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個「雙十一」正式來臨,這個每年一場的消費狂歡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節日」。不過,也有人早已對各種明降暗漲和套路滿滿的促銷感到審美疲勞,從參與者變為圍觀者。今年的「雙十一」又有什麼新的變化?背後又折射出電商行業的哪些趨勢?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江楠記者谷偉
關鍵詞
1
套路
智商玩不轉的
「雙十一」
每年的「雙十一」,都是一場考驗消費者智商的遊戲。東西有沒有真的便宜不知道,各種促銷的玩法倒是越來越複雜,今年的尤其複雜!預售尾款之類已經是小兒科了,購物津貼、各種紅包、平臺券和店鋪券倒也罷了,還要到各種App上籤到。有網友調侃,大學高數掛科的各位就別參加「雙十一」了,因為你根本算不明白。
從10月中旬開始,各種「雙十一」攻略就在網上流傳,除了民間版,甚至有券商研究員也「下海」出了份攻略。不過,越來越複雜的規則還是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南京市民董女士表示,以往「雙十一」還會囤點東西,可現在規則越來越複雜,實在是懶得研究了,而且平時打折的時點越來越多,也沒必要非趕在「雙十一」。
規則複雜只是一方面,明降暗漲、先漲後降的把戲依然層出不窮。市民王先生近期就發現,他關注的某家具商家,在「雙十一」之前悄悄提了價。而根據店鋪的「雙十一」優惠情況算下來,即使用上所有優惠,都還不及9月份的價格便宜。商家還表示,根據平臺要求,「雙十一」之前一段時間,店鋪不允許打折和改價,必須等到當天才能以折扣價出售。
關鍵詞
2
社交
求「蓋樓」
考驗朋友圈
「好多年沒聯繫的小學同學突然聯繫上了我,我以為她要跟我推銷保險,結果她突然發來一個連結,讓我幫忙蓋個樓」。這樣的事情,「雙十一」前夕不斷在各大城市發生。「在嗎?幫我蓋個樓」「幫我點一下」,今年「雙十一」,「社交電商」的玩法滲透到每一個角落,都市白領被幾毛錢的紅包優惠折磨得掉頭髮。
某電商平臺的「蓋樓」,隊伍樓層越高,瓜分的紅包越大。不少用戶為了達成「蓋樓目標」,除了在朋友圈發送「助力」信息外,甚至組建了「互助」微信群。另一個電商平臺則更生猛,直接「送錢」,只要你點進相關頁面,平臺就會送初始紅包,同時會生成「助力」連結。每有一個用戶點擊連結,就會貢獻一定金錢,只要湊夠100元,發起助力的用戶就能直接提現。
生活在上海的小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已經成功提現了300元,每次提現平均只需要15個朋友點連結。小匡表示,自己以前也不玩這些,但這段時間的優惠力度大,再加上周圍的人都在玩,所以她也就跟風了。
不過,即使在全民狂歡的氣氛中,各式各樣的連結和隨之而來的情感「綁架」,也讓不少旁觀者不堪其擾。一直拒絕這種社交電商的小顧告訴記者,她最近被拉進一個「蓋樓群」,裡面全是關係很好的朋友。為了維護友誼,也避免被別人「拉黑」,萬般無奈下的小顧只好舉著朋友的連結,面對面地讓同事去掃碼……
關鍵詞
3
下沉
新「玩家」
帶來新變化
今年10月,京東拼購平臺「京喜」在微信一級入口上線,這被認為是京東彌補下沉市場短板的一個大招。而「雙十一」前夕放出這個大招,用意很明顯,追趕阿里之餘,更要阻擊新玩家拼多多。
10月24日,拼多多股價大漲12.56%,總市值達到464億美元,超越京東,成為僅次於阿里、騰訊和美團點評的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而拼多多迅速崛起的最大法寶,正是下沉市場,這也成為近兩年電商行業乃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都在關注的風口。今年5月,知名調研機構QuestMobile發布的《下沉市場報告》稱,中國下沉市場用戶規模超過6億,18歲以下、46歲以上用戶較多。他們對於網購熱情越來越高,而低價成為電商獲取下沉用戶最為有效的手段。
其實,不止是京東,阿里此前也早已作出應對。今年年初,阿里將旗下聚划算、淘搶購、天天特賣三大下沉市場品牌整合,成立大聚划算事業部,並推出直接對標拼多多的淘寶特賣區。今年9月進行的「99划算節」,兩天成交額達585億元,甚至超過了2014年的「雙十一」。
另一方面,以下沉市場起家的拼多多,卻在向上發力。實際上,從數據來看,拼多多的用戶人均消費一直在環比提升。
今年的「雙十一」,阿里、京東、拼多多都打出了巨額補貼、血拼低價,消費者享受紅利的同時,對電商行業來說,或許一些新的變化也正在到來。
關鍵詞
4
直播
異軍突起的
李佳琦們
「Ohmygod!買它!答應我一定要買它!」今年的「雙十一」,直播帶貨成了無法迴避的一個話題,「李佳琦敬業」「李湘賣貂」「薇婭直播」頻頻登上熱搜榜。在爭搶「私域流量」的當下,怎麼把「私域流量」轉化為真金白銀,直播帶貨成了最直接的一個答案。
今年9月,在淘寶直播的「雙十一」啟動大會上,淘寶內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玄德明確表示,今年的「雙十一」「雙十二」給淘寶直播的流量非常大。根據淘寶官方公布的數據,今年「雙十一」預售首日,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同比增長了15倍。
實際上,淘寶直播並非新鮮事物,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電商界逐漸流行,不過即使到了2018年「雙十一」,在直播中一天賣掉32萬件商品、創造了6700萬元銷售額,李佳琦的大名仍只是在其粉絲中流行。到了2019年,李佳琦、薇婭等主播隨著一系列事件的發酵,突然成了都市白領無人不曉的真正網紅。今年「雙十一」還沒開始,「李佳琦雙十一活動產品課代表整理版」已經廣泛流傳。
不過,隨著一系列「翻車」事件的發生,這種帶貨模式帶來的爭議也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主播們瘋狂吸粉的同時,未來或許也得在帶貨的質量上悠著點了。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