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案例:孕40天去醫院做B超檢查,或許是憋尿問題,子宮出現了變形,醫院說了一句讓我震驚的話,說我懷孕不是正常的,可能是葡萄胎,要我住院颳了化驗,感覺好險,住院部的醫生覺得不像葡萄胎,又重做了B超,發現了正常孕囊,現在兒子都三個月了,現在只要想起來這件事都有些後怕。
統計表明,葡萄胎容易找上這些女性,孕早期要注意
我們很多人,在初中的生物課上就了解到了,精子、卵子結合形成了愛精卵,當受精卵著床之後,胚胎如同一粒種子一樣,長出很多絨毛並在子宮內生根發芽,這些絨毛有什麼用呢?就像樹的根系一樣,這些絨毛與孕媽進行獲得氧氣、營養並做新陳代謝。如果受到一些病症的影響,胚胎絨毛間質出現水腫現象,單個絨毛了同班同學膨大的水泡樣。這些水泡相互患連,像是葡萄樣,所以,稱之為葡萄胎。
發生葡萄胎的根源還沒有明確的說法,通常理解為和營養障礙相關,尤其是體內缺乏葉酸、感染病毒、遺傳、免疫功能障礙等原因。所以,孕媽要加強營養攝入,強化身體素質,提升免疫力。
流行病學相關統計表明,高齡孕媽、多次生產的女性更容易被葡萄胎找上門。有關專家認為,營養不良是葡萄胎的主因,特別是蛋白質攝入不足,其真實的原因尚不明確。
很多情況而言,葡萄胎的懷孕可自行流產。可馨育兒說,若沒有發生,檢查出葡萄胎後,就馬上做刮宮治療,避免傷及孕媽的性命。年齡大的女性可考慮子宮切除,避免發生亞變的可能性。
寶媽說:有一天,與最要發了的閨蜜一起聊天,她提醒我小寶的名字聽起來不右吉利。原本有一種不好的胚胎稱為葡萄胎。建議把寶寶的名字改了,啊!有道理啊,葡萄他爸給取的,一個沒有文化的男人,已經已經給小寶換了名字,謝謝閨蜜的賜名。
最後,想說的是,每一位孕婦都有一顆玻璃心,早期害怕宮外孕,害怕葡萄胎,擔心寶寶沒有胎心,所做NT報告不好,害怕流產,懷孕中期害怕血糖高,害怕胎育停。孕晚期害怕胎兒宮內缺氧,害怕缺鈣,害怕早產,寶寶有了胎動,幾個小時關注胎兒有沒有動,從懷服起人就擔心睡覺姿勢不對,害怕吃泡麵、喝可樂、吃羊肉患會對好,現在終於在擔驚受怕的狀態下,熬到了寶寶快要出生,又開始害怕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