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園區是園區改造升級的必然選擇

2020-12-23 澎湃新聞

智慧園區是園區改造升級的必然選擇

2020-11-24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園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隨著全球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也對園區的建設、運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結合新理念、新技術的智慧園區應運而生。

傳統園區重投入輕實效

近幾年,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如雨後春筍般地興起,在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在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缺乏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建設是智慧園區的基礎,所有的建設都圍繞著「智能」二字。傳統園區由於缺乏「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發展現狀。在傳統園區裡,從攝像頭數據到環境、物流、車輛、人流數據等,都是相互孤立的收集與輸出,無法進行主動判斷與整體判斷。缺少統一數據處理、主動服務的AI大腦,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智能。

·能源消耗大

我國工業園區發展至今,其能源系統依然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傳統能源的使用比例過高,給園區節能減排帶來了巨大壓力;同時,管理方式粗放,管理平臺覆蓋率低,數據變量大,存在管控盲點,且對能源的使用情況難以實時掌控和直觀呈現;此外,新能源應用比例不高,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識不足。

·網絡承載能力不足

園區網絡是實現快速穩定連接的關鍵,但隨著VR、高清視頻等數據密集型應用的興起,園區內人臉識別系統等智能應用不斷湧現,傳統的銅纜網絡已經無法滿足Wi-Fi等新技術對數據的需求。尤其是數據中心的演進和企業雲化的加速,仍有可能遠超傳統園區網絡的承載能力。很多園區網絡往往由客戶自行設計和建設,缺乏敏捷性,無法快速實現網絡轉型。

基礎設施智慧化,管理效率更高效

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的園區管理方法由於通信容量小、自動化程度低等局限,已無法滿足和吸引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那麼,未來園區數位化應如何規劃?一起來看看烽火園區是如何建設的,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效益。

·智慧管理平臺

烽火園區以Filink平臺(Filink基礎設施統一物聯管理平臺)為核心,全力打造城市多級感知的產品生態。Filink平臺可通過接入路燈、杆塔、人井、光交箱等各種基礎設施設備,及時準確的掌握城市脈搏。同時,藉助其高效穩定的連接、全生命周期的設備及人員管理,園區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構建各種創新的物聯網應用場景。

烽火園區內的多功能智慧燈杆FitPole產品作為一個綜合性載體,通過NB-IoT、PLC電力傳輸、無線通信等物聯網技術收集各類燈杆掛載設備的離散數據,統一數據標準,形成底層開放與共享的資料庫,可滿足園區管理、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應急指揮等需求,並由Filink平臺統一管理,充分體現了「一站多用,多管合一」的設計理念。

·智慧能源系統

烽火智慧園區能夠基於園區人口數量、環境、天氣預報等方面,結合各區域用能特點、趨勢及動態人流的負荷預測,並通過供能側與耗能端系統和設備的一體化聯調聯動,提升能源系統整體能效水平。在停車場等公共區域,智能紅外感應燈具能夠根據人/車靠近自動控制照明亮度,無人/車時則採用節能模式,還可分時段自動控制。烽火園區通過智慧能效監控和節能管理,降低了能源在動態調整、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運營管理的人力物力,提升了用能效率和經濟性。

·超寬、泛在、開放、隨需的園區網絡

烽火整個園區採用了萬兆網絡(千兆接入、萬兆匯聚)的核心架構,接入到匯聚層完成全光覆蓋,實現一張光網絡,三網合一,可滿足不同規模用戶的企業寬帶、語音、視頻、Wi-Fi覆蓋需求,各業務高質量體驗且互不幹擾,同時還可滿足其他弱電系統業務。除此之外,系統還採用OLT搭載ONU二層扁平化網絡,安全穩定,易於部署,方便日常運維管理。該系統綠色節能,環境影響小,適用於FTTB、FTTO等多類型場景,滿足未來大帶寬、多業務演進需求。

為確保網絡穩定運行,烽火還開發了更加全面高效的自動化巡檢工具——PTN/IPRAN巡檢工具V2R2,給網絡提升了AI能力,解決了光網絡運維中的告警定位和故障排查難、OSNR檢測與評估差等問題。使園區網絡運維提質增效,構建了全新的智能運維體驗。

建設智慧型園區,構築城市的基石

烽火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建立的多類型信息化應用平臺,包括園區綜合管理平臺、大數據分析展示平臺、智能化運營管理平臺、智慧建築其它應用等,支持多方面的客戶要求。同時,還擁有全面的自研自產設備,從諮詢設計、客戶培訓、集成總包、交付運維幾個方面提供本地化、一體化集成服務。通過平臺+生態的理念,連接智能設備系統,提供基於客戶需求的個性化智能SaaS應用,實現空間智慧化、企業智慧化、社群智慧化、產業智慧化,從而提高產業園區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入駐企業員工的生活及工作體驗,實現多方共贏。 

智慧園區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基本組成單元,也是綠色建築、智能建築的終端實現載體。烽火將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不斷優化解決方案,助力客戶打造更具區域影響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體系。

關鍵詞 >> 智慧園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相比傳統園區三大短板,智慧園區的優勢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園區不斷的創新,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園區快速崛起,「智慧化」不僅提升園區的吸引力,而且促進園區可持續發展。傳統園區的三大短板01效率低下通過傳統人工管理方式去管理園區繁瑣的事項,過度依賴人工管理,耗費時間長運營效率低下,造就應用成本高,出錯率高等諸多問題,呈現園區缺乏「智慧化」的管理
  • 數位化升級,縱行科技聯合Aden打造西部智谷ZETA智慧園區
    【摘要】 縱行科技聯合Aden埃頓集團通過搭建ZETA 物聯網專網及配置ZETA 智能感知單元對四川成都西部智谷智慧園區進行數位化改造升級
  • 大慶產業園區最終指向:高度融合的「4.0園區」
    這是智能製造產業園,今後將承載高新區的智能製造產業,同時也是外包園發展數字產業,推進信息產業對傳統製造業升級改造的重要載體。  一位從事多年節能技術研發的創業者早早就預定了智能製造產業園的一塊辦公區,然後一邊忙著對接資源,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一方面展開股權融資的對接。
  • 華為攜金蝶我家雲:智慧園區的思考與智慧
    疫情「催化」數字經濟提速    智慧園區的「新」思考    我們可以發現,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的作用被激發出來,數位化轉型程度高的企業在危機之下往往表現得更好,隨著數字時代的加速到來,數位化轉型或已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 「雲+數據」如何幫助園區智慧升級?七牛雲X城士科技找到了答案
    傳統工業園區大多是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貢獻力量,但在產業升級和數位化的浪潮下,這些園區的智能化、數位化升級往往非常緩慢。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企業想到了利用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對傳統園區進行改造,以實現對園區管委會及入駐單位、科研高校等進行智能化管理。
  • 智慧園區有哪些發展趨勢?
    1、智慧園區的發展趨勢為全過程、全要素和全方位都需要融入數位化技術與手段,「全過程」即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不同階段的智慧化應用;「全要素」即人、車、物、環境、能源、事件等園區管理要素升級改造。2、中關村軟體園智慧園區五大應用場景,即智慧慢跑道、智慧導覽、智慧電子站臺、4D+VR駕乘體驗、無人車應用,這些都是創新方面的具體體現。此外,中關村軟體園即將打造的智慧電子站臺,也會給人帶來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通勤車、擺渡車到哪兒了?通過智慧電子站臺一看便知。園區的無人車、自動駕駛車輛也可以通過智慧電子站臺進行預約。
  • ...十四五」打造「工業4.0」園區、科創園區、美麗園區、智慧園區
    陳挺晨:以環保整改為契機,在「十四五」打造「工業4.0」園區、科創園區、美麗園區、智慧園區 2020-11-06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智慧園區發展新模式 引領園區智慧產業新發展
    論壇圍繞「創新引領、轉型發展」主題,對信息網絡技術支撐下的智慧園區發展思路和建設模式進行了富於建設性的探索和前瞻性思考。市經信委劉健副主任出席會議並致辭,上海市智慧園區發展促進會、上海聯通、錦和商業圍繞智慧園區標準、公共服務平臺、智慧園區規劃與建設、智慧園區整體解決方案等作了主題演講。
  • 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智慧園區概述: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充分運用IoT、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建設園區智能化基礎設施、打造園區數位化管理體系、推進園區生態化產業運營,以「智能化+數位化+生態化」為核心規劃理念,打通產業鏈,完善服務鏈,豐富配套鏈,構建三鏈合一的智慧園區產業生態圈,實現園區、企業、服務機構及人員等協同發展,互惠共贏。
  • 引領智慧園區發展 中關村軟體園全面提升園區智慧管理水平
    產業園區作為產業高度密集,人才聚集地,具備向外價值輸出的集能化屬性。一方面帶動著地區稅收幅度,促進著地區經濟效益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地區高產能、高價值的集中化呈現。如今,5G、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關鍵技術均已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建設智慧園區的技術條件基本成熟,業界也邁入了智能化建設的階段,園區管理與運作模式也得到徹底的變革。這是產業園區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將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當前,園區企業逐漸向高新企業、新領域、專業性行業發展。
  • 在柏林總部,西門子將打造怎樣的未來智慧園區?
    從封閉的百年工業區到開放的智慧園區從「 Siemensstadt 1.0」到「 Siemensstadt 2.0」西門子規劃在德國最古老的工業區建造一座新城:Siemensstadt 2.0,將其從一個封閉的百年工業區變成一個開放的智慧產業園區。
  • 東莞道滘:精細化管理園區升級改造
    據悉,今年以來,道滘以「繡花功夫」,「管」出城市生活新面貌,「繡」出百姓生活新家園,努力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提檔升級,重點通過鐵腕拆違、三清三拆三整治、「屋頂革命」、提升工業園區環境等工作,助力城市品質的提升,讓百姓生活更舒心、更幸福。
  • 智慧園區解決方案:規模龐大的智慧園區是如何實現數據化管理?
    產業園區作為產業聚集的載體,既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升級的空間承載形式,又是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標誌。由於產業的高度聚集與規模化發展,產業園區已經成為各地政府重要的經濟發展抓手,也成為提升GDP和稅收的重要來源。
  • Σco時間丨華為攜手金蝶我家雲:智慧園區的「新」思考與「真」智慧
    疫情「催化」數字經濟提速 智慧園區的「新」思考   我們可以發現,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的作用被激發出來,數位化轉型程度高的企業在危機之下往往表現得更好,隨著數字時代的加速到來,數位化轉型或已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 《綠色智慧園區評價標準》正式發布 智慧園區邁入標準化時代
    標準正式發布推動園區生態化、智慧化、標準化發展近年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熱潮席捲全國,集約化、綠色節能化、智慧化成為了各類園區運營和升級的客觀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新一代物聯網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產業應用已日趨成熟,該標準的發布,對促進綠色智慧園區的規範發展和服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實現園區的規劃與設施、管理與服務的合理布局。不僅明確了產業標準,加快行業健康發展,也促進了「綠色」發展在智慧園區領域的推廣應用,構建新型智慧園區。
  • 廣東工業設計城開啟5G智慧園區建設新徵程
    12月9日上午,廣東工業設計城聯合中國電信佛山分公司、華為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慧園區運營服務平臺正式完成交付並啟用,這意味著廣東工業設計城進入「以數據服務主導,打通數據促進產業發展」的產業園區3.0版本發展階段,智慧園區建設模型體系初步建成,未來數位技術將賦能設計城新一輪升級發展。
  • 《智慧園區應用與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客觀分析了我國智慧園區發展現狀,梳理了智慧園區平臺架構和關鍵技術,全面總結了園區規劃、建設、運營、設施和服務全過程的智慧化應用,提出了智慧園區未來發展態勢,介紹了智慧園區建設中湧現的最佳實踐,呈現了具有代表性的園區建設實景。尤其在園區建設進入以科技創新為增長動力源、構建可持續發展智慧園區的新階段,報告為智慧園區的實施與建設提供了系統性的方法和實踐指導,可謂是應運而生。
  • 「FE智慧園區」智慧園區2022年市場規模或逾3000億元
    智慧園區2022年市場規模或逾3000億元智慧園區是在園區全面信息化基礎之上實現園區的智能化管理和運營,是信息化不斷縱深發展的綜合性表現。據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研究中心測算,2020年我國智慧園區市場規模將達到2417億元,同比增長6.5%,受整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園區智慧化建設投資帶來一定波動,近兩年智慧園區市場增幅略有收窄。
  • 揚名街道園區改造煥發新活力
    但如今,這一片老廠房徹底改變了模樣,昔日冷落蕭條的園區已實現滿租,入駐企業產銷兩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聚集的都是電子科技類企業,園區集群效應日趨明顯,經濟效益逐年提高。&nbsp&nbsp&nbsp&nbsp電子設備產業園佔地27.62畝,園區廠房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由於招引項目產能落後、經濟效益低下,後被陸續清退。
  • 重慶啟動智慧園區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今年已建成15個智慧園區
    重慶日報記者12月21日從全市智慧園區工作推進會獲悉,目前我市已啟動智慧園區管理服務平臺建設,今年已建成15個智慧園區。當前,全市工業園區建設進入提檔升級、創新驅動、特色發展的新階段,以智慧園區建設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成為全市園區提檔升級的關鍵。「下一步,全市智慧園區管理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後,可對全市工業園區經濟運行、環境保護、項目建設等方面實行統一監測和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