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一直是電影行業一個經久不衰的類型,而功夫巨星更是無數人尊敬崇拜模仿的對象,1982年的一部《少林寺》讓多少熱血少年,青年拋下一切去最後一次浪跡天涯追尋自己心中的功夫夢。而提起功夫巨星,李連杰,成龍,甄子丹,吳京等各自開創了自己的功夫片流派,在這種良性競爭中讓觀眾的觀影體驗有了質的飛躍。然而,時針撥回上世紀60年代,提起功夫巨星的名字,這一連串的名字就會變成李小龍,李小龍,和李小龍。是他把中國功夫推向了全世界,改變了那些目中無人的白人對黃種人的看法,在當時乃至現在都有著舉世無雙的影響力。
多少武術流派的大師從原本的不服氣變成了由衷敬佩,並爭相以與他結識為榮,而他的崇拜者遍布全世界,讓無數眼高過頂的白人武術大師甘願拜他為師,他的功夫哲學更是遠超那個時代,成為無數武道家心中的燈塔。只是很難想像,這樣一位堪稱舉世無雙的武道家,在年幼時卻體弱多病,為了讓他變得強壯,他的父親送他去學太極拳。找到自己興趣的李小龍在1954年又拜當時的詠春高手葉問為師,在學校的功課與練習詠春之餘,又詳細研究了各種拳法,為自己日後的功夫哲學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上大學的時候,李小龍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功夫高手,他用一個廢棄的停車場作為場地開辦起了武館。
隨著他日漸精進的功夫和如日中天的名氣,無數功夫大師被他吸引,包括空手道冠軍羅禮士,武道家伊諾山度,好萊塢巨星史蒂夫等。在一次又一次的切磋中,人們紛紛對這個看起來瘦小的黃皮膚小個子從剛開始的輕視變成了由衷地敬佩。而李小龍也為自己制定了目標,要成為舉世矚目的功夫巨星,用功夫電影改變人們對黃種人的看法,在1980年以前擁有超過1500萬美元財富,讓家人過上幸福生活。這些計劃,都被他提前完成。然而比起他年幼的體弱多病,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位堪稱「舉世無敵」的武道家,卻在1973年突然離世。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種,最讓人惋惜的就是英年早逝。
關於他死亡的方式有多種傳言,但沒有哪一個能讓所有人信服。其實人們不願意相信的不是他的死因,而是無法接受這樣一位堅不可摧的男人就這樣死去。逝者已逝,生活還要繼續,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1969年出生,對於父親的印象大多只停留在父親好友的描述與影像資料中。但這不重要,只因為她的父親,是李小龍。這樣的光環除了榮譽,還有與之相匹配的責任。而遺傳了父親堅韌性格的李香凝沒有辜負父親帶給她的無上名譽,雖然不能達到父親的高度,但她依然用著遠超常人的努力,將自己打造成一名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的女藝人,成功在競爭激烈的好萊塢站穩了腳。
並不滿足現狀的李香凝又創辦了一個健身品牌,並以自己父親的名字命名。她要用這種方式,向全世界傳播他的父親李小龍的精神和信念。2006年,李香凝參與了一套拍攝關於李小龍一生的作品,她再次提到,相比於父親的功夫,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功夫哲學。只可惜這種遠超時代的思想,註定不會被大多數人所理解。人們更願意看到李小龍身手矯捷以一敵多,對於這種珍貴的哲學思想,卻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