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高端玩家的封神之戰!主力在野區被團滅最後卻驚險翻盤!

2021-01-09 史徒行者孫

公元1449年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瓦剌也先四路大軍進犯大明邊境,少年天子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徵,結果二十萬「天兵」在土木堡(今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被瓦剌「團滅」,包括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在內的近七十名武將文臣全部戰死,連朱祁鎮自己也成了瓦剌的俘虜。土木堡的慘敗,讓兩百裡外的北京城危在旦夕。

明英宗朱祁鎮被俘

幸運的是,當時留在京城的官員裡,竟然還隱藏著于謙這麼一個「高端玩家」,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喜歡抽菸、喝酒、燙頭的於大爺成了大明翻盤的關鍵。

一、優勢再大,也不能在「野區」浪!

其實土木堡之變發生時,正值大明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朱元璋到朱瞻基奮四世之餘烈,打造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連續近八十年的武治文功,所以到了朱祁鎮執政的時候,大明跟北方的瓦剌比起來,優勢很大,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出現土木堡的慘敗。

但可惜的是,擁有巨大優勢的朱祁鎮太「浪」了,年紀輕輕的他沒什麼實戰經驗又好大喜功,在明軍首戰不利的情況下,不僅不火速「回城」,反而擺出一副「你來打我呀」的姿態,在內、外長城之間的「野區」裡晃來晃去,為了一個宦官屢次改變大軍的撤軍路線,結果被瓦剌的騎兵追上,釀成慘劇。

明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北京城,所有人都傻眼了,因為小皇帝出徵時把京城幾乎所有的精銳部隊都帶走了,甚至就連主管作戰的兵部和戶部兩個「一把手」都已經戰死,北京城裡人少槍少,靠什麼擋住也先的瓦剌大軍?

而更重要的是,土木堡離北京只有一天的路程,完全沒有布防的時間,要是瓦剌大軍乘勝進攻北京,那立國才八十年的大明基本上就被一波帶走了。

北京離土木堡非常近

二、高端玩家「於大爺」很社會!

幸運的是,也先在八月十六這天取得土木堡大捷之後,並沒有乘勝進攻北京,而是調轉馬頭回草原繼續放羊去了,而留守北京的明廷官員們卻沒閒著,在收到戰敗的消息後他們迅速對如何應敵展開了討論和部署,在這個過程中,于謙靠著剛烈的性格和過人的軍事才能,逐漸將局勢引入正軌,確保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有人想遷都?開懟!在針對是否繼續堅守北京城的問題進行廷議的時候,侍講徐有貞進言稱星象有異,應該遷都南京。一聽到要遷都,于謙立馬坐不住了,直接徐有貞說「言南遷者,可斬也!」

當然「於大爺」也不是瞎懟,人家懟得那是有理有據,稱「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

拿宋朝的教訓作為論據是「於大爺」的妙筆,因為大明「驅逐胡虜、恢復中華」裡的「中華」,指的就是被元朝滅亡的宋朝,所以任何一個有骨氣的大明人都不會允許靖康之恥在大明再次上演。

于謙

當然,于謙提出堅守北京,也不僅僅是一腔熱血,而是憑藉其敏銳的大局觀,他發現了明朝和瓦剌的實力對比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轉變,土木堡的慘敗只是一個意外,所以形勢並沒有發展到需要大明放棄都城的地步。

人不夠?搖人兒!堅守北京的決心已經下了,接下來就是該如何守的問題,而守城首先需要兵力,但京師的精銳部隊已經在土木堡被團滅了,留在北京的兵不僅人少,而且戰鬥力也不足。

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明史·于謙列傳》

好在大明底子厚,所以于謙在主持北京保衛戰事宜後,立即開啟「爆兵」模式,從兩京和河南調入操兵,從山東和南京沿海調入備倭兵,再從江北及北京諸府調入運糧兵,讓北京城內的兵力短期內就迅速增長到22萬,為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於大爺」之所能夠迅速搖到人兒,跟其原來兵部侍郎的身份密不可分,正是在兵部的工作經歷,讓他對大明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才能在短時間內構思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爆兵」模式。

裝備不夠?撿!在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以後,接下來要解決的是裝備的問題,畢竟面對也先的蒙古鐵騎,要想取得勝利不僅需要人,還需要甲冑和槍炮,甲冑加防,槍炮加攻,而當時北京守軍的盔甲配置率連15%都不到,火器也遠遠不夠。

在如何解決裝備的問題上,咱們的於大爺再次「社會」了一把,他一方面命令工部加緊置辦,另一方面派人沿北京至土木堡的明軍撤退路線,一路搜索並收集明軍潰敗時扔下的裝備,結果還真取得了不小的收穫,根據統計,這一路明軍共「撿」了3萬多隻火槍和、40多萬枚火箭、800多門火炮、5000多套盔甲。這些遠程火器在對付瓦剌的騎兵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事指揮官,不僅要關注兵、甲、械,更要重視後勤補給,而在解決明軍的後勤補給問題時,于謙充分發揮了大明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徹底讓也先和瓦剌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由於當時明軍有數百萬石糧食儲存在北京城東郊的通州糧倉,而在北京城被圍的情況下,這些足夠北京軍民食用一年的糧食勢必落入瓦剌軍隊之手,可如果僅僅依靠政府的幾百輛運糧車,要在瓦剌軍隊來襲之前就將這些糧食運回北京城內毫無可能。於是于謙便動員北京城的居民和官兵家屬加入到運糧隊伍中,幾天功夫就將這數百萬石的糧食運回了北京。

于謙之所以能夠調動起廣大的民眾,依靠的不僅僅是嘴皮子功夫,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激勵,他向參與運糧的民眾作出承諾,對於那些運糧二十石以上的人,除了報銷運費以外,還給予一兩白銀的獎勵,從而大大調動了大家運糧的積極性。

翻盤必備技能——開塔防!守城之兵調來了,裝備配齊了,軍糧備好了,城防也不能大意。

為了做好北京的城防,于謙不僅對九門進行了修繕,還加固了北京城周邊的城牆,同時根據瓦剌從北面和西面而來的特點,重點增修了九門中的德勝門、安定門(這兩個門守城北)、西直門、阜成門(這兩個門守城西),事後的戰鬥也確實主要發生在這些區域。

明朝北京城防俯視圖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北京城的城防設計。由於北京是大明的國門,因此朱棣在設計北京城時可謂煞費苦心,好在大明有後發優勢,既能夠直接使用北宋《武經總要》中現成方法,也能吸取跟蒙古死磕了幾十年的南宋的城池建造經驗,因此北京城能夠以箭樓、甕城、城壕等為依託,形成了從空中到地面的立體式的綜合防禦體系,這一點對於此次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作用極大。

《武經總要》城防示意圖

「於大爺」終極技能——全體明軍士氣加成,發動!中國古代軍隊作戰講究「一鼓作氣」,士氣對於提升一個軍隊的戰鬥力至關重要。但由於朱祁鎮被瓦剌俘虜,所以明軍在作戰時勢必畏手畏腳,軍心動搖,於是,全體明軍士氣減50。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于謙再一次展現了自己作為「社會人」的「狠勁兒」,以一句「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廢掉朱祁鎮的帝位,並軟硬兼施說服了朱祁鎮的異母弟弟,也就是朱祁鈺登基為帝,而當也先拿朱祁鎮要挾明軍時,他一句「社稷為重,君為輕」,讓所有明軍放下了思想包袱,從而穩定了軍心,將士們可以放開手腳去戰鬥。

同時,于謙還不顧及朱祁鎮的情面,將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王振滅族,將其黨羽全部誅殺,屍首公開示眾,所有將士看到閹黨伏法,大快人心,明軍士氣大振。

三、也先:送人頭,我是認真的!

在于謙帶領大明又是搖人兒、撿裝備,又是運糧食、開塔防、加士氣的這段時間裡,也先在忙啥呢?難道掛機了?

事實上,也先可沒掛機,他這段時間主要幹了兩件事,一是對大明發動心理攻勢,二是為最終的決戰——北京之戰做部署,但這兩件事兒為什麼要回到草原再做呢?從土木堡直接殺到北京、來個速戰速決它不香麼?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瓦剌這邊隊友不齊啊,怎麼可能冒然上高地呢?當初也先兵分四路南下,可不是為了直接衝到大明的老家,而只是想跟以前一樣搶錢搶糧,最多也就是搶個邊境的城池,即《明史》中提到的「大舉入寇」,所以四路大軍有打遼東的,有打的甘肅的,有打大同的,有打宣化的,兵力配置非常分散,尤其是遼東和甘肅兩路,距離北京太遠,如果從土木堡直接進攻北京的話,根本提供不了支援。

可誰能想到,曾經把自己吊起來打的大明這一次竟然如此不堪一擊,甚至連皇帝都被俘虜了。幸福來的太突然,也先也有點措手不及,早知道有這場土木堡大勝,就叫上其他隊友中路團戰,把大明一波帶走了。

但此時又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自己孤軍深入去北京送人頭吧,所以也先只能放棄直接進攻北京,而是回到草原重整軍馬,並利用朱祁鎮一方面向大明勒索錢財,另一方面瓦解明軍戰鬥力,直到土木堡之變一個多月以後,等到人馬調動妥當,作戰計劃制定完畢,也先才再次大軍南下,而這次就不是上一次的「入寇」那麼簡單了,而是「挾上皇破紫荊關直入,窺京師」!

令也先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于謙已經給大明開啟了「無敵」模式。

初,也先深入,視京城可旦夕下。及見官軍嚴陣待,意稍沮。——《明史·于謙列傳》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個時候退兵,那自己就是下一個「朱祁鎮」,因此就算是送人頭,也先只能領著他的瓦剌大軍硬著頭皮往上衝,興許自己的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忽必烈的庇佑之下,能夠殺出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勝利、讓大元再次一統天下呢?

可對面的「於大爺」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此時此刻他被項羽、韓信靈魂附體,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在大明的生死之戰中再次上演,他沒有讓二十二萬大明軍隊進城固守,而是將他們列陣在北京城的九門之外,九個城門緊閉,所有人都沒有退路,所有人都被下了堅守到底的死命令。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必死,皆用命。——《明史·于謙列傳》

面對這樣的明軍,也先的蒙古騎兵佔不到任何便宜,瓦剌軍的進攻方向從德勝門改為西直門,又從西直門改為彰義門,再從彰義門回到德勝門,除了扔下一堆屍體,卻沒有攻破任何一座城門。最終在明軍各路援軍持續進京的壓力之下,也先只能帶著殘兵敗將回到草原,謀劃了一個多月的團戰,結果變成了「送人頭」之戰。

四、翻盤的底氣

北京保衛戰是大明的救贖之戰,這場戰爭給瓦剌以重創,將土木堡之變後崛起的瓦剌再次打回原形,如果我們復盤一下這場戰役,就會發現,大明之所以能夠翻盤,靠的是強大的綜合國力、廣泛的統一戰線、超前的國家意識這三大法寶。

強大的綜合國力自然不必多說,無論是于謙的「爆兵」模式,還是固若金湯的北京城,都只有像大明這種大國才能做到,這也是上文提到的于謙堅持防守北京的原因。

廣泛的統一戰線表現在戰鬥過程中大明調動了包括北京城普通居民在內的所有有生力量,加入到抵抗瓦剌入侵的戰鬥中,比如在德勝門前的某一場戰鬥中,部分明軍曾被瓦剌軍追殺,結果「居民升屋,號呼投磚石擊寇,譁聲動天」,這種軍民一心能夠充分發揮大明的人力資源優勢,也是中國傳承至今的法寶。

最後是超前的國家意識,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于謙的「社稷為重,君為輕」這句話上。雖然「民貴君輕」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提出,可漢朝以後君權被大大加強,尤其是在宋明理學得到發展以後,皇帝更加成為至高無上般的存在,而所謂的「國家」也不過是皇帝的一姓之家,於是也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也先俘虜朱祁鎮以後,自以為可以用他與大明做交易,但于謙打破了傳統觀念的限制,通過廢舊帝、立新帝讓畏手畏腳的大明重新恢復了戰鬥力,這其中所體現的就是一種不以某個人為中心的國家意識。

正是以上三點,才給了于謙翻盤的底氣,讓他能夠帶領大明在絕境中起死回生。

相關焦點

  • 靈璧之戰:朱棣絕地翻盤,大明江山易主
    本文將通過回顧靖難之役的轉折點——靈璧之戰,來管窺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心路歷程,探究朱棣為什麼能逆勢翻盤,奪得天下。朱棣逆勢翻盤次日,燕軍率先發出三炮信號,朱棣引兵衝殺,而南軍一聽,以為是自家的信號,打開城門撒丫子狂奔。就是這麼尷尬,南軍直接團滅。
  • RW翻盤ES拿到4連勝,Haro盲僧直接封神,賽後致敬張嘉文
    RW贏下DMO之後一掃頹勢,他們的第12場比賽面對的是ES戰隊,兩隊的積分一樣,最終RW擊敗ES拿到4連勝,Haro逆天搶龍翻盤,縱觀這幾局表現,他的盲僧直接封神,賽後致敬張嘉文,直言喜歡髒兵,ES落敗後已經無緣季後賽了。
  • 王者榮耀:水晶只剩下了0.5滴血,這才叫極限翻盤!
    王者榮耀你經歷過最驚險的翻盤是什麼?但是不管是什麼,肯定都沒有我這個刺激,不信你看圖,這水晶簡直是連一滴血都沒有了,只剩下半滴血了吧,但是它挺住了。但是我方戰鬥起來非常猛,團戰就是大招流,很輕鬆就能團滅敵人。在14分鐘左右,敵方準備發動最後一波結束本場比賽,敵方上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打水晶。但是我們也沒有放棄,最後我方雖然陣亡三人,但是成功把敵人團滅,而水晶也以殘缺的身姿屹立不倒。
  • 大明帝國和帖木兒帝國,誰才是真正的強者?
    公元1404年11月,帖木兒帝國攜大敗奧斯曼帝國的餘威,掉頭向東,開始踏上徵伐大明帝國的道路。在14世紀前後的地球上,盤踞著四大帝國:東方的大明帝國、橫跨歐亞的奧斯曼帝國、歐洲的東羅馬(拜佔庭)帝國,還有就是虎踞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其中,帖木兒帝國是後起之秀,其國王叫:帖木兒,是個瘸子,號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 專訪大玩《戰封神》封測玩家萌萌:感覺有意思!
    2010年大玩獨代全新大作網頁遊戲《戰封神》是一款大型角色扮演類網頁遊戲。遊戲畫面精緻細膩,操作簡單,內容豐富,其遊戲任務、守護神、朝歌城副本、比武場、裝備等特色系統以全新的角度詮釋封神世界。據說在《戰封神》上線之際,廣大玩家都非常關心它的動態,迫切希望能第一時間進遊戲體驗封神大作。
  • LOL這4個完美英雄,設計師不敢重做,最後一個重做起碼少一半玩家
    而像亞索,盲僧這幾個英雄,如果被重做的話,英雄聯盟起碼少掉一半的玩家,讓我們來看看這五個完美的英雄吧。無極劍聖劍聖這個英雄自從出來之後英雄機制就從來沒有改動過,比較大的一次變化就是取消了Q技能的AP加成,使得當初風靡一時的AP收割流劍聖徹底滅絕。
  • 「吃雞」普通玩家與職業玩家的差距有多大?我們被BDG「團滅」了
    我們被BDG「團滅」了刺激哥作為一名吃雞品類的遊戲作者,有幸受邀參加了百度聯合舉辦的《和平精英》競技嶺賽事。這場交流賽,由2支BDG職業戰隊,以及80位遊戲圖文/視頻作者,以第一人稱模式在海島和沙漠,一共進行5場比賽。
  • 王者榮耀:盤點輔助強度排行榜,第一名是高端玩家的最愛!
    導讀:王者榮耀:盤點輔助強度排行榜,第一名是高端玩家的最愛!S16賽季開啟已經一段時間了,隨著時間的沉澱,王者榮耀英雄的強度也逐漸凸顯了出來,新賽季的版本之子都有誰呢?小編認為大喬支援速度快,帶動全隊節奏和移速,隊友被抓或自己被抓的時候有大喬就有奇蹟,頻繁的沉默可以打斷需要引導、蓄力等很多技能 ,堪稱團隊發動機,特別是打團打一半時那圈圈回家大招回來,就足以讓對面崩盤,大招也是一把雙刃劍,大招的位置可能是一波團戰勝利或團滅的導火索,為什麼段位越低討厭自己方玩大喬的人就越多,因為段位越低,大招釋放位置不對導致團滅的大喬越多
  • IG不解釋搞笑團戰?硬接變大納爾團戰,微笑直呼:看不懂
    LPL今日賽果,WE二比一戰勝V5,IG零比二不敵LNG,第一局雙方實力接近,打滿三局也是情有可原,而第二場大家公認的虐菜局,結果變成了以下克上,IG被LNG爆冷擊敗,尤其是第二局,原本落後的IG,有機會翻盤,甚至一度經濟有優勢,而且拿下了龍魂和大龍,但就是沒有拿下LNG,反被LNG在大龍團戰處
  • 魏滅蜀之戰,姜維鍾會鄧艾等都有出色表現,不料最後卻被此人團滅
    於是,在司馬昭的精心籌劃之下,魏滅蜀之戰正式爆發。後來的這場戰爭有一點讓人印象比較深刻,那就是交戰雙方的名將比如說姜維鄧艾鍾會等人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可最終他們卻都被一位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的監軍——衛瓘(guàn)所團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衛瓘這位三國後期的神奇人物。
  • OMG落後一萬經濟翻盤SN,阿樂賈克斯多次秒殺司馬老賊,解說大喊
    OMG對戰強大陣容的SN戰隊,OMG打野第一局拿出銳雯打野,被解說致幻多次質疑,不出所料,第一局打野銳雯在野區失去了節奏,OMG很快被SN擊敗,沒想到的是,第二局OMG韓援教練再次給打野Best拿出銳雯打野,不過這一局中,司馬老賊嘗到了餘震銳雯的威力,後期團戰中,打野銳雯衝進人群秒殺司馬老賊
  • 鬥球直播:LOL全明星賽:OPL絕地翻盤,爆冷戰勝LCK
    鬥球直播:LOL全明星賽:OPL絕地翻盤,爆冷戰勝LCK 萬眾矚目的LOL全明星賽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很多英雄聯盟玩家對於其中的一場比賽
  • 澎湖之戰——大明兩百七十六年未敗水師之殤
    ——《天妃靈應之記》實際上,從明朝中期政府誤以為「倭患起於市舶,遂罷之」之前,大明政府算得上是高度重視海軍實力的發展。從明太祖朱元璋利用水師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上,到封鎖長江航道、配合大軍北上,再至明成祖朱棣派遣巨艦遠赴南洋、懷柔遠夷開始,大明的水師艦隊可以說是走在了當時世界的前列。
  • TheShy上單奇亞娜驚險翻盤後,直言:不想玩LOL了,這遊戲要壽命
    不過今年以來TheShy開始長手打短手的套路後,讓觀眾是又愛又恨,最開始拿出這個套路的時候確實相當驚豔,但經不起研究,加上shy哥又容易上頭,最後就成了「及時雨送姜」。不過現在的TheShy應該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排位中並不沉迷於長手上單,也玩起了劍魔、阿卡麗、鐵男、劍姬等英雄,粉絲們可以稍微放心一點了。
  • 天賜實力感化,成功翻盤拿下勝利
    天賜實力感化,成功翻盤拿下勝利 原標題:王者榮耀:遇到演員怎麼辦?天賜實力感化,成功翻盤拿下勝利在王者榮耀中,相信大家最討厭的就是遇到演員吧。畢竟這是一款5V5團隊遊戲,只要有一個人發揮不好,就很容易影響最後的輸贏。
  • IG翻盤擊敗RNG:2隊戰勝1隊!WE因此晉級8強
    最終IG翻盤擊敗RNG,拿下了比賽的勝利,也宣告著WE成功晉級德杯8強。雙方這一局的BP如下,RNG這邊ban了莉莉婭、男槍、豹女、莎彌拉和寶石,選擇了上單阿卡麗 ,打野奧拉夫,中單潘森,下路卡莎加牛頭;IG這邊ban了維克託、發條、巖雀、卡牌和鱷魚,選擇了上單青鋼影、打野艾克,中單加裡奧,下路EZ加女坦。
  • 天崩開局讓Theshy徹底怒了,硬生生帶著IG翻盤,大優勢的LGD慫了
    常規賽最後一周,今天下午LGD在主場迎來了IG戰隊的挑戰。目前LGD無緣季後賽後已經成為了水鬼,但這場比賽對於IG來說成為了生死局,一旦輸掉比賽季後賽可能就非常危險了。首局比賽IG處於藍色方,選出了凱南、塞拉斯、奇亞娜、霞和悠米。LGD則是選出了刀妹、趙信、麗桑卓、希維爾和巴德。
  • 王者:露娜特效優化,覺醒之戰範圍太大,技能一能團滅,上線必選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覺醒之戰模式不?這個模式非常有趣,有大神將露娜優化後的特效放入覺醒之戰,範圍簡直太大了,一起來看看!露娜全皮特效後可以說是非常好看了,官方將一技能的特效範圍整體調大一圈,使其與實際攻擊範圍匹配更精準。另外二技能調整了邊界清晰度,使得攻擊範圍更易於辨認,增加了二技能與被動的差異性。
  • 大明帝國的轉折——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前,能和文官集團抗衡的還有武將勳貴集團,但土木堡之變之後,大批武將勳貴裡的精英人物死去,大明武將勳貴集團一蹶不振。文官得到了帝國權利中最重要的一種——兵權。從此,皇權面對文官集團再也不像他們的祖先朱元璋和朱棣那樣想殺就殺,底氣十足了。從此正德皇帝幾次出關,均被文官擋回。
  • 封神演義:2個商朝不忠之臣身上,竟隱藏著一部大秦帝國興亡史?
    #封神演義#成書於明朝時期,作者一直存在爭議。呼聲最高的有兩位,一是許仲琳,二是陸西星。但無論封神作者是誰,都應該對歷史有深刻的研究。在此前的文章中,咱們從北海七十二路諸侯造反分析到,其首領袁福通應該就是元朝末代,『乞顏氏』改漢的姓氏之一,袁氏。聞仲帶兵平定北海之亂,暗示著朱元璋徹底消滅漠南陰山的蒙元殘餘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