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EF鏡頭名稱由各種數值和字母等組成,它們都有各自的涵義,只要明白這些涵義就能大概了解鏡頭的特點。
鏡頭名稱大致分成以下四部分:
分別是鏡頭的類型
焦距
最大光圈
鏡頭功能
下面通過EF-S 10-22mm f/3.5-4.5 USM鏡頭為例,介紹和解釋佳能鏡頭各種專用詞的意義。
一、鏡頭的類型
鏡頭名稱的第一部分例如EF-S,是用來定義鏡頭種類的字母符號。佳能的鏡頭可分為以下五種:EF、EF-S、EF-M、TS-E、MP-E。
當中以EF系列鏡頭兼容性最高,是專為EOS相機而設的鏡頭。
▲EF 24-70mm f/4L IS USM
EF-S則表示該鏡頭是針對APS-C片幅的EOS相機而設計的,S代表Small Image Circle的設計。
▲EF-S 10-22mm f/3.5-4.5 USM
EF-M鏡頭為EOS M數位相機專用鏡頭,現時已推出的產品採用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於即時顯示模式提供高速、流暢寧靜的連續自動對焦。
▲EF-M 18-55mm f/3.5-5.6 IS STM
TS-E被稱為「移軸鏡頭」,TS是Tilt(傾斜)和Shift(平移)的簡寫,意指可將光學結構中一部分鏡片傾斜或平移,達到改變對焦平面、修正透視變形的效果。
MP-E的MP是Macro Photo(微距攝影)的縮寫,是最大放大倍率在1倍以上的MP-E 65mm f/2.8 1-5X鏡頭的使用名稱,這類鏡頭顧名思義,主要應用於微距攝影的領域。
▲MP-E 65mm f/2.8 1-5X
二、焦距
緊隨鏡頭種類後面的數字,是代表鏡頭焦距的數值。定焦鏡頭只有一個焦距,例如85mm。而變焦鏡頭則會標示一個變焦範圍,例如10-22mm,10mm代表這支鏡頭的廣角端焦距,而22mm則代表這支鏡頭的遠攝端焦距。
數字越小表示鏡頭的視角越大,能拍攝更廣闊的景物,焦距為35mm或以下一般稱為廣角鏡頭;數字越大則表示鏡頭的視角越小,能拍攝更遠的景物,焦距70mm或以上一般稱為遠攝鏡頭。
三、最大光圈
變焦鏡頭一般有兩個光圈,它們分別對應最短和最長的焦距。例如:10-22mm f/3.5-4.5的鏡頭,焦距為10mm時最大光圈值是f/3.5;當焦距是22mm時,其最大光圈值則為f/4.5。另外,有些鏡頭無論什麼焦距都能保持最大光圈值,稱為「恆定光圈」,例如EF 24-70mm f/2.8L II USM和EF 24-105mm f/4L IS USM兩支鏡頭,其恆定光圈分別是f/2.8及f/4。
▲EF 16-35mm f/4L IS USM
四、鏡頭特性
鏡頭名稱除了顯示一支鏡頭所配備的焦距、光圈值和所屬類型外,它還告訴購買者自身具備的性質和特別功能。EF鏡頭結合多方面高科技性能,例如STM、USM等等,鏡頭名稱最後一部分就是用來標示鏡頭有否具備上述這些功能,方便大家了解和挑選適合自己的鏡頭產品。
L源於Luxury的字首,是佳能高性能鏡頭的代名詞,這些鏡頭身上有一圈耀眼的紅線,是L鏡頭系列的標誌,代表其光學表現符合最嚴格要求,生產過程均採用各種特殊光學物料如螢石、精確研磨非球面鏡片、UD超低色散或Super UD超級超低色散鏡片等。
USM英文全寫為Ultrasonic Motor,即「環型超聲波馬達」。其原理是以超聲波振動來產生旋轉力。不需要各種齒輪與傳動軸,運作時基本上無聲無息,加上扭力強大,起動速度更快,對焦也更精確。
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的鏡頭會有此標記。STM是一種以電子脈動控制轉動的馬達技術,其結構簡單可靠,具有反應敏銳和精確控制的優點,使用時更支援全時手動對焦功能。
DO表示該鏡頭採用了DO鏡片(多層衍射光學結構)來生產。其特點是利用衍射改變光線路徑,只用一片DO鏡片對多種像差進行有效的補償,此外還能夠起到減輕鏡頭重量的作用。
IS光學影像穩定器(Image Stabilizer)可解決相機震動對影像帶來的影響。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