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在為什麼這麼火?總結了三點原因,想複製胡錫進還是比較困難的。
作為一個媒體人,胡錫進在早幾年也曾出發表不少犀利的言辭,也引起了一些轟動,但他的名氣和流量並沒有起來,但在2020年,胡錫進成了頭條上的網紅,隨便一條微頭條都能達到上千萬的閱讀,妥妥的的大V。
胡錫進能取得這麼好的反饋效果,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內部的因素。
1、胡錫進的身份靠譜
胡錫進作為《環球時報》的總編輯,他的身份讓群眾信服,他說的話都能帶上一點權威性。在一眾媒體人中,胡錫進不僅敢說話,敢對外國高官或者的記者的偏激言論,進行精準打擊,而且他的屁股坐得正。
不管他說什麼樣的話,從來沒有背離群眾,也從來沒有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他譁眾取寵也好,說他是攪局者也好,說他為了環球時報的銷量也好,這都不影響胡錫進發表有戰鬥力的言論。
在當今媒體人群體中,在中美摩擦大局之下,在輿論戰打得不可開交的時期,胡錫進無疑是一個戰鬥力爆表的媒體人,中國需要更多的「胡錫進」,這也是頭條網友更願意挺胡錫進的原因。
2、胡錫進的言論接地氣
胡錫進的言論,能引起大部分群眾的共鳴,他所說的話,也是大部分群眾想說的話,他代替群眾和川普對陣,也能給予外媒打擊,更能揭破澳大利亞虛偽的麵皮,將「紙貓」氣得火冒三丈。這就是他的本事。
跟一些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媒體人不同,胡錫進的言論更加接地氣,他說的話不僅有道理,還能讓人聽進去,他跟底層群眾走得更近。
這也是胡錫進的評論和文章,總能獲得高閱讀量的原因,說得接地氣,老百姓都能聽懂,言辭還有力量,誰不喜歡看?
3、2020年局勢混亂,突發新聞多
胡錫進能火起來,也跟今年的事情比較多有關係,新冠疫情影響下,各種妖魔鬼怪都出來, 各種奇葩言論,已經各種高流量的話題層出不窮,這就給了胡錫進發揮的空間。
胡錫進能大火,美國的高官和一些扭曲事實的外媒功不可沒。2020年上半場的輿論戰,主要圍繞疫情展開,先從口罩再到外貿,從東西方面對疫情的舉措不同,再到辯論疫情的責任問題,每個爭議點,都能聚集大量的流量。這是全國民眾都關心的事情,受眾極廣。
到了中場的時候,胡錫進拋出增持核武論,到美國的遊行示威活動、在到中印邊界摩擦,經過幾輪的洗禮,胡錫進在增持核武論後,徹底火爆全網。
總結
胡錫進的成功很難複製,一般人沒有胡錫進的條件,畢竟《環球時報》的總編輯可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當的,再則,後面也沒有這麼多能讓全民都關注的熱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