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連萬裡 海上迎客來
「做生意,談合作,到廣東」,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再度迎來世界目光的聚焦。9月24日上午,以「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0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下稱「海絲博覽會」),在廣州市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展館B區盛大開幕。2020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及4個平行分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同期舉辦。
近年來,廣州將共建「一帶一路」與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有機結合,積極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務實合作,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方面均有新突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來自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8月,廣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逆勢增長11.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穗實際投資同比增長70.9%;廣州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設立27家企業(機構),協議投資額1億美元。
設5大展區 51國家和地區參展
機器人「大廚」25秒做出一個漢堡,土耳其咖啡大師現場上演「手打」咖啡,雲直播走進展覽會現場,還有來自西班牙、阿根廷、印尼等地區的專業舞者帶來風格迥異的舞蹈表演……開幕首日,海絲博覽會為廣交會展館B區帶來濃濃的異域風情。
本屆海絲博覽會以「高水平開放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從9月24日-26日連續舉辦3天,邀請51個國家和地區前來參展。展會設5大展區,其中,國際品牌展區、國際文化旅遊展區2大綜合展區為今年首次設立;此外,還有國際生命科學產業展區、國際農產品展區(世界水果展)和海洋經濟展區3個專業展區。
海絲博覽會現場,雕著精美花紋的泰國水果。
博覽會延續了「一展一會」的模式,當日下午,2020海絲博覽會主題論壇及4個平行分論壇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同期舉辦。邀請國外政要、駐華大使、國際組織負責人、知名經濟學家、商界領袖及中外院士,圍繞創新驅動、高水平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等展開研討,為「一帶一路」建設出謀劃策。
巡展新奇特
機器人「大廚」25秒做出一個漢堡
餐飲機器人烹製煲仔飯、調製咖啡、製作冰淇淋、菜品從「天」而降……國際品牌展區現場香氣撲鼻,記者尋味來到碧桂園千禧機器人展臺,原來這些美食都是出自機器人「大廚」之手。在機器人漢堡站,顧客選餐、下單後,智慧機器人便開始「動手」製作漢堡,煎漢堡、烤牛扒、撒醬料、放蔬菜……一個漢堡25秒左右就能完成;在新款冰淇淋機器人前,顧客可以通過大屏幕選擇藍莓醬、草莓醬、花生碎自主DIY雪糕;造型很萌的送餐機器人忙碌穿梭於人群之中,還會主動避讓行人。
在這裡品嘗機器人「大廚」的手藝,補充能量。
「我們是首次參展,帶來了23款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各類機器人現場烹飪美食16000份。」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兼千禧機器人集團總經理邱咪錶示,公司剛剛成立一年多,主要製造服務型機器人,目前有60多款產品進入了量產通道,應用場景主要在服務領域,如酒店大堂、客房,醫院的月子會所、病房等,機器人能做到自主行走、無接觸。
「全球疫情加速了公司的海外布局,目前我們公司的服務機器人主要有人機協作和純自動化兩大類,此次來海絲博覽會參展,主要向海外展示、推介全自動化機器人。」邱咪告訴記者。
據了解,今年2月,千璽集團曾攜手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贈了兩批貨櫃煲仔飯機器人馳援湖北抗疫,為醫護人員提供24小時無接觸式免費熱餐服務。
土耳其咖啡大師現場「手打」咖啡
泰國榴槤剛成熟,喬治亞紅酒飄香,阿根廷、西班牙、泰國、印尼、古巴、波蘭等地的參展商上演多場絲路風情表演……在此次海絲博覽會首設的國際文化旅遊展區,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特色風土人情展現得淋漓盡致。
來自土耳其的咖啡大師現場表演「手打」咖啡。他用電爐將銅鍋中的沙子加熱到90攝氏度,將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銅杯放在沙中均勻受熱,煮出的咖啡不經過濾直接飲用,口感醇香、厚重,這是土耳其咖啡地地道道的「土味」喝法。
在國際農產品展區,一臺果蔬分揀機正在忙碌運行。「參差不齊」的水果經過視覺檢測、稱重、糖度檢測等長達40多米的「工序」,不符合標準的產品被精準剔除。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果蔬分選主管聞軼飛表示,該機器可對大量果蔬進行顏色、外形、品質等方面的精準分揀,效率很高。「傳統的人工分揀成本很高,使用雙通道果蔬分揀機進行分揀的量是人工速度的125倍。」聞軼飛表示,該產品去年銷售額達到3000萬元,預計今年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後能夠達到5000萬元。
「雲直播」首現「海絲博覽會」
「雲體驗」土耳其獨一無二的咖啡佔卜技藝、「雲學習」衣索比亞的傳統咖啡禮、「雲鑑賞」斯裡蘭卡的珍貴珠寶……廣州作為直播電商產業發展的領頭城市,將近年來流行的電商直播引入本屆博覽會,開展系列雲直播秀、網紅直播帶貨等線上、線下活動,彰顯著廣州的「老城市新活力」。
本屆展會將1萬平方米的國際文化旅遊展區打造為一個巨型直播間,由資深英文導遊按規劃路線進行展位探訪直播,對每個展臺的產品進行立體展示,為網友和觀眾介紹各具特色的展臺布置和文旅產品。同時,還邀請了各國參展代表走進直播間,向網友介紹當地的旅遊及文化資訊。
展商話新機
跨國食品企業斥資十億元在穗設新廠
「我們此次來參加海絲博覽會,想讓大家知道,明治不僅有好吃的冰淇淋,還有冷藏牛奶、酸奶、巧克力和健身人士喜愛的蛋白粉。」明治雪糕(廣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鈴木隆雄表示,一直以來,明治雪糕在廣州市場的知名度很高,但是近期公司還開拓了健康保健類產品。
鈴木隆雄表示,目前集團在廣州斥資10億元人民幣成立了一家新工廠,主要生產冷藏牛奶、酸奶和一部分糖果類產品,計劃在2024年正式投產。「我們認為,目前冷藏牛奶的市場佔比還相對較小,廣州市場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因為冷藏牛奶對保鮮度有較高的要求,投產後供貨主要先以廣州為中心,輻射整個華南地區。」他說。
「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是一個促進旅遊、貿易和投資合作的良好平臺,為我們提供一個發現或展示旅遊和文化交流領域的潛在投資機會平臺。」盧安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表示,他特別高興此次到訪廣州,因為盧安達和廣東省有著特殊的關係,許多廣東企業在盧安達投資做生意,無數盧安達商界成員與廣東省的企業進行貿易往來。
他告訴記者,即使在疫情期間,盧安達航空仍在運營基加利(盧安達首都)至廣州的直飛航班,將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與中國連接起來,進一步促進了中非交流。
「我是第一次參加海絲博覽會,感覺該展會辦得很用心,尤其是國際文化旅遊展區,它把每個地方的特色很直觀地展現了出來。」剛剛接待完一批採購商的波蘭共和國駐廣州總領事館經濟處總負責人彭迦洛開心地告訴記者,他與一些採購商交流發現,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文化旅遊方面都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好項目,這超過了他們的預期。「廣州政府對我們幫助很大,給我們資源與平臺,讓波蘭的企業與中國企業進行對接,尋求合作機會,這次展會就是最好的例子。」
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體驗及拓展總監曹奕銘表示,安利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中草藥產品——銀杏葉蓯蓉片,已先後在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13個國家和地區上市,受到全球消費者喜愛。
曹奕銘表示,此次來海絲博覽會參展,將把紐崔萊的中草藥現代養生智慧輸出到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和地區,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助力中醫藥走向世界。「海絲博覽會讓企業走出中國,尤其是加深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溝通交流合作,也讓更多的企業走進中國,實現雙向互惠。」
1月-8月 廣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11.5%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第7個年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我國先後與138個國家、30個國際組織籤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日益成為發展之路、合作之路、繁榮之路。
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發祥地,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近幾年來,廣州在共建「一帶一路」歷史進程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來自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廣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2409.3億元,春、秋兩屆「廣交會」吸引沿線國家和地區採購商17萬餘人次、促成交易額216.86億美元。今年1月至8月,廣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1644.7億元,增長11.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穗實際投資4.73億美元,同比增長70.9%;廣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設立27家企業(機構),協議投資額1億美元,佔同期中方協議投資總額的19.51%。
大咖話未來
主題論壇 大咖「論劍」
打造「雙循環」新高地 建設一流灣區 聽聽他們怎麼說
9月24日,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承辦,廣州市貿促會執行的2020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以「開放創新推動高質量共建」為主題,採用「1+4」的模式,即1場主題大會和4場平行分論壇。
主題論壇上大咖雲集,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範恆山,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院長海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等嘉賓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2020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主題論壇現場。
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共建海上絲路中的領頭和樞紐作用
廣州2000多年前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點,今天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是現代中外交流合作的大平臺。記者從主題論壇上了解到,廣州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將加強全面合作、分享彼此經驗,推動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創新創造、互補互利;互信互助、互學互鑑。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表示:「面對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既要重視存在的問題,更要沉著應對挑戰。珠三角製造業是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的主體,未來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在共建海上絲綢之路中的領頭和樞紐作用。」他建議,要改造提升具有廣東特色的基建製造、汽車、石化、電子製造、家電等產業,這些產業既是傳統產業,也是先進位造業。另外,要培育發展能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各國經濟受到影響,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今年整個全球的經濟增長將為負。面對如何更進一步開展國際合作,引領「雙循環」發展這一問題,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院長海聞教授表示,未來的國際合作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規則,二是共享。「『雙循環』的提出是面對當前國際形勢的一個務實的策略之舉,也就是說當國際上遇到一些挑戰時,我們仍然要積極發展應對。」
烏拉圭駐穗總領事馬丁·安德烈·阿爾維斯·雷蒙斯在發言中表示,烏拉圭和中國的貿易在過去幾年增長得非常迅猛,主要是在食品、農業等領域。今年,烏拉圭也正在借鑑中國的「抗疫」模式,以推動本國的疫情防控。
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成為創新發展的加速器
在主題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範恆山從創新的角度談到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全面激發區域內的機構、企業、個人等各類發展主體的能量,促使他們真正成為創新主體,並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推動各類創新資源和要素協同聯動,形成區域最強的創新能力。如果把思想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這三個問題解決好了,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絕無問題的。」範恆山說。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未來30年,中國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求增長最快的是現代服務,包括生產型服務、生活型服務、公共型服務,目前服務貿易逆差增長最快的三大領域:一是留學和境外旅遊,二是智慧財產權和技術交易,三是其他商務服務和跨境運輸。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將會對全球的教育市場、旅遊市場、智慧財產權市場、跨境運輸市場和電子商務市場產生長期、巨大、可持續的需求。」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內地總代表鍾永喜建議:「在全球資源配置時,企業必須堅持走出去。結合出口+內銷、企業國際化的橋頭堡、創新發展的加速器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三個方向。」
平行分論壇
●「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
堅定中醫文化自信 鋪就「健康絲路」
首屆舉辦的「健康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是特色分論壇之一。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史丹福大學結構生物學系教授、數據分析專家、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麥可·萊維特以視頻方式分享了自己關於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盛讚中國的疫情數據真實可靠。
省社科院研究員、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丁力提出,通過大力推動中醫藥走出國門,把握健康產業國際大循環。
廣藥集團總經理楊軍提出了「中藥時尚化,時尚中藥化」的全新理念,廣藥集團未來會推出防疫香囊等時尚便攜產品服務於大眾。
●會展業發展分論壇
借鑑經驗合作共贏 海博會聯盟啟動
當日下午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會展業發展分論壇,圍繞新發展格局下如何促進海絲沿線國家會展業交流,進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研討。廣州市貿促會張超平副主任表示,上半年會展業因疫情大幅度萎縮,目前逐步活躍。「今年是艱難的一年,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各方攜手合作,乘風破浪。」
西班牙駐廣州總領事館經濟商務領事馬艾濤分享了西班牙展覽活動的經驗與發展趨勢。
國際會議中心協會主席、新加坡會展組織者和供應商協會主席、新加坡新展展覽集團執行總裁亞蘭多提到,新加坡企業將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開發,深化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
作為本屆論壇的「重磅」,「海上絲綢之路會展業合作聯盟」首次亮相啟動,並發布了未來部分落地計劃。聯盟將以「團結合作,開放共贏」為立足點,助力開展國際會展合作、推動會展業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院士論壇
大數據、算力等賦能大灣區發展
海絲博覽會平行分論壇院士論壇——科技創新之新動能,立足於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機遇,探討如何推動「新基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帶動我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表示,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是科技創新發展不可忽視的四個方面。
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表示,超級計算對科學發現、技術創新、產業革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突破平臺技術,搭建系統和應用的橋梁。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劉煥彬表示,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技術載體,研發信息化、精細化的數據管理雲平臺,研發大數據驅動的優化技術,解決傳統製造業數位化升級轉型升級中的難題。
●「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發展論壇
打造國際健康產業合作新平臺
本屆海絲博覽會分論壇「一帶一路」國際產業合作發展論壇暨應急產業項目研討會上,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黃志堅、省貿促會副會長範新林全面介紹了疫情期間的廣東省應急工作內容和抗疫經驗,提出各國之間既要加強防控措施、分享抗疫經驗,又要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急產業合作,建立沿線國家抗疫聯盟,深化沿線國家應急科技創新合作。
多國駐華大使感謝中國對非洲建設的貢獻和疫情期間對非洲國家的全力援助,並對廣東省政府在抗疫期間的卓越貢獻給予充分肯定。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李鋼表示,未來需要制定相應的國際貿易規則,特別是跨境電商規則,以便於各國在跨境電商和數字貿易的監管一致性上能夠向前推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