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編劇:寫這個本子,我曾經數度崩潰

2020-12-25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三十而已》又又又上熱搜了。繼「三十而已 代入感」、「顧佳顧學」等話題後,「陳養魚許放炮梁海王」、「唯一的好男人是許子言」於近日登上微博熱搜。一天N個熱搜,劇中人物被挨個反覆討論,這對一般電視劇而言並不常見。

毫無疑問,這部劇真的火了。數據顯示:迄今為止,《三十而已》收穫了超過20億的全網播放量。而在豆瓣頁面上,它也憑藉精彩的劇情和人物塑造拿下了7.8的高分。其中,超過70%的觀眾打到了8分以上。

不少評論都不吝「溢美之詞」,表達了對該劇的喜歡。

這部劇究竟有何魅力?好評如潮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創作「秘笈」?

近日,《中國電影報導》獨家採訪了《三十而已》的編劇張英姬,聽她聊一聊與《三十而已》的創作故事。

以下為張英姬口述,由筆者整理。

01.過了30歲,我覺得有信心寫寫女人的故事了

我自己在過了30歲、完成了人生不少重要大事後,就覺得好像有信心了,可以寫寫關於女人的故事了。

有這個想法後,就跟檸萌影業那邊聊了一下,給他們報了這個題目。檸萌一聽,覺得說「三十而已」這個題目就挺有故事的。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強調整個劇的創作態度都要落在「而已」上。希望大家看完後能有一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覺得30歲也不過而已,能萌生更多勇氣。涉及到現實題材的創作,編劇都需要特別留心生活。

從一開始,我就希望能描摹出活在當下的三個女孩的真實形象,所以特別在意能否把她們身上的生活質感刻畫到位。

從我第一部戲開始,李曉明老師就告訴我,人物小傳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你必須要很認真地寫,寫得越細越好。只有這樣,未來在推進劇情的時候回頭看,才會發現人物小傳能給予很大的助力。

所以我寫東西時,一定要先在內心孵化每一個人物,把每個人都想得透透的再動筆。不然後期你再加入劇情和情節,就會覺得跳,就很不生活。

從2018年初開始構思到正式動筆,我大概準備了幾個月。自己有認識的一些櫃姐朋友、在物業公司上班的朋友、從事媒體行業的記者朋友等,檸萌這邊也幫我安排了一些採訪的對象。在跟他們的相處過程中,我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把握了一些細節。與此同時,我還跑去一些奢侈品店觀察櫃姐,看她們平時是怎麼工作的。

幾個月的觀察過程下來,我基本摸清了幾個職業的真實樣貌,也確定了人物的整體質感。

譬如說鍾曉芹這個角色,我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她不會開車,這點也非常符合她的人設。按理說,像她這個年紀的大城市女孩不會開車的真是少之又少。但她是一個從小就我爸我媽開車帶我、長大後相親結婚老公開車帶我,安靜坐在副駕駛的位子的存在。如果有天她突然覺醒了,說我要長大,可能她也就想要掌握自己的方向盤了。

顧佳這個角色也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只要跟家人出去,都是顧佳開車。這其實也是我想好的設定。

他們這樣一個家庭,丈夫平時是一個藝術家的狀態,工作又很辛苦,顧佳作為全職太太,為了照顧丈夫孩子,平時出門開車是很合理的。與此同時,她和她丈夫兩人的關係有點像是導演和製片人。丈夫搞藝術創作,顧佳控制成本預算,所以兩人存在一些天然的矛盾。

你看全程都是她開車,她來把握方向盤,也說明了他們之間其實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失衡。

02.我從沒覺得顧佳完美,她就是給人很大的壓力

前段時間,「顧佳」這個角色引起了不少討論。有評論說她好像人設變了,其實沒有。我從來沒覺得顧佳是完美的,她也不是爽劇大女主。

她是那種首先要求自己完美的人,要自己做到很完美,再拉著你一起前進。但當遇到許幻山這種有點孩子氣、有點藝術家風格的男人,就會產生很大壓力。

這並不像大家所說的,為什麼這麼好一個家庭,怎麼突然許幻山就出軌了?所有東西都是有鋪墊的,所有矛盾也是有先兆的。大家可以慢慢往後看,整條線有很多很現實、生活的內容,可能會很扎心。

我寫顧佳的原因,也在於希望能呈現一個比較少見的全職太太的形象。

這個時代湧現出非常多優秀的女性,有的選擇做職場拼殺的白領,有的選擇做照顧家庭的全職太太。但即使做全職太太,她們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和自我,希望把所有事情做得井井有條。我就是想寫出這一類人的生活,也希望能夠改變大家對於全職太太的傳統認知。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描述的幾位女性原生家庭其實都特別暖,沒有那種拖後腿的現象。我自己其實覺得,愛有時候會比所有的負擔都重。譬如說鍾曉芹這個形象就很明顯,父母愛她,但是也在不斷介入她的個人生活。

這樣的原生家庭,父母會成為她無法迅速成長的一個原因。因為這種愛,這種大包大攬,某種程度上會成為一種負擔。劇中女性遇到的問題,是現實中大部分女性都會遇到的。

現代女性的自我要求都很高,很優秀很有魅力。但與此同時,她們也背負了很多。身上的壓力、遇到的窘境,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她們更好更快地成長。所以她們做的很多事情,可能當時觀眾不能理解,但其實都是隱忍後的一個反擊。

03.我不覺得陳嶼「渣」

我其實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寫東西的時候也從沒有仇恨男性。

雖然我特別喜歡寫人物的成長,也喜歡從女性視角代入,所以在一些情節點的塑造上,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鍾曉芹等的視角。但我一直跟自己說,千萬不要踩踏我的男性角色,因為一旦踩踏男性角色,可能女性角色就會跟著崩。

無論哪個人物,我一直希望大家能站在一個更客觀的視角上,去看到人身上本來的弱點和缺憾,沒有人是完美的。

像陳嶼之前就存在一些爭議,他的不善言辭也好,不愛表達感情也好,其實都有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其實我一點不覺得陳嶼渣。相反,我內心非常喜歡陳老師那個角色,因為他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

不善交際、喜歡宅,有挺高的道德標準和自我要求。他如果真的很差勁,也不可能找到鍾曉芹這樣好的老婆。

陳嶼跟鍾曉芹的愛情,從根上來說就不一樣,因為家庭環境和氛圍不同。正常情況下,如果兩個人互不相識,到了年紀通過相親結婚,在沒那麼深的感情基礎上,是很難持續下去的。你想想,剛開始結婚也挺甜的,但就是在時光和歲月蹉跎中,逐漸就涼了。

但只有涼了,鍾曉芹才能正視她的一些問題和陳嶼的問題,才能下定決心去成長起來。成長後兩人還能不能繼續走到一起,這就又是另一個新的話題了。

從人物名字上,其實也能看出這個人的個性。創作時,我會考慮這個人物是做什麼工作的、什麼性格,然後根據這些設定和細節來取名字。整體的思路就是,希望他\她的名字,能跟人設很貼連。

像陳嶼,我就在劇裡解釋過,比較內化、孤僻的性格,把自己活成了一個孤島。許幻山呢,就有點夢幻色彩,因為煙花其實是一種最玄幻的東西,很美很燦爛但也容易出事。

我有個朋友的爸爸就是做煙花生意的,有天他跟我講說,這個行業其實能安安穩穩的,就會是一個好買賣。一旦出事,可能擁有的一切都會很快消失。這句話給了我很大啟發,我覺得許幻山和他的焦慮感其實就像煙花生意一樣,是坐在火藥桶上的。

一個火星子,可能就炸掉了。

人如其名,許幻山、顧佳他們所擁有的財富、幸福等,就像一場幻夢一樣,隨時會消失。伴隨著劇情推進,問題慢慢出現,大家也都能看到更多內容。

04.寫作過程中,我曾經數度崩潰

從準備到完成,我差不多花了2年時間。持續地寫,基本沒有停下來的時候。整個寫作過程中,我曾經數度崩潰。

特別焦慮、痛苦,因為我很想能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寫出一個真實的、有溫度的女性故事。那麼每場戲這句臺詞要不要說、說多少,其實寫的時候都很忐忑,反覆考量、斟酌。這是我覺得很難的一個地方。

寫作過程中,一旦焦慮產生,我就容易渾身難受。尤其寫到王漫妮與梁先生這條線的結束,以及後面非常多重場戲的時候,我真的焦慮到不行。有場戲拍的時候,導演跟我說,他跟童瑤老師拍的時候,童瑤老師也崩潰了。所以其實整個創作過程中,我覺得我們主創都挺不容易,經歷過很痛苦的狀態。

因為故事來源於生活,一旦劇情遇到什麼坎的時候,我也會跟我老公聊,他可以提供一些男性的視角。導演、檸萌的製片人、責編也會給我很多素材和支持。

王漫妮、顧佳、鍾曉芹這三個角色,我都是把自己掰開來寫的,每個人身上都有我的影子,我朋友的影子,閨蜜的影子。

寫這三個人的時候,我付出了相同的愛,因為她們都是很有魅力的女性。我入行這麼多年,覺得自己還算比較順利的。編劇是一個很累、也容易痛苦的職業,但當大家認可的時候,獲得的幸福感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經常笑稱每次播劇都像在過年,特別開心。

這次沒想到會有這麼大關注度,內心挺忐忑的,這是實話。

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依然可以認同這個故事。我覺得編劇只要把自己想寫的東西寫出來,把人物等根基搭好,發自內心地寫出來,觀眾自然會認可你,也會給到你尊重。

我下部還打算寫個愛情劇,暫時還沒考慮別的題材。因為我喜歡觀察生活,覺得生活常寫常新,特別有意思。

最後講個小故事吧。有次,我帶我女兒去書店挑書。看到兩本書,一個寫著《男孩要學的一百件事》,一個寫著《女孩要學的一百件事》。打開一看,男孩那本是說如何露營,如何冒險,如何生活,女孩那本就說怎麼給芭比娃娃挑好看的衣服,怎麼梳頭髮。看到這些的時候,我心裡很不舒服。

為什麼男孩要去做勇敢的事,女孩只要學給芭比娃娃穿衣服?這種性別的刻板印象,真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消除掉。我也會把這樣的故事和感受,放進自己的下部作品裡。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大結局:編劇只想寫爆款劇而已,理想和現實撞得稀碎
    而那個曾經溫暖的小奶狗卻變成了綠茶和自私鬼。於是,當初叫囂著讓鍾曉芹「離婚」的那一批人又開始叫著「復婚」。理智被情感帶跑偏,為了嗑糖心甘情願被編劇牽著鼻子走。畢竟這個劇本前期寫得確實還不錯。換個設定,如果林有有有父母和朋友又會是什麼樣的呢?首先她瞞著父母辭職追有婦之夫到上海。父母知道後,追過來痛罵甚至是打了她一耳光。也或者是哭著跪著求她回去。
  • 江蘇男孩花費一小時寫作業,卻發現寫在別人的本子上,後崩潰大哭
    近期,有媒體報導,江蘇鹽城一男孩做完作業後發現作業寫在別人的本子上了。據了解,這次的作業是男孩花費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做完的,好不容易等到作業寫完準備玩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將作業寫在別人的本子上了。之後男孩反應過來看見自己的本子上一個字都沒有後,男孩瞬間崩潰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扔東西,事件被曝光在網上後,引起無數網友關注,網友們紛紛評論表示:崩潰確實就在一瞬間,一直以為孩子無憂無慮,但是沒想到崩潰是不分年齡的,還有網友表示:生活有的時候就會跟你開玩笑。
  • 《三十而已》王漫妮到底是不是拜金女?編劇的回應好現實!我服了
    《三十而已》這部劇中,在名牌專柜上班的王漫妮身上有很多當代年輕人的影子,雖然拿著一萬多的工資,但是一多半都用來租房子,在大城市裡過著精緻窮的生活,每個月基本上存不了多少錢!工作中雖然努力上進,但是卻還是一心想要嫁一個有錢人,這樣的消費觀和擇偶觀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 三十而已:成年人的世界裡,「崩潰」只在一瞬間
    卑微還是高貴, 都要帶著懊悔繼續飛, 夜晚的碎夢將我包圍, 咽下的淚和聲音鬥嘴, 我是我的堡壘, 沒人能摧毀,
  • 《三十而已》主角名的諧音很用心,編劇在《好先生》中也用了這招
    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楊玏等主演的女性勵志大劇《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話題不斷。雖然目前僅僅上線了7集,但是這短短的7集,已經在全網引爆了各種話題,「年度爆款」的潛質越來越明顯。最近,有網友發現《三十而已》各個主角的人設,早已經被編劇寫在了角色名中,這種小心思真的很討觀眾喜歡。
  • 《三十而已》貴族幼兒園,編劇還真小看了頂級國際學校的真實水準
    作為一個在國際學校也算浸潤過好些年的我,分明覺得自己的觀察點及敏感點與眾人不太一樣。該劇女主之一顧佳費盡心思讓娃進入的所謂的貴族幼兒園,but, hold on,我們稍微動動腦,你覺得這個幼兒園真能就稱得上是滬上頂級幼兒園的縮寫?我笑編劇還是稍微膚淺了那麼一丟丟。不信?
  • 三十而已未完待續,編劇埋下3個伏筆,梁正賢放不下王漫妮,顧佳感情...
    編劇可能早有預感,不僅在接受採訪時回應質疑,還在《三十而已》的結局用3個女主角的自白重新解釋了這部劇的主旨:三十歲,這一年總算要慌慌張張地過去了,可是往回細數,往前探路,哪一年不慌張
  • 《三十而已》爛尾,編劇稱林有有受到了懲罰,顧佳人設沒崩
    《三十而已》最近大熱的話題量超40億的《三十而已》完結了,本來靠著這部大熱的現象級劇,開啟超前點映應該能大賺一筆。但是劇集提前洩露了,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傳出爛尾人設崩塌的消息,這無疑會打擊觀眾的積極性。《三十而已》鍾曉芹鍾曉芹雖說看著結局不錯,既成為暢銷書作家有百萬稿費,還和幡然醒悟的丈夫復婚了。
  • 《三十而已》顧佳線進展到高潮劇情,編劇欣慰觀眾看懂了「埋的點」
    女性題材都市情感劇 《三十而已》播出至今,最受矚目的顧佳線已經進展到了高潮劇情。該劇播出以來,圍繞三位女性的職場和人生選擇,無數個熱搜已經讓該劇成為這個夏天最炙手可熱的電視劇。對於編劇張英姬來說,這個兩年前因為自己邁過30歲門檻而進行的創作,火不火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完整地傳達了自己對於都市女性生存狀況的思考。女人到了30歲,自然而然就有了未婚、已婚和已育的三種狀態分類。張英姬說,她一開始就希望用三個女生的不同狀態,來描述這個年齡女性可能面對的人生境遇。
  • 自然基金本子到底怎麼寫?
    新的一年裡,基金,我該拿你腫麼辦?對於不少剛剛踏入國內科研圈的水嫩青椒而言,或許問題是:基金,寫嘛?最近,筆者在國內幾所普通高校做基金撰寫交流時發現,其實廣大人民群眾手頭還是有不少料的,關鍵是賣相 (本子) 不太好,導致匆匆而過的顧客 (評委) 難以對上眼,著實遺憾,也令人捉急。
  • 《三十而已》:女性三十歲的難不在於遇到渣男,而是有些坎兒必須...
    而王漫妮這個角色臉上寫滿了欲望和野心,這對看慣了完美主角人設的觀眾來說,或多或少都會有些不適應。 從《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萍,到《誰說我結不了婚》中的編劇程璐,童謠已經用自己的演技向大家證實了她是潛力股。
  • 爛劇橫行編劇背鍋?一線編劇哭訴:人人都是爹!都能修改我的劇本
    編劇K姐:很多投資方不懂劇本,卻很有創作欲望,幹擾編劇創作是常有的事。之前我寫了一個劇本,其中一個角色A本來是貫穿整個劇情的,但投資方覺得沒有流量,不夠刺激,沒有爆點,非讓我們在16集的時候把他寫死。我們沒辦法,只好真的把A寫死了,而且因為A掛了,後面所有的劇情全都重新寫了一遍。
  • 話劇界遇劇本荒 編劇:我們比影視同行寒酸太多
    有一位導演私下曾對本報記者說,有一陣他等了半年也沒等到好本子。別人推薦過來的本子,不是故事雷同的辦公室白領劇,就是一個故事也說不圓的懸疑劇,「一律輕飄飄,沒有生活,沒有思想,排出來都覺得掉我身價。」  但因為劇院每年有排戲的指標,這位導演被逼得沒法,最後挑了一部英國倫敦西區熱門話劇的本子來排演,沒想到票房出人意料地火爆,這位導演超額完成了任務。
  • 三十而已片尾的小攤是什麼意思 小攤有那些特殊的含義嗎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角的日常生活雖然和觀眾們也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她們的複雜和忙碌雖然與上海的快節奏生活完全吻合,可有些脫離現實了。這種說法雖然有失偏頗,但確實說明了一些問題。顧佳代表的是上層社會,經常混跡上流社會太太圈。像她這樣優秀的人還是比較少的,那種光鮮的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及,顧佳、鍾曉芹或是王漫妮,她們都沒法真正代表底層人民。
  • 《三十而已》的「不完美女性」人設
    《三十而已》也不例外,但它的破題點更聚焦也不乏大膽。 《三十而已》寫的是女性的從容。 檸萌影業出品的《三十而已》也切中了女性題材。 滬漂8年的王漫妮裸辭後處處碰壁,擺攤低價賣掉自己曾經看重的衣服、鞋子,也終於看清楚了上海這座城市,看清了青春是屬於年輕人的紅利,這座城市不會為任何一個人停止轉動。所以在出租屋,當她請大家吃火鍋決定離開上海,哭著剖開自己的心聲,說「在上海8年我覺得上海太大了,太曠了」,彈幕裡的觀眾才能感慨萬千:「知道她們是演的,但我們是真的。」
  • 三十而已?三十五度而已!
    這個問題幾乎每年都在問,也幾乎人人都在問,但每一年、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 小的時候,夏天是半個西瓜的甜蜜,是一把蒲扇的陰涼,還是西遊記、白蛇傳帶來的歡樂,更是那漫長假期的期待。
  • 《三十而已》扎心金句: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以後有萬難
    顧佳,一個不算完美但總在追求完美的角色,一個自律的同時眼裡也揉不得沙子的女性,如今是社交媒體最具話題度的人物之一。而立之年,她對每一次人生起承轉合的態度,都會在劇外震蕩出無限話題。  「態度」與「話題」,也許正是《三十而已》一次次出圈的兩個關鍵詞。
  • 《三十而已》這些細節,讓人嘆為觀止又值得細思
    主角名字有深意該劇的編劇也是《好先生》的編劇,所以角色名字還是像前作一樣,暗藏小玄機。王漫妮諧音「money」,暗示這個角色的戲劇衝突總繞不開一個「錢」字,身為奢侈品櫃姐的她見慣了浮華虛榮,確實需要時刻面對金錢的誘惑。
  • 編劇都去哪兒了
    在電影《改編劇本》開始時,男主角查理·考夫曼碎碎念道:「我的禿腦袋瓜還管用嗎?為什麼我什麼也寫不出來?
  • 《三十而已》:結婚就能輕鬆省心過日子?我勸你別做夢了
    01 《三十而已》越看越精彩,雖然不能說完全符合現實。最起碼,還是把好的壞的情況都「敢」呈現在你的面前。《三十而已》,雖然我對這樣的名字有所保留。但覺得這三個女主角很接地氣,為江疏影童瑤毛曉彤的演技點個讚。當然,還是要回歸劇情的。感謝編劇,劇本過硬——故事才能精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