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後可能就是大多數高三學子的迷茫期了,畢竟整整有三個月的空窗。十二年的苦讀一下子就沒有了努力的方向,閒的同時很多家長就會提倡孩子去打暑假工,或者補貼家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這樣的家庭),或者體驗生活。剛滿十八歲的我們,終於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去掙錢,我相信很多人心裡都是喜悅的,這一做法本身無可厚非。可是,筆者認為十八歲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期,相比暑假工(大多是廉價勞動力),下面幾件事則更有價值:
1、對高考試卷進行估分,對志願填報有基本了解,對未來發展方向有準確認識
大家都說英語考完後的考生仿佛脫韁的野馬,沒有韁繩的束縛,一個個都想要「浪破天際」,可是在放鬆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填報志願這件大事!要知道高考決定志願,志願決定大學,大學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未來。而且,基本上各省填報志願的時間只有一周甚至更少,而你們要在我國眾多高校中選擇十餘所適合自己填報的學校,專業,可真是一項大工程。
首先,你得對這個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做一個基本了解,免得下面的工作都是無用功。第二,了解學術重點,地域以及宿舍情況,確保自己大學四年不後悔。若是毫不關心這些信息,考了個好分數,志願卻亂報一通,豈不是莫大的浪費?又豈不是一個家庭的遺憾?
2、至少培養一門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說學點什麼
到了大學才發現,小學到高中最重要的學習成績已然不是最重要的。大學更注重的是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而且大家到了大學學習成績都差不很多,擁有一項技能能讓自己更為出彩,何樂不為?而且在上大學之後,很多人每天無所事事,同樣,你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話,也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當你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時,你能夠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
3、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外出旅遊
在旅行的同時,逆增長是見識,充實的是靈魂,而且還能交到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旅遊最基本的特點是拓寬視野,在這過程中,你見證了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了解了不同地方的生活習慣,讓整個人的心靈乃至靈魂受到洗禮,你會更加完善自己,眼界開闊,心思透亮,你的所見所聞會讓你懵懂的靈魂變得知性、豁達。所以說,在家庭條件的允許下,旅行是很好提高自己修養的一種方式。
對我們而言,上了大學不是終結而是起點,做好規劃,努力去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