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2020-08-28 豆奶不喝奶


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技術方案(更新版) 為指導中小學校加強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壓實中小學校疫情常態化防控主體責任,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實「四早」防控措施,精準防控,制定本技術方案。 一、開學前 (一)制度要求 1.各地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風險級別和疫情應急響應級別作出中小學開學決定。。低風險地區的學校應在開學前加強對教職工和來自高風險地區學生的健康管理。 2.學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黨組織書記和校長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 各崗位職責明確,任務到人。 各學校現場必須指定明確的疫情防控責任人和聯繫人。 3.中小學校應當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和學生來源特點,制定具體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制度, 包括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跟蹤登記制度,復檢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制度和預防接種檢查制度等。 4.建立完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教育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促進學校與疾控機構,附近定點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溝通協調,配合當地街道(鄉)、社區(村)等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合防治,衛生行政部門要提供專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服務,形成教育、衛生、學校的「點對點」協調機制,家庭和醫療機構以及疾病控制機構。學校開學,學校要做好與當地社區,公安部門,醫療機構,疾控機構的對接工作,並組織全校教職工進行方案和預案培訓,開展防控應急演練。 5.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在返校前確保你的身體狀況良好,並在返校的路上做個人保護和健康監測。 返校時,按相關要求出示核酸檢測證明材料。 (二)保障要求 1.根據學校規模、學生及教職工數量,結合應急方案儲備足夠數量的疫情防控物資,包括消毒設備、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觸式溫度計、洗手液等。 2.校園內清潔消毒。 徹底清潔學校環境和空調系統,開學前進行預防性消毒。 提前在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開窗通風。 3.在校門口就近設置臨時等候區,為入校時出現可疑症狀人員提供臨時處置場所。 4.學校根據有關規定按教職員工和學生人數足額配備校醫或保健教師。 二、開學後 (一)入校時管理 1.實行校園相對封閉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進校通道,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師生進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 2.登記排查入校。在開學前14天及時掌握教職工(包括教師,以及食堂,保潔,保安,宿管等後勤人員)和學生的健康狀況,建立健康臺帳,良好觀察其健康狀況。 對出現發熱,乾咳等可疑症狀者,應督促其及時就醫,對未治癒傳染病的教職工和學生應暫停返校。 (二)入校後管控 1.加強對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晨午檢,對住宿及參加晚自習的學生增加晚檢,檢查時工作人員應當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並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重點監測工作人員和學生的發熱,乾咳等疑似傳染病症狀。 因病缺勤的教職工和學生應密切跟蹤其醫療結果和進展情況。 嚴格執行複課考試制度,及時檢查患傳染病學生的恢復情況。 2.學校應當每日開展對校門口、食堂、廁所、教室、宿舍等重點區域、重點崗位、重點環節的巡查,發現潛在風險並及時通報和督促整改。 3.合理安排人員活動。 在保證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組織一定規模的集體活動。 在校期間,引導學生引導學生不坐,不工作,不打架,保持安全的社會距離。 4.科學佩戴口罩。 學生應備有符合一次性醫用口罩標準或防護水平相當的口罩。 低風險地區的學生不需要在校園戴口罩。 5.中小學校在教室、操場、廁所、食堂、宿舍等場所要配備足夠的洗手設施,並確保運行正常。指導教職工和學生搞好手衛生,飯前,便後,接觸垃圾後,下班返回後,使用體育器材,電腦等公共物品後,接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觸可疑汙染物品後。 用流動清水和洗手液(肥皂)用適當的洗手方法洗手,或用快幹手消毒劑搓手。 6.學校應當加強對食堂的清潔消毒和衛生安全管理工作。 飯前半小時消毒餐區的桌椅,地面和空氣,通風。 在你面前張貼海報和標誌時,保持與他人的距離,以避免堆積飯菜,減少談話。 加強食品(飲)具的清洗消毒,建立專門的衛生管理臺帳,重複使用的食品(飲)具應做到「一人一消毒」。 對廢棄物進行清理,分類,發放。 加強食品物資採購,儲存,加工,銷售等環節的衛生安全管理,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和記錄製度。 食堂工作人員在整個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 7.寄宿制學校應當加強學生宿舍出入管理,實行憑證出入和體溫排查。 加強員工及學生宿舍的通風換氣。 每天對宿舍地面,牆壁,門把手,被褥,課桌椅等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消毒後保持宿舍內外環境整潔,每日檢查並清洗登記。 8.寄宿制學校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應當定期合理安排學生出入校,正常教學期間原則上不得出校。 如需離校,必須嚴格按照請假申請程序,告知家長出行路線和方式。 外出時,按有關規定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 9.開展健康教育與技能培訓。學校應將防治新冠肺炎和傳染病的知識和技能納入開學第一課,使學生和教職工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自我保護。 通過WeChat,校園網,學校交流等方式向師生和家長推送相關知識技能信息,提高師生,家長的傳染病防控意識和應對能力。 10.學校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提醒家長加強自我防護,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做好親子溝通。 建立學生及其家庭成員和相關人員共同生活的健康狀況和風險暴露信息檔案,並向校外學生報告發熱等可疑症狀,家長應及時如實向學校報告並送醫。 11.加強教職員工和學生心理支持疏導。 關注教職工和學生的心理狀況,並通過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開設心理諮詢,發布心理幫助線等方式給予適當的心理幫助。 對於教職工和未能及時開學的學生,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12.加強學生近視防控。流行期間,學生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使用過多,近視發生和進展的風險增加。 學校,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注意近視的防控。教師在教學中應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減少在線教學和作業時間。。 13.學生在上、下學途中儘量做到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 最好步行、自行車或私家車往返學校。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校車時,應注意個人防護,不與他人交談,與他人保持合理的間距,儘量避免在途中用手觸摸公共運輸工具上的物品。當你到達學校或放學回家時,及時洗手。 14.注意教職員工防護。教師在教學時不需要戴口罩,校門口門衛,保潔員及食堂工作人員應戴口罩。 食堂工作人員應穿工作服並保持清潔,定期清洗消毒。 妥善保管消毒液,並標識清楚,避免誤食或燙傷。配製和使用化學消毒劑時,清潔消毒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 15.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教職員工開學前自願接受核酸檢測。 (三)重點環節管控 1.校園封閉管理要做到專人負責、區域劃分合理、人員登記排查記錄齊全。校門附近設置臨時等候區。 入校時如出現發熱,乾咳等可疑症狀,應由專人帶到臨時等候區,測體溫,及時與家長聯繫,按規定程序處置。 2.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 加強教室,食堂,宿舍等重要場所的清潔消毒,供學生集中洗漱,加強物體表面清潔消毒,並做好日常消毒記錄,徹底清理衛生死角。 3.加強各類學習、工作、生活場所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30分鐘,如使用空調,應當加強空調系統供風安全管理,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 4.加強飲食飲水衛生,每日做好對飲水設備、洗手設施、餐車和餐具等物品的清潔消毒。 加強垃圾分類管理,日產日清。 三、應急處置 (一)學校所在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發生變化時,應當按照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執行相關防控措施。 (二)教職員工或學生每日入校前或在校期間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學生應當及時報告班主任,教職員工應當及時告知醫務室,第一時間採取隔離措施,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去定點醫院就醫。 沒有醫療診所的學校,應當聯繫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處置。 (三)教職員工或學生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學校在疾控機構指導下處置或啟動應急處置機制,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等工作。 對共同生活,學習一般聯繫人必須進行風險提示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必須及時就醫。 (四)學校對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的教職員工和學生,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 教職工和學生病癒後,回校檢查當地有資質的醫療單位出具的證明。 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技術方案(更新版) 為指導託幼機構加強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壓實託幼機構常態化防控主體責任,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實「四早」防控措施,精準防控,制定本技術方案。 一、開園前 (一)制度要求 1.各地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風險級別和疫情應急響應級別調整情況作出科學開園的決定。。 師生回園嚴格按照託幼機構的通知和安排,確保身體健康後方可回園。 外教和學生未經託幼機構通知不回園,新生不報到,嚴格遵守當地規定後入境。 2.託幼機構主要負責人為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託幼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責任分解、任務落實和督促檢查。 開園前必須做好應急演練,細化防控措施。 3.託幼機構應當制定專門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制度。 包括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跟蹤登記制度,復檢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制度和預防接種檢查制度等。 4.託幼機構應當加強與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控機構、就近定點醫療機構、轄區婦幼保健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溝通協調,配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防聯控。 形成教育與衛生部門的合力,建立託幼機構與教育部門,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疾控機構的「點對點」協調機制。 確保防控行動全覆蓋,對園前託幼機構進行檢查和培訓。 (二)保障要求 1.開園前應當對園內環境和空調系統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對戶外大型玩具、門把手等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對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間等各類生活、工作場所開窗通風。 2.設立觀察室或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設置提醒標識,應當有單獨使用的衛生設施設備,配備專人負責。 3.做好洗手液、速幹手消毒劑、消毒劑、兒童口罩、手套、體溫計、嘔吐包、紫外線消毒燈等防疫物資的儲備,洗手處配備足量的洗手用品。 建立環境衛生清潔消毒管理制度,有專人負責託幼機構的全面清潔消毒工作。 4.託幼機構教師做好幼兒返園前14天每日健康狀況、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等統計,與家長密切聯繫,向衛生保健人員進行報告。醫護人員每日掌握教職工及幼兒的健康狀況,全體教職工開展防疫制度,個人防護消毒等知識技能教育。 5.督促家長每日做好幼兒健康監測和行蹤報告,並如實上報託幼機構,確保開園前身體狀況良好。 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在開園前至少14天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和跟蹤報告並上報園方。 。 開業前,家長準備好幼兒保育和保護材料,減少到人多的地方旅遊。 二、開園後 (一)入園時管控 1.登記排查入園,做好健康觀察。 。 工作人員和幼兒在入園前應每天測體溫,無發熱,乾咳等症狀。。工作人員在早晚檢查時應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父母不接孩子。 2.根據託幼機構班級和人員情況,安排各班級錯峰、錯時入園和離園,並要求家長嚴格執行,防止人員聚集。 園口設置1米線隔離帶。 (二)入園後管控 1.嚴格日常管理。堅持「一日三報」制度和晨中晚點名制度,掌握教職工和幼兒每天的動態和健康狀況,加強教職工和幼兒的晨午檢,實行「日報表」和「零報表」制度,向主管部門報告。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工作人員和幼兒及時進行約談,登記,上報。 2.建立幼兒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員及相關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報告制度,每日由家長向主班老師報告。 3.以班級為單位實施最小單元群體的室內活動管理,避免各最小單元群體之間在活動、遊戲、吃飯、午睡等環節的交叉碰面,同時教師要相對固定,減少在不同單元群體之間流動重疊。避免各種聚會活動。 4.做好幼兒手衛生。 教育幼兒避免手接觸口眼鼻,注意咳嗽禮儀。 進園後洗手,吃飯前,睡覺前和睡覺後,從外面進入房間,玩耍前和玩耍後,觸摸汙漬後,吹鼻後,打噴嚏後用手捂住口鼻後,手髒後。 用洗手液或肥皂徹底洗手,按正確的洗手方法在流動清水下徹底洗手,或用快幹手消毒劑搓手。 確保操場,廁所,食堂,班級等場所或附近洗手設施正常運轉。 5.為幼兒提供均衡膳食。 根據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每日提供充足的新鮮果蔬和乳製品,適量的肉類,禽類,蛋類,魚類等動物性食品,保證多種食物種類。 嚴格進貨渠道,嚴格食品質量控制,嚴格執行食品檢驗記錄製度。 6.加強幼兒體格鍛鍊安排。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安排適當的體育鍛鍊內容和形式,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3歲以上的幼兒至少1小時以上的中等及以上體育活動。 7.嚴格落實託幼機構工作人員個人防護措施。幼兒應在充分保護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離開家園到託幼機構,不因其特殊生理特點建議在幼兒園期間戴口罩;託幼機構教師,值班人員,保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應戴口罩,做好手衛生。食堂工作人員還應穿工作服,保持工作清潔。 8.通過多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幼兒和家長開展預防新冠肺炎的宣傳教育。教育幼兒正確洗手,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9.託幼機構醫務人員應當加強對幼兒計劃免疫接種提醒。 兒童保育機構可主動或在父母自願的基礎上,組織工作人員和幼兒接種流感疫苗。 (三)重點場所防控 1.加強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室、洗手間等)地面和公共區域設施清潔。 保持環境整潔,定期消毒,每日記錄。 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床欄等的高頻接觸面。 用有效的消毒劑。 需加強玩具,毛巾及幼兒用品消毒。 2.加強對各類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教師辦公室、音樂室、洗手間等)通風換氣。 每天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也可採用機械通風。 如果使用空調,應保證空調系統的送風安全和足夠的新風輸入。 3.加強飲食飲水衛生。做好餐車,餐(飲)具清潔消毒工作。 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服應定期清洗消毒。 。 4.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廢物日產。 垃圾容器清潔消毒。 三、應急處置 (一)入園前和在園期間,教職員工或幼兒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當立即報告,採取居家觀察、就醫排查或隔離措施,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二)教職員工和幼兒中如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託幼機構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在疾控機構指導下採取相應疫情防控處置措施,並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排查管理等工作。 對共同生活,學習一般聯繫人必須進行風險提示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必須及時就醫。 (三)託幼機構要安排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和幼兒家長進行聯繫溝通,掌握其健康狀況。 病癒後,工作人員和幼兒回校檢查當地合格醫療單位出具的證明。 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技術方案(更新版) 為指導高等學校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壓實高等學校防控主體責任,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實「四早」防控措施,精準防控,制定本技術方案。 一、開學前 (一)學校的準備 2.嚴格落實轄區黨委和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學校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責任。 。 3. 建立完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教育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促進學校與疾控機構,附近定點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溝通協調,配合當地街道(鄉)、社區(村)等有關部門積極開展聯合防治,衛生行政部門要提供專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服務,形成教育、衛生、學校的「點對點」協調機制,家庭和醫療機構以及疾病控制機構、監測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業務指導、培訓、巡查全覆蓋。 4.學校提前熟悉掌握當地醫療服務預案,根據本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和學生來源特點,制定具體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細化各項防控措施。 學校醫院,醫療診所等要充分發揮疾控機構,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繫。 開學前,要與當地社區,公安部門,醫療機構,疾控機構進行防控應急演練。 5.提前做好消毒劑、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儲備。 在校內設置(臨時)隔離室,相對獨立,遇有發熱等症狀立即臨時隔離。 安排專人負責學校衛生設施管理,衛生安全,監督落實。 培訓學校衛生管理員,志願者,宣傳員等校園防控隊伍。 6.開學前對校園開展全面的環境衛生整治,包括教室、食堂、宿舍、圖書館等所有場所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對校園內使用的空調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 7.組織對教職員工及學生開展防控法規和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及時關注教職工和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 8.做好新生入學防疫準備。 做好預案和衛生提示,開展新生及家長防疫知識宣傳和防護指導。 統一安排新生接送,報名,報名等環節的防控措施。 (二)學生和教職員工的準備 9.做好自我健康監測,開學前進行連續14天每日體溫測量,記錄健康狀況和活動軌跡,並如實上報學校。 10.及時掌握學校的各項防控制度和本地及學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勢、防控規定。 個人防護和消毒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注意合理休息,均衡營養,加強鍛鍊,保證返校前身體健康。 11.學校正式確定和通知開學時間前,學生不得提前返校。 來自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和工作人員在返校時,必須在一周內向學校提交核酸測試報告。境外師生未接到學校通知一律不返校, 返校時,按相關要求出示核酸檢測證明材料。 二、返校途中 (一)返校途中要隨身攜帶足量的口罩、速幹手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手衛生。 (二)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儘量減少與其他人員交流,避免聚集,與同乘者儘量保持距離。 避免直接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後及時洗手或用手消毒劑清潔。 (三)如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發熱、乾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應當及時就近就醫,如在飛機、火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上,應當主動配合乘務等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防疫管理等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學校。 三、開學後 (一)學校管理要求 1.嚴格日常管理。 堅持執行學校傳染病報告制度,疾病缺勤追蹤登記制度。 每天跟蹤員工和學生,並跟蹤缺勤、早退和請假情況。 加強對秋季流感,溫特等高發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和處置。 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體魄為出發點,重視提高學生的健康素養和自我保護能力。 定期開展防疫培訓,檢查和調查,把防疫工作作為學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內容。 2.聚集性活動管理。 根據校園情況,合理設置人員密度,儘量實行最低單位群管理,在校園,專業,建築,年級,班級等單位開展學習,生活,體育等活動。 開放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體育場館等公共空間。 加強各類聚集活動的管理,大型室內聚集活動無必要且不組織。 3.進出校登記制度。 關閉校門,教職工和學生進入學校時嚴格進行體溫測試,檢查衛生規範,確保教職工身體健康。 學校應加強對外銷售和送貨人員的檢查、登記和管理,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4.教室衛生管理。 加強室內通風換氣,保持教室清潔衛生,及時清理垃圾。 公共區域高頻接觸面的日常清潔消毒,如門把手,桌椅,講臺,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 如採用空調,應保證送風安全。 5.食堂衛生管理。 採取錯峰就餐,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排隊。 建立食品衛生管理臺帳。 。對就餐區域內的桌椅,地面,餐飲具,炊具進行清潔消毒。及時清理收集剩餘垃圾。 6.宿舍管理。學生宿舍嚴禁進入。 安排專人負責宿舍衛生管理和檢查。 學生不集合,不參觀宿舍區。 宿舍應經常通風清潔,保持廁所清潔衛生,洗手良好。 清理垃圾,每日公共區域消毒。 7.工作人員防護措施。 學校(樓)門衛,保潔員,食堂工作人員工作期間應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員應穿工作服,並定期保持清潔消毒。 8.健康教育課堂。 納入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教育。多方面提高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預防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引導師生主動接種流感疫苗。 關注學生心理,為師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二)學生管理要求 1.學生到校時,應當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安全有序報到。 入學時,接受溫度測試,主動出示健康守則,合格後方可入學。 無特殊情況,儘量避免接送人員進校園。 2.在校期間,自覺按照學校規定進行健康監測。 注意眼睛衛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 保持宿舍清潔,個人衛生,定期晾曬,洗滌被褥和個人衣物。 3.嚴格遵守學校進出管理規定,儘量減少出校,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 校園內學生和教師不戴口罩。 四、應急處置 (一)學校所在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發生變化,應當按照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執行。 (二)學生和教職員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當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學生應當及時報告輔導員,教職員工應當及時報告校醫院。學校及時安排臨時隔離室進行觀察,指定專人負責對隔離人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和指導。沒有學校醫院(醫務室)的學校,應當到附近的社區或者其他醫療機構進行適當處置。 (三)如發現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學校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第一時間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對共同生活,學習一般聯繫人必須進行風險提示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必須及時就醫。 (四)學校對接受隔離醫學觀察的學生和教職員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 教職工和學生病癒後,回校檢查當地有資質的醫療單位出具的證明。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編輯 劉瑾陽 來源 大眾日報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中小學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馬上就要開學了!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師生進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學生在校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鬧……戳圖了解中小學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via 人民網)
  • 中小學秋冬季疫情防控
    中小學秋冬季疫情防控】①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②師生進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③學生在校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鬧…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指導中小學校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 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發布
    為科學指導高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全市秋季開學暨秋冬季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
    8月27日,市教育局組織召開全市秋季開學暨秋冬季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處置工作指揮部第23次視頻會議和《青海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中小學和幼兒園秋季開學工作的通知》精神,安排部署秋冬季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和秋季開學重點任務。各縣區教育局局長,省屬市屬中小學校、民辦學校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 @託幼機構 最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印發
    @託幼機構:最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印發為科學指導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8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 | 秋冬季校園師生個人健康防護指南
    秋冬季校園師生個人健康防護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了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指導相關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各個教育階段的師生要遵守學校的防控措施,並做好自身健康防護。高等學校高校學生在校期間,自覺按照學校規定進行健康監測,做好個人衛生,儘量減少出校,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在校園內的學生和授課老師,可不戴口罩。
  • 建新醫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秋冬季應急預案演練
    建新醫院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秋冬季應急預案演練 2020-10-1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發布
    為科學指導高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發布
    為科學指導高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維揚實驗小學進行秋季開學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
    2020年8月31日下午,我校對教職員工進行了秋季開學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培訓。培訓由王春芳主任主持。她首先向老師們解讀了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然後對學校新修改的《兩案九制》和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流程及細則進行了進一步強調,最後重點講解了學校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日流程,從重點人員管控到晨午檢工作,再到通風消毒、應急處置,幫助老師們熟悉流程,並能按流程工作。
  • 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發布
    為科學指導高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紮實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秋冬季節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疫情防控面臨巨大挑戰,為切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10月22日,南寧市婦幼保健院組織門診部醫務人員召開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強化培訓會,集中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 教育部組織制定中小學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新蔡同安醫院召開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_駐馬店網...
    》精神,為了有效防範和積極應對2020年秋冬季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好該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2020年9月14日下午,熊新華院長主持召開了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會議。加強發熱門診閉環管理,完善工作流程。落實首診負責制。
  • 中小學校:最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印發
    「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兩部門組織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北京市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學校衛生中心等單位對前期制定的相關技術方案進行了修訂更新,形成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最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印發
    為科學指導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我們組織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北京市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學校衛生中心等單位對前期制定的相關技術方案進行了修訂更新,形成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 米強一行到天宮廟幼兒園督查新冠肺炎及冬季傳染病防控工作
    12月17日下午,船山區教體局黨委書記、局長米強一行到天宮廟幼兒園對新冠肺炎及冬季其他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  督查組一行對天宮廟幼兒園疫情防控、冬季傳染病預防的各項工作制度、應急預案、應急演練情況;學校晨午檢、因病缺勤、病因追蹤、消毒消殺等傳染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以及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情況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了解,並對班級防控工作進行了隨機抽查
  • 學校最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印發
    、中國疾控中心學校衛生中心等單位對前期制定的相關技術方案進行了修訂更新,形成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和《託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 重要 | 最新版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印發
    為科學指導高校、中小學校和託幼機構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日前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中小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 泗洪縣峰山醫院召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會議
    9月24日下午,峰山醫院召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會議。峰山醫院院長王傑主持會議,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醫院全體成員20餘人參加會議。會上,院感科科長宋體毅傳達泗洪縣秋冬季疫情防控督查會議精神,反饋了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