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湖一帶,有上千隻大天鵝被風雪阻斷遷徙路,困在冰天雪地中近十日,艱難覓食度日。
往年此時,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湖已冰雪消融,天鵝等水禽開始忙著安家築巢。然而,今年巴音布魯克草原的春天來得格外晚。3月底,一場場大雪造成大雪封山,當地氣溫降至-20℃。
4月6日,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鳥類學會專家馬鳴分享的一段他拍攝的視頻:在新疆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天鵝湖一帶,有上千隻大天鵝被風雪阻斷遷徙路,困在冰天雪地中艱難覓食。
「天鵝湖」不僅是天鵝的繁殖地,也是許多水禽遷徙的「驛站」。上周在天山頂上考察春季候鳥遷徙情況時,馬鳴巧遇被大雪和迷霧困住的一群群大天鵝。風大雪密,他粗略估計被困在此的大天鵝有上千隻,其中還有少量野鴨、大雁、灰鶴等。
大天鵝除體型比小天鵝大之外,頭更像三角形,小天鵝頭偏圓。
馬鳴介紹,每年3月底到4月初,有數千隻大、小天鵝遷徙至此。有3000至4000隻會留在天鵝湖一帶棲息繁殖,大多數會在此短暫休整,飛躍天山,去西伯利亞或北極苔原繁殖。巴音布魯克盆地海拔2400米,四周雪山綿延千裡。
幾場大雪徹底阻斷了這些大天鵝的南北遷徙之路,被困在冰天雪地過夜,抱團取暖。
馬鳴說,「通常在遷徙途中,有約30%的候鳥會被攔截或因其他因素死在萬裡遷徙之路上。」
新疆巴音布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巡邏員昂秦告訴記者,最近天鵝湖四周還有積雪,一部分雪化開後露出大塊的冰,天鵝等水禽的食物有些緊張。3月31日,他和隊友分成幾個小隊,驅車一百多公裡,為天鵝湖一帶的天鵝和其他水禽投放了三噸玉米粒。
按照一隻天鵝一天需要1公斤左右的食物,他們投放的食物夠維持一周左右。近兩日他們還會去為天鵝等水禽投食,並持續到4月底冰雪消融時。
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1986年,巴音布魯克草原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生態逐年恢復,吸引了120多種鳥類在此生息繁衍,近幾年天鵝的數量在持續增加。
繼續閱讀
天鵝愛吃新疆饢
被困的天鵝中,有些來自在庫爾勒孔雀河過冬的天鵝。
庫爾勒市園林監察大隊指導員吐爾遜·烏麥爾說,從2008年至今,停留在庫爾勒市孔雀河過冬的天鵝越來越多,已從最初救助的7隻增加到現在的280隻。
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鳥類,大隊每天派人日夜巡邏守護,為它們投放玉米粒、小銀魚和饢等食物,算下來,一個冬季投食費用約在10萬元。
「我們發現喜吃湖水中植物的天鵝,漸漸愛上咱們新疆饢,我們幾天給它們投放一次,最多時一天要投放300個。」吐爾遜·烏麥爾說。(江斌偉)
(責編:楊睿、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