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準備把自己最疼愛的公主嫁給魏徵的小兒子,為何又下詔取消了

2020-12-22 螞蟻說歷史

他本準備把自己最疼愛的公主嫁給魏徵的小兒子,為何又下詔取消了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夫妻感情非常融洽,太宗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有長孫皇后能讓他心情愉悅,可以看出他們倆人的感情有多深厚了,引來眾人的羨慕。太宗疼愛長孫皇后,也很疼愛他們的女兒,也就是衡山郡公主,把她視作掌上明珠,上天饋贈的最好的禮物。作為唐太宗的女兒,榮耀是少不了的,她8歲時就被封為衡山郡公主,擁有很多封地,身份高貴,風光無限。後來,在公主受封的第二年間,大臣魏徵生病了,病的很嚴重,唐太宗非常擔憂。

在魏徵臥病在床期間,唐太宗始終牽掛著魏徵,希望他能身體康復,因此太宗派出最好的御醫日夜醫治,還不斷賞賜貴重的醫藥膳食,並且不斷關注著病情的變化。經過御醫們許多天的治療後,病情卻不見好轉,面色蒼白,身體沒有精神。唐太宗聽說之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那可是他最看重的大臣啊。在太宗受困於政務問題時,魏徵會及時給出建議,並且勇於提出問題,一生納諫無數次,魏徵就像是太宗的一面鏡子,給予太宗及時的建議。並且魏徵生活清貧,不求回報,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追求完美。

想到這些,太宗不禁憂傷起來。他帶著年幼的衡山郡公主來到了魏徵的家中,他要做出一個決定,賜予魏家一個恩典,他對魏徵說道,要把公主嫁給魏叔雲,也就是魏徵的小兒子。可是,魏徵還沒來得及成為皇親國戚,就病重離世了。 之後事情發生了轉變,衡山郡公主的這門婚事沒有成為現實,徹底結束了。這是為什麼呢?

魏徵在唐朝向來都是以直諫著稱,而且他曾經還向唐太宗推薦過兩個人,一個叫侯君集,還有一個叫杜正倫,說他們都是有能力的人,以後必定可以為朝廷作出貢獻,立下功勞。這本來是一件好事,結果魏徵去世不久,侯君集就慫恿太子李承乾謀反,然後被處死了,杜正倫也有罪行,再也不能任職了,事情的性質就變壞了。這就讓太宗懷疑魏徵與這件事有聯繫,自己最敬重的大臣卻發生這種事,又怎麼能放心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到魏府呢?因此太宗心中頗有疑慮,不知道此事是真還是假。就在這個時候,有人私下告訴唐太宗,魏徵讓他能在史書上為他留下好的名聲,記錄他的優良事跡。這件事情更讓太宗心中不悅,魏徵必定有什麼天大的秘密,看來城府很深啊,更不能讓衡山郡公主嫁到魏府了。於是,唐太宗立即下詔取消了衡山郡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

先不說唐太宗這種做法是對是錯,可以看出,不論是皇帝,還是普通家庭,都是非常疼愛自己的子女的,不願讓子女受到一點點傷害,總是會處理好一切,鋪好前方的路。不管子女走到哪裡,都會讓父母牽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乾隆最疼愛的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晚景悽涼!
    在古代,尤其是帝王家,能夠得到父親的寵愛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男子將直接決定著是否能夠成為皇族的繼承人,女子則可以使自己覓得良婿,穩妥的過好下半生。小二今天同各位分享的,就是乾隆最寵愛的女兒和孝公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十公主。
  • 魏徵死後留一本冊子,李世民讀後勃然大怒,下令:給我扒了他的墳
    上思徵不已,謂侍臣曰:「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上面這段文字出自於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十二》。公元643年,貞觀名臣魏徵不幸去世,而唐太宗李世民為他操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他不僅親自為他寫了一段墓志銘,還準備將自己的女兒衡山公主嫁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
  • 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疼愛萬分 為何會反目成仇
    眾所周知,武則天對權力非常痴迷,她為了權力不惜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她一生共生育了六個孩子,只有一個女兒存活下來了,她就是太平公主。武則天對天平公主十分寵愛,但最後太平公主卻與其反目成仇了,這是為何呢?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魏徵排第三,為何去世後被唐太宗砸了墓碑?
    在後來魏徵病重的時候,李世民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魏徵的大兒子,以示對他的器重,並且想要藉此來給魏徵衝喜。衡山公主是李世民的嫡長女,將公主下嫁給臣子之家,這對魏徵一族是極大的恩寵,況且這門婚事還是在李世民看望魏徵時,在魏徵的床榻前親口允諾的,魏徵對於陛下的如此恩寵,自然是不枉多年輔佐忠君。
  • 唐朝最美的公主為何成為了唐朝最荒唐最惡毒的公主
    唐朝出名的公主有很多,但要說最荒唐和最惡毒的公主,肯定非唐中宗時期的安樂公主莫屬了,關鍵是她竟然還有大唐第一美女之稱。為什麼說 這樣一個大唐最美的公主卻是堪稱最荒唐惡毒,請接著往下看。恢復帝位之後,安樂公主恃其寵愛權傾天下,侯王權臣多出其門。曾自做詔書,蒙住前面的內容,請中宗畫押,李顯笑著答應其請,還奏請立為皇太女。左僕射魏元忠勸諫不可如此行事,安樂公主說:「元忠是山東愚頑倔強之人,怎能與他商議國事?阿武尚且當上皇帝,我本是皇帝的女兒,有何不可呢?」
  • 李世民的女兒居然嫁給了李世民的表弟,這輩分怎麼這麼亂
    李世民的女兒居然嫁給了李世民的表弟,這輩分怎麼這麼亂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李淵在即位以後讓李建成當了太子,但是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卻不服自己大哥當這個太子,所以他打算搏一搏,和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高士廉十分疼愛自己的這個外甥女,於是就承擔起了撫養她的責任。長孫氏長大以後,高士廉親自為她說媒,還親自為長孫氏置辦嫁妝,秦王李世民正是長孫氏的丈夫。長孫氏雖然只是高士廉的外甥女,但是他對待長孫氏比親女兒還要親,所以長孫氏十分尊敬他。李世民覺得既然高士廉是自己老婆的舅舅,那麼他也就是自己的舅舅,因此他對高士廉十分尊崇。
  • 魏徵交給史官一本冊子,李世民看後,怒吼:把這賊人的墳給我刨了
    歷史的大幕在唐朝拉開時,唐太宗李世民的與長孫皇后的小女兒,當時九歲的衡山公主,被指婚給了忠臣魏徵的兒子。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歷史上最為英明睿智,從諫如流的帝王;魏徵在唐朝那是以直言勸諫聞名於天下!這一對君臣共同譜就了一曲臣忠君賢的讚歌,留名青史。然而,魏徵死前的一個舉動,使他與李世民之間產生了裂痕。
  • 錚臣魏徵,死前留下一本小冊子,氣得太宗李世民下令刨墳
    由此可見,太宗李世民與魏徵還真是千古君臣關係融洽的典範。不光如此,李世民感念魏徵的大功,還曾想將女兒衡山公主下嫁給魏徵的兒子。不過,這對堪稱君臣關係的典範很快就破裂了。魏徵下葬沒多久,李世民就下令刨了魏徵的陵墓,還推倒了自己親手書寫的刻碑。為什麼這對君臣友誼的小船這麼快就翻了?這得從魏徵這個人說起。
  • 魯元公主被父親劉邦漠視,女兒又被嫁給舅舅,一生心酸,早早離世
    呂雉在劉邦死後,把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做成「人彘」,幾乎把劉邦的兒子們趕盡殺絕,出手狠辣無比。其實呂雉在嫁給劉邦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操持農務、照顧老小還是非常賢惠的。呂雉嫁給泗水亭長劉邦時,劉邦已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並且還有個私生子劉肥。
  • 權傾一時的太平公主,為何最後死在侄兒唐玄宗李隆基之手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從小受到父母和兄長極盡疼愛。一日高宗皇帝和武則天坐在正殿上,太平公主穿著紫色戰袍來到殿前,武則天指著一身男兒裝扮的太平公主笑問:「為何這般打扮。」太平公主答道:「賞給我一個駙馬。」
  • 古代封建王朝娶皇帝的女兒為何要稱為「尚」公主?
    今年很熱門的電視劇《大唐榮耀》大家都看過了吧,裡面男主角廣平王李俶也就是後來的唐代宗李豫,就把自己的四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挽救了李唐江山的超級大功臣郭子儀的第六個兒子郭曖。當時郭暖的年齡和昇平公主相近,於是在十多歲時就許婚了。當然也有唐代宗李豫想更加緊密的拉攏郭子儀的意思,畢竟當時的李唐王朝就仰仗郭子儀了,他的重要性使其自漢高祖劉邦的「白馬之盟」後第一個打破異姓封王的人。
  • 《清平樂》:萬壽長公主備受疼愛,卻嫁錯了人,結局完勝趙徽柔!
    任敏在劇中飾演的是福康公主趙徽柔,她是天之嬌女,更是官家最疼愛的女兒,堪比掌上明珠一般,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長大。雖然官家發誓要讓趙徽柔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女子」,但是她和李瑋的婚姻並不幸福,最後鬱鬱而終。而同樣是出身高貴的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又稱萬壽長公主,她是趙楨最敬重的姑母,也嫁錯了駙馬,結局卻完勝趙徽柔!
  • 乾隆最喜歡的女兒十公主,為何後半生卻十分悽慘?
    寵愛至極,風光下嫁(影視劇中的固倫和孝公主)十公主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兒,在她前面,已經有七位姐姐因不同原因早殤。生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十公主,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兒。晚年得女,對於已經兒孫繞膝的乾隆帝來說,是最開心的事情。十公主還在娘胎裡,便受到了父皇格外的疼愛,母憑女貴,原是宮女出身的惇嬪也因此晉封為妃。
  • 魏徵:陛下,您不能讓公主嫁妝太多。李世民:你信不信我要殺了你
    李世民有個女兒被封為長樂公主,是他和長孫皇后生的,雖然二人育有很多子女,唯有長樂公主最愛夫妻二人的寵愛。長樂公主就在這樣萬千寵愛集於一身的蜜罐裡長大了,終於到了要出嫁的年紀。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捨不得啊,被疼成眼珠子的小公主要嫁人了。既然小公主要嫁人,那肯定少不了嫁妝。
  • 明仁夫婦唯一的女兒清子公主,為何嫁給小公務員?原因有2個!
    黑田慶樹和紀宮清子說到日本皇室出嫁的公主,很多人為清子內親王可惜。清子內親王是明仁和美智子的幼女,也是他們唯一的女兒,相貌雖然不出眾,但賢良淑德,嫁個好人家總不是問題,可是卻嫁給了小公務員黑田慶樹。清子是明仁和美智子唯一的女兒,身份高貴,為何嫁給小公務員?原因有2個!
  • 清高宗最疼愛的女兒之固倫和孝公主,你知道她的故事嗎?
    弘曆,繼承了自己父親雍正帝的皇位之後,將大清朝帶入盛世之中,與其祖父康熙皇帝一起開創了「康乾盛世」。在乾隆的治理之下,中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維護了祖國的和平統一,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乾隆皇帝一生活了八十多歲,一共有十個女兒。雖然他本人極為擅長養生,並且因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但他並不能阻止自己女兒生命的逝世。
  • 凌煙閣系列:魏徵和李世民的君臣恩怨,墓碑被推倒為什麼又重建?
    魏徵學問淵博,又很受道家思想影響,自然深知「知足不辱」的道理,在這份奏疏中他旁徵博引,雖然不大重視文採,但是言簡意賅,說理清晰透徹,感情真摯充沛,表現出憂國憂君的十分熱忱。 這一份奏疏對於正逐漸沉入溫柔鄉中的唐太宗無異於當頭棒喝,讓他頓時清醒過來,不僅全盤接受了魏徵的提醒,更將這篇文章放在自己案邊,以隨時起警醒作用。
  • 還珠格格:看了《甄嬛傳》,明白太后為何不把晴兒嫁給皇子了?
    晴兒出身高貴,並且自幼養在皇太后的身邊,太后對晴兒的疼愛不輸皇帝對紫薇小燕子的疼愛。 那麼皇太后既然那麼喜歡晴兒,為何不給晴兒尋找一個皇親貴胄,再不行乾脆讓晴兒嫁給永琪,或者跟永琪差不多的皇子,反正皇帝的兒子多,優秀適齡的兒子也不少,嫁給皇帝看重的皇子,將來晴兒最低也得是個親王的嫡福晉
  • 魯元公主為何要將十一歲的女兒嫁給親弟弟,她的一生是否能幸福?
    談秦說漢(292)魯元公主為何要將十一歲的女兒嫁給親弟弟,她的一生是否能幸福?呂雉的獨女魯元公主一生的命運不太好,歷史對她也不夠重視,連個名字都沒留下,後人只好按其封號稱為魯元公主。老爸劉邦不愛幹農活,她自幼跟著老媽呂雉一起下地,還得照顧比她小三歲的弟弟劉盈。
  • 那麼多女演員飾演過唐朝太平公主,哪一版最真最美呢?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唐高宗最小的女兒,倍受父母疼愛,幾乎是擁有天下的女子。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不論長相還是性格,跟自己都很像,經常找她來商議政事,不過太平公主懼怕母親,不敢隨便插手政事。武則天對太平公主愧疚的由來是來自太平的第一次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