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的時候,我們分文科和理科的,所以有很多同學認為文科就是文史類,理科就是理工類。其實,理工類是理科和工科的合稱,它們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裡說到的「工」,更多的是應用方面的技能,或者說利用基礎理論去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而理學,則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研究和學習。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工學類專業應該如何規劃選科。
工學門類包含哪些專業
根據2020年的大學本科專業目錄,工學下一共含有31個專業大類,232個細分專業,佔全部本科專業的30%以上。2017-2019年期間,就新增了40多個專業,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區塊鏈工程、虛擬實境技術、智慧建築與建造等專業。
工學門類的專業目錄具體如下,我們以專業大類進行了歸類:
首選科目如何選擇
上圖為工學門類下專業的首選科目統計情況,其中首選科目必選物理的8201個,必選歷史的1個,物理或歷史均的429個。
也就是說,首選科目是物理,基本100%覆蓋工學的所有專業;而首選科目是歷史,也可以覆蓋5%的工學類專業。
首選科目歷史能報什麼
我們先對工學門類下的專業大類進行統計:
從統計的表格可知,首選科目是歷史,可以選擇紡織類、建築類、交通運輸類和食品科學與工程類的相關專業。其中,建築學和紡織學,均有接近70%的專業接受首選科目是歷史。
再選科目選什麼
超過90%不提科目要求的專大類:
電氣類、電子信息類、核工程類、機械類、計算機類、建築類、力學類、儀器類、自動化類。
超過80%不提科目要求的專大類:
兵器類、地質類、公安技術類、海洋工程類、能源動力類、水利類、土木類。
要求再選科目的專業:
紡織類、交通運輸類和輕工類專業,90%以上的專業要求再選科目包含化學;材料類、化工與製藥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生物工程類、生物醫學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則有相當部分比例要求選擇化學或生物。
工科門類下,部分專業是可以選擇歷史作為首選科目的,但是這些專業大部分均在再選科目作出了限制,要求選擇化學或生物。
可能選科組合
選科的組合因人而異,一方面要顧及專業的覆蓋比例,一方面要兼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績。如果要報讀工科,對於不同的選科組合,千職鶴建議如下:
一、物理+化學+其他學科
物理和化學的組合,可以覆蓋工學下所有大類90%以上的專業。在專業的覆蓋面上,顯然化學比生物覆蓋得更廣。
二、物理+其他學科
在再選科目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統計出,90%不要求再選科目和80%不要求再選科目的專業大類。因此,如果想報讀工學類專業,化學又不是學科強項的話,進行一定的取捨還是可以的。
畢業生可能從事的工作
1.地礦類:在地質部門、有關礦業部門和工程建設部門的企業、研究院工作。
2.材料類:到冶金、化工等部門的材料研究、設計、生產單位工作。
3.機械類:機械行業的研究、設計、製造工作,以及在其各行各業的機械設計、製造、使用部門工作。
4.儀器儀表類:服務於儀器儀表的研究、設計、製造部門,從事有關儀器儀表的使用、維修和改進等工作。
5.電氣類:適合到電力、機電、鐵道等部門從事科研、新技術開發和應用等工作。
6.電子信息工程類:適合到電子行業、自動化製造業等部門從事設備製造及原材料的開發研製、生產管理等工作。
7.通信工程類:適合到各郵電管理局及公司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經營及管理工作,也可到軍隊、鐵路、電力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
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適合到各系統或行業的相關部門從事軟體開發、經營和維護。
9.土建類:適合到建築部門或鐵道、交通、工礦、國防和房地產開發公司及建築設計院、規劃局等部門從事研究、設計、施工、管理和經營等工作。
10.水利類:去水利規劃、水利工程建設部門工作。也可以到建築、鐵路、交通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
11.測繪類:到專業測繪部門和工農業規劃、城市規劃、國防建設等部門從事測繪工作。
12.化工與製藥類:到化學、製藥工業的生產、設計、科研等部門從事化學和製藥工程、工藝及產品的製造、開發和設計等工作。
13.交通運輸類:到鐵路、公路、水運等單位從事各類運輸及其設備研究、生產及管理工作。
14.農業工程類:到農牧漁業部門及鄉鎮企業,從事生產管理及現代化農業中各種工程措施的開發設計、管理等。
15.林業工程類:到林業部門設計、研究機構中的生產組織管理、工程設計、新技術的開發和經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