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讓小李自責不已:小李因和丈夫關係不和,兩年前離婚了,法院把兒子判給了小李撫養。
小李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獨自一人來北京打工,她住在十幾平米的出租屋裡,暑假期間小李把上初一的兒子接過來照顧,因為空間小只能睡在一張床上,可半夜發生的一件事讓小李自責不已。
她發現自己的孩子半夜在自己睡著之後獨自去衛生間洗內褲,小李突然意識到,兒子已經到了青春期了,再也不是當初的小孩子了。
自己長年的和孩子分離,也沒有給孩子普及相關方面的知識,而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孩子這麼大了,早已經過了和家長睡一屋的時間了,早就應該和孩子分開睡了。
很多家長都疑惑,孩子要多大就應該要跟家長分床睡了?
孩子是媽媽身體的部分,一般家長通常都會在孩子6歲以後就考慮和孩子分床睡了,6歲以前孩子是最依賴媽媽的時候,和媽媽身體肌膚的接觸能夠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對她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培養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有些家庭則不然,在孩子1、2歲的時候就會給寶寶準備嬰兒床,然後陪在孩子身邊,慢慢讓孩子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
等到孩子慢慢可以獨立之後,家長則會讓孩子在自己的屋裡入睡,每天晚上父母都會陪孩子入睡,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一直陪在你身邊,孩子也不會因此而缺少安全感。
因此什麼時候和孩子分床睡並沒有什麼特定的年齡約束,分床睡也並不是完全脫離孩子,而是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能力。
文中小李的孩子已經進入到青春期,意味著孩子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人,男孩子在這期間身體心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因此在青春期期間,家長應該對孩子儘早進行正確的教育,避免因為常年不在孩子身邊,發生意外,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各位父母,你們和孩子分床睡了嗎?怎樣順利實施「分房大計」的?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與更多家長一起分享你的育兒經驗~