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殯葬從業者:有人全家出席貓的葬禮,有人想把狗狗安樂死

2020-12-20 齊魯壹點

2020年是「它經濟」崛起的一年。

僅在這一年,新增的寵物殯葬館超過1400家,超過歷史相關企業增量之和,增長率直逼500%。

這個數字是什麼概念?換句話說,僅僅2020新開的寵物殯葬館,比海底撈全國門店總數還要多一倍。

在地圖上搜索北京寵物殯葬館,它們通常坐落於五環以外。

由於人們對死亡的忌諱,寵物殯葬館選址很難。既要兼顧成本,也要避開居民區,所以只能藏身於郊區。

即便如此,店鋪的招牌也不能太過招搖。我在大眾點評上「田野調查」了北京27家寵物殯葬館,沒有一家在店招上透露自己的業務範圍。

但現有的業務範圍已經具有相當的多樣性,每個人都試圖找到最貼切的紀念愛寵的方式。

許多客戶會選擇有形、固定的紀念品。這可以理解,這種物理上的持續陪伴,會讓失去愛寵的主人感到寬慰。

動物的骨灰會被裝進特製的容器裡繼續焚燒,變為深邃美麗的晶石,可以繼續加工成飾品陪伴主人左右。

同樣的工藝,在不同的店中,收費1000-3000不均。至於鑽石,費用是7000起步。

北京第一顆骨灰鑽石,由住在東城區的楊女士定製,製作一顆鑽石,至少需要100g骨灰或是2克毛髮,由於她的兩隻小狗體型很小,湊不齊所需的骨灰量,她又提供了自己的頭髮。

她以這種方式將自己和自己的愛寵永久地「綁定」在一起。

等待三個月,她捧回來了這顆獨一無二的鑽石,她給鑽石起名「XIAO CI & A GONG」,正是兩隻小狗的暱稱。

除了這種形式,也有一些更加寫意的,且在形式上無限接近於一個人緬懷另一個人。

捷傑的小狗叫葵葵,葵葵走後,她把骨灰埋在花盆裡,種上「寵靈樹」,枝繁葉茂的向日葵,仿佛是狗狗的生命的延續。

王越自駕去海邊,把貓貓墨菲的骨灰揣上,他說墨菲是只膽小的貓,一輩子也沒上過公路,更別說海了,他要帶它去看沒見過的風景。

幾乎每一個客人都把寵物當作和至親無異的親人,與其說他們選擇了某種方式,不如說他們也在被自己和寵物之間的情感與回憶選擇。

中國的習俗忌諱談生死,不是每位顧客都豁達到把愛寵的骨灰放在家裡或隨身攜帶。各家殯葬館也設置了存灰堂,一個靈龕對應一個小動物,主人可以上門祭掃。

待售的骨灰盒

即使不用這些特殊的形式,最基本的告別儀式,也仍然會是莊重體面的。

雖然形式簡樸,寵物喪葬的莊重程度和人類的喪葬無異,接到寵物後,要先為它入殮。因為死後肌肉鬆弛,動物常有大小便失禁的情況,所以要用乾洗劑為它清潔身體、梳理毛髮。

隨後,在告別廳,給它舉行小小的悼念會,讓主人和它最後說一說話。最後,它將被送往火化爐,化作一抔土。

告別廳往往有兩間,一間中式,一間西式的。

各家火化的費用非常接近,400起步,隨動物體重節節攀升,6000元封頂。

「人們對這個行業誤解太深,都以為這是暴利行業,其實連收支平衡都難。」寵物入殮師阿俊從業兩年,並不覺得今年生意格外紅火,他斷言,一茬一茬冒出來的新店未必撐得過一年。

誤解一方面來自媒體的妖魔化。媒體迎合大眾的獵奇口味,總把攝像頭或筆尖對準紀念品訂製的高消費、寵物陵園的不正規……

人們以為這行能賺得盆滿缽滿,殊不知一臺火化爐就需要十幾萬,再加上裝修、人力成本,不紮下根去做個一兩年,根本回不了本。

鑽石、晶石、紀念品……這種看上去昂貴的「大生意」,一年也碰不上幾單。

與500%的增長率對比強烈,寵物殯葬行業只有0.5%的滲透率。產業抵達市場總需要時間。北京每年約有22萬寵物離世,其中只有不到9.4%的寵主選擇火化,遑論其他城市。

另一方面,行業亂象也確實存在,並持續加深外界對於行業的誤解。

周可養的美短小貓mimi去世了,她聯繫寵物殯葬館火化。

店家承諾,火化過程會錄製視頻。

第二天,她去領取mimi的骨灰,卻被告知視頻不慎丟失。

周可的男友心生疑竇:這是店家服務的唯一物證,怎麼能丟呢?這樣一來,怎麼確保自己領的是mimi的骨灰,而不是其他東西呢?怎麼確保mimi是被火化而不是被別的方式隨意處置了呢?

男友想要和店家繼續理論,被周可攔了下來。

「即使有視頻,我也不想看。」以這樣的藉口,周可放棄了維權。

真實原因是,如果和店家纏鬥下去,勢必要被迫一遍遍回憶mimi死亡的那天。周可不願意這麼做。

和mimi一起長大的小貓臭臭還在世,周可說,臭臭也會有離開的一天,到那時候,她還是會選擇火化。但是會選擇一家可以讓主人陪同的寵物殯葬館。

部分火化機構不讓寵主陪同,原因有幾點,擔心同行暗訪,或是設備環保評測沒過關,想在夜裡偷偷火化,以避開有關部門檢查。

最壞的情況是假火化,有的黑心公司,打著人文關懷的旗幟,做著假火化寵物的勾當。當然,這是極少數情況。

「如果這家店是做黑心生意,應該遠不止我一例,我還沒查到和我類似的情況。」周可寧願相信視頻丟失只是店員的無心之過,勸自己相信mimi是體面地走了,這樣心裡能舒服一些。

對周可來說,重要的不是最後得到什麼「證物」,而是和mimi好好道了別。

「失寵的感覺太痛苦了,我需要一個儀式來幫助我緩衝一下。」

北京第一家寵物殯葬館「寵慕」的老闆李超踏上從業之路,也是因為一次糟糕的用戶體驗。

他的兩隻愛犬在2015年秋天相繼離世。他找到的私人作坊環境簡陋、態度冷淡、還有隱形消費,明明談好的價錢,事畢之後整整翻了一倍。

李超失落了一個月,最終決定自己開一家寵物殯葬館。

無獨有偶。雅莉養的兔子「達兔」去世,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寵物殯葬機構,潦草地送走陪了自己五年的兔子,這件事在雅莉心裡留下了永久遺憾,她關閉了經營多年的民宿,在雙流的藝術園區開了成都第一家動物殯儀館。

店鋪標誌是一隻黑色兔子,為了紀念「達兔」

「最好的墓地在主人的心裡。」

這是李超的理念,早年為了業務多元化,他也涉足寵物陵園業務,但事實上他並不提倡墓地。

一是因為社會輿論壓力很大,二是涉及土地政策也有風險。

甚至,高價寵物墓地還激起了一些人的仇富心理,「人的墓地都快不夠了,還給畜生大操大辦什麼?」

人和人很難互相理解,在無論如何都要給寵物辦個體面的儀式來告別的人,和將寵物稱為畜生的人之間,註定隔著天塹。

阿俊從業兩年,已經見證了太多關於人和寵物之間的愛的奇蹟。

他供職的殯葬館,曾經接待過一隻高齡貓多多,26歲,相當於人類182歲。

送多多走的時候,家裡幾代人都來了,包括行動不怎麼方便的爺爺奶奶,老人說:「陪了我們二十多年了,捨不得……」

從老人家顫顫巍巍的步態裡,能感受到人貓情誼深厚,這份感情,跟物種無關。

另一隻高齡貓,去世時24歲。這隻貓身體壯碩,見過的人基本想不到他是一隻「聾貓」。

剛領回來的時候,家裡人並不知道貓貓聽不見,待長大後才逐漸發現貓貓沒有聽覺,所以家人待他小心翼翼,儘可能不出現在他身後,生怕嚇到他,多年如一日。

阿俊說,寵物不是玩物,不是更低一等的生命,是需要尊重的「家人」。沒有養過寵物的人,真的不能理解這種人寵情。

讓阿俊印象最深的,是一隻小羊的故事。

女孩在旅行途中向農戶買回一隻蔫蔫的小羊,帶回北京家中。

全家人都很愛護小羊,這隻小羊極通人性,既會像小貓一樣纏著撒嬌,也會像小狗一樣認主,帶它在小區遛彎不用拴繩,主人走到哪,小羊跟到哪。知道空調遙控器打開之後房間會涼快,也能聽懂主人說的,只有落在地上的綠植的葉子才可以去吃,還會自己去洗手間上廁所。

阿俊評價說「就差說人話了」。

一年後小羊生病了,主人尋醫問藥,獸醫只會醫畜牧業養殖的小羊,不會醫作為家養寵物的小羊,兩者生活習性相差太遠,無法診斷。

最後小羊走了,主人送來火化,保留了它所有的物件,也保留了小羊生前住的房間。

這類人與動物互相馴化的故事,就像小王子與玫瑰花一般充滿溫情,滋養著阿俊,也帶領他在這個行業越做越久。

此前他在南方做銷售。在北京遇見寵物殯葬館後,沒什麼太多猶豫,直接收拾了一個包,帶著他的貓就空降到了這個崗位。

這幾年,殯葬館接待的動物,刺蝟倉鼠鸚鵡都有。雖然是冷門寵物,但人寵的感情不見得會因此冷掉分毫。

李超接待過一隻小黑鴨,它有了一個充滿反差萌的名字,小白。

小白是這個家庭第一隻寵物,家人把小白寵上天:每天早晚,用新鮮菜葉、玉米、和上麥麩給小白作一日兩餐;小白腳掌破了,家人擔心感染,就給做了一隻「布鞋」;小白在洗完澡後能得到主人的梳毛服務。看電視時,主人把小白抱在腿間,小白髮出歡快的嘎嘎聲。

小白去世後,主人請求李超幫忙做成標本。李超提醒他們:「製作標本需把皮毛剝離進行填充,工藝複雜,價格較貴,像小白這樣體型大約要3000元。」

他們一家回應,雖然小白只是市場上兩元錢買的小鴨子,但小白給的陪伴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

或許是冥冥註定,接回小白標本遺體的那天,他們一家在路上撿到了一隻小白狗,他們給它起名叫「小黑」。

然而,在殯葬館,遇到的不全是美好的童話。

李超遇到過奇葩諮詢,要求給寵物做安樂死。

安樂死在寵物醫療和殯葬業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家各行其是。

一般只有動物生存痛苦,生活質量太低的情況下,寵物醫院才會建議考慮安樂。

「我們做這行久了,真的能一眼看出哪些人是真愛動物。」有人因為自己要出國,便要求給健康狗狗做安樂,李超建議可以給狗狗找領養,主人答覆:我不放心。

李超五味雜陳,他無法理解這些人,一個主人之名,就認為小動物的生命理所應當任由擺布嗎?

有時候,有的人還會為了能順利安樂而謊稱寵物重病,可能他們被寵物醫院拒絕了安樂要求,以為殯葬行業標準會低一點。

攤上這樣的主人,即使拒絕提供服務。動物未免就能逃脫噩運,遇到這類情況,李超儘量先把動物接收下來。

李超在公眾號上替寵主尋覓接班人

寵物入殮師將寵物泅渡到另一個世界,也希望寵物現世的生命。

「做這一行,生死觀會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嗎?」

阿俊笑了,說,我總被問到這個問題,我想用英國一位同行Kevin的話——

「別害怕提前做準備。如果你有一首最愛的歌,或者你可能想要一個粉色的棺材,可能想要號手在外面吹號,又可能想要一輛摩託靈車。不管你想要什麼,把這些東西寫下來寫進你的遺囑裡。如果你沒有遺囑那就寫一個,做好準備,這樣你的至親之人就能知道,得到一絲寬慰。」

相關焦點

  • 寵物殯葬從業者:有人全家出席貓的葬禮,有人想把健康的狗狗安樂死
    捷傑的小狗叫葵葵,葵葵走後,她把骨灰埋在花盆裡,種上「寵靈樹」,枝繁葉茂的向日葵,仿佛是狗狗的生命的延續。 王越自駕去海邊,把貓貓墨菲的骨灰揣上,他說墨菲是只膽小的貓,一輩子也沒上過公路,更別說海了,他要帶它去看沒見過的風景。 幾乎每一個客人都把寵物當作和至親無異的親人,與其說他們選擇了某種方式,不如說他們也在被自己和寵物之間的情感與回憶選擇。
  • 寵物安樂死,對還是錯?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寵物的壽命是短暫的,拿我們最常養的狗和貓為例,它們的壽命一般不超過20年。終有一天它們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我們也會因此感到傷心難過。甚至我們會感到,他們的離開,如同親人離開了我們一樣,心裡突然感覺缺失了一部分,我們會覺得哀傷、抑鬱、孤立、內疚、憤怒。
  • 狗狗年齡大了,被安樂死,臨走前的眼神讓人痛不欲生,你經歷過這種...
    若當初就有安樂死這個方法,我絕不會讓我家的旺財硬生生痛死,直到現在想起旺財即將死亡的那一刻,都會讓我溼潤了眼眶。 對寵物進行安樂死的方式,我個人認為是對狗狗最後的溫柔!
  • 6487隻寵物,離開主人後,來到了我設計的「房子」裡
    本期顯微故事採訪了3位寵物殯葬行業的從業者們:有人不怕死人、卻受不了在殯儀館爭家產的活人,選擇了當寵物殯葬師;有人從軍犬訓導員退役後,轉身做寵物殯葬,卻不知道如何跟人介紹自己的職業;有人不僅為寵物們設計墓碑和骨灰盒、還分享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故事,希望更多主人們能夠提前準備,不留遺憾。
  • 揭秘:流浪寵物救助站為何要將它們「安樂死」?聽完原因讓人心疼
    流浪寵物救助站的人會和你說「我感謝你」,實際上後面是否還帶話就不好說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一隻狗狗送到流浪寵物救助站,救助站是要將寵物養到有願意領養它的人來為止,在此期間,如果流浪寵物生什麼病之類的,救助站也是要解決的。
  • 寵物安樂死,對寵物主人是一個痛苦的決定
    對寵物主人來說,安樂死是最困難的事情之一。但是,既然安樂死仍然是我們所有不想讓自己身患絕症的寵物遭受痛苦的人的選擇,我們中的一些人最終不得不面對這個決定。對一個沒有痛苦,平靜的死亡負責是主人對一個深愛的寵物所能做的最仁慈的行為。
  • 美女獸醫用自殺來呼籲社會關注流浪動物安樂死,她白死了!
    讓你的貓擁有更好的貓生! 或許有人還會對簡稚澄有印象。 因為不堪社會輿論的攻擊,簡稚澄最終選擇自殺,給自己注射了用來安樂死狗狗的藥物,她的遺言裡寫道:生命並沒有不同,我也會因為狗狗安樂死的藥物而死去。
  • 有人說狗狗死了以後不可以埋,這是真的嗎?那應該怎麼處理呢?
    小編認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比如北京昌平區,重慶榮昌等地,都建有狗狗墓地,而且還是一些保護協會的成員創辦。狗狗是人類忠實的夥伴,陪伴人們走完了它們短暫的一生,妥善地處理他們的身後事宜,也會是我們面對生命永恆別離的最好方式。狗狗死了怎麼處理?
  • 「我的貓15歲了,我想給它安樂死」
    如果你家貓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年齡來到了十幾歲的高齡,並且貓咪已經失去了行動力,吃飯喝水都成問題了,你會選擇給貓咪進行安樂死嗎?最近從網上看到了一個帖子,帖子是一個女網友發出。網友家裡養了一隻田園貓,貓咪已經15歲,幾天前還是好好的,但忽然之間貓咪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差;不能吃飯,不能喝水,帶去寵物醫院給貓咪檢查一遍後才被告知,貓咪的年齡到了盡頭,生命差不多就到這個年齡了。
  • 「寵物安樂死」針劑現網購平臺 官方:可致人死亡
    網購平臺賣「寵物安樂死」針劑,最高月銷量200筆  上遊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網購平臺上售賣「寵物安樂死」針劑的店鋪只有少量幾家,且其商品以寵物用品為主,大多沒有實體店。情況不僅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我想著在最後時刻能盡點主人的責任,哪怕是好吃好喝地把狗狗供著都行。」  雖然難以割捨,張先生還是提早在網店上訂下了「寵物安樂死」針劑,以備不時之需。「我怕它最後承受太多痛苦,能讓它沒有痛苦的死去,也算是我對它最後的愛吧。」  張先生的寵物狗重14公斤,需要「寵物安樂死」針劑4支,共260元錢。
  • 網購寵物安樂死藥 女子被騙2000元
    原標題:網購寵物安樂死藥 女子被騙2000元   10月6日,洛陽市一名女子小華(化名)報案,稱自己在網上為寵物購買「安樂死」的藥,不料被騙2000元錢。「主要是不知道如何處理癱瘓的狗狗,才信了網上的話。」小華表示。大河報記者走訪寵物店以及寵物醫院得知,洛陽市許多有正規資質的寵物醫院都可以對寵物進行安樂死,且價格低廉。
  • 寵物殯葬業的興起,流動的「寵物焚化爐」,你怎麼看?
    我們花了那麼多錢養的,而且養了十幾年那感情也是非常深的,肯定不能像以前農村養的貓狗死了隨便找個地方賣了,甚至直接扔了吧?所以現在有了寵物殯葬。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新聞,一位張先生回家的時候看到小區門口停了一輛車,車頂有個煙衝一樣的東西在冒著黑煙,空氣中還瀰漫著一股怪味。
  • 狗狗去世不能土葬,是農村迷信的說法嗎?還是真有可取之處?
    人生在世,逃不過生老病死,狗狗也是一樣,它們也會有離開的一天。以前在農村,有養狗的老人都會說,狗狗過世的時候不能夠土葬,因為如果埋葬的話,狗狗的靈魂會一直跟著主人,會給主人帶來黴運。所以以前也流傳著一句話「死貓掛樹頭,死狗順水流」,以前的狗狗死去基本是被埋進了江河裡。
  • 當狗狗患上了絕症,痛苦不安的時候,到底該不該給它「安樂死」?
    但是如果用藥劑量不足的話,氯化鉀會給狗狗帶來強烈的灼傷感,使得狗狗在痛苦中死去,就像將其投入火海之中。所以,寵物也未必安樂。狗狗是通靈性的,它們能夠嗅到死亡。在彌留之際的時候甚至會慌張地找尋自己的主人,或許是想讓『無所不能』的主人救它。又或者只是想最後得看主人一眼。
  • 狗狗在被安樂死前一天遇到男子,它抓住男子的手求收養|百家故事
    每年動物收容所都會幫助很多沒有家的流浪動物找到了新家,但同時也會讓很多沒有找到新家的流浪動物「安樂死」。或許依然還有人想著寵物不想養了就送往收容所,這個當然是被允許的,收容所也儘量不會拒絕收留任何一隻被送往收容所的小動物。
  • 從火化到3D公仔、骨灰鑽石 寵物身後事知多少
    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在近幾年嚴禁私自埋葬後,寵物殯葬應運而生。在廣州,從10年前只有一家寵物善終服務獨秀,到如今幾家寵物善終與1家寵物標本製作團隊。被服務對象從常見的貓、狗、烏龜到倉鼠、刺蝟、孔雀、鸚鵡、蜥蜴乃至冷門的金魚,從小如倉鼠大到過百斤的巨型犬。
  • 寵物狗咬人後被隔離 10天不到被錯誤安樂死
    上周,美國伊利諾斯州的一個家庭聲稱,他們的寵物狗在當地一家動物管理機構被錯誤地安樂死了。狗主人託尼·王(Tony Wang)上周六告訴福克斯新聞(Fox News):「這個錯誤毀了我、我的妻子和我們六歲的兒子。」
  • 帶寵物上班是什麼體驗?有員工排隊摸貓 有人擔驚受怕
    公司供圖  在一家旅行公司,寵物貓小刀一出現,就會引起員工排隊撫摸,一天不去公司,大家就會想它。  在一家創意公司,員工Sidney感到壓力大時,就和帶去公司的狗狗玩耍一會兒,「不但能減壓,思路也會跟著變得更開闊」。  9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經過走訪調查發現,上海部分企業不僅默許員工在辦公室內養寵物,有的還將寵物作為公司的「吉祥物」。
  • 貓咪半身癱瘓,獸醫建議安樂死,而貓卻努力抓老鼠:主人我還有用
    貓咪半身癱瘓,獸醫建議安樂死,而貓卻努力抓老鼠:主人我還有用現在這個社會,養貓養狗的人越來越多了,很多人把這些寵物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的確,有了寵物的陪伴,我們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有時候寵物還會帶給你一些感動的瞬間,讓你熱淚盈眶。
  • 「殯葬大家談」能不能帶孩子參加葬禮?
    參與親人整個葬禮的過程,有助於幫助他獲得對生與死的關係的體驗。對於公墓來說,應該充分激活豐富的人文資源,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生命文化教育。首先是公墓的環境營造。總體來看,目前滬上的公墓環境與氛圍都越來越像花園、公園,整體上能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的放鬆感、愉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