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鬥士星矢》是深受廣大80後動漫迷們喜愛的動漫作品之一,它在我們心目中與龍珠、灌籃高手、哆啦A夢等經典動漫作品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信很多已經成家立業的80後觀眾們會有類似的童年回憶——在小學階段與同學打鬧嬉戲時候:「接招,看我的天馬流星拳!」、「必殺技!廬山升龍霸!」、「星雲鎖鏈!」、「看我穿上黃金聖衣的!」......對了,偶爾還會有成雙配對的「星矢」和「雅典娜」,這個也是我們對小時候關係曖昧男女同學的一個經典的「調侃」(嘲諷)。不過回過頭想想,或許當時的「星矢」同學,都是低調的人生贏家,年紀輕輕就學會了把妹...(大誤)
小時候觀看的《聖鬥士星矢》動畫片相信已經成為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記憶。當年上小學的我生日時,收到了父親送我的一套5本的海南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女神的聖鬥士》漫畫,如獲至寶,興奮的整宿都睡不著覺,當時的開心情景依然難以忘懷。
在原作的故事中,永遠不會被邪惡勢力打倒的青銅5小強,愛與正義的守護者女神雅典娜,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動漫界的經典設定。單單就我國觀眾而言,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在《聖鬥士星矢》動畫中初聞「88星座」和「十二星座」等天文學知識。而我們童年時候也絕不會想到,當初動畫片中勇猛善戰的十二黃金聖鬥士,現在可以被小女生們拿來計算星座運勢吧?(笑)。
聖鬥士星座開啟
原著《聖鬥士星矢》(《Saint Seiya -セイントセイヤ-》,一般對原作正傳簡稱為SS篇)是日本著名第四代漫畫家車田正美的第六部長篇漫畫作品,初登場於1985年12月份的日本集英社出版的《少年Jump周刊》雜誌。SS自從連載後不久,就獲得了極高的人氣。作為當時集英社為數不多的當家漫畫漫畫作品之一,SS篇連載更是長達5年之久,人氣經久不衰,在漫畫粉絲間引起了廣泛的話題性。(題外話:與現狀的海賊、柯南等有生之年作品不同,在80-90年代這個階段,通常單行本30本左右就算超長篇漫畫作品了。)《聖鬥士星矢》這部作品以希臘神話結合天文學星座故事作為漫畫背景,創造了經典的動漫形象「聖鬥士」。SS篇並在故事中講述了聖鬥士們守護轉生女神雅典娜的熱血神話故事。原作者車田正美曾表示作品的創作靈感源自於一份名為「獅子星座流星群」的網絡資料,以此為契機創作出了身懷絕技、身披代表星座聖衣的女神聖鬥士。
漫畫連載不久後,1986年TV版動畫由日本東映動畫株式會社出品,並於日本全國範圍內進行播出。《聖鬥士星矢》TV版在播出期間獲得了極高的人氣,除原漫畫粉絲們外,SS的TV版還額外吸收了一大批初接觸作品的新觀眾。我國於1992年正式引進了《聖鬥士星矢》動畫片,並在全國範圍內多家電視臺輪番播映。1990年末海南美術攝於出版社正式引進了原版漫畫作品,並翻譯名為《女神的聖鬥士》,共分為9卷,每卷5本,合計45本一套。除了海南出品的正版漫畫外,還有不少的不知名出版商大量印製了盜版的聖鬥士漫畫,成為了當時很多小朋友手上的漫畫啟蒙讀物。相信有不少同齡動漫愛好者都是被聖鬥士帶進坑的。(一幫無知的小朋友們笑呵呵邁進了ACG大坑,從此無法自拔...)隨著SS漫畫的引進以及後來TV版在我國的熱播,聖鬥士在我國的漫畫界紅火了很長一段時間。
至此,從1985年至今,聖鬥士已經誕生近32年,其作品分支涵蓋了漫畫、動畫、小說、遊戲、模型、電影等多個相關領域,數十年來經久不衰,成為了深受粉絲喜愛的經典作品。
TV版官方同人北歐篇熱映
與充滿了原創概念的現代日本動畫產業不同,在日本的80-90年代,大多數由人氣漫畫翻拍的動畫作品都遵循著原作的故事劇情走向,鮮有原創。甚至有不少的改編作品可以被成為「逐幀繪製」。當然,基於商業化理念,超人氣漫畫作品被拿來製作成動畫片進行上映,這再正常不過。作為當時的集英社的當家花旦,《聖鬥士星矢》自然也不能免俗,在連載的第二年就被東映動畫搬上了電視機螢屏。隨著原版漫畫在劇情方面也是漸入佳境。SS篇TV版的黃道十二宮篇也獲得了極高的人氣。而在1988年《聖鬥士星矢》在日本熱播期間,TV版黃道十二宮篇正式進入了尾聲階段。雖然日本動畫例行著每周一集的播出進度,但隨著TV版劇情的不斷展開與推進,此時《聖鬥士星矢》TV版已然追趕上了漫畫版原著的故事進度。此時,車田正美所著的漫畫版剛剛進入海皇篇,大量的故事內容仍為腹稿,作者尚未進行創作發表,正處於人氣上升階段的《聖鬥士星矢》TV版將面臨著無內容可做的窘迫狀況。對此,東映動畫不得不原創全新的故事內容來延續黃道十二宮篇的劇情發展。
在TV版黃道十二宮篇熱播期間,東映曾發行過兩個全新原創故事的劇場版45分鐘短片。其中第二個劇場版《聖鬥士星矢:神與神之激戰》故事內容改編自北歐神話,全新的劇情與人物設定,在粉絲之間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以此為依託,東映結合了原作的故事背景與劇場版中獲得的經驗與靈感,創作了黃道十二宮之後的全新原創故事。自此,TV版正式進入了26集的聖鬥士著名官方同人版《聖鬥士星矢 北歐篇》。
《聖鬥士星矢 北歐篇》承接了剛剛完結的黃道十二宮篇結尾劇情,結合了北歐神話故事背景,原創了北歐北歐亞斯格特之神奧汀和神鬥士等人物角色。在北歐篇故事中,北歐之神奧汀的地上代言人希路達受到海鬥士海魔女蘇蘭特的蠱惑,戴上了蘇蘭特給予的黃金戒指,並受其影響性情大變,從而對希臘聖域進行宣戰的故事。在北歐篇故事中,眾多原著的經典設定得以延承:女神雅典娜一如既往的具有「瀕臨死亡的人質」被動屬性;眾多富有個人魅力的反派角色,每位神鬥士都具有特殊的人物背景,並對其進行了深度剖析與刻畫;經典的5小強救人場景,經典的以弱凌強,開啟打不死外掛...
此外,北歐篇的故事中更是處處透著彩蛋和驚喜。
在黃島十二宮篇中,星矢穿上射手星座黃金聖衣的拉弓而起的經典鏡頭讓無數觀眾熱血沸騰;而在北歐篇故事中,雖然射手聖衣並未登場,但是製作組為星矢量身打造了一套奧汀神鬥衣,星矢穿上奧汀神鬥衣揮劍斬斷黃金魔戒的鏡頭更是成為了該篇的經典鏡頭。而在第一集開始的操縱一切的迷之幕後黑手,在最後赫然登場,居然是海鬥士蘇蘭特!末尾謎底揭開後的神轉折劇情更是讓人對新篇章充滿了期待!可以說整部北歐篇均為即將登場的海皇篇做了鋪墊,26集的篇幅長度播出時間長達半年之久,也為漫畫版的劇情創作創造了一段充足的緩衝時間。
以當時的眼光來看,北歐篇雖然是一部偏離正史的官方同人動畫,但是在劇情結構和人設方面均有著優異的表現,主角5小強等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發展也更貼近於觀眾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毫無突兀之感。以至於時隔數十年後,仍有不少粉絲會問:「為什麼北歐篇沒有漫畫版?」
涅槃重生の冥王篇
如果說當年東映出品114集完結的TV版《聖鬥士星矢》放映結束後,留下了什麼遺憾的話,相信看過的人都會想到那未曾搬上螢屏的SS「冥王篇」。至於當年為何冥王篇未能上映?據坊間相傳,當年東映雖然在TV版上映期間,賺的盆滿缽滿,為當時的漫畫招攬了一大批全新的粉絲。但是隨著TV版的播放後期,東映在聖鬥士的商業化推廣方面出了不小的問題。直接導致聖鬥士動畫人氣在當年迅速減退,再佔用大量的人力資源與資金預算來製作冥王篇將無利可圖;也有來源不明的消息指出,當初TV版播放後期,原作者車田正美和東映鬧翻了;還有人說當時動畫再次追趕上原著進度,創作全新劇本艱難等等...由於年代久遠,信息獲取途徑相對閉塞,事實的真相如何現已不可考證,但冥王篇作為《聖鬥士星矢》漫畫後半段的核心劇情,在整部原著故事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未能正式搬上小熒幕也成為了當年漫迷們心中抹不去的遺憾回憶。
在TV版完結十幾年後的日子裡,當初圍著電視機觀賞《聖鬥士星矢》的少年們已然長大成人,當年未完的故事也成為了這代人逐漸淡去的童年記憶。然而,峰迴路轉。認誰也未曾料到,在2002東映再次開啟了聖鬥士的未完故事篇章!時隔多年,「冥王篇」三個字再次進入了廣大漫迷的視野,燃爆了全世界聖鬥士粉絲們的神經!當年的我聽到冥王篇即將動畫化的消息,還真是立馬翻出了家裡的漫畫,重新拜讀了一遍,著實興奮了一陣子。
此次東映出品的《聖鬥士星矢冥王篇》將以OVA形式製作,其中首集OVA正式於2002年11月正式發售。「在冥王篇的冥王十二宮篇故事中,雙子座撒加、水瓶座卡妙和山羊座修羅三明黃金聖鬥士成為敵方主角,以「奪取雅典娜首級」為目標,成為了冥王哈迪斯的急先鋒,勇闖聖域黃道十二宮...」以上就是2002年底先行發售的13話冥王十二宮篇的故事內容。本次動畫化的冥王篇將分為4部OVA進行發售,分別分為冥王十二宮篇、冥王哈迪斯冥界篇前章、冥王哈迪斯冥界篇後章和冥王哈迪斯極樂淨土篇四部分。
冥王篇從漫畫版第19卷開啟,到28卷正式結束。內容量佔據全套故事的近三分之一,其故事含金量極高,劇情方面已無需再多費筆墨進行介紹。而在冥王篇的原作故事中,打破了原有「小強衝關救女神」的故事結構,真正意義上把聖鬥士這一少年熱血漫畫故事發展成為了一部劇情宏大壯麗的神話故事。十二名黃金聖鬥士也成為了繼青銅5小強後的高人氣動漫角色。冥王篇受眾不僅僅以JUPM的青少年為主,同樣也吸引了眾多成年讀者成為粉絲。雖然原著漫畫冥王篇完結後,車田正美因為神精神衰弱等多方面原因正式完結了漫畫的創作。但經多方證實,在冥王篇後續作者仍有十分龐大的故事構想尚未呈現。這也為後後來的冥王神話LC/ND、以及OVA天界篇序章等後續同人作品的龐大世界觀預留了深坑...
Ω!沒落的新生代?
《聖鬥士星矢Ω》是一部由東映製作的一部原創官方同人TV版動畫,本片正式由2012年4月1日開始每周日上午6:30-7:00在朝日電視臺播放,導演畑野森生。《聖鬥士星矢Ω》全集共97集,最後一話「戰鬥的結局!光牙啊,成為傳說吧!」於2014年3月30日正式播出完畢。Ω(歐米伽,粉絲戲稱為「電阻」)作為時隔多年的聖鬥士動畫版正式續作,自然引來了媒體與粉絲間的廣泛關注。但是本作自公布之初就因為畫風巨變等問題引起粉絲間的眾多爭議。正式上映播出後,Ω的評價更是差評如潮。
《聖鬥士星矢Ω》在製作期間出現了眾多的問題,其中反響最為強烈的問題是人設畫風和聖衣等問題。在人設方面,本作畫風主要以面向青少年觀眾為主,與SS篇原作硬朗熱血的人物畫風不同,在人物角色造型方面採用了符合低齡化觀眾口味的設計,角色形象「奶味十足」。不僅如此,經典設計的聖衣更是經過了「軟處理」,很多聖衣都有變成「布製衣服」的特點,甚至還會「隨風飄揚」...笨重的聖衣箱也變成了隨身攜帶的飾品「聖衣石」。
Ω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於設定方面,本作為了迎合低齡化觀眾口味,把原有的老一代人氣聖鬥士大部分「浮雲化」,主要角色為「星二代」。新片中90%人物均採用全新原創的聖鬥士「學員」。而在力量層次設定方面,本作設立了完全凌駕於原著第七感第八感之上的「Ω」全新層次,其Ω層次的綜合能力甚至與神級對等!如此大範圍跳脫原著設定的官同動畫,不免讓人聯想起了多年前的《龍珠GT》與現在熱播的《龍珠超》,同樣是變身層次多次超越極限,全方位碾壓原著....
估計對於本作,東映也是屬於趁熱打鐵的延展性實驗性質作品,並未予以動畫製作組太多的關注與監督。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全新世代作品,Ω雖然標新立異的增加了若干符合時代特徵的設定,但是多次推完SS多年來構建的聖鬥士基礎設定,Ω對原著設定變更幅度過大,很多老觀眾都無法接受。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更是在聖鬥士「學院」中展開。由於聖鬥士熱播於日本80年代末期,當時的學生觀眾如今大多已為人父,Ω如此低齡化的設定自然不能滿足這些成年觀眾的審美需求,各種莫名其妙的設定同樣讓人對本作倍感失望。尤其在該劇集並未在日本的黃金時段播出,僅選取了每周日上午6:30-7:00這個冷門時段,一般學生在周末都有睡懶覺的習慣,故在低齡化新觀眾群體中也未能引起足夠的關注與話題性。
《聖鬥士星矢Ω》屬於東映製作的一部實驗性作品。東映原本希望Ω能在籠絡老粉絲的基礎上,開闢出全新的95後及00後全新粉絲群體,為未來的10年計劃作出鋪墊。然而萬萬沒想到本作實為狗尾續貂差評之作,在低齡新觀眾群體和核心粉絲群體兩邊都未能討到好,成為了一部口碑和人氣雙雙差評的失敗作品。
模玩廣告の黃金魂
2015年,東映正式發售了聖鬥士30周年的全新企劃《聖鬥士星矢:黃金魂》,本作與2015年4月11日正式播出,現已完結,全篇共13話。導演古田丈司,編劇竹內利光。本作講述了在冥王篇中,12位黃金聖鬥士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破壞了嘆息之牆後在異世界復生,12名黃金聖鬥士聯手對抗北歐邪神洛基的故事。
《聖鬥士星矢:黃金魂》雖然篇幅不長,僅有13話,但粉絲們對本作的評價倒是口徑十分統一:做工太差!黃金魂作為一部補完了SS冥王篇正史的一小段劇情,既貼合了原作的時間線節點,又從多個角度二次塑造了黃金聖鬥士們的角色形象。黃金魂雖然作為作為原創情節的短篇,有著不少亮點之處,但本作在繪畫質量上有極多的bug:毫無金屬質感的「紙片」材質聖衣、偷工減料的繪圖細節、崩壞扭曲的人物比例等質量問題。黃金魂作為一部核心粉絲向的聖鬥士30周年獻禮性質作品,無論從從劇情還是從製作品質方面,本作都與誠意二字絲毫沾不上邊,更無須談是否足夠優秀了。本片只能作為一部小品級的官方同人動畫作品。每當談及黃金魂,粉絲們往往會這麼調侃幾句:「崩壞很正常,因為黃金魂就是用來賣模型的廣告片。」
80年代的四大劇場版
聖鬥士星矢熱播至今,官方共發行了6部外傳性質的劇場版作品,其中伴隨著80年代TV版上映期間,共發行了《邪神愛麗絲》、《神與神之激戰》、《真紅少年傳說》、《最終聖戰的戰士們》等4部劇場版;在影片長度方面,除了《真紅少年傳說》為75分鐘外,其餘三部均為45分鐘片長。
從1987年聖鬥士系列的首部劇場版《邪神愛麗絲》正式上映。作為聖鬥士系列劇場版的開山之作,為了貼合當時TV版的原作架構,在劇情和人物性格方面設定卻略顯保守。黃金蘋果篇的最大敗筆在於大量內容上都直接套用了TV版的故事情節,例如「時限內拯救雅典娜的生命」、「一輝關鍵時刻登場,擊敗敵人拯救親弟」、「1V1」、「穿上黃金聖衣的星矢一箭拯救世界」等等。這些經典的橋段在黃金蘋果篇中大量運用,並以此為模板,在後續劇場版中大量複製再現。
劇場版系列的第二部作品《神與神之激戰》,故事取材於北歐神話故事,本作由前部黃金蘋果篇的製作班底製作。值得一提的是,本作正式發表於TV版北歐篇之前,由於劇本和世界觀方面獲得了不少的口碑好評,所以本作也成為了日後TV版北歐篇的靈感來源。本作是與TV版不同的其他平行世界,所以在世界觀方面有所繼承,但在時間方面並不會與TV版的北歐篇有所衝突。
第三部《真紅少年傳說》我個人認為這部劇場版是80年代時期四部劇場版中劇情最值得稱道的一部。雖然在本作中拯救雅典娜、黃金聖衣等俗套老梗問題依然存在,但是在劇情方面標新立異,運用了大量的全新元素和概念。原創的宙斯之子亞伯更是有區別於天界篇中的太陽神阿波羅,與原著世界觀方面並無衝突,劇情結構和邏輯都十分合理。多名陣亡後的黃金聖鬥士正式加入了此次劇場版的戰鬥,更是貼近了原著漫畫版中「冥王十二宮」部分內容,黃金聖鬥士角色善惡刻畫也十分鮮明,讓人印象深刻。《聖鬥士星矢:真紅少年傳說》無論是噱頭還是看點都能夠體現出製作組較高的誠意,是在80年代4部聖鬥士劇場版中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
80年代最後一部劇場版《最終聖戰的戰士們》於89年3月18日正式上映,本作世界觀借鑑了聖經故事,敵人BOSS乃是超脫於希臘神話之外的墮落天使路西法,希臘的聖鬥士們再次開啟了關公大戰秦瓊的超神大戰...由於本作再次走上了聖鬥士劇場版一二部的「快餐動畫電影」老路子,在故事劇情的架設方面顯得十分簡單粗糙,故事氛圍營造也相對較差。至於人設方面,除了經典的聖鬥士形象外,反派角色人物形象塑造單薄蒼白,魅力度較低。在小編印象中,本部劇場版較為失敗,在日本上映當時觀眾反響如何尚未可知。但是很多補番的網友均表示此片屬於雷作。作為上世紀80年代的最後一部劇場版,本作完全沒有繼承第三部劇場版真紅少年傳說的優良傳統,反而有著回頭走老路的退步趨勢。
續篇?《聖鬥士星矢:天界篇序章》
在1989年第四部劇場版上映之後,時隔十五年,第五部劇場版《聖鬥士星矢:天界篇序章》終于于2004年2月14日情人節上映!本作編劇橫山美智子,大和屋曉,導演山內重保,片長84分鐘。《聖鬥士星矢:天界篇序章》故事發生在原作冥界篇之後,講述了雅典娜率領聖鬥士眾小強與月神阿爾忒彌斯及太陽神阿波羅戰鬥的故事。
天界篇序章作為時隔多年的聖鬥士劇場版重啟製作,在2004年的聖鬥士粉絲圈子裡火了一陣子。天界篇序章的最大賣點就是「車田正美未發表的正統作品續集」!當然,天界篇「序章」二字,也說明了本劇即將有後續計劃。(坊間傳言:當年原作者車田正美在繪製冥王篇後有更加龐大的天界篇構想,但由於工作生活等方面壓力過大,才在草草的完結了冥王篇,休養生息。)所以天界篇序章的最大賣點就是「車田正美未發表的正統作品續集」!當然,天界篇「序章」二字,也說明了本劇即將有後續計劃。
就劇場版天界篇本身來說,天界篇序章劇情過渡速度可以用「火箭式遞進」來形容,小編當年在觀影的同時感覺就是84分鐘收錄了大概約有動畫片20集左右長度的內容。劇情很多細節部分的處理也不是很好。雖然本作畫面製作精良,聲優陣容龐大,但依然無法彌補本身劇本方面的問題,觀眾在觀影期間的代入感也相對較差。由於本作並非車田正美製作,僅屬於授權創作的官方同人作品,而伴隨著上映期間口碑和票房方面的雙差評,本作也未有後續計劃公布。由於天界篇序章的劇情內容並不被車田老師所承認,所以也無法收錄到聖鬥士正史之中,僅在後續作品《冥王神話ND》中採用了部分天界篇的故事設定內容。而所謂的「序章」之後的作品,也成為了再也填不上的特級爛尾大坑。
3D動畫電影《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
首部全3D製作的劇場版動畫片《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於2014年6月21日在日本上映,導演佐藤敬一,編劇鈴木千尋,全片長度為93分鐘。值得一提的是,本篇我國各大院線也有上映,在2016年2月26日正式於中國大陸上映。《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故事內容根據原作黃道十二宮篇改編,以射手星座艾俄羅斯救出雅典娜為楔子,正式展開了一段青銅聖鬥士為了拯救女神雅典娜勇闖聖域十二宮的故事。
本作作為全系列首部3D影片,在人物和聖衣造型方面均經過全新設計。在保留了經典的人物形象的同時,角色造型更加「日式視覺系」(俗稱殺馬特洗剪吹),人物造型更加飄逸寫實,具有材質細節製作細膩精良。此外,《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登場的大量聖衣均經過重新設機構圖,不僅青銅聖衣的造型更加華麗,富有現代氣息,黃金聖衣更是做出了類似「黃金機械鎧甲」的機械感,視覺效果讓人嘆為觀止。
而在劇情方面,本作與其他幾作劇場版面向的粉絲群體不同,《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更像是一部面向普通大眾的全新系列「重啟」之作。不僅在劇情方面在遵照原作主線故事流程的基礎上對支線脈絡進行了大量修改,並在部分細節方面進行了顛覆性的重塑!在原作中不苟言言笑的正義女神雅典娜在本作中變成了一名性格調皮的青春少女,而黃金聖鬥士天蠍座米羅在本作中也變成了女星,至於雙魚座阿布羅狄更是直接被偽教皇撒加領了便當。這些細節的重塑讓電影劇本更具新鮮感,在情節緊湊而不失觀賞性之餘,更是讓對原作劇情熟爛於胸的老粉絲們感受到了全新的驚喜。本作口碑上佳,片中結尾處留有懸念,可能會有後續作品發行,但尚無消息公布,值得粉絲和影迷們一同期待!
冥王神話NEXT DIMENSION
《聖鬥士星矢NEXT DIMENSION冥王神話》(以下簡稱ND)正式於2006年4月正式於《周刊少年Champion》開啟不定期連載,作者為停筆多年的原作者車田正美。ND作為漫畫版SS的正統續作,在連載之初就獲得了廣大讀者的極大關注。ND不僅僅在劇情方面承接了SS冥王篇之後的故事,還使用了部分劇場版《天界篇序章》的內容設定。"在故事中1990年剛剛結束與冥王對抗的聖鬥士們,通過時間之神的協助,在眾青銅小強在雅典娜的率領下,穿越回243年前的聖戰前夕,展開了一段現代與過去雙時間線交織的全新聖戰神話!"
ND作為時隔多年的SS篇正統續作,由原作者車田正美親手繪製,具備了極高的話題性與正統性。正所謂更紅苗正,ND在「血統」方面絕對優於聖鬥士系列其他的數個官方同人作品。ND連載之初採用全彩製作,在中後期逐漸回復採用了黑白頁發表,但每話仍有幾頁全彩內容。目前ND已經連載到81話「女神之劍」,在內容方面也由前代冥王聖戰前夕逐漸轉向了第十三名黃金聖鬥士蛇夫座復活,雖然故事內容主體的逐漸向不可預見的方向傾斜,但是根據目前的劇情走勢來看,目前所發表的故事應該僅僅是全篇「序章中前期」的內容。(如果用SS冥王篇的篇幅來做對比的話,目前ND的劇情發展相當於冥王十二宮篇的中前期部分。)
由於ND在連載之初就採用了不定期連載形式,所以更新頻率較慢。從2006年至今,整整十一個年頭年才出到第81話。在ND之後連載的LC篇已經出了223話並已完結...ND的緩慢連載速度很容易讓人聯想起日本其他的幾個著名不定期連載作品:《變身鬥士凱普》、《獵人X獵人》...不知道ND會不會同樣成為一部「有生之年」的漫畫作品。但考慮到1953年出生的車田正美老師目前已達60歲高齡,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創作精力等方面多重因素考慮,未來的ND是否會由於作者的健康問題而出現爛尾情況?這一切尚未可知。
雖然ND是一部連載緩慢的正統漫畫作品,但目前劇情已經逐漸走上正軌,一如既往的貫徹了車田老師的熱血、友情、希望與鬥爭等核心主題內容。在故事中即將復活的蛇夫座黃金聖鬥士將會對女神如何表態?是敵是友?或者說蛇夫座與前聖戰尚未登場的哈迪斯有何互動?冥王神話ND中是否會進入到謠傳已久的天界篇內容?或者說天界篇以後還會獨立成章?這些對於故事劇情走向的未知與期待,成為了粉絲之間廣泛熱烈討論的話題,對於ND的未來情節發展也是期待倍增。
冥王神話THE LOST CANVAS
《聖鬥士星矢 THE LOST CANVAS 冥王神話》(以下簡稱LC)是由車田正美授權,由女星漫畫家手代木史織繪製的一部聖鬥士「前傳」漫畫作品。LC漫畫連載數年後,2009年正式宣布動畫化,並以OVA的形式發售。本作講述了在243年前雅典娜與冥王抗爭的聖戰內容。
與車田老師繪製的正統續作ND不同,LC是一部官方授權的同人性質作品,由於作者手代木史織及其優秀的繪畫功底和對劇情走向的把控能力,為本作在國內圈攏了一大批年輕的聖鬥士粉絲,再加上LC動畫在我國網絡上的熱播,以至於很多年輕的觀眾一提到「冥王神話」,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LC動畫版,而不知ND為何物。在連載方面,LC在歷經了最初期實驗性質的不定期連載後,後於《周刊少年Champion》開啟了穩定每周一期的故事連載。
LC故事取材於SS篇中提及的「243年前聖戰」內容,在不跳出原作世界觀設定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大量的二次創作,以不同於原作者車田正美的視角重新描繪了一部前傳性質的聖戰篇章。雖然手代木史織在繪畫功底上更傾向於清新秀麗的人設風格,但是在聖衣的繪製方面仍然十分細膩精緻,尤其在聖衣的金屬光澤部分運用了大量的網點貼圖,使其金屬質感仍能保持原汁原味。這種敬業精神不僅在新生代漫畫粉絲中獲得好評無數,也在聖迷老粉絲間獲得了不少粉絲。
漫迷間每每談及冥王神話,很多人都會拿出LC與ND進行對比,對於LC是否正統的爭論也一成為了聖鬥士圈內兩大爭論之一。(另一個經典爭論是「十二黃金聖鬥士的實力排名順序?」)由於LC並非原作者所繪製,車田正美與LC的僅為授權關係。LC在很多劇情的支線部分和人物的細節刻畫,均為漫畫家手代木史織的二次創作元素。而車田正美對於LC漫畫的劇情走勢有多少幹預與把控,這都沒有確切的說法。至於LC是否正統,唯一能夠判別的只有官方。而不幸的是,至今官方仍未對LC是否屬於正史給予確定的說法。
當然,正史篇章理應由原作者車田正美創作,但考慮到ND篇屬於SS篇的續集,自ND誕生之日開始,聖鬥士「243年前」這段故事已經正式發展為兩條截然不同的故事線。一條為「原243年前聖戰」、一條為「ND243年前聖戰」。從讀者的角度來看,LC對於SS篇來說,屬於80年代4大劇場版一樣的「官方同人」定位,雖然距離SS正史仍有一段差距,但是完全可以作為平行世界的故事劇情予以推敲。而年逾六旬的車田老師目前繪製的ND作品仍處於「有生之年」範疇,那麼所謂的「原243年前聖戰」正史繪製必然不會在車田老師的計劃之中(估計他也沒有精力去再次創作了。)綜上考慮,LC雖然在骨子裡還不算正史,但距離正史亦不遠矣。
冥王神話LC作者 手代木史織老師
結語
《聖鬥士星矢》從1985年的漫畫連載開始,至今已經從動畫、漫畫、小說、音樂、電影、模型、遊戲等多個方面開枝散葉,並分別獲取了一定的口碑與成就。奈何本文篇幅所限,僅能把動畫以及漫畫的主流相關部分進行介紹,至於車田老師所繪製的外傳漫畫《聖鬥士番外篇---冰之國的娜塔莎》、《聖鬥士番外篇---SHAKA》、岡田芽武所繪製的《聖鬥士星矢EPISODE.G》、《聖鬥士星矢Episode G.A》以及久織知槙繪製的 《聖鬥士星矢:聖鬥少女翔》等漫畫作品在日本小範圍圈子內都有著不錯的人氣。少女翔漫畫甚至也在2016年末被東映搬上了TV檔。在其他方面,聖鬥士舞臺劇與2011年正式共演;萬代出品的聖鬥士模型系列產品一直屬於熱銷產品,相信國內很多模型愛好者均有收藏;官方小說《聖鬥士星矢 Golden Age》、《巨人之戰—盟之章》、《巨人之戰—血之章》、《兄弟の絆 - 星雲鎖》、《聖劍秘話?薩卡!野望之序曲》、《女神!偉大的愛》都是很不錯的原創作品;而在音樂方面,OP《天馬座的幻想》、ED《永遠的藍》、冥王篇OP《地球儀》等動漫歌曲都在非粉絲圈內廣泛傳播,相信很多不看動漫的普通群眾或多或少也能哼出幾句。還有比較著名的同人漫畫作品《混沌篇》、《宙斯篇》等等...至於由聖鬥士IP改編的遊戲方面,更是涵蓋了多代主機遊戲、PC網路遊戲、手機遊戲等國內外多款作品,感興趣的玩家們不妨自行百度找找,說不定就會發現意外的驚喜!
至此,《聖鬥士星矢》由1985年連載至今,已由一部面向青少年的熱血漫畫成長為了一個面向多個年齡層的動漫系列產品。近年來《聖鬥士星矢》系列在產品商業化方面,一路磕磕絆絆走了過來。即便如此,在系列衍生作品之中,仍有不少值得稱道的故事作品。而《聖鬥士星矢》系列作品在未來將如何發揚光大?這仍然是每一個粉絲都期待故事。
抬起頭仰望著星空,夜星空依舊清澈明豔。兒時圍在電視機前觀賞的熱血故事,現今依然歷歷在目。聖鬥士誕生至今已有30餘年,故事仍在不緊不慢的娓娓道來,雖然滄海桑田,歷經變遷,但唯一不變的仍然是聖鬥士們為了愛與正義燃燒小宇宙浴血奮戰的故事。
正如TV版主題曲《ペガサス幻想》的歌詞一樣:
ベガサス幻想 そうさ夢だけは
天馬座的幻想,並不是只有夢
誰も奪えない 心の翼だから...
誰也不能奪走,心靈的翅膀...
更多精彩資訊盡在07073遊戲網微信公眾號:webgame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