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公益行,彰顯人間大愛。
2020年中秋國慶前夕,在一場主題為「自強單親母親慰問金發放儀式」的慈善活動現場,來自天津市各區的100多名優秀自強母親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一場溫馨的公益大愛之旅。
今年的捐贈活動是天津市婦聯與天津市尚赫公益基金會繼2019年「兩癌母親捐贈活動」之後,第二次攜手舉辦的關愛自強單親母親活動。對於兩次與天津市婦聯攜手進行對困難群體的捐贈,天津市尚赫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政裕頗有感觸:「天津市婦聯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公益平臺,希望藉助這個兼具傳播性與公信力的優質平臺,通過尚赫的力量去喚醒更多社會人士投身到公益事業中,奉獻愛心,傳遞希望!」
陳政裕在活動現場接受專訪
進入中國近三十年,尚赫一直深耕大健康產業,在追求市場建設的同時,如何回饋社會成為尚赫企業文化中的重要一環。自2010年起,尚赫構建了「讓愛傳出去」、「讓愛延續」、「壹心援助」等系列項目,涵蓋捐資助學、扶危濟困諸多領域。2014年,天津市尚赫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公益事業也隨之理念化、系統化。
緊急馳援,為愛出發年初的一場疫情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尚赫公益基金會自1月23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之時,便著手聯絡各慈善機構,隨時因應馳援武漢。陳政裕強調,「2020年初的疫情爆發後,尚赫公益基金會第一時間與武漢慈善總會進行了溝通,以最快的速度組織人力物力,將價值500萬人民幣的物資緊急運往武漢。」陳政裕介紹,這批包括空氣淨化器和清潔產品在內的物資,被投放到武漢市青山區的抗疫一線病房和當地部分養老院中,為當時處在疫情中的武漢提供了物資上的必要保障。
同時,疫情期間,尚赫隨同天津市民政局深入到了南開區萬興街義興裡社區,對堅守社區防疫一線的志願者進行了關懷與慰問,及時了解社區的實際困難與需求,為他們送去了慰問物品。
創新思維,不忘初心通過多年的公益摸索,尚赫公益基金會在嫁接更多社會公益資源的同時,使公益事業真正做到規模化的穩步發展,並且通過獨立團隊的專業管理,對各類公益項目進行系統規範運營,通過攜手品牌經營人強化對各類人群的精準幫扶,共同著力發展社會公益事業。陳政裕說,「尚赫公益基金會已經形成了『可持續、可聚焦、可號召、可複製、可量化』的公益理念,在可持續發展的公益之路上,邁出了堅實而穩健的一步。」
尚赫的「讓愛傳出去」主題公益項目,是尚赫以創新思維,攜手優秀品牌經營人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的大型「系統化、精準化助學」活動。通過與品牌經營人的聯手協作,援建學校、捐助困難兒童,並以尚赫和捐建人聯合冠名創建尚赫公益小學。
陳政裕表示,「尚赫公益基金會在成立初期,便制定出了『以精準助學為重要抓手,定向擴展幫扶困難學生』的工作思路,並由此規劃出了具有遞進性、梯次性的目標任務,即援建100所、300所、500所的公益小學。目前,短期目標已達成,中期目標即將於明年完成。對於長期目標,將隨著國家對於教育資源的不斷投入,貧困學校日趨減少,尚赫也會根據目標任務進行適時調整。」
截止至2020年11月,尚赫「讓愛傳出去」項目已攜手品牌經營人完成援建尚赫公益小學208所,發動尚赫愛心志願者126611名,投入愛心資金5121萬元,捐助學童85540名。
不僅如此,在對學校進行援建之後,尚赫於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後聯手品牌經營人對捐建的尚赫公益小學進行「讓愛延續」的公益回訪,進一步為學校及學生解決實際困難,送去愛心,至今已堅持了9年。
「因此,尚赫所做的內容不僅是公益項目本身,更是為了能夠拓寬公益的廣度、深度,打造矩陣式的公益事業。」陳政裕介紹,目前,尚赫正在籌備與共青團中央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的公益合作,希望藉助創新形式整合現有資源,為孩子們建設多間「尚赫圖書室」,讓孩子們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為孩子們的素養提升、學習能力提升打一個好的基礎。
壹心幫扶,愛不停歇陳政裕說,在尚赫的「壹心援助」公益項目中,有一項最特別的公益事業,持續了9年之久——對天津市兒童福利院的捐助。從2012年開始持續對福利院進行捐助。不僅為孩子們修建了多功能廳,還建立了「尚赫教育活動中心」,給孩子提供了更多元、更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投入累計達300萬元。
尚赫公司執行長陳旻君帶領企業連續9年為天津市兒童福利院進行定向捐助
「我們希望可以把一個項目持續的做下去,這樣才能讓公益真正有利於大眾,開花結果!」陳政裕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用心耕耘。2020年尚赫還積極參與了民政部門發起的「書海工程項目」,向新疆地區捐贈價值33.33萬碼洋的圖書,「教育公益是尚赫始終堅持的事,願每個孩子都能在讀書中找到樂趣,在知識中健康成長」
陳政裕說:「在多年的實踐中,尚赫不斷創新建設方式,形成了與社會的靈活聯動機制,也創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持續性創新公益』模式。在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過程中,尚赫力圖打造一個包容性強的平臺,吸引、整合更多的資源,深入挖掘公益的多個領域,讓社會責任與企業的戰略相結合,實現雙向共同發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