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聚會上,長輩們總是會對小孩的面相進行調侃:「眼睛長得好像爸爸,仔細一看,和媽媽也很像。」
再仔細看,大家就會發現爸爸媽媽好像長得也差不多。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夫妻相」,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一起生活很久的夫妻會越長越像,有的甚至像一個模子刻出來一樣,而且這種相似度會隨著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延長而增加。
世界上長得像的人多嗎?
首先,要明確一點,要找到一個基因一模一樣的人,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
愛丁頓就曾提出「無限猴子理論」,認為只要時間允許,多種遺傳基因組合,總能組合出一組和你一模一樣的基因,只是在現實中,概率非常低,幾乎不可能。
退而求其次,找一個和你長得一樣的人,也很難。
2015年一項研究認為,兩個人要在8個面部特徵上完全相似的可能性只有1/135,也就是說,世界上有1/135的概率存在一對長得一樣的人,但是要在馬路上遇到,那麼概率則只有1萬億分之一。
那夫妻之間越來越像,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1、共同性格特徵的吸引
我們總是說,想找個性格互補的人共度一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內心更渴望的是和自己長得像的人,而這種相似度會隨著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延長而增加。
2006年,利物浦大學的科學家們在一項研究中要求參與者觀看男性和女性的個人照片,並判斷他們的性格。參與者不知道照片中誰和誰結婚了,但最終結果顯示,那些在一起時間最長的夫婦被認為有更多相似的性格。
在另一項針對雙胞胎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參與者不僅傾向於選擇基因相似的伴侶,而且發現同卵雙胞胎的配偶也比異卵雙胞胎的配偶更相似。
也就是說,男性和女性最初可能會被個性相似的伴侶吸引,甚至可能天生就會愛上那些在某些方面與我們有相似DNA的人。
2、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影響
研究認為,夫妻之間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趨同」,並開始變得越來越相似。
密西根大學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這個現象,他們分析了新婚夫婦的照片,以及25年後同一對夫婦的照片。
結果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夫婦變得越來越像對方,而且,生活越開心,夫妻之間的身體相似性就越有可能增加。
其中年齡較大的夫婦看起來更像,因為近距離接觸的人會模仿對方的面部表情。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伴侶很有幽默感,經常笑,他或她的嘴角可能會出現笑紋,你也一樣,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模仿行為。
除了行為上模仿,腸道細菌交換也是原因之一。
人體的腸道中有1000多種細菌,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功能,小到消化吸收,大到性格變化,腸道細菌的不同,會導致人和人之間有很大的差異。
而夫妻之間,只要親吻超過10秒,就會互相交換8000萬個菌群,久而久之,夫妻體內的菌群交換,變得差不多,也為夫妻越來越像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3、心理作用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總有人覺得你和某某某長得很像,但是你卻並不這麼認為,最典型的就是說你和你的弟弟妹妹,你們倆不覺得像,但其他人都覺得像,為什麼會這樣呢?
人的面部特徵就這麼幾個,鼻子眼睛嘴等等,每個人都有這幾個特徵,當你的大腦在識別面部時,大腦就如同一個程式設計師,有時它也會偷懶,並沒有對每個面部特徵進行一一區分,而是對整個面部特徵的總和進行了比較,所以在主觀上,就會覺得你和別人長得一樣。
最後
夫妻越來越像,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的。
在世界上,要找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樣的人,非常難,而另一半,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到的和自己更為相似的人,可見是多麼不容易。
如果你已經擁有了另一伴,那你很幸運,找到了世界上和你「相似」的人;
如果你和另一伴有夫妻相,那你很幸福,因為越幸福越像;
如果你還是單身,那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