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緩慢的新疆邊走邊拍

2020-12-20 界面新聞



斯爾克甫溝,吐魯番,2018年

 

街邊店鋪裡的青年,皮山,2016年

 

 

1、進普魯村

 

2017年1月19日

 

早上起來,先去于田縣老城區拍照,有些平房正在拆遷。下次來,很多可能都看不見了。

 

一座小清真寺門前,坐著三個男人,清真寺門鎖著,他們說是清真寺的保安。給他們拍了照,還拍了拆掉一半的廢墟,牆上用維吾爾文寫著「禁止倒垃圾」。下午在老地方等車,然後坐班車進普魯村,那個班車總是不走,要等人坐差不多了才發車。到了普魯村要晚上10點了。我來見普魯村的老朋友,他叫努爾。

 

2017年1月20日

 

早上先去村裡拍了些照片,然後去找努爾,把上次拍的照片洗印出來送給他。

 

努爾今年55歲了,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小兒子巴拉提在家裡,今年也26歲了,學了理髮培訓,每人次收5元錢。努爾原來的那臺佳能相機花了1400元,是他用賣羊的錢買的。一位在于田縣的老師教他攝影,還送給努爾一臺三星數位相機,比那臺佳能的要好一些。努爾用著特別高興。

 

在村子裡拍照,每張照片可以收10元錢。努爾每年靠攝影能賺3000元。他特別想擁有支三腳架,還希望有長焦鏡頭,這樣可以把遠處的鳥拍清楚。

 

傍晚我又在村裡拍了些照片,遇到個老頭,穿著傳統的服裝,用閃光燈對著他幾乎拍掉了一個卷。天要黑了,下到河灘邊,拿巧思相機自拍了黑白照片。

 

冬天,普魯村的飯館都關門了,只有幾個小賣鋪開著。今天的三頓飯都在努爾家吃的,上午是羊肉炒饢,午餐他做了一鍋手抓飯,羊肉塊兒來自他家自己的羊,他說從不在巴紮上買羊,這個月已經吃掉一隻羊了。努爾拿了一塊大的玉石給我,我確實不懂玉,那塊石頭像手一樣大,我說我背不動就謝絕了,過了會兒他又拿來一塊小的玉石,白白的石頭。

 

今天還遇到裝羊。幾個人圍著一群羊趕來趕去,最後把它們裝到卡車上。三隻小羊,很可愛,是剛出生沒多久的,把它們裝到一隻尼龍袋裡,把袋子紮緊後,又剪開了三個小口,把小羊腦袋伸出來。在努爾家院子裡,曾看到一隻死去的小羊羔,說是由於天氣冷溫度低死了。

 

普魯村在崑崙山北麓,經普魯村的古道可以進入西藏北部。傍晚我在河灘邊,水刺骨的冷,卻沒有結冰,挺奇怪。這應該是雪山上的水,發出那種青冷的顏色。

 

2017年1月21日

 

早上在普魯村,對著草垛用閃光燈拍。我還處於對閃光燈攝影的興奮期。臨出發新彊前,我專門買了這隻尼康閃光燈,型號是SB80DX,幾乎是膠捲時代最好的閃光燈了,可以用在馬7相機上,也可以用在巧思相機上。我想多用閃光燈拍,第一是比較有神秘的感覺,它四周是有點暗的,中心被拍攝物是閃亮的;第二情緒上更直接。

 

從于田趕往我的下一站,民豐。民豐地處沙漠的東南緣,在崑崙山的北部。一路上,可以在公路南面看到覆蓋著白雪的雪山。公路北面比較荒涼,我想那就是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到達民豐已經傍晚,我找了個賓館住下來,在普魯村待了兩天,特別想好好洗個澡。

 

民豐並不大,只是315國道上的一個小縣城,在街上稍微走走感覺就差不多了。離開了和田、于田,進入民豐,然後是且末,可能越來越荒涼,漢族人多了起來,而維族人聚集地少了,維族文化的東西也少一些。民豐,就是尼雅文化。著名的尼雅遺址就在民豐北100公裡的沙漠中。民豐路邊看到有尼雅文物館,但周六周日不開門;旁邊有清真寺,叫艾依提喀清真寺。傍晚在村子走走,田地裡有立著稻草人,我忍不住用閃光燈又拍了兩張。

 

在民豐的街頭,看到今年雞年樣子裝飾景觀,後面寫著「精準脫貧」,可能民豐是一個貧困縣。這裡過節的氣氛並不濃,可能這裡有維吾爾族、漢族和回族人,而維族人並不過春節。晚上在步行街,找了一家維族飯館,說是羊肉湯,但湯裡有大塊羊排,還有胡蘿蔔塊,加個饢,20元就吃飽了。

其勒坦麻扎,莎車,2016年

 

清真寺裡的男人,莎車,2016
剃頭匠,莎車,2016年



拿鐮刀的婦女,普魯,2016 年

 

墓地裡的婦女,于田,2016年

 

餐廳的維吾爾族名人像,賽福鼎·艾則孜,民豐,2017年

 

努爾和妻子託合提罕,普魯,2016年



 

2、庫車也有空氣汙染

 

2017年1月26日

 

今天要早起,上午11點半的火車之前,有一個小時可以在庫車老城團結大橋附近拍照,拍了不少黑白135膠捲。打車的計程車司機難得是漢族的,和他閒聊。

 

「你孩子在哪裡上班?」

「在化工廠。」他說。

「庫車還有化工廠?」

「是啊,庫車附近有煤礦,化工廠是招商引資來的。」

 

早上天蒙蒙亮,庫車的空氣糟糕極了,霧蒙蒙,味道也不好。看到幾處煙囪正冒著黑煙,當地一些平房也在燒煤炭。我一直以為南疆很少化工廠,沒想到庫車不能倖免。幾個小時的火車奔波後,到達烏什縣。去烏什的路上,一路都沿著一條河流,有河灘,用巧思相機從車上往下俯視拍了好幾張。

 

烏什縣城,在天山南麓,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溫宿古國就在烏什縣境內。先到燕泉山公園,建設完善,估計沒什麼意思就沒進去。然後去找一個老的清真寺,發現已經面目全非,清真寺的尖頂去掉了,現在改為地毯市場,關著門。清真寺附近有個社區,烏什縣英買力社區,社區裡的老房子牆都刷得白白的,幾個小孩在玩兒,有個男人在房頂上呼喚鴿子。下次來新疆,可以帶支長焦鏡頭,拍一組各樣式的新疆鴿子和鴿架,形式感很強,也是種人類學研究的方式,應該蠻有趣的。

鄉村道路,庫車,2017年

 

饢和鏡子,烏什,2017年



賣土特產的男人,庫車,2018年



 

3、特克斯石人

 

2017年9月23日

 

今天得整天趕路。早餐吃了抓飯從霍爾果斯退房。先坐車從霍爾果斯到伊寧,車費25元,又從伊寧到特克斯,車費31元。在修路,傍晚時才趕到。

 

先找到伊途青旅放下行李,繞著二環路走了一圈,共8段,長度3公裡。特克斯叫八卦城,傳說是南宋時期全真七子之一丘處機設計,可見漢文化影響歷史之悠久,把街道規劃成八卦形狀,也真是獨特。

 

傍晚下雨了,去八卦公園逛逛,公園裡有巨大的八卦摩天輪。晚上吃了馬肉納仁面,這是哈薩克族特別的食物。

 

2017年9月24日

 

上午我去拍石人,在去伊寧的路上,剛過特克斯達坂就到了。正好是陰雨天,達坂上面有霧氣,能見度低,到了石人位置正在下雨。九個石人,有的是後來建造的,有的是原始的,原始的那個造型古樸而粗糙。

 

下午出來4點多了。往喀拉峻草原方向走,大概走了兩公裡左右,太極島森林公園裡沒有人,都是樹。又搭了車,到村子裡,經過了一個水庫,叫馬場二隊。伊犁的全稱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所以這裡哈薩克人最多。哈薩克和維吾爾語言不一樣,文字不一樣,應該人的長相也不太一樣。在村子黑暗中拍了幾張。晚上回到青旅,看了電影《追風箏的人》,電影中有的場景在喀什取景,有的在塔縣。這些年在新疆拍攝,這些取景地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

石人雕像,特克斯,2017年



路障,吐魯番,2018年

 

唐代佛像石,吐魯番,2018年

 

 

4、那拉提草原

 

2017年9月25日

 

早上11點從特克斯坐車到新源,還是經過那個破的正在修的山路,傍晚6點才到那拉提。在古道駝鈴國際青年旅舍,見到了好朋友小獸,她在這裡工作。

 

晚上她陪我到哈薩克人聚會的餐廳去吃晚餐,馬肉和馬腸,都是硬菜,味道也濃。很多哈薩克婦女在跳舞,拍了很多張。小獸說,那拉提正好在新疆218國道上,鎮南面有鞏乃斯河流過,南面和北面都是山,是天山山脈,中間這片河谷,就是著名的伊犁河谷,風光秀美,這裡是新疆西部最富饒的土地。那拉提也是全國哈薩克族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區,每年夏季會有哈薩克人在草原上的聚會。

 

2017年9月26日

 

上午去了那拉提北面的村子,有條特別長的溝渠,溝渠底部鋪了鵝卵石,溝渠幹著沒有水,我先自拍了不少黑白照片。

 

遇到一個哈薩克族的騎馬少年,正在放羊。阿依格爾,18歲了,他下來讓我騎他的馬走了走,由他牽著馬韁繩。那匹馬鬃毛上粘了很多蒼耳,讓我印象深刻。

 

旁邊有種植的香紫蘇,紫色的一大片,我讓他騎著馬過去,這樣色彩比較漂亮,有幾張照片他竟然還站在馬鞍上。

 

中午在古道駝鈴青旅睡午覺。傍晚小獸領我進景區玩,見了個哈薩克小夥子,阿迪力。晚上我們在他家吃飯,喝哈薩克奶茶,搭配炒米混著玉米粉和砂糖。他在景區裡給遊客騎馬賺錢,騎馬上山下山共200元。遊客也可以住他家的氈房。我發現哈薩克氈房比蒙古族的蒙古包高一些。氈房裡掛著兩隻狐狸做裝飾,阿迪力說是很多年前打的。

 

晚上吃完飯去了舞廳,叫冰緣歌舞廳,好多年輕的哈薩克小夥和姑娘們跳舞,喝酒。

哈薩克少年阿依格爾, 那拉提,2017年

 

跳舞的婦女們,那拉提,2017年

 

 

5、巴音布魯克人民歡迎您

 

2017年9月27日

 

從那拉提出來,上午搭了個摩託車,哈薩克族小夥子,從那拉提到了山上。先走218國道再走217國道。一路上山景優美,山上長著高高的杉樹。

 

下午到達巴音布魯克,住在西部情酒店,每天160元,算比較貴的了。這裡是著名旅遊區,如果進天鵝湖景區,門票要65元和車費90元。我決定不進景區,就在巴音布魯克往東北隨意走走。

 

草原上草都黃了,遠遠望去,附近的山上沒有樹,光溜溜的,但是山型很漂亮,這條河叫開都河,也是新疆一條著名的內陸河。遠處山坡上有寫著「巴音布魯克人民歡迎您」。一個工人在河邊釣魚,河邊有一隻水老鼠,從水裡鑽出來,在岸邊用兩隻前爪捧著吃水草,我靠近它就鑽入到水裡,一會兒又露出頭來,就在水面上遊。河對岸有兩個蒙古包,也有一些馬匹。

 

遇到一群羊有500多隻,都很肥,牧羊人騎著摩託。跟內蒙古的羊不一樣,這裡都是黑頭羊,脖子是黑色的,身上白色的。羊角大而且是彎彎的羊角。羊身上,有的塗有紅色,有的塗有綠色來做區別。牧羊人是蒙古人,說七八月這裡會有很多賽馬活動,現在九月已經算很冷了。

 

2017年9月28日

 

上午在巴音布魯克鎮,退了酒店房間,帶著背包在附近溜達。這裡是天山之間的高山牧場,四周雪山環抱,冷得比較早。在巴音布魯克賽馬場,宣傳標語上寫著「駿馬天堂,天鵝故鄉,夢中草原,東歸故裡,大美和靜」。

 

去了一家塔拉蒙古特色飯店,飯店很小,就幾張桌子,牆上寫著早餐有:油餅子,圖薩木拉,雞蛋,饃饃菜,包子,花卷,奶茶,稀飯。主食有:餃子,拉條子,蒙古抓飯,蒙古麵條,擀麵。

 

蒙古人的地方,我還是挺自在的。從巴音布魯克,到庫車,或到和靜縣,正好是三角形,都是兩百多公裡。決定下午搭車到庫車。獨庫公路還是早期修的公路,很窄,很險峻,從山上一圈圈盤下來,山上都很荒涼,山頂有雪,但路面上沒有雪。路上限速,整整開了六個小時。

 

晚上住在扎巴依青年客棧。這個青旅開了一年了。扎巴依,在維吾爾語是「酒鬼」的意思。還遇到白萬平,年輕的音樂人,是蘭州人,他的音樂發在網易雲音樂上,他在這裡待了兩個月了,就在青旅練練歌。我到團結大橋旁,熟悉的老茶館還在,但前面正在蓋樓房。茶館的老闆抱了孫子。

 

2017年9月29日

 

中午來烏恰農貿市場,結果全拆掉了。真是沒想到,今年冬季一月我還在這拍照呢。在街角的美食一條街裡,我來來回迴繞了兩圈,照片不好拍,就去店裡喝了杯奶茶。

巴音布魯克人民歡迎您,巴音布魯克,2017年



 

6、新和縣的清真寺

 

2017年9月30日

 

從新和縣汽車站出來,就是一些老的建築。

 

在新和縣,一共找到三座清真寺。第一座瓊闊恰清真寺。坐落在窄街裡,清真寺外觀特別漂亮。門鎖著沒有人,對面開飯館的老闆,他用鑰匙打開門給我進去看了一下,做祈禱的大堂尤其美。

 

第二座是熱斯特清真寺,是我在路上遇到的。清真寺前拆了一大片,以前可能都是平房。附近的一條街,搭了好多紅色遮陽棚,賣衣服,賣鞋子。這兩座清真寺都很高大,離近了都拍不全。

 

第三座尤魯都斯闊恰清真寺。地圖上有名字,但我找去發現特別小,也沒法進去,就沒有拍。

 

傍晚專門去吃了新和縣著名的滷鴿子,28元一隻。然後從新和縣回到庫車。

 

2017年10月1日

 

今天沒去成沙雅。趕上國慶客運站人特別多。

 

正好星期天有巴扎,去了其中兩個。第一個是農民巴扎,在喇叭口農貿交易綜合市場。賣些衣服,有很多人在玩鬥雞,覺得特別有意思。後來火車上一個小夥子給我講,那種雞是餵肉長大,鬥起來就想把另外一隻雞吃掉。鬥雞也和賭博有關,會通過這個贏錢。比賽中雞的主人會含礦泉水噴雞頭,翅膀下,雞屁股,應該是給雞降溫。兩隻雞鬥起來,會持續十幾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兩隻鬥雞很瘋狂,啄得雞頭上血淋淋的,還用雙爪去踢。

 

第二個是牛羊巴扎,就是庫車縣活畜交易市場,在217國道上,好幾公裡遠。

 

晚上回庫車浮塵青旅取了背包,然後趕火車去喀什。

庫車大寺, 庫車,2017年

 

瓊闊恰清真寺,新和,2017年

 

看鬥雞的男人們,庫車,2018年



正拆掉的樓房,新和,2018年

 

流浪者,新和,2018年



 

7、玉素甫墓

 

2017年10月2日

 

早上火車到了喀什,才發現國慶節,幾個青旅都爆滿。喀什城裡到處都飄著紅旗。

 

下午去東巴扎拍,拍了幾乎一個黑白卷,又走到高臺民居拍。有人領我參觀了她家房子,她叫古麗,住著150年歷史的土房子,墻上是石膏裝飾花紋。院子裡種了無花果樹和爬山虎。她說無花果一年三熟,7-9月,而且種無花果樹能驅趕蚊蟲;爬山虎爬滿了可以遮陽光。漂亮的小庭院讓她很是自豪。

 

高臺民居的另一戶,有個11歲的維吾爾族姑娘,謝依代,已經上小學。她正在照看姐姐4歲的孩子,在搖籃裡呼呼大睡。她推銷扇子給我,是維吾爾風格扇子,木頭柄半圓形布面,價格30元。她家的房子也有150年歷史了,站在破舊的木頭梯子上,從上往下拍了些照片。

 

2017年10月3日

 

早上從老城青旅租了一輛自行車,先去高臺民居。

 

但不讓上去。有個牌子寫著:「各位遊客,因高臺民居升級改造,謝絕參觀,敬請諒解,2016年7月26日。」

 

中午和古麗一起吃飯,在東湖公園附近的安薩爾美食。聽古麗講了阿帕霍加墓故事。

喀什景點有「三個麻扎,一個巴扎」的說法。三個麻扎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麻扎,馬赫穆德•喀什噶爾麻扎,阿帕克霍加麻扎;一個巴扎就是東巴扎。(編者註:麻扎在阿拉伯語中指參拜之處,也即是聖徒的墓地。)

 

下午去了玉素甫墓地。玉素甫是11世紀生活在喀什的維吾爾族詩人,著有《福樂智慧》。玉素甫墓隱藏在喀什繁華的街區內,參觀的遊客很少,只有幾個人,整個墓地都很寧靜,墓園白色的圍牆很高,擋住了街道上的喧譁。院子裡的地面上甚至長了一片綠色的野草,沒有被人踐踏。建築周圍有一圈長廊,牆壁上有福樂智慧的名言。進了門,兩旁有玉素甫的油畫像。光線從花格的窗戶中照進來,把牆壁上的福樂智慧名言照亮。

在牆上玩耍的男孩,喀什,2016年



大巴扎裡老人和婦女,喀什,2016年

 

玩玩具蛇的男孩,喀什,2017年



摩天輪,喀什,2017年



玉素甫墓,喀什,2017年



 

8、雅瑪裡克山

 

2017年10月9日

 

烏魯木齊的雅瑪裡克山就在火車南站旁邊,範圍很大。下午,我跟著攝影師田林一起爬雅瑪裡克山。雅瑪裡克在蒙古語中意為「山羊之家」,也被稱為妖魔山。這裡聚集了大量的流浪者,他們蓋了平房在這裡生活。

 

隨著城市化發展,這裡正在被改造,山上的平房已經拆不少。從山上可以俯視烏魯木齊市區,高樓林立。再遠處可以看見天山,天山頂上有皚皚白雪。

 

田林的攝影代表作就叫《雅瑪裡克》,他拍攝這片區域已經很多年。出來的時候,一個漂亮的維吾爾族女孩過來送我們,她叫雖比努爾,認識田林。站在空地上,我用瑪米亞7相機給她拍了兩張,這個維吾爾族女孩的美,和周邊環境的破落,讓我感觸很深。

雖比努爾,烏魯木齊,2017年



雅瑪裡克山,烏魯木齊,2018年



 

 —— 完——

 

李偉,內蒙古人,攝影師,紀錄片《克什克騰蒼穹下》導演。

相關焦點

  • 組圖:張子萱戴小紅帽又美又萌 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
    她戴小紅帽甜笑又美又萌,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張子萱現身機場。她戴小紅帽甜笑又美又萌,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張子萱現身機場。她戴小紅帽甜笑又美又萌,拿相機邊走邊拍心情大好。新浪娛樂訊 2020年12月25日,上海,張子萱現身機場。
  • 還禁止邊走邊吃?官方回復:假的.
    除了網傳「禁止拍照」,還網傳「禁止邊走邊吃」:↓↓比如遊客在街區邊走邊吃:↓↓「邊走邊吃」在國內看似很尋常的行為,但在當地是不被允許的,邊走邊吃會被認為是一種「迷惑行為」的不文明現象。而對於「邊走邊吃」的行為,遊客表示邊走邊聊天邊吃東西真的很令人開心。
  • 人在旅途,邊走邊說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且讓我邊走邊說。旅行這個話題有很多人在講,我認為最值得講的,就是旅行的體驗。旅行體驗的寶貴之處,在於其高度的個性化。一個地方,來來往往無數人,各自帶走不同的印象和記憶,進而衍生千差萬別的次生體驗,釀就五光十色的人文情懷。作為一個喜歡旅行的人,若能記錄並與人分享自己的體驗,應該算得上是一件有功德的事吧!
  • 我們不能是朋友是邊拍邊播的嗎 一周一集真的太少了
    我們不能是朋友是邊拍邊播的嗎 一周一集真的太少了時間:2019-06-24 16:25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們不能是朋友是邊拍邊播的嗎一周一集真的太少了 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是邊拍邊播的嗎 不是。 電視劇我們不能是朋友播出之後,網上都是催更的聲音,一周一集真的太少了!
  • 巡邊護邊寫忠誠
    原標題:巡邊護邊寫忠誠 「布茹瑪汗·毛勒朵,人民楷模,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邊防線上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9月29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向「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烏恰縣吉根鄉護邊員布茹瑪汗·毛勒朵頒授了獎章。 對布茹瑪汗來說,這是她一生中最為激動,也是最為自豪的一天。她認為,她得到的這項榮譽,不是她個人的榮譽,而是新疆各族兒女共同的榮譽。 今年77歲的布茹瑪汗作為護邊員,在邊境線上堅守了50多年。
  • 瀏陽父子「邊走邊聊」,22萬字品讀千年書院
    近日,瀏陽三口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李兵以一本與其子「阿犇」(李毓哲)合著的《邊走邊聊:陪你看千年嶽麓書院》講述了嶽麓書院的前世今生,並錄製了近5個小時的音頻作品講述嶽麓書院的歷史與文化。作品從朱張渡到赫曦臺再到書院大門、教學齋,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對嶽麓書院重要景點的歷史與文化進行了逐一的講解,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
  • 自製邊走邊吃的瓜子收納袋 收納袋怎麼做
    一般我們把摺紙看作為工藝品製作~然而還有有些摺紙產品可以有實際用途的,比如說小編今天介紹的這款收納袋,可以把瓜子什麼的,收納到裡面,邊走邊吃~折起來也是非常簡單的,自製邊走邊吃的瓜子收納袋?收納袋怎麼做?取正方形摺紙一張,最好是廢紙,這樣才有環保的意義。
  • 莫幹山國家登山步道比賽落幕邊走邊賞美景
    莫幹山國家登山步道比賽落幕邊走邊賞美景 發布時間:2014-12-11 來源:總局政府網站 字體: 大
  • 邊住邊偷!新疆兵團一男子疫情期間進「無人戶」盜竊被抓
    隨著8月30日新疆逐步復工復產,文慧園社區隔離在外的群眾陸續返回家中,刑警大隊又陸續接到5起居所被盜案。「吃的東西比較多,環境比較好」的劉某、董某家,艾某「居住」時間最長,他邊住邊偷邊物色「新地方」,最長居住過11天,最短的一夜便走了。整個疫期隔離期,他盜竊黃金首飾、手機、少量現金等物,共計人民幣20000餘元。現犯罪嫌疑人艾某因涉嫌盜竊罪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邊拍視頻邊照相 夏普Aquos R2雙攝的科技樹有點歪
    最近,夏普推出了新機Aquos R2,這款手機的後置雙攝竟然能邊拍視頻邊照相,讓手機雙攝又多了種新玩法。不管怎樣,能邊拍視頻邊拍照的後置雙攝以及視角135°的超廣角鏡頭讓我們看到,手機雙攝的開發空間還很大。
  • 邊走邊學第七季之爸爸英語大比拼
    特別提示:本文有三段視頻影像資料看完本文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視頻適合全家一同欣賞希望大家安安靜靜的帶著孩子一起來閱讀和觀看視頻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第七季的「邊走邊學生怕大家玩不好,或者體驗不好,起初我們商量要不要最後讓大家分兩次去這次就11家,下次再去12家但是後來我們還是決定大家一起因為我還是那句話如果真的願意和我們一起玩耍,相信和支持我們的人也不會因為人多而覺得我們沒有做好或者體驗不好真的感謝我們「邊走邊學
  • 毛尖:「這套書就是中國孩子的《一千零一夜》」——《邊走邊看的...
    8月17日上午,由中信出版集團聯合嘉閱文化推出的《邊走邊看的中國史》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辦。這是一套中國首部實地踏訪歷史書,也是中國家庭的回「家」之旅。8月初上市後,隨即獲得專家學者和語文教育研究家的關注。發布會上,作者薛舟、作家毛尖、吳中博物館館長曾路等為讀者帶來有關歷史與閱讀的有趣分享,暢言讀好歷史的現實意義,以及如何給孩子挑選優質的歷史讀物。
  • 蘇州河邊:邊走邊看滿滿的幸福
    再往西走,二戰期間作為猶太難民接待站的河濱大樓矗立眼前。樓前綠化雖仍有施工圍擋,但「顏值」已初顯——河南路橋引橋橋欄上,工人正在「上新」,一盆盆彩葉植物將灰色的牆面瞬間點綴為「花牆」。地面井蓋上,外白渡橋、上海大廈等「明星元素」也很吸睛。
  • 【邊走邊畫】五一相約時空之城!
    如有丟失或損壞需繳收相應費用,謝謝)▼報名截止時間:員滿即止▼適合年齡:5-16歲小朋友▼集合時間:具體出發時間以簡訊通知為準▼集合地點:新港西路愉景南苑北門▼集中標誌:集予藝術邊走邊畫旗子                   漫享旅行親子遊 旗子▼報名方式:▼現場報名地址(1)愉景南苑教學區:海珠區新港西路愉景南苑會所商鋪(超市旁)公交車:站點「鷺江站」地鐵:乘8號線至「鷺江站」D口出,順車行方向直走約250米(2)濱江教學區:海珠區濱江東路嘉仕花園嘉韻街7號101鋪公交車:
  • 暖調的魔都,詩意的市井,攝影師楊一凡邊走邊拍
    以前兩份工作辦公地點分別在外白渡橋和南京西路附近,因此走得最多的是從南京路到虹口這一段,一路上經過不少歷史保護建築以及特色民居。我繞過的路也有很多,有些街區是自己不太感興趣的,像復興中路、復興西路,風景很乾淨,但是拍人物的機會就少些,類似這樣的地方我隔一段時間再提醒自己過來看看。如果說純粹的散步,範圍會漫無邊際,或者隨心所欲,時間短的一小時,長的就要四五小時。
  • 「邊走邊忘的豁達」百家號娛樂領域排名-最新大v排行榜作者有哪些?
    「邊走邊忘的豁達」百家號娛樂領域排名-最新大v排行榜作者有哪些?  邊走邊忘的豁達的簡介為人生之路,邊走邊忘是一種豁達。,是一家主旨明確、領域專注的自媒體作者,截止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百家號上發布了超過27篇的遊戲內容,最近該作者創作的文章中暫無熱點詞。
  • 邊走邊唱
    心裡早已淚流成河,千言萬語只化作兩個字珍重……如果是從前,我便愛的是深情的,緩慢的,愁腸百轉的。如我以前看紅樓夢,愛的是黛玉,年歲漸長,現在愛的是湘雲,亦或是寶釵。黛玉執念太重,不懂得放下,最終苦了自己。人活著,應該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與其痛苦糾纏,不如在水窮處看去起。換一種活法便是。瞧,人是多麼善變的。
  • 河東一小女孩在馬路獨自徘徊,邊走邊哭……
    因為厭學和媽媽發生爭執 小女孩一氣之下不打招呼離開 9月7日,河東公安九曲派出所工作中 發現一名女孩在馬路上獨自徘徊 一邊走一邊哭 便趕緊將女孩帶到附近的工作點
  • 寶媽邊走邊打電話,路人看到背上的孩子,好心提醒後心裡不是滋味
    導讀:寶媽邊走邊打電話,路人看到背上的孩子,好心提醒後心裡不是滋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邊走邊打電話,路人看到背上的孩子,好心提醒後心裡不是滋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邊走邊聊,用22萬字全新品讀這座千年書院!
    近日,瀏陽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李兵以一本與其子「阿犇」(李毓哲)合著的《邊走邊聊:陪你看千年嶽麓書院》講述了嶽麓書院的前世今生,並錄製了近5個小時的音頻作品講述嶽麓書院的歷史與文化。作品從朱張渡到赫曦臺再到書院大門、教學齋,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對嶽麓書院重要景點的歷史與文化進行了逐一的講解,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