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打著每年獲益200萬幌子招代理商(圖)

2020-12-25 央視網

網站打著每年獲益200萬幌子招代理商(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8日 11:15 來源: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中國教育發展網目前仍在招募加盟代理商。 郝思茹/攝

  一家名為中國教育發展網的網站,聲稱能提供大型網絡家教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的VQ視頻系統,學生可以面對面地接受老師的輔導。該網站打著每天有6.5萬位名校老師在線、每年「最高可獲益200萬」的幌子在全國招募代理商。而記者調查發現,該「網絡家教平臺」根本無法實現面對面授課,同時,不僅上線老師數量寥寥無幾,而且這些「名校老師」大部分是在校大學生。一些代理商認為該網站有欺詐嫌疑要求退還代理費,在與該網站的運營商——北京金學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公司多次交涉未果後,打算通過起訴解決。

  目前,宣武區廣安門內派出所已介入調查此事。

  年賺200萬 陌生來電邀請加盟網絡家教

  天津代理商任先生是2006年9月底加盟中國教育發展網的。任先生稱,2006年9月底的一天,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在電話中自稱是北京金學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並稱該公司能提供大型網絡家教服務平臺,利用該平臺的VQ視頻系統,學生可以面對面地接受老師的輔導,該網站在向全國招募代理商,希望任先生加盟。

  任先生說,對方第二天便發來宣傳材料。「上面寫著最高可獲益200萬,如果向學生推廣3+1VQ視頻產品,還能按照產品銷售額的20%拿提成。」任先生說,他上網發現確有這樣一個網站,該網站還聲稱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全國代理商大會。任先生於是一次性付清了4000元代理費,成為該網站的加盟代理商。

  記者登錄中國教育發展網看到了該網站的宣傳內容「誠邀加盟代理,承辦費:郊縣為3000元/年、區級為4000元/年、省會級為4萬-6萬。預計最低收益每年獲益12萬,最高可獲益為200萬。」而該網站的首頁就有「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辦全國網上輔導高層研討會」的字樣。

  承諾變質 「名校老師」多是在校大學生

  「籤訂協議後,我又按照對方的要求購買了20套視頻產品。」任先生說,他花了近1000元印製宣傳冊開始做宣傳,並以10元試用卡的形式向學生推廣3+1產品。「試用卡的成本低,可以先吸引部分學生上網體驗。」他說,可凡是購買試用卡的學生,使用後都反映上線後根本找不到所需要的老師,並要求退錢。「結果試用卡統統被退回來了,我們當初在總部購買的20套產品一件也未能賣出去。」任先生說。

  「我開始也不相信,便用該網站給代理商的測試號上網驗證。」任先生說,他連續登錄近一個月發現,該網站最多的時候每天也只有20位老師在線,通常能在線的老師只有六七位。他與在線老師交流後得知,這些在線老師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這和當初宣傳資料上「6.5萬位名校老師在線」的承諾完全不符。

  「我上線呼叫時,多半是無人應答的狀態,偶爾有人回答也只是一些在線的大學生。」另一位河南的代理商說,他和對方簡單地交談後得知,某些學生還在上大一,是第一次做家教,對授課知識根本不精通。

  涉嫌作弊 老師不知道自己是網絡家教

  「我在該網站的教員簡歷庫查找,無意中查到河南周口實驗小學於老師登記的信息。」河南的一位代理商說,當他見到於老師本人才得知,於老師從來沒聽說過該網站,也從未在網上進行註冊和任何在線輔導。「我當時很氣憤,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他說。

  記者上網查詢後發現,河南代理商所說的於老師一直顯示在線。網頁中的資料還顯示,於老師為高級教師,按2元/分鐘收費,首選教授科目為小五語文。而記者凌晨4點再次打開該網站時,發現與於老師一同顯示在線的還有1350位老師。「難道這些老師晚上都不睡覺嗎?」據一位知情人說,這是後臺伺服器設置的緣故,網站運營商可以把後臺伺服器都設置成老師在線的狀態。

  多次往返 十幾名代理商要求退還費用

  「該網站無法實現當初的宣傳承諾,我覺得這樣對我們代理商是一種欺騙。」天津的任先生氣憤地說,去年12月27日他第4次來到北京要求與該網站解除協議並要求退還代理費,並支付他往返的路費。

  任先生說,在該網站總部他還遇見了十幾名也來要求退費的代理商。

  「你們不退費用也行,但是必須保證每天至少得有1200位老師在線,而且要再籤訂一個保證書。」他說,他們要求退費未果於是提出了這樣的條件,可是對方卻未做出任何承諾。「最終,對方答應會在1月底前將代理費退還給我們。」鄭州一位姓薛的代理商告訴記者,為了討要代理費,他已經來回跑了5次,現在他只得又返回老家等消息。

  在這些要求退費的代理商自發組建的QQ群裡,記者通過聊天得知,這些代理商都對該網站的可信度提出了質疑,其中廊坊的一位代理商已經向警方報案。「當初網站承諾讓我們於去年10月30日參加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辦的全國連鎖家教大會。」一位丹東的代理商說,會議時間已經變更了4次,到現在也沒開。

  說法 面對面視頻授課目前還無法實現

  記者致電全國十佳網絡學校——101遠程教育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教學平臺中目前還沒有面對面的視頻教學服務項目,都是學生事先寫好問題後,老師在合適的時間回答。

  「實現面對面授課是很難的。」他說,面對面輔導是要根據雙方的時間來安排的。現在學生的學習任務都很緊,很難再騰出時間來,而教師也不可能保證隨時在線。

  該工作人員說,網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而在校大學生往往對國家的教學大綱不了解,缺少教學經驗。他們在為其他學生進行輔導時,往往注重的是答案,這樣的輔導對學生是不負責任的。

  對於收費的問題 國家有統一規定

  據北京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李樹芳教授介紹,國家網上教學還沒有正式出現面對面授課形式,都是通過學生事前將準備好的問題在網上發問,老師會在合適的時間進行解答,或者老師將準備好的授課資料,以光碟或其他軟體的形式放到網站上供學生來使用。

  李教授說,對於相關費用問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遠程教育處有統一規定,各網站應該按照相關規定來收取。

  記者體驗 登記註冊後就可做網絡家教

  記者以應聘網絡家教為名來到了該網站運營總部。當工作人員得知記者要做網絡家教時,便打開一個網頁讓記者註冊。「填完之後,我們會在適當的時間進行測試,驗證你是否適合做網絡家教。」工作人員說。當記者詢問如何測試時,工作人員回答,就是檢測你的電腦聯網的速度和語音視頻系統,檢測好之後就可以在網上做老師了。

  「我們會根據你所教的年級來給你定製課時費。」該工作人員說,不需要其他考核,只要你經常上線就可以了,很容易就能在網上掙錢。同時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老師,但是老師之間相互是看不到的,也無法相互交流,而且老師的個人信息都是保密的。

  道出真相 運營商不保證6萬老師在線

  當記者欲以加盟者的身份向該網站的一位負責人諮詢時,該負責人明確表示他們不可能保證每天有6萬多名老師在線。「網絡家教在線授課系統剛剛展開,目前還不夠健全和完善。」他說,去年12月28日總部已經召開會議,並提出了相關的措施。記者看到會議備忘錄中寫道,從2007年1月15日起的一個月內,網站會確保每天200名真實教員在線,並根據實際的上線學生量增加上線教師數量。「我們只是給雙方提供一個教學的平臺,網絡教學上線雙方時間靈活自由,因此我們也無法完全對雙方進行約束。」他說,如果學生所需要的老師沒在線,他們只能通過客服再調其他老師。

  權威說法 網監處稱尚無相關政策規範

  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於網絡家教服務,目前並沒有相關政策進行規範,如果代理商或者學生對某個提供網絡家教的網站不滿,或者懷疑自己受到網站的欺騙,可以直接去當地派出所報案。

  實習生 薛珊 何明

 

責編:多國麗

相關焦點

  • 打著「正能量」幌子製造假視頻,有法管嗎
    男子擺拍「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被下架,但由於目前缺乏對造假視頻的規制,處罰僅限於來自平臺的限流打著「正能量」幌子製造假視頻,有法管嗎閱讀提示男子擺拍「女孩考上清華跪謝父親」視頻引發爭議,而視頻平臺上編造「正能量」的類似視頻不時刷屏。
  • 中紀委機關報剖析趙長青案:打著書法的幌子大肆斂財
    打著書法的幌子大肆斂財到中國書協任職之初,趙長青曾向組織明確表態:自己不是搞書法的,三年內不參加展覽。然而,上任僅三個月後,趙長青就把自己的字掛上了某大型展覽。趙長青善於利用在中國書協任職的便利包裝自己,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名人」,熱衷於以「書法家」名頭出席各類書法活動,得名又得利。
  • 「一切為了您滿意」打著地產中介店為幌子開設賭場,一女子非法獲利20餘萬元被刑拘
    【一切為了您滿意】打著地產中介店為幌子開設賭場 一女子非法獲利20餘萬元被刑拘 原創 梅縣區公安 平安梅縣 平安梅縣微信號 mxga001 功能介紹 推送梅州市公安局梅縣區分局官方消息、通知、動態 收錄於話題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梅縣一女子為牟取非法利益,打著地產中介店為幌子開設賭場抽頭漁利
  • 回收舊衣物內幕被揭,打著「公益」的幌子賺錢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 與如此龐大的存量和增量相比,廢舊衣物的再利用率卻非常低,只有不到1%。 如果我國廢舊衣物全部得到回收利用,一年可提供化學纖維1200萬噸、天然纖維600萬噸,相當於節約原油2400萬噸,超過大慶油田產量的一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萬噸,減少耕地佔用2000萬畝,佔全年棉花耕種面積的30%。
  • 打著幌子悄悄走向群體性免疫
    截至北京時間5月27日9時,中國以外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31萬例。新冠疫情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當成數學問題處理的全球危機,政府把政策看成是解微分方程組。除了少數異類——當然,其中就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大部分政治領導人在應對病毒時堪稱「科學」的奴隸。
  • 禮吧商城"區域代理商"招募突破200區縣
    日前,國內最大的把線上供應商和線下實體店有機融合,讓多方共同組成利益共同體的電商平臺禮吧商城對外宣布,其「區域代理商」計劃在全國範圍內的招募突破200個區縣,這個時間僅用時幾個月。伴隨著禮吧商城「區縣代理商」在新興市場的深耕,當地實體商家實現服務升級,消費者也享受到了「網際網路+免費」帶來的實惠與便利。
  • 女子打著能辦「上海戶口」幌子騙30萬替兒還高利貸
    近三年來,她藉口給別人辦「上海戶口」,騙取多名受害人數十萬元。日前張某梅被寶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早在2015年11月初,張某梅來到寶山區海江路某房產中介公司內,向被害人周某謊稱能幫助其朋友辦理上海戶口,周某信以為真。之後張某梅以此為幌子,於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從被害人周某處騙取錢款10萬元。
  • 打著「鹽改」幌子非法售鹽713噸,景德鎮3人被判刑
    打著「鹽改」幌子非法售鹽713噸景德鎮市首例「鹽改」後非法經營食鹽案判決 三被告人分別獲刑並處罰金◎文/施毅 新法制報記者劉宇琦打著響應「鹽改」的幌子,假冒鹽業公司業務員、謊稱有食鹽批發資質,從鹽業生產企業購進食鹽(該批食鹽為鹽企生產的合格食鹽),非法從事食鹽批發業務。
  • 雞西計程車隊的愛心送考怎麼就被說成是「打著愛心幌子」!!
    雞西市第六屆大型公益活動愛心送考於6月5日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市精神文明辦發啟,雞西新聞傳媒集團、市交警隊以及各計程車隊等多家共同合作參與,走到2018年已是第六個年頭,恰恰在6月6日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愛心行為被說成「打著愛心幌子
  • 幌子!電信詐騙出新招
    近年來,一些騙子打著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幌子,混跡各大微信交友圈,編造各類荒謬理論,使得不少人上當受騙。10月3日,湖北大悟刑警大隊抓獲涉嫌民族資產解凍犯罪嫌疑人盧某(女,58歲),現場扣押作案用人名單、手機及培訓用品若干。
  • 打著掙錢幌子卻深藏套路 網絡副業「餡餅」可能是陷阱
    但與此同時,一些網絡副業打著讓人掙錢的幌子,背後卻深藏套路。很多人本想「網賺」,卻變成「網賠」。「費用一繳完,立即被移出群聊」「只需動動手指,日賺300元不是問題!」在眾多社交平臺、網站上,這樣的招聘廣告時常可見。看視頻、讀小說、走路都能掙錢,簡單、低成本、來錢快的副業總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疫情讓從事旅遊業的蘭倩賦閒在家。
  • 打著掙錢幌子背後卻深藏套路!副業「餡餅」可能是陷阱
    但與此同時,一些網絡副業打著讓人掙錢的幌子,背後卻深藏套路。很多人本想「網賺」,卻變成「網賠」。  「費用一繳完,立即被移出群聊」  「只需動動手指,日賺300元不是問題!」在眾多社交平臺、網站上,這樣的招聘廣告時常可見。看視頻、讀小說、走路都能掙錢,簡單、低成本、來錢快的副業總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 公安部:警惕打著「個性交友」等幌子,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隔空」猥褻等違法犯罪行為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二級巡視員王永明答記者問時介紹,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先後破獲強姦、強制猥褻、猥褻兒童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1.2萬餘起。王永明同時提醒,要警惕不法網絡侵害。近年來,部分不法分子以網際網路為媒介,打著「個性交友」「童星招募」等幌子,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等方式進行「隔空」猥褻的違法犯罪行為有蔓延之勢。
  • 打著網路遊戲幌子賭博 淄博警方輾轉多地打掉7人團夥
    博山警方經過幾個月的偵查,輾轉國內多地,最終打掉了一個打著網路遊戲幌子進行賭博的7人團夥。「淨網2020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淄博市公安局博山分局網安部門在市局網安支隊的支持下,堅持以挖掘線索為先手,嚴肅整治網絡亂象,嚴厲打擊各類涉網違法犯罪。
  • 打著「居家養老」幌子詐騙700多萬 嫌犯回青島自首
    經查,犯罪嫌疑人金某勇在青島某健康管理公司任業務經理期間,夥同他人以居家養老名義,非法吸收近30餘名受害人存款700餘萬元。2018年5月,金某勇所就職的公司資金鍊斷裂,金某勇等公司管理人員相繼潛逃。警方提示,廣大老年人和家屬要提高警惕,遠離此類打著「居家養老」幌子實施非法集資的詐騙行為,防止利益受損。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請及時撥打110向公安機關舉報。[來源:信網編輯:光影]
  • "翻譯官"劇情角色遭吐槽 打著職場劇的幌子談戀愛
    霸道總裁、傻白甜打著職場劇的幌子談戀愛 《親愛的翻譯官》改編自繆娟的熱門網絡小說《翻譯官》,講述了法語系碩士喬菲在翻譯天才程家陽的指導下成長為高級翻譯,兩人也從歡喜冤家變成親密愛人的故事。在宣傳中,《親愛的翻譯官》打著國內首部講述翻譯界生態的電視劇旗號,但劇情更像是打著職場的旗號談戀愛,號稱翻譯天才的黃軒更像高冷毒舌的霸道總裁,號稱學霸的楊冪似乎更像迷迷糊糊的傻白甜。 業內人士評價:一個霸道成了狂躁症的男主;一個行走江湖每一步都犯蠢的女主;兩個人的共同特點是都不幹正經事兒,卻高呼我特別熱愛翻譯事業。更有評論稱,「男主角是霸道總裁不高興,女主角是乖乖小白兔沒頭腦。」
  • 巴黎高等商學院:每年招200人 35%來自亞洲
    有85%是國際學生,每年招200個人,其中35%來自亞洲。就業的狀況是75%在歐洲工作,去年有16%來到亞洲工作。我們全球有4萬校友,這是一個非常團結的團體,而且我們非常看中校友的領導力和軟性技能。  搜狐教育主持人:今年的經濟危機對您學校的招生工作有沒有什麼影響?你們是採取什麼方式應對的?
  • 臺北議員:別打著幌子騙錢,臺灣人民受不了
    徐姓男子稱陳思庭曾與自己洽談房地產投資,並以父親房產被質押為由,向他借了15萬新臺幣的訴訟費,但只還了1萬後,便突然消失不見。 鍾小平嘲諷說,鄭文燦把此事當作政績拿出來炫耀,絲毫不知道自己是被騙了。 同時,鍾小平表示,陳思庭打著川普的幌子在臺灣到處借錢不還,臺灣人民受不了的。
  • 招聘網站,哪個好,我最好!
    總之,那公司的本質就是打著招聘的幌子,拉學員。雖然58同城耳聞能祥,但是個人認為很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高中同學給我推薦了前程無憂。前程無憂,第一次使用感覺還是很優佳。在上面瀏覽了很多出名的公司,比如愛奇藝、藍月亮等等,整體感覺正規公司居多,而且崗位介紹、要求很明晰。
  • 【另一面】走近科學: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
    另一面專題:《走近科學》: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導語:2004年改版以後,央視的科普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