不多,如何將這個小角色演出彩呢?範偉拿出了老本行,演了個結巴,而馮遠徵則拋開以前的包袱,演了個娘娘腔,翹個蘭花指,說著臺詞:嚴肅點,不許笑,我們這兒打劫呢,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正因為演得太好了,後來馮小剛拍《非誠勿擾》時,直接請他來演茉莉。
兩部戲的成功,代表著馮遠徵成功突破戲路,擺脫安嘉和的陰影。也讓觀眾感嘆,老戲骨不愧是老戲骨啊,演啥就是啥。
如今,年過五十的馮遠徵,依舊堅持拍戲,每年都有新作品帶給觀眾,雖然是配角,但他也樂在其中,事業他已經功成名就了,能演出影響社會的這麼一個角色,演藝這條路,他不虛此行,成為人生一筆難得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