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殘疾人 瑞士要辦場高科技的仿生學奧運會

2020-12-25 海外網

摘要:與此同時,功能性電刺激自行車競賽則是為了測試智能控制設備在移動癱瘓的肌肉時的精確度。還有電動胳膊和腿部假體競賽,這將著眼於6種常規任務,例如開罐頭或爬樓梯,從而充分考慮每種設備的重量、靈活性和精細動作控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6日下午消息,你見過多少能爬樓梯的輪椅?好像沒有多少。輔助技術似乎實現了很大的進步,但實際上,雖然全世界約有15%的人口都存在身體損傷,但這類設備並沒有廣泛普及。一場名為Cybathlon的仿生學奧運會希望改變這一狀況,將一些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和殘疾實驗項目聚集到一起展示給人們。

這其實是一場仿生學奧運會,這是個非常古怪的概念,但並非田徑運動會。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健康科技系主任羅伯特·雷納(Robert Riener)創辦了Cybathlon,希望將各種新穎設備投入實地測試。因此,重點在於日常活動,而非體育活動。操作者將採用各種尖端輔助技術執行一系列常見的日常任務。

此次活動將對科學家構成挑戰,使之開發更好的輔助技術,每項活動都會為操作者和設備製造商提供獎勵。商用設備和實驗室原型設備將會同場競技,通過預設的跑道和障礙物來比較每種設備的優劣。

例如,腦機接口競賽是為了測試腦機接口在虛擬遊戲中的精確度和可靠性。操作者將使用腦機接口控制遊戲中的角色。

與此同時,功能性電刺激自行車競賽則是為了測試智能控制設備在移動癱瘓的肌肉時的精確度。這項活動將專注於脊髓神經損傷,由操作者自己使用肌肉刺激來控制自行車。

另外還有電動胳膊和腿部假體競賽,這將著眼於6種常規任務,例如開罐頭或爬樓梯,從而充分考慮每種設備的重量、靈活性和精細動作控制。

最後,電動外骨骼和電動輪椅競賽中心則希望簡化使用過程和可操作性。在外骨骼競賽中,只有脊髓損傷的操作者會參與其中,而輪椅競賽則對所有因為嚴重損傷而無法走路的人開放。

除了競賽外,觀眾還可以參觀設備的互動展示,以及在兩天前舉辦的Cybalthon科學研討會。主題演講嘉賓包括麻省理工學院的休·赫爾(Hugh Herr)以及範德堡大學的麥可·古德法布(Michael Goldfarb)。學術研討會參與者的最後報名時間是4月30日,Cybathlon開幕式將於2016年10月8日在瑞士蘇黎世的克洛滕舉行。(書聿)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盤點奧運會各種高科技 冷凍艙療法幫助選手止痛
    資料顯示,「冷凍艙」已經在本屆倫敦奧運會期間為運動員提供幫助。雖然每分鐘數千美元價格不菲,但由於恢復效果極佳,一些從事長跑、遊泳等耐力項目的運動員還是體驗了這種「冷凍恢復法」。  在反對使用藥物提高運動能力的同時,國際奧委會公開支持使用科學儀器開發運動員的自身潛能,這也是「高原帳篷」和「冷凍艙」很快要成為高水平運動員「標配」的前提。
  • 「瑞士屋」將在倫敦奧運會上展現瑞士創造力(組圖)(二)
    瑞士國家形象委員會主任尼古拉比杜(中)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瑞士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張希焱、劉素雲):2012年倫敦奧運會聖火10日在希臘雅典點燃,而瑞士政府恰好也選擇了這一天對外公布了倫敦奧運會「瑞士屋」的設計方案,這也標誌著瑞士奧運宣傳計劃的正式啟動。
  • 仿生學發展專題述評
    戴振東對《科學時報》記者說,「仿生學的內涵是不斷發展的,現在仿生學並不僅僅指人們去模仿生物的某一特性,我們通過向壁虎大腦中輸入電信號,從而實現了它的運動可控。這屬於神經信息仿生學的領域,國外也正在進行類似的工作,美國做了老鼠、鯊魚的運動控制,俄羅斯則試圖控制海龜的運動。國內的山東科技大學等單位也在該方面進行探索。」
  • 被踢出體育界的高科技產品——鯊魚皮泳衣
    鯊魚皮泳衣曾是遊泳運動員的最愛在2年前的倫敦奧運會上,孫楊在1500米項目中遊出14分31秒02的成績,比自己一年前親自創造的世界紀錄足足快了3秒。但遺憾的是,孫楊原本還可以遊出更好的成績,卻被不解風情的國際泳聯壞了好事——假如孫楊能夠穿著「鯊魚皮」高科技泳衣參加比賽,成績勢必會更加出色。2009年,國際泳聯做出四項重要決定:第一,禁止在比賽中使用高科技泳衣;第二,泳衣材料必須為紡織物;第三,泳衣不得覆蓋四肢;第四,新規則使用前世界紀錄不作廢。
  • 大自然的啟示:仿生學可以走多遠
    2000 年雪梨奧運會上,澳大利亞男子遊泳選手伊恩 · 索普身著黑色連體泳衣,連奪三金,一戰成名。這次奧運會不僅讓伊恩 · 索普成為澳大利亞最有名的運動員之一,還讓他的戰袍——鯊魚皮泳衣名震泳壇。還有通過模仿蝙蝠的超聲波探路系統,是現代飛行器採用的雷達導航系統,飛行器表面幫助降低摩空氣擦阻力、減小紫外線照射損害的塗層等等。受到大自然的啟示,人類已經實現了許多偉大的仿生工程,很多與普通人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或技術。這些仿生學的成功應用都是依據自然對人類的啟示,設計出具有既精巧又複雜形狀和功能的材料、設施、產品、技術等。
  • 《科學大家》專欄|大自然的啟示:仿生學可以走多遠?
    來源:新浪科技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中關村論壇撰寫:傅正義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澳大利亞男子遊泳選手伊恩·索普身著黑色連體泳衣,連奪三金,這次奧運會不僅讓伊恩·索普成為澳大利亞最有名的運動員之一,還讓他的戰袍——鯊魚皮泳衣名震泳壇。這件泳衣叫做「快皮」,核心急速便是是仿造鯊魚皮膚表面製成的超伸展纖維表面,其設計也有著仿生學巧思,比如在接縫處模仿人類的肌腱構造。有實驗表明,快皮的纖維可以減少3% 的水中阻力。
  • 裡約奧運也有高科技 各大運動服裝品牌來助陣
    為迎接裡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的到來,各大運動服裝品牌紛紛採用高科技技術,為奧運會上的運動員助力。
  • 比較雅典帕運會與奧運會:綠葉和紅花的關係
    據賽前估計,如果帕運會門票銷售達到預期目標,收入為2000萬歐元。  第27屆夏季奧運會於8月13日至29日在雅典舉行。共有202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參賽,志願者5萬多人。記者多達兩萬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臺進行了實況或錄像轉播。門票總收入接近2億歐元。  服務差異  如果看見一個殘疾人在前方艱難地行走,你應該走上去說「你好」。
  • 仿生學,向大自然學習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就這樣,自然界的生物成了人類的老師,它們為人類提供了許多自然界中最優秀的解決方案,啟發人們把這些應用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去。人類從自然界吸取靈感,向生物學習的學科,就是神奇的仿生學。仿生學,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學。模仿生命體,模仿自然過程,從中學習一些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工作原理,根據這些原理發展出新的科學技術,製造出新的工具、材料、設備等,解決人們實際應用中的問題。
  • 向未來》揭秘自然仿生學
    向未來》第二季,節目組以怪力魔術貼實驗為例,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仿生學在人類生活中的妙用。魔術貼吊起汽車引發全場尖叫,小小蒼耳卻是其中原理一輛重達2.5噸的商用車,六組魔術貼可以將其吊起嗎?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實驗,出現在大型科普節目《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第三期的現場。眾所周知,魔術貼的妙處在於,相貼在一起產生自然粘力,用手一拉又會自然分離。
  • 工人體育館為殘疾人朋友配備「輪椅爬樓機」
    記者看到,一位志願者操作的「輪椅爬樓機」很快就幫助一位模擬演練的志願者乘坐輪椅登上了20多級的臺階。    據工人體育館新聞經理孔菁介紹,由於工人體育館建設比較早,這次為北京奧運會和北京帕運會進行改造時也沒有進行結構方面的調整,所以購置了包括「輪椅爬樓機」在內的一些設置,來幫助實現對記者和觀眾的無障礙服務。
  • 仿生學:從大自然中攫取思想的火花
    今天,科學家已經研製出像壁虎一樣會爬牆的機器人,模擬鯊魚活動方式的渦輪機,像大黃蜂一樣避免碰撞的汽車等等,這一切,都讓欣欣向榮的仿生學研究和工業設計吸引人們越來越多人地關注。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8日對此進行了介紹。  越來越「in」的仿生學  仿生學從自然世界借鑑聰明的想法,模仿自然界的範例來創造更好的形式、過程、系統以及策略。
  • [研究採擷]-冬季帕運會:「奧運會的改變者」助造「無障礙理念」
    回顧俄羅斯舉辦的首屆冬季殘疾人奧運會,主辦城市索契和所有相關人士都可以確定,這次為期十天的體育賽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們完全有理由為之感到驕傲。他強調,2014年冬季帕運運會將留下一份持久的遺產,有助於改善殘疾人基礎設施、改變人們對待殘疾人的態度。  「俄羅斯政府規劃並承諾,逐漸在俄羅斯80個地區拓展索契遺產模式。能夠對世界最大的民族產生影響和改變,這是我們的偉大夢想,」他說。
  • 我要為殘疾人朋友做事情
    身殘志堅的他在家人幫助下開辦了「劉宇盲人按摩中心」,向殘疾人提供多個就業崗位。「殘疾朋友們是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這是他向盲人朋友們傳遞的信念。10多年來,劉光宇邀請200多位盲人朋友來此免費學習,培養出40多個盲人按摩師,遍及四川、重慶等地,其中有14人開起了自己的按摩店。「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殘疾人朋友們能『自信、自理、自強』,有自己的事業。」昨日,劉光宇對記者說。
  • UCI公布2018財報 淨虧損730萬瑞士法郎
    需要說明的是,UCI作為自行車運動的管理機構,它旗下管理著八大項目:公路自行車、場地自行車、山地自行車、 BMX、 殘疾人自行車、自行車公路越野、室內花式自行車(單車球、藝術自行車)和攀爬自行車。UCI為自行車運動制定規則,但「管理機構」並不意味著它總是權威的和公正的,尤其是在男子公路自行車比賽中,它經常是據各方利益而得出仲裁結果。
  • 他是中國最傳奇運動員 和瑞士女孩結婚被開除 後為他國奪得冠軍
    上個世紀中國有一位相當厲害的體操運動員,他的實力足以幫助他聲名遠播,但不幸的是他經歷了三次重傷,不過這樣也沒有讓他放棄自己喜愛的體操項目。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無法在練體操了,再加上養傷期間和一名瑞士女子相戀導致被隊裡開除。最後在異國他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成就輝煌。這個人就是李東華。
  • 仿生學已在我國科研與產業中廣泛應用
    仿生學已在我國科研與產業中廣泛應用 NEWS.SOHU.COM  2003年10月11日16:57  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
  • 技術創新別將殘疾人遺忘
    作為一個面向殘疾人的博覽會,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至今已經舉辦了12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當下,基於人工智慧、語音識別的高科技產品不斷湧現,推動著消費升級的新浪潮,也讓人們感受到科技改變生活的力量。但新技術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數字鴻溝」,讓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成為「技術紅利」場域之外的被遺忘人群。
  • 麥建華:香港賽馬會將為北京奧運會提供幫助
    中新社北京八月五日電(記者趙勝玉)正在此間出席中國首屆馬獸醫國際研討會的香港賽馬會發展事務執行總監麥建華說,香港賽馬會在純血馬的檢測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香港賽馬會願意為二00八年奧運會馬術等比賽提供幫助和支持。
  • 掘金人工智慧,要放棄「仿生學」
    科幻片裡總把AI描繪得神乎其神,甚至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情感,而世界知名AI學者邢波教授告訴我們:要發展人工智慧,得放棄仿生學。只有掌握了這樣的深刻認知,你才能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浪潮中,獲得更有力的抓手。✦ 是追求比較文藝的、魔幻式的人工智慧,還是看重低調的工業型、製造型人工智慧?我的建議是後者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